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7)
2023(16191)
2022(14201)
2021(13239)
2020(11167)
2019(25993)
2018(25851)
2017(49750)
2016(27407)
2015(31011)
2014(31212)
2013(30899)
2012(28684)
2011(25785)
2010(25785)
2009(23720)
2008(23331)
2007(20576)
2006(17780)
2005(15461)
作者
(81572)
(67945)
(67792)
(64633)
(43102)
(32792)
(30870)
(26791)
(25728)
(24170)
(23216)
(22877)
(21609)
(21454)
(21198)
(21105)
(21037)
(20314)
(19589)
(19580)
(17118)
(16616)
(16504)
(15559)
(15394)
(15274)
(15077)
(15064)
(13799)
(13686)
学科
(109087)
经济(108965)
管理(75106)
(71605)
(58236)
企业(58236)
方法(53139)
数学(45824)
数学方法(45327)
(30307)
中国(27244)
(26705)
(25691)
业经(23795)
地方(22518)
农业(20485)
(19751)
贸易(19741)
理论(19300)
(19116)
(18373)
(17297)
环境(16924)
(16795)
财务(16724)
财务管理(16685)
技术(15995)
企业财务(15720)
(15201)
银行(15132)
机构
大学(393016)
学院(391968)
管理(151930)
(150491)
经济(146996)
研究(132314)
理学(131812)
理学院(130253)
管理学(127856)
管理学院(127169)
中国(96453)
科学(86597)
(84183)
(70728)
(67928)
(67450)
业大(63220)
研究所(62459)
中心(60276)
(57927)
农业(56084)
财经(54661)
(53582)
北京(53091)
师范(52964)
(49593)
(48103)
(47086)
经济学(44899)
技术(42921)
基金
项目(270901)
科学(210399)
研究(194219)
基金(194038)
(171066)
国家(169650)
科学基金(143696)
社会(119209)
社会科(112755)
社会科学(112723)
(107189)
基金项目(104080)
自然(95609)
自然科(93301)
自然科学(93271)
自然科学基金(91593)
(90524)
教育(89897)
资助(80286)
编号(79748)
成果(64287)
重点(61091)
(58964)
(58061)
(55716)
课题(55286)
科研(52333)
创新(51969)
计划(50351)
大学(50066)
期刊
(162454)
经济(162454)
研究(110089)
中国(71467)
学报(67736)
(63381)
科学(60872)
管理(52473)
(50466)
大学(49869)
学学(46873)
教育(44496)
农业(44038)
技术(34319)
(29080)
金融(29080)
业经(27491)
经济研究(25627)
财经(25596)
(23228)
(21828)
问题(21740)
图书(21153)
(19481)
技术经济(18992)
科技(18905)
理论(18428)
资源(17718)
商业(17435)
业大(17282)
共检索到559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该理论的主要主张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空间化",因其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表现出的整体性、彻底性和说服力成为人们重新认识空间本体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对"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内涵的挖掘和解析,认为资本、权力和阶层是主要影响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要素,该理论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基于空间社会统一体的认识,形成了系统性剖析社会空间问题的空间认识论、生产论、批判论和权利论基本框架,是对资本主义种种异化现象进行文化和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志才  张凌媛  郑钟强  张补宏  廖梓维  
文章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古城为例,通过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三元一体社会理论框架,研究并解析潮州古城旅游社区空间生产与发展的阶段。研究发现,在旅游的发展和推动下,政府与规划者等主体掌握着空间表征层面的绝对话语权;在现有的管理制度、资本运作和社会关系下,加之资金、话语力量、自身精力等匮乏资源的局限,居民在权力主体"底线及规则"下表现出与政府"一致""认同"等规训与顺应的行动策略。并进一步指出:在古城旅游社区的社会关系、文化资本、日常惯习等语境下,列斐伏尔空间思想的话语内涵并非单纯从消费性、生产性主体走向他者化主体,旅游社区参与的日常生活实践超出了原有意义上的旅游空间生产逻辑,是一定意义上的批判和延伸。研究最后倡导从空间表征、日常生活实践等角度挖掘出旅游场域和生活场域的融合机制,识别出古城镇甚至旅游社区研究的更多理论线索。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邓祖涛  尹贻梅  
旅游资源和区位是影响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本文以我国大陆31个省区为区域研究单元,借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旅游资源、区位和入境旅游收入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现象。结果发现:(1)区位指数和入境旅游收入指数重心偏向我国东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度指数重心偏向中西部地区;(2)资源与收入、区位与收入、资源与区位三组二维组合关系均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可以将这种二维组合关系划分为五种类型来描述各省区的旅游发展现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怡宁  李刚  
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思辨: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文化和遗产是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竞争力。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7旅游业竞争力报告》(The Travel&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7),中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竞争优势位居全球首位,旅游竞争力的综合排名全球第15位,而文化资源排名前5位的其他国家,如西班牙、法国、日本、意大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法建  章锦河  陈冬冬  
本文采用景区出现率、空间模式理论、旅游线路目的地类型理论、TICI指数对市场上经营的有关皖南旅游区观光旅游线路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皖南各景区在市场线路中的利用现状、角色位置以及不足之处,以期对皖南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产生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才  卢昌崇  
作为旅游现象的内核,旅游体验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诠释。文章从认同角度对旅游体验中的认同(成分)加以诠释,指出在旅游体验中认同呈现出多种形态,从外在的目的地认同,到对旅游者角色认同,再到文化认同,最后到自我认同,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通过各种形态的认同,旅游体验才能彰显其独特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秋  杨振之  
