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5)
2023(9341)
2022(7923)
2021(7463)
2020(5950)
2019(13133)
2018(13028)
2017(24741)
2016(12976)
2015(14282)
2014(13582)
2013(12918)
2012(11151)
2011(9817)
2010(9513)
2009(8669)
2008(7778)
2007(6434)
2006(5577)
2005(4661)
作者
(32838)
(27702)
(27667)
(26208)
(17384)
(13486)
(12386)
(10797)
(10476)
(9612)
(9517)
(9317)
(8802)
(8591)
(8373)
(8217)
(8197)
(8074)
(7909)
(7819)
(6626)
(6560)
(6490)
(6338)
(6271)
(6204)
(6007)
(5940)
(5586)
(5539)
学科
(45788)
经济(45745)
管理(33342)
(29751)
(21908)
企业(21908)
(16821)
地方(16210)
方法(15529)
中国(13820)
数学(13275)
数学方法(13098)
农业(11688)
业经(11598)
(10500)
(8791)
(8577)
贸易(8569)
环境(8521)
(8212)
(7791)
(7726)
理论(7362)
地方经济(7206)
(6617)
技术(6350)
(6210)
发展(5933)
(5926)
(5834)
机构
学院(164706)
大学(158988)
(62048)
经济(60566)
管理(60423)
研究(53559)
理学(52568)
理学院(51844)
管理学(50785)
管理学院(50468)
中国(40010)
科学(34225)
(32969)
(27584)
(27501)
中心(26005)
(25321)
(25182)
业大(25093)
(24491)
师范(24276)
研究所(22964)
财经(22082)
农业(21410)
(20566)
(20317)
(20033)
北京(19659)
师范大学(19434)
经济学(18928)
基金
项目(119616)
科学(94373)
研究(89479)
基金(85301)
(74785)
国家(74185)
科学基金(64123)
社会(56862)
社会科(53788)
社会科学(53780)
(48595)
基金项目(46392)
自然(41036)
教育(40575)
(40098)
自然科(40028)
自然科学(40016)
自然科学基金(39233)
编号(37313)
资助(32323)
成果(28175)
(27546)
重点(26977)
课题(25622)
(25489)
(24745)
创新(23726)
国家社会(23617)
科研(22502)
(22302)
期刊
(72194)
经济(72194)
研究(45960)
中国(32058)
(26270)
学报(23583)
科学(22945)
管理(21609)
(20730)
教育(19552)
农业(18236)
大学(18087)
学学(16965)
技术(15063)
业经(14606)
(11992)
金融(11992)
经济研究(11251)
资源(10145)
(9841)
问题(9569)
财经(9539)
(9004)
图书(8424)
(8380)
(8201)
现代(8061)
科技(7824)
商业(7472)
技术经济(6651)
共检索到236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君  
小城镇特色街区是城镇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价值。本文从"空间的生产"视角分析在特色空间重构过程中,空间同质化、原住民自主性危机、保护与更新的冲突等问题。以汉源县九襄镇石牌坊街区为例,通过分析空间生产的复杂社会关系,以及空间再生产对社会结构的作用和反作用,探索合理的小城镇特色空间保护与重构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冬冬  陈更  沈慧雯  
5·12汶川地震之后,川西传统街区空间结构遭遇严重破坏,文章运用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探索手法,并以四川省绵竹市富新镇为实践项目,通过技术手段得到关系图解和整合度值,寻找到街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震时减灾的规划手法,定性描述了人和空间的关系以及空间的重新组构。希望一脉相承的全新规划思路对当下和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文艺  
因地域范围较小以及资金和服务设施的有限性,旅游小城镇呈现出以小城镇中心区为旅游活动集中地和形象重点展示地的特点,中心区成为旅游小城镇不可或缺的表现空间。意象是检验空间品质的有效方法,可以考察中心区空间整体性之问题。依托我国小城镇的历史背景,线形街道和点状公共空间是大多数小城镇中心区空间意象的主导元素。阳朔县城关镇意象性个案调查显示:中心区目前存在空间感知的断裂点,应以建立统一、连续而富有本地节奏特色的小城镇中心区为目标进行空间整合,以进一步促进小城镇与旅游的相互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毓兵  袁逸倩  
社区街道是衡量社区环境的重要指标。街道空间的诸多性质,例如形态及特征等都会对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论文着眼于目前关注度较低的北方小城镇这一研究层面,选取典型社区中的街道空间,运用因子分析和描述性统计法,对空间中影响老年人驻留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影响驻留行为的因素为空间的可达性、位置、人流视线及设施。其中,可达性高、邻近住宅建筑、人流量大、视线开阔以及具备完善空间设施的街道空间对老年人驻留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可为小城镇社区户外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奇  温子涵  余来彦  
基于环境行为学视角,采用空间句法、地图兴趣点(POI)数据、ArcGIS的新数据新技术与传统"PSPL"调研法相结合,分别测度小城镇街道空间特征与活力现状。最后,研究基于使用者的行为与需求,提出从安全与可达、共享与混合、特色与趣味方面提升塑造活力的街道空间品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文艺  石薇  
认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镇的外部空间是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起始于视觉为中心的感知。以"人—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核心,综合运用理论和案例研究分析了旅游小城镇外部空间的系统构成,并从鸟瞰、平视和仰视三个视角对典型性旅游小城镇兴坪镇的外部空间进行了分析,从视觉感知角度进一步挖掘了中国旅游小城镇的空间资源特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志强  段德忠  曾菊新  
