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2)
2023(10674)
2022(9049)
2021(8610)
2020(6993)
2019(15129)
2018(14604)
2017(27854)
2016(15252)
2015(16606)
2014(15967)
2013(14706)
2012(13378)
2011(12206)
2010(12309)
2009(11222)
2008(10804)
2007(9617)
2006(8512)
2005(7329)
作者
(40532)
(34001)
(33914)
(32582)
(21711)
(16490)
(15382)
(13020)
(12959)
(12079)
(11754)
(11534)
(11041)
(10710)
(10446)
(10435)
(10250)
(10057)
(9929)
(9693)
(8499)
(8477)
(8014)
(7999)
(7730)
(7584)
(7477)
(7320)
(6914)
(6844)
学科
(51411)
经济(51241)
管理(39457)
(36365)
(31584)
企业(31584)
方法(21723)
(16949)
数学(16575)
数学方法(16240)
中国(15681)
(15039)
(14696)
业经(13596)
理论(13062)
(10857)
教育(10609)
(10001)
(9531)
财务(9512)
财务管理(9495)
农业(9445)
地方(9130)
企业财务(9106)
(8802)
贸易(8797)
(8495)
(8316)
环境(8296)
银行(8291)
机构
大学(206636)
学院(205636)
(75455)
经济(73763)
管理(72669)
研究(70416)
理学(63586)
理学院(62616)
管理学(61165)
管理学院(60749)
中国(48854)
科学(45110)
(42621)
(37332)
(34994)
(33385)
(32911)
师范(32618)
研究所(32143)
中心(31610)
(30617)
财经(30437)
业大(29465)
(27731)
师范大学(26382)
农业(26355)
北京(25935)
(25507)
(24617)
经济学(24308)
基金
项目(142677)
科学(114095)
研究(105621)
基金(104043)
(91399)
国家(90600)
科学基金(77724)
社会(69178)
社会科(64471)
社会科学(64445)
(56014)
基金项目(54892)
教育(51674)
自然(49735)
自然科(48665)
自然科学(48648)
(48224)
自然科学基金(47776)
编号(42941)
资助(40567)
成果(36523)
重点(33254)
(32034)
课题(30836)
(30248)
(29836)
(28506)
国家社会(28343)
创新(27959)
教育部(27878)
期刊
(83441)
经济(83441)
研究(60551)
中国(40889)
学报(35933)
教育(35286)
科学(32243)
(31088)
(29279)
大学(27011)
管理(25595)
学学(24994)
农业(21487)
技术(15697)
财经(15353)
(15220)
金融(15220)
经济研究(13997)
业经(13952)
(13312)
(11534)
(10535)
图书(10387)
问题(10324)
职业(9814)
科技(9015)
(8950)
业大(8932)
现代(8580)
(8384)
共检索到295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瑜   汤同  
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和文化知识技能水平的重要路径,对于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中的社会关系为职校生隐性辍学提供了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的境遇进行划分,表现为物质空间中座次边缘的“混学”群体、知识空间中课堂游离的“困学”体验以及生活空间中网络沉迷的“厌学”情绪。基于这种空间结构进行成因分析发现,区隔化物质空间中功利的办学理念产生“读书无用”的辍学观念,标准化知识空间中受限的文化资本滋生“读书无望”的辍学心态,虚拟化生活空间中迷失的身份认同催生“读书无趣”的辍学体验。基于此,应营造文化平等环境以强调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包容,开展文化补偿教育以改善弱势学生群体的文化惯习,畅通文化沟通途径以重塑立足现实生活的身份认同,从而加强对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国焕  
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实体调研发现,我国县域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有读书无望、读书无用、读书无趣三种类型。分层化的教育分流机制、功利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情感匮乏的学校生活空间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要破除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问题,必须要完善职业教育内部纵向贯通和与普通教育的横向融通,帮助学生树立读书有希望的观念;加大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改革,完善学生读书有用的路径;增强中职学生情感关怀和教育体验,帮助学生建立读书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芳  
"隐性辍学"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隐性辍学"现象的产生主要有学生自身、教师教育、学校管理和家庭影响四方面的原因。综合运用目标激励、奖罚激励、竞争激励、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等教育策略,可以合理有效地帮助"隐性辍学"学生"完整"回归课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娄雨璠  王瑜  
隐性辍学现象制约着西南地区中职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这种从常态学习向隐性辍学的转变主要经历了推力作用与拉力作用相互博弈的过程。防控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需要从外控保障逻辑向内生治理逻辑转变,即注重情感体验的校社合作,消弭文化差距性;强调多元协同的校企合作,消减文化一致性;创新资源共享的校际合作,激发文化内生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秀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高职和本科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发展还不够成熟。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教育属于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随着严重越轨行为朝着低龄化趋势发展,中职学校成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坚  
