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5.194.17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7)
2023(14121)
2022(12270)
2021(11632)
2020(9581)
2019(21691)
2018(21285)
2017(39386)
2016(21029)
2015(23600)
2014(22780)
2013(22108)
2012(20175)
2011(18320)
2010(18499)
2009(17196)
2008(16120)
2007(13695)
2006(12152)
2005(10689)
作者
(56597)
(47605)
(47328)
(45278)
(30261)
(22769)
(21594)
(18287)
(18100)
(16846)
(16212)
(16137)
(15103)
(14787)
(14649)
(14435)
(13971)
(13680)
(13630)
(13614)
(11914)
(11471)
(11457)
(11106)
(10686)
(10582)
(10287)
(10220)
(9582)
(9342)
学科
(101405)
经济(101327)
管理(54151)
(47634)
方法(37863)
(37858)
企业(37858)
数学(33544)
数学方法(32918)
地方(26245)
中国(25387)
(23804)
(20687)
业经(20428)
(18274)
农业(16222)
地方经济(15579)
(14897)
贸易(14882)
理论(14740)
(14491)
(14269)
环境(13913)
(13164)
(12811)
金融(12806)
(12187)
银行(12174)
(11699)
技术(11219)
机构
学院(285525)
大学(282727)
(120845)
经济(118384)
管理(106385)
研究(99310)
理学(91285)
理学院(90128)
管理学(88159)
管理学院(87613)
中国(74581)
科学(59997)
(59482)
(52826)
(48656)
中心(46376)
研究所(44155)
(42641)
(42261)
财经(41915)
(40464)
师范(40151)
业大(39019)
经济学(38026)
(37975)
北京(36895)
(36243)
(34672)
经济学院(33961)
农业(32774)
基金
项目(194122)
科学(153551)
研究(144684)
基金(139642)
(121296)
国家(120310)
科学基金(103536)
社会(92788)
社会科(87988)
社会科学(87968)
(76773)
基金项目(73546)
教育(67309)
自然(65131)
(64279)
自然科(63627)
自然科学(63618)
自然科学基金(62354)
编号(59848)
资助(56218)
成果(48286)
重点(44322)
(43449)
(41731)
课题(41414)
(40588)
国家社会(38715)
创新(37880)
科研(36458)
教育部(36410)
期刊
(138444)
经济(138444)
研究(86577)
中国(57786)
学报(41019)
(41004)
管理(39689)
科学(39076)
(38681)
教育(34762)
大学(31222)
学学(28948)
技术(27533)
农业(26501)
(24028)
金融(24028)
经济研究(23558)
业经(21833)
财经(20580)
(18025)
问题(17486)
图书(16541)
统计(15702)
(14948)
技术经济(14709)
(14231)
资源(14022)
(13799)
现代(12613)
商业(12612)
共检索到43408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晶  许崇正  
近年来,空间经济学家在空间经济一体化发展领域不断放松假设条件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经验验证和实证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同时也富含许多政策含义,但是大多只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得出结论。本文尝试利用引力模型结构,通过对"经济质量"和"经济距离"内涵的界定,构建一个基于空间经济视角下的"经济引力"模型。同时,本文以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上海为重心,运用该模型对长三角部分城市的"经济引力"进行定量测度,为各城市的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艳杰  王振  
2011年在内外多重压力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经济明显减速,"三驾马车"增长速度和拉动效应均不同程度下滑,但总体来看,长三角经济仍在预期目标内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转型升级稳中有进。2012年国际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对外贸易形势更加严峻复杂,长三角对外经济比重较高,发展挑战加大;我国经济形势审慎乐观,全国经济及宏观调控政策走势将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长三角仍处战略机遇期,但转型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经济减速慢行的趋势还将持续。2012年,长三角地区要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支持扩大内需,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娴  陈阳  
近年来,经济引力模型逐渐得到空间经济学家的重视和引入,但就该模型运用的范围来看仍需扩展和延伸。本文以2013年环渤海经济圈的数据为例,对“经济质量”和“经济距离”的内涵加以界定,从而构建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本文以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北京为重心,运用该模型对环渤海地区部分城市的“经济引力”进行定量测度,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同时丰富了经济引力模型的应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磊  欧向军  
在经济极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长三角1990-2010年的经济极化趋势进行测度,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极化的演变过程;其次,选取1997、2001、2006和2010年这4个典型年份,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过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其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从极化指数的动态演变过程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水平在1990-2010年间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并通过极化的初始定义对上述论断进行了验证;②从极化理论的两大效应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极化效应在研究时段内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过程,而其扩散效应在研究时段内是逐渐增强的;③从经济极化的空间格局来看,长三角地区在近10多年的时间里呈现出"箭头"型—"Z"字型—"M"字型—"区"字型的变化过程,未来借助相关基础设施束扩散效应的增强,本地区空间格局有望向网络型转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艳君  