空间生产是当今西方的主流社会理论之一,正逐渐成为解释中国城市空间开发现象的有效工具。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楚河汉街空间生产的三大博弈主体(政府、开发商和公众)各自的利益诉求。提出了楚河汉街在当前空间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空间非均衡博弈的角度对楚河汉街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解析,发现空间群体博弈的结构性失衡是导致楚河汉街出现空间特色危机、空间正义危机和人性化危机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要想保证城市空间生产的理性健康发展,就必须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均衡博弈,具体措施有防止资本的无限扩张、转变政府角色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在空间生产中的准确定位,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奇峰  蔡天抒  
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是20世纪初潮汕华侨打工经济回流与外商投资共同推动城市化的结果。随着城市中心漂移,其商业垄断地位渐失,物质结构与社会结构双向老化。房屋产权细碎化,预期收益不稳定,使得地方财政与市场资本的空间生产均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新区,旧城则被负向循环锁定。小公园街区从改善居住条件到追求城市土地收益,经历了"见缝插针"式的独栋危房改造、"成片配套"式的居住组团建设、"大拆大建"式的空间生产三个改造阶段,最终政绩效应与市场利益的契合使小公园街区的改造沦为权力和资本主导下以土地效益为目标的城市开发活动。本文从小公园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的困境出发,讨论了保护规划预期与实际开发博弈的深层矛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孙亚萍  郭伟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例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孙亚萍  郭伟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例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祚  刘晓歌  
特色小镇发展战略被认为是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探索之一,而能否科学地因镇施策关系到特色小镇的兴衰成败。为深刻理解特色小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功能定位,从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顶层设计入手,综合中央—地方与区域视角构建“时间—空间—功能—类别”的多维度政策分析框架,以文本挖掘和政策建模一致性指数模型工具客观地评价中国特色小镇政策文本一致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特色小镇的深入建设,特色小镇政策的一致性水平取得较大提高,且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特色小镇政策文本内容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此外,未来应从政策性质、政策保障、政策对象和激励措施等影响特色小镇政策一致性水平的关键因素入手,更加精细化、差异化地优化特色小镇政策制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邵祁峰  朱喜钢  宋伟轩  
"苏南模式"开启了苏南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局面,但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主导下的城乡"混沌空间"已开始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苏南小城镇当前空间发展的困境,提出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应当从建立城乡空间新秩序、实现城乡空间与功能同步转型、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及全面提升城乡空间品质等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城乡空间健康发展,以促进包容性增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苑  邓峰  
历史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类型,其更新过程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文章从空间生产理论入手,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分析了更新前后社会结构以及街区空间类型的变迁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在消解了街区原有传统社会关系的同时,构建了另一种开放的社会结构体系,由此产生新的空间生产需求并反映在空间景观的改造之中,这在本质上无法实现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承。最后提出控制空间使用主体的替代,促进街区的渐进式更新是一种较适宜的历史街区更新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广亮  甄峰  翟青  王波  
首先梳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空间重构关系,在分析都兰县城乡空间现状基础之后,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都兰县空间重构的要求,提出了以功能提升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以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空间增长、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空间集聚、以质量提升强化城乡空间管治的县域城乡重构机制,并对县域、城镇、工矿区、乡村中心社区等的空间重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敏  
本文总结了镇江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空间特色,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并从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街巷建筑尺度控制和街巷界面延续等方面提出了保护镇江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特色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