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3)
2023(17617)
2022(15019)
2021(13947)
2020(11990)
2019(27481)
2018(26886)
2017(51485)
2016(27891)
2015(31399)
2014(31470)
2013(31064)
2012(29091)
2011(26505)
2010(26721)
2009(25107)
2008(24824)
2007(21806)
2006(19184)
2005(17654)
作者
(81056)
(68008)
(67617)
(64816)
(43336)
(32679)
(31087)
(26369)
(25670)
(24130)
(23153)
(22881)
(21754)
(21468)
(21157)
(21083)
(20215)
(20043)
(19623)
(19501)
(16948)
(16594)
(16457)
(15650)
(15459)
(15266)
(15089)
(14734)
(13890)
(13417)
学科
(132721)
经济(132593)
管理(78641)
(74538)
(60096)
企业(60096)
方法(57725)
数学(50881)
数学方法(50298)
中国(33854)
(32065)
(31373)
地方(27393)
(26954)
业经(25878)
(23523)
(22807)
贸易(22793)
(22074)
农业(21130)
(20196)
(20181)
金融(20178)
银行(20158)
(19579)
财务(19531)
财务管理(19483)
(19251)
(18610)
企业财务(18537)
机构
大学(409544)
学院(406410)
(177103)
经济(173526)
管理(155023)
研究(140717)
理学(133397)
理学院(131853)
管理学(129553)
管理学院(128783)
中国(108041)
(86358)
科学(84280)
(82954)
(71071)
财经(65774)
(64611)
中心(64588)
研究所(64202)
(60163)
(59715)
业大(57611)
经济学(56045)
北京(54489)
(52787)
师范(52270)
农业(50714)
(50634)
经济学院(50405)
财经大学(48857)
基金
项目(266446)
科学(211009)
基金(196450)
研究(192031)
(171650)
国家(170309)
科学基金(146124)
社会(124021)
社会科(117693)
社会科学(117667)
基金项目(103167)
(102067)
自然(94498)
自然科(92292)
自然科学(92265)
自然科学基金(90634)
教育(88338)
(86943)
资助(81343)
编号(76610)
成果(62925)
重点(60471)
(59923)
(57463)
(54610)
课题(52544)
国家社会(52355)
科研(51519)
教育部(51508)
创新(51205)
期刊
(194797)
经济(194797)
研究(122645)
中国(75567)
(64947)
学报(62742)
科学(57833)
(57128)
管理(57054)
大学(47646)
学学(44920)
(39864)
金融(39864)
农业(38658)
教育(37754)
技术(35165)
财经(33466)
经济研究(32605)
业经(28918)
(28834)
问题(25805)
(22545)
统计(22451)
技术经济(21211)
(20645)
理论(19923)
(19766)
国际(19033)
图书(18817)
商业(18522)
共检索到611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雄浪  郑长德  杨霞  
文章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将空间相关性纳入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1953-2010年地区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性以及考虑财政政策与人力资本影响后的条件收敛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地区发展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增强,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整个研究期间内,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性,期初经济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在引入财政政策与人力资本两个影响因子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性。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落后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从而强化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程度。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文丽  
本文以Barro和Sala-i-Martin的收敛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面板模型探讨了1997年~2010年间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总体国民经济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影响。结论显示:1997年~2010年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均呈发散趋势;旅游发展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经济增长及其差距的缩小产生了积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宫义飞  彭欢  皮天雷  
针对中国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2000—2009)所拥有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速度,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提供的2000—2009年国家各个区域的发展数据(省、直辖市、自治区),基于非参数方法,研究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位于沿海的或者拥有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高经济效率的富裕地区推动;技术变革和人力资本积累分别是中国富裕和贫穷区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而且富裕地区的增长比贫穷地区更依赖技术变革,而贫穷地区则需要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追赶富裕地区,但是,这种收敛不足以扭转日益扩大的由技术变革造成的发展不平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鹏  
本文采用修改后的戴蒙德模型从微观角度论证了能源消费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的结论,还发现各期能源消费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的关系。本文采用1995~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均GDP变动1%,能源消费将同方向变动0.372222%;本期能源消费量变动1%,滞后期能源消费量将同方向变动0.320371%;经济增长的变动是能源消费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程远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国民收入逐步增长,经济总量已达到较高的规模。但由于历史、区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如果长期持续必然会影响到区域间均衡发展。因此,进行政策调整就应深入分析影响区域GDP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省际面板数据,得出结论: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科技支出、储蓄量、能源消费、外贸进出口等都是人均GDP增长的直接因素,但这些因素在东、中、西部地区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因此,为促进中西部落后省份的经济增长就应采取提高金融配置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完善对外贸易格局等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建军  吕亚萍  
