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25)
2023(17717)
2022(14967)
2021(14278)
2020(11704)
2019(26800)
2018(26419)
2017(50491)
2016(27267)
2015(30791)
2014(30180)
2013(29540)
2012(26931)
2011(24253)
2010(24254)
2009(22465)
2008(21693)
2007(18808)
2006(16643)
2005(14714)
作者
(75446)
(62616)
(62133)
(59408)
(39736)
(29913)
(28222)
(24352)
(23660)
(22327)
(21223)
(21219)
(19767)
(19711)
(19223)
(19220)
(18589)
(18364)
(17845)
(17832)
(15492)
(15264)
(14935)
(14281)
(13899)
(13889)
(13855)
(13776)
(12534)
(12300)
学科
(106311)
经济(106182)
管理(79844)
(75282)
(62391)
企业(62391)
方法(45526)
数学(38998)
数学方法(38511)
中国(32677)
(29884)
(26866)
业经(25370)
(22292)
贸易(22279)
(21750)
(21707)
(21475)
地方(20881)
技术(20352)
农业(19674)
(18497)
理论(18468)
银行(18459)
(17629)
(16945)
环境(16925)
(16633)
金融(16630)
(16419)
机构
大学(377357)
学院(376982)
(154205)
经济(150952)
管理(147891)
研究(128562)
理学(127332)
理学院(125909)
管理学(123800)
管理学院(123124)
中国(99055)
(81095)
科学(77620)
(70311)
(63670)
中心(58266)
研究所(57766)
(56754)
财经(56109)
(54270)
业大(52803)
北京(51818)
(51718)
师范(51317)
(51110)
经济学(47012)
(46893)
(44422)
农业(44142)
经济学院(42312)
基金
项目(255431)
科学(202121)
研究(191161)
基金(185423)
(161187)
国家(159865)
科学基金(137563)
社会(121525)
社会科(115178)
社会科学(115148)
基金项目(97989)
(97900)
教育(87895)
自然(87354)
自然科(85393)
自然科学(85374)
自然科学基金(83827)
(82891)
编号(78224)
资助(75398)
成果(63873)
重点(57102)
(56865)
(54959)
(54779)
课题(53888)
创新(51141)
国家社会(50382)
教育部(49316)
大学(47978)
期刊
(170005)
经济(170005)
研究(115918)
中国(74372)
学报(55600)
管理(55579)
(52905)
科学(52883)
(52206)
教育(47176)
大学(42627)
学学(39582)
农业(36553)
(34347)
金融(34347)
技术(32971)
经济研究(28111)
业经(27928)
财经(27217)
(23465)
问题(22026)
图书(20826)
(20121)
(18634)
科技(18370)
技术经济(18238)
理论(17921)
现代(16912)
世界(16615)
(16334)
共检索到560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恺  
来源于西方国家、为缓解大城市问题而生的新城模式在我国经历了广泛的建设实践,但其在解决城市住房、交通压力的同时,凸显出一系列新城问题。空间的生产理论强调"(社会)空间是(社会的)产物",在物质空间生产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社会关系的重构。引入空间的生产理论并结合中国转型期的制度环境,从空间生产者和空间生产机制角度,建立转型期中国新城空间生产行为的分析框架,对空间的生产过程进行还原与剖析,以期能为研究中国新城问题提供一种新范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克信  谢佩洪  
本文从制度的新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普遍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历史合理性,在对产业结构—行为—绩效(SCP)研究范式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多元化研究领域制度—行为—绩效(ICP)范式的分析框架,并对企业多元化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了指导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淑虎  任云英  马冬梅  
首先以特征—问题—对策—机制为技术路经,述评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研究体系;其次,通过与西方相关研究阶段的对比分析,总结研究不足,展望研究趋向。研究表明,本土化的理论研究、"问题求解"的内容研究、"自下而上"的方法研究成为研究趋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勤,林炳耀,沈山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的人口、社会和空间特征,发现新城市贫困人口具有人口同期群效应和结构性特征,空间分布出现贫困人口区位化趋势。探讨了新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认为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不足是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转型期城市发展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贫困人口自身因素也导致了新城市贫困人口的产生。提出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必须依靠深化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社区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民  
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交流互动模式。当前,转型期中国正面临着电子政务发展的新挑战,需要构建有效适应公众需求、转型战略和社会治理的电子政务模式,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和经济社会政府同步转型。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俊松  贺灿飞  
论文分析了经济转型背景下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制度转型如何影响中国城市的空间扩张过程,并基于1998年、2002年、2004年和2006年中国地级市建成区数据对Muth-Mill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人口城市化、交通改善、服务业发展是中国城市空间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分年度的回归表明,近年工业化对城市空间规模的影响不显著;受国家对土地空间规制的影响,城市对农村的相对效用未能影响城市的空间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健  刘玉  