论文简要分析了隐性课程的作用和内涵,探讨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作用,以期引发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学校和教师对隐性课程的关注,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德华  王蕊  
信息查询行为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文章构建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的社会学模型,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4个方面共25个因素设计大学生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信息查询行为主要有9个因素:上网时间(个人因素),家人的干扰及学生对干扰的态度(家庭因素),图书馆资源、检索课程、是否向老师或同学的求助、是否接受老师或同学的建议(学校因素),上网地点、是否支持网络付费(社会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文霞  赵荣辉  
学校文化是多维的,学校文化影响着学校内部空间不同个体间的交往方式、言说方式以及行动方式。通过社会学的视野去审视学校文化的状况,在学校场域内,恪守着一定的规则,通过"平等交往、自由言说以及民主行动"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以打造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涵养个体的精神世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晓芬  
在明确城市空间社会属性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行述评,认为城市空间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深度、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上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振宇  
童年社会学的兴起促进了儿童研究的转型,因此对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应揭示其在校园内所遭遇的种种不良对待对其学业失败所构成的再生产机制,同时展现他们在面对逆境时的抵制行动与自我恢复力量。基于此,教育者应坚持优势取向,从师生交往、同伴交往、家校关系与学校文化四个维度重新确立保障处理不利儿童权益、帮助他们走向学业成功的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冰鸥  
借助社会学的视角和空间概念的规定性,对教育世界中习以为常的课堂空间重新展开审视和反思就会发现,传统观念中的课堂空间,不仅缺乏整体性的关系特征,更对其生成作用重视不足,特别是学生对课堂空间的反馈和建构效应一直被忽略。对课堂空间作为社会权力关系的一种,以及它与个体情感的隐秘联系也缺乏认知。再审视课堂空间及其深度意蕴,其价值和意义在于,借助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转换视角理解课堂教学生活,通过激发师生的主动参与,唤起课堂活力和创造性,追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全新的教育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国杰  印战  冷智宏  
上市公司MBO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为了规范上市公司MBO行为,监管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而在实施MBO的过程中,管理层则利用各种手段来规避这些法律义务。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MBO实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上市公司隐性MBO的手段。然后针对这些手段提出了几种治理对策。即政府应该明确可以实施MBO的范围,完善MBO相关法规体系和建立市场监督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卉  闫智勇  谢晓艳  
在社会学视野中,职业主要有三种涵义:在一般范畴内来说,职业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与闲暇互为目的和手段;就专门范畴内而言,职业是一种生产和垄断社会资源的劳动手段,其专业化程度越高垄断性越强;从象征符号上来看,职业是社会分工背景下生产关系的表征,附载了多重社会二元对立的涵义。在新时期,建议改革现有教育类型的命名体系,并在保持职业教育垄断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开放性,实现职业的教育和闲暇的教育共襄盛举的局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凌  
西方的旅游研究表明,旅游吸引物是一个系统,它往往是人为建构的结果。而旅游吸引物之所以成为吸引物,不仅因为它具有某种特殊的客观属性,同时还因为它具有人为建构的符号属性。本文在分析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属性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内涵,并从社会建构的角度对其符号化过程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建构的过程实质上是意义和价值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这一过程随着社会主流价值与理想的变化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柏文  
在旅游全球化和区域旅游一体化活跃背景下,区域性旅游安全问题凸显。文章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从国际社会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区域性旅游安全问题的概念,并给予了相关界定。西方人权权利理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不稳定性,区域性民族、宗教、文化冲突等国际社会问题是导致区域性旅游问题凸显的社会缘起,区域性旅游安全问题只不过是国际社会问题在旅游领域的延伸而已。要解决区域性旅游安全问题必须从解决国际社会问题入手,方能根除,而不能像过去过分强调旅游业本身的问题和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