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5)
2023(11889)
2022(9986)
2021(9256)
2020(7545)
2019(16819)
2018(16335)
2017(30573)
2016(16032)
2015(17605)
2014(17193)
2013(16976)
2012(15880)
2011(14757)
2010(14662)
2009(13713)
2008(13138)
2007(11304)
2006(10137)
2005(9266)
作者
(45769)
(38374)
(38296)
(36668)
(24665)
(18418)
(17201)
(14774)
(14465)
(13433)
(13424)
(12647)
(12382)
(12122)
(12115)
(11869)
(11352)
(11033)
(10866)
(10836)
(9641)
(9336)
(9136)
(8783)
(8680)
(8581)
(8399)
(7949)
(7782)
(7560)
学科
(89069)
经济(88997)
管理(40788)
(36463)
方法(31485)
数学(28340)
数学方法(28102)
(27572)
企业(27572)
中国(23397)
地方(21240)
(18817)
(16439)
(15764)
(15725)
贸易(15716)
业经(15631)
(15236)
地方经济(14158)
(13491)
农业(12780)
环境(12494)
(12390)
金融(12387)
(11769)
银行(11758)
(11448)
(10536)
(10239)
(10092)
机构
大学(234320)
学院(234087)
(112873)
经济(110984)
研究(90027)
管理(82742)
理学(71255)
理学院(70300)
管理学(69129)
管理学院(68680)
中国(67932)
科学(52052)
(49265)
(48386)
(45460)
研究所(41402)
财经(39181)
中心(38870)
经济学(37988)
(36311)
(35807)
经济学院(34027)
(32332)
(32205)
北京(31327)
(30924)
业大(30748)
师范(30650)
财经大学(29255)
农业(28468)
基金
项目(156084)
科学(124566)
基金(117397)
研究(112758)
(103607)
国家(102892)
科学基金(87394)
社会(76913)
社会科(73164)
社会科学(73151)
基金项目(61026)
(57056)
自然(54149)
自然科(52967)
自然科学(52952)
自然科学基金(52024)
教育(50701)
(49195)
资助(48099)
编号(42163)
重点(35886)
(35771)
(35589)
成果(34278)
国家社会(34142)
(32049)
中国(31057)
教育部(31046)
创新(30246)
(30088)
期刊
(127754)
经济(127754)
研究(75849)
中国(44037)
(35767)
学报(35621)
科学(34586)
(33880)
管理(31572)
大学(26868)
学学(25684)
经济研究(23564)
农业(23457)
(22171)
金融(22171)
财经(20857)
教育(19259)
(18245)
技术(17912)
业经(17547)
问题(16732)
(15719)
世界(14294)
国际(14096)
(13088)
技术经济(12359)
统计(12320)
(10790)
资源(10551)
经济问题(10167)
共检索到354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明  魏后凯  
基于经济距离的空间自相关检验表明,中国省际人均GDP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考虑到技术异质性与空间相关性,本文利用基于区域空间自相关系数的"空间滤子"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空间过滤,对经过空间过滤之后的数据利用动态门限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经济发展存在多重均衡现象,但是,并不存在"低水平陷阱"和"高水平陷阱";地区经济的收敛速度在不同的收入阶段呈现出一种U型状态;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在低收入组并不显著,但在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均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宗先  
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大陆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发展滞后地区不是由于生产要素的未能配合,就是因为缺乏生产与市场的密切结合。如果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愈益增大,将不利于整个大陆经济的发展。促进大陆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宜采行跳跃式发展策略,即利用内地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使其形成和发挥扩展效应,但这要以引进外资为条件,并且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雄浪  
从多要素流动角度出发,在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企业家模型基础上,探讨经济地理产业空间演化中的多重均衡机理,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产业空间结构的稳态并非必然都表现为棒棒均衡的结果,贸易自由度的变化可以引起任何形式的产业空间结构稳态;企业生产规模报酬递增程度的增加,工业品支出份额的增加,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会导致对称结构的稳定性减弱,也会最终导致市场拥挤效应的消失。如果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程度足够显著,或者工业品支出份额很高,不管是什么样的贸易自由度,市场拥挤效应都将不复存在,形成现代工业部门集聚的"黑洞"状态;突破点始终小于持续点,当贸易自由度介于二者之间时,除了两种中心—外围结构,任意非对称结构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昌文  
论外资对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赵昌文(四川联合大学)FOREIGNCAPITALINCHINA用外资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差距的扩大却成为当前乃至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日趋严重的一个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昌文  程民选  
论外资对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赵昌文程民选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差距的扩大却成为当前乃至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日趋严重的一个主要问题。1980—1994年的15年间,中国GNP的年均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封福育  
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的理论框架下,通过构建包含环境保护部门和实际生产部门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应用动态优化理论探讨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多重均衡关系。而后利用我国200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波特假说"在我国得到了经验支持,环境规制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段雨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地区间税负差异是地区经济差异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管要素可否自由流动,税负差异均通过影响地区的要素变动,从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的地区税负差异导致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康继军  张黎黎  
本文基于省级经济普查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DSA),对中国大陆31个省域个体经济的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揭示出各省域个体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模式及其空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个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集聚效应显著,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域有明显的扩散-涓落效应,湖南、广东则存在明显的极化-回波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蕴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本文以索洛增长模型为基础,通过索洛增长速度方程,从数据计量的角度测算出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划(港澳台除外)的资本边际产出弹性系数、劳动边际产出弹性系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实证结果,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战明华  
The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henomenon of multi-equilibrium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does exist by using dynamic optimization theory of general equilibrium between three sectors of consumer,producer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 and conducts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multi-equilibrium in China.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章振华  占华丽  战明华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突变性的判断,运用平滑移动自回归(STAR)模型,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多重均衡问题重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多重均衡现象,且这种现象具有对转型阶段的敏感性。具体而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1992年前后处于低水平均衡,而在1996年两者之间的多重均衡现象发生了逆转,均衡点发生了向高水平均衡的跳跃。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形成了更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果袅  李良  
从长远来看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我们的主攻方向。财政对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调节资源配置 ;二是均衡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财政对策是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制定合理有效的区域性税收调节政策 ,充分发挥财政投融资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鞍钢  魏星  
利用县级行政区数据对1993~2005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现象进行分析,并使用泰尔指数对总体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构成情况进行分解,发现县际间经济发展差距并未在近几年出现与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类似的趋同现象,省内经济发展差距较明显,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省内经济发展差距是总体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构成要素。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有必要从较小的行政区划入手,分析和认识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省内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焦爱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域之间由于不同的省情、发展轨迹及改革开放的具体战略差异,诸多制度性质量不同影响和导致了各省域间的区域差异。本文根据相关文献,选取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制度与我国省域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相关问题,提出了我国地区间非均衡发展路径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建梅  祝雨翔  
中国长期的市场化进程是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现有文献尚未达成一致结论。本文借助最新的连续夜间灯光数据计算经济不均衡程度,结合2000—2019年26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固定效应方法研究推进市场化对地区经济不均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显著加剧了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市场化进程拉大地区经济差异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比较均衡的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究其原因,本文发现推进市场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并因此导致的资本非均衡配置和人力资本重置是市场化进程推动地区经济失衡的重要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