旅游资源已经成为一种资本,自然资本和文化资本是其具体形态。东道主、游客之间的交往并非单纯的个人之间的互动交往,而是由特定资本的分配情况所决定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反映,他们在惯习的引导下展开对特定利益的争夺,由此构成Bourdieu所说的"场域"。旅游场域是发生在游客惯常环境之外的,依据资本在东道主各方(包括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旅游投资者、旅游开发商、旅游经营者等)以及游客中的分配情况而形成的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空间。文章从场域理论出发,揭示了旅游资源的资本属性,东道主和游客身处的位置和行动策略,解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苏彦  
旅游影响研究作为旅游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从不同的视角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但从系统的角度和用非线性思维方式对旅游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文章分析了旅游地是具有不可预测和多稳定态特征的、符合适应性循环的社会—生态系统,并且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视角对旅游影响研究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基于恢复力的旅游影响研究的概念性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薛桥  任春霞  
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和旅游业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了解旅游业在环境约束下的发展效率以及空间关联规律,可以促进旅游业向绿色、均衡、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计算旅游业绿色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三种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并应用回归分析探讨空间关联网络对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三种效率值均较高;三种空间关联网络均趋于稳定,网络个体特征在中西部差异明显;纯技术效率整体、个体网络对效率值的影响效应都较显著;规模效率整体、个体网络对效率值的影响效应都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薛桥  任春霞  
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和旅游业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了解旅游业在环境约束下的发展效率以及空间关联规律,可以促进旅游业向绿色、均衡、可持续发展。论文基于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计算旅游业绿色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三种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并应用回归分析探讨空间关联网络对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三种效率值均较高;三种空间关联网络均趋于稳定,网络个体特征在中西部差异明显;纯技术效率整体、个体网络对效率值的影响效应都较显著;规模效率整体、个体网络对效率值的影响效应都不显著。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何健薇   徐虹   笪玲  
民族村寨是乡土文化的聚宝盆,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文化振兴是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文章探讨以文化为导向的民族村寨旅游空间生产与价值生成,以岜沙苗寨为案例,实证分析民族村寨旅游空间的文化价值生成过程。结果表明:(1)资本与权力是民族村寨旅游空间生产及再生产的重要动力;(2)民族村寨旅游空间呈文化属性,以文化为目标导向的民族村寨旅游空间生产,在本质上是一场文化与空间相互赋予的空间生产实践;(3)文化建构下的民族村寨旅游空间生产实现了文化认同,增强了文化自觉。文章在民族村寨旅游空间生产与文化价值二者间架起一座联结的桥梁,凸显了村民主体价值,为提升村民文化自觉提供思路,利于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大悟  蒋一帆  
上海都市旅游的新视角王大悟,蒋一帆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NewViewPointsontheCityToursofShanghai¥WangDawu;JiangYifanAbstract:Thearticlepointsoutthattheapp...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蔡晓梅  
在增长全球化和全球本土化辩证实践与空间协商中,流动是参与理解和思维洞察世界的重要方式。流动创造和改变着时间内涵,流动也生产着流动关联,成为时空运转中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一切要素组装的支撑。在旅游空间实践中,旅游与家的流动关联也日渐成为与位置、情感、意义等交织在一起的重要媒介。流动关联与家空间的流动生产,基于"地方-空间"动态实践建立社会关系,并将"停留"与"流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推向流动治理的前沿地带,流动治理因此成为旅游流动引发的社会空间治理的重要行动策略。
关键词: 流动空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雯婷   丁哲璇   刘玄宇   刘云刚  
在旅游与政治地理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南海旅游活动已成为周边国家辐射地缘政治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关注海洋边境旅游作为地缘政治日常化的邂逅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和政策意义。论文以旅游邂逅为理论工具,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西沙旅游中政府推动的宏观权力下渗如何和微观个体的具身参与形成共鸣进而推动主权实践的实现,以期全面理解海洋边境旅游中的空间—权力关系生产。研究发现:在西沙旅游中,国家引导了具有政治性逻辑的空间制度设计,并通过旅游活动内嵌的社会文化元素,以“人—人”互动邂逅和“人—景观”感知邂逅的双重策略向游客传递地缘政治话语;游客在旅游前基于西沙情怀的边境地理想象,旅游中的具身参与、互动和感知,旅游后情感延续构筑的“主权属我”升华为集体认知,自下而上地推动了西沙主权实践的实现。研究有助于加深旅游地缘政治研究中的“旅游邂逅”“主权实践”等概念的理解,为南海问题提供多样化的分析视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斯琪   史春云   钱月祥   冯亮   岳梦凡  
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不仅可供村民们日常生产生活所用,而且还是外来游客观光休闲的行为空间。作为主客共享的重要场所,乡村公共空间愈发受到学界的重视。文章基于乡村主客共享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与用地类型的梳理,从旅游发展视角出发,以徐州市汉王村和南京市傅家边村作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网络数据搜集、实地考察调研和空间数据解译的方法,对两地拥有的主客共享公共空间类型及其时空演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两村的主客共享公共空间类型丰富,表现各有千秋;(2)乡村主客共享公共空间的规模在两村均有所增加,并且旅游介入背景下汉王村的表现更为突出;(3)汉王村和傅家边村的耕地和居住用地面积占比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随之增加的是公共用地。文章在乡村公共空间分类体系中提出“主客共享公共空间”概念及其分类标准,旨在丰富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同时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