该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要素、产业和产出(与生计)三个层面对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要素的差异可以在建立共同市场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产业差异的存在如果是以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产出(与生计)层面上,适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实现,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协调发展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当然,如果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反过来也能够促进要素更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分工、地区优势互补;进一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因此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亚莉  杨益均  
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1986-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进口和进出口总额的产出弹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久文  姚永玲  文余源  赵霄伟  彭芳梅  
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地角色。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与环境要素成本不断地上升,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突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加速了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步伐,即由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向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从经济转型的界定、长三角地区为什么需要转型、区域经济如何转型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具体探索了经济转型的界定、转型与升级的关系、长三角经济转型重大问题识别、转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等问题,最后从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总体战略构想、方向与路径、政策建议等方面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如何实现区域经济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学良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是惟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毛金祥  张可  
基于2000-2016年长三角地区地级市层面的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了经济集聚与区域创新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经济集聚与区域创新显著正相关,经济集聚和区域创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地区交互影响,即邻近地区的经济集聚对本地的区域创新具有促进作用,邻近地区的区域创新亦对本地的经济集聚存在促进作用。经济集聚和区域一体化具有促进区域协调和区域创新的双重政策红利,构建长三角地区创新共同体应具有全局意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继良  张奇  
本文在测度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差距的基础上,对收敛趋势进行了判断。并基于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分析造成城市发展差异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差距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商贸流通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该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掌握发展的空间分布信息,就必须对商贸流通业在当前空间布局下的收敛趋势进行研究。笔者将发展对象选定为2008-2017年的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业,从中探究其空间分布的收敛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轶群  李晓春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稳定性说明有必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长三角地区不同的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认为不同的经济结构具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机制,政府应根据各地经济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文瑄  施益军  徐丽华  翟国方  陈伟  陆张维  
随着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风险扰动对城市的经济韧性发展有着较大的冲击影响,深入研究城市经济韧性对于城市经济良性发展和提升经济抵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两次典型的经济风险扰动,以长三角城市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相对多样化、产业相对专业化、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地区经济敏感度的多维综合评价法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韧性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格局的演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内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相对多样化指数呈不断下滑趋势,相对专业化整体态势稳定上升,有利于区域产业分工和一体化发展,应对风险扰动的经济韧性能力强,而安徽省内部分城市专业化指数过高且存在产业同构化现象;(2)城市产业相对专业化指数区域差距不断增加,与其主导产业结构有显著关系;(3)核心城市与各城市间的联系总量占比逐年降低,核心城市上海的集聚能力仍较高,致使城市间差距增加,不利于城市经济韧性的整体协同;(4)城市抵抗力和恢复力与其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经济风险扰动对不同城市的经济增长,存在由沿海城市向内部城市的地域先后性影响。论文有助于弥补已有研究在城市群地区尺度经济韧性研究方面的不足,以期为中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方法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金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市①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存(贷)款集中度和股市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融资结构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而贷款结构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据此提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