采用的理论模型为Cobb-Dauglas生产函数,采用的样本是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的pannel数据,通过建立变系数模型和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研究FDI以及国内投资在我国各区域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国内投资仍然是对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它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效果,然而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各地区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有所不同。具体来说,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其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9.23%;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显著相关性不强,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卫东  靳祥锋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有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2000—201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构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不同时间段和分区域的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碳排放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前我国仍需重视能源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是未来努力的方向。②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较小和较大的碳排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低,处于中等水平的碳排放水平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③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童锦治  李星  王佳杰  
利用2000—2010年中国大陆省级空间面板数据考察非税收入、非税竞争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非税收入负担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但地区间的非税竞争有利于经济增长,且影响程度超过税收竞争。具体来看,不同类型的非税收入及其空间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专项收入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但是其空间竞争有利于经济增长;罚没收入、其他收入与预算外收入本身及其空间竞争都阻碍了经济增长;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及其空间竞争则会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各类非税收入不同的征收依据与收入性质是造成如此差异化结果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江  张馨之  
本文运用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性问题。首先介绍了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设定和经济意义,并概要说明了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相关性检验、模型选择和估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1985-2004年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条件收敛是非常可靠的经验结论,同时验证了增长过程中区域外溢显著存在。最后概括了主要研究结论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健  范月娇  
物流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服务业区域集聚是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有利于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利用2001~2012年我国大陆31个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物流服务业集聚度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进行估计和检验发现,在考虑相关控制变量基础上,物流服务业集聚水平对我国及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即期效应均为负,而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分别在其集聚水平的1阶、2阶、3阶滞后期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这表明,我国不同区域物流服务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不仅具有空间差异,而且存在动态的时间滞后效应,并且随着服务经济的深入以及物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  
本文以1989~2005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为对象,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及相关性指数以及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得出结论表明:各省域能源利用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非表现出完全随机状态;空间相关性指数极其显著且历年波动很小,表明我国省域能源效率之间内在作用机制长期存在且相互影响;各省域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数量、技术进步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修正和波动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冠艺  谢童伟  
本文依据我国11个沿海省份的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得到,如果港口吞吐量增加1%,那么将带动海洋产业产值增长上升0.23%;β-收敛模型的分析得到结果说明11个沿海省份大力发展港口确实可以促进海洋经济差距收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席艳玲  牛桂敏  
选择碳排放衡量环境质量,从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对碳排放情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利用1996—2019年6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人均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主要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量仍处于上升态势,但就人均碳排放量而言,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中国尽管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人均碳排放量却仍远低于美国,近年来碳排放总量及人均排放量的增速都明显放缓。(2)人均国民收入与人均CO2排放量呈"N"型关系,表明单靠收入增长并不能自然而然产生减排效应,即收入减排效应是不确定的。(3)对高收入国家而言,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减排效应和市场开放的减排效应均比较明显;对于中等收入国家而言,因它们在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处于中低端和相对被动地位,两种效应都尚未显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全胜跃  
本文通过空间面板计量发现,2000年以来,外商企业投资、进口、出口都对区域经济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并且三者的作用顺次递减。同时各区域对外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认为,出口加工型外贸模式不仅限制了出口的经济增长效应,也夸大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为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区域不仅需要考虑对外开放的空间效应,更要在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的同时,努力实现贸易模式从出口加工型向出口贸易型的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妍  赵蕾  薛俭  
基于1997-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SYS-GMM和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分布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目前我国正处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中倒"U"曲线中的上升阶段,但部分地区存在过度或集中投资的现象;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到: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在前期冲击效应波动较大,但长期影响趋于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