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经历了人口、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空间重构,空间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中国城市人口郊区化速度在加快,城市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空间重构存在明显差别,城市人口空间重构过程的相似性特征减弱而差异性特征增强。对中国城市工业和商业空间重构的分析表明,郊区化和离心化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因子与社会形势密切相关,社会区类型越来越多样化,社会区构成则经历了由单一到混杂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具有典型的同质性特点,带有计划经济色彩,而90年代末的模式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异质性特征突出,而且带有多中心结构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家珉  林原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平是导致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基于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和工资变动的理论分析,探寻经济转型期工资价值量变动和实际工资变动的规律,可以对目前在初次分配领域所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及其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有更深刻的认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成波  
基于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市场深层次问题、具有开创性研究以及成为进一步研究方向等标准的考量,作者筛选了比较典型的相关文献进行解读,提炼出四个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融合,社会关系网络在转型期就业中的重要性,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划分的就业现象和政策冲击对就业影响的审视等。最后,文章指出关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反映中国改革的逻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庞英  
基于非参数方法双产出模型,本文在对转型期中国民族资本与FDI生产率比较的基础上,具体研究民族资本技术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民族资本效率优于FDI;民间资本比集体或国有资本更具效率。因此,转型期中央政府应考虑如何高效利用民族资本,尤其是要消除制约民间资本效率的体制性障碍,使民族资本更好地发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的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卢周来  
学界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发生争议,原因之一就在于对社会公平状况尚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应引入经济社会学视角,从"社会比较"与"田野调查"两个维度,以感同身受的态度去理解社会大众对于社会公平状况的评价,并据此建立起判定社会公平状况的框架。社会不公平是转型期中国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琳  
从领域分析范式的视角研究知识组织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主题分析、分类法、语义关系和知识组织的基本原则等。对国外该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并从情报学学科整体建设出发阐述领域分析范式的作用与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昌送  张俊平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组织内外协同开展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新知识生产范式条件下知识生产的跨学科、多主体和应用导向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并指引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目标任务、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改革的方向。在新知识生产范式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必须明确技术开发和实践为核心的协同目标任务,建立专业——专业集群——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链条、提升知识生产能力,在政府、院校和协同组织三个层面建立有利于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搭建开放、多元的协同创新组织平台,推进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萍  
"学科范式"是一个集合概念,包含有多个构成要素,即特定时期内的学科共同体成员所具备的共同的信念、技术、知识以及能力等的集合,具有共同性、规范性以及历史发展性的特点。伴随着人类知识形态的变化,由知识理论体系所构成的学科也必然经历这种不断变化,因此,学科范式转型的开展势在必行。在新的学科范式尚未完全成型之前,教育研究者须牢牢坚持学科的理念和学科的内部承认,高等教育研究须着眼于教育实践和问题的解决,须坚持多学科研究,取众学之所长,实现高等教育学科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卞志村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通常有"相机抉择"和"规则"两种方式,但究竟哪种方式更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和规则性货币政策成分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是:中国目前是以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操作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对采用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明显减少中国经济的波动。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由目前的相机抉择型操作向规则型操作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