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9)
- 2023(12825)
- 2022(10469)
- 2021(9773)
- 2020(7561)
- 2019(17134)
- 2018(16959)
- 2017(31231)
- 2016(16677)
- 2015(18525)
- 2014(17516)
- 2013(16885)
- 2012(15461)
- 2011(13851)
- 2010(13818)
- 2009(12703)
- 2008(11813)
- 2007(10399)
- 2006(9055)
- 2005(7570)
- 学科
- 济(62143)
- 经济(62082)
- 管理(40538)
- 业(40406)
- 农(31465)
- 企(27223)
- 企业(27223)
- 农业(21143)
- 方法(20449)
- 地方(20302)
- 中国(19415)
- 业经(18048)
- 数学(17339)
- 数学方法(17159)
- 贸(16171)
- 贸易(16157)
- 易(15715)
- 财(14646)
- 制(11984)
- 学(11593)
- 环境(11114)
- 发(11022)
- 理论(10191)
- 出(9702)
- 农业经济(9043)
- 教育(9013)
- 和(8984)
- 发展(8586)
- 融(8580)
- 金融(8577)
- 机构
- 学院(216137)
- 大学(208792)
- 济(84078)
- 经济(82017)
- 管理(78684)
- 研究(71724)
- 理学(67187)
- 理学院(66328)
- 管理学(65099)
- 管理学院(64693)
- 中国(54793)
- 京(45903)
- 科学(43695)
- 农(38803)
- 财(37476)
- 中心(35322)
- 江(34532)
- 所(33537)
- 范(33111)
- 师范(32860)
- 业大(32075)
- 研究所(30299)
- 财经(29189)
- 农业(28854)
- 北京(28461)
- 州(28039)
- 院(27016)
- 经(26482)
- 师范大学(26174)
- 经济学(25804)
- 基金
- 项目(150635)
- 科学(118454)
- 研究(117541)
- 基金(105890)
- 家(91172)
- 国家(90290)
- 科学基金(78005)
- 社会(74699)
- 社会科(70305)
- 社会科学(70292)
- 省(60948)
- 基金项目(56767)
- 教育(53735)
- 编号(50563)
- 划(50293)
- 自然(47223)
- 自然科(45990)
- 自然科学(45978)
- 自然科学基金(45094)
- 资助(40163)
- 成果(39957)
- 课题(35338)
- 发(34984)
- 重点(34069)
- 创(31992)
- 部(31854)
- 国家社会(30819)
- 年(30269)
- 创新(29653)
- 制(29513)
共检索到329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忠兴 苏雪晨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乡村作为地域空间的多元价值。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表征的空间”三个分析维度,构建乡村价值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深入解析南京市浦口区“珍珠村”的建设案例,凝练乡村价值实现的有效经验。即从“空间的表征”看,要科学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强化整体设计,创新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从“空间的实践”看,要从乡村资源禀赋出发,促进三产融合,有效落实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手段;从“表征的空间”看,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确保乡村多元价值的可持续实现。因此,乡村建设行动应该遵循“科学设计乡村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各主体利益共享”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忠兴 苏雪晨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乡村作为地域空间的多元价值。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表征的空间”三个分析维度,构建乡村价值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深入解析南京市浦口区“珍珠村”的建设案例,凝练乡村价值实现的有效经验。即从“空间的表征”看,要科学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强化整体设计,创新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从“空间的实践”看,要从乡村资源禀赋出发,促进三产融合,有效落实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手段;从“表征的空间”看,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确保乡村多元价值的可持续实现。因此,乡村建设行动应该遵循“科学设计乡村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各主体利益共享”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伟 周生路 吴绍华
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尤显重要。如江苏省南京市,尽管近年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目前仍然呈现出"城强郊弱","大城市、大农村"的特点,城乡二元结构已严重制约其发展。本文以南京市近郊浦口区为例,通过城乡统筹现实分析与农民意愿调查,提出都市边缘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甘云 顾睿
空间句法理念被引入国内,这种通过对包括建筑、城市、聚落及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系统中所有空间与空间以及空间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式,弥补了国内设计方面缺少量化支撑的现状,提高了设计的科学性。以南京市浦口区公园北路一龙华路两侧地块为例,阐述空间句法模型建立的方法及其在旧城改造设计阶段和后期方案检验阶段的运用,通过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找寻旧城的空间问题,检验城市设计的合理性,以科学指导旧城更新发展。
关键词:
空间句法 量化 旧城改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甘云 顾睿
空间句法理念被引入国内,这种通过对包括建筑、城市、聚落及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系统中所有空间与空间以及空间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方式,弥补了国内设计方面缺少量化支撑的现状,提高了设计的科学性。以南京市浦口区公园北路一龙华路两侧地块为例,阐述空间句法模型建立的方法及其在旧城改造设计阶段和后期方案检验阶段的运用,通过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找寻旧城的空间问题,检验城市设计的合理性,以科学指导旧城更新发展。
关键词:
空间句法 量化 旧城改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洪彬
要解决好农村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因此本文从城乡结合部地区转入农村劳动力角度出发,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城乡结合部由于具有良好的生产、销售和土地条件,为转入劳动力获得收益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成为农村劳动力转入的聚居地,但是由于转入农户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缺失和政府制度上的缺失,也使转入的劳动力在整个转入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些问题应该成为政府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中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农村劳动力转移 调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轶 刘涛 朱锐 陈文宇 程婷婷 蔡跃
以南京市6个典型农民集中居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居民满意度调查分析,建立了就业状况、住房状况、居住环境、社区生活、经济情况、地理位置和配套设施7个方面27个因子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发现: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居民对社区生活和地理位置较为满意,而对经济情况、配套设施的满意度较低;居民对就业情况、经济情况关注度较高,而对社区生活、住房状况关注度较低。进一步将27个因子分为高关注-低满意、低关注-低满意、高关注-高满意、低关注-高满意4种类型,在对各类型因子进行优先级排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宏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靖瑶 吴克宁 李晨曦 欧名豪
[目的]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农户意愿影响因素数据,结合自然、经济限制因素,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综合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结果](1)区域内9个街道的理论潜力为2 260.298 148万m2,其中,桥林街道的理论潜力最大,为831.499 671 7万m2;泰山街道的潜力综合修正系数最大,为0.759 5;汤泉街道的潜力综合修正系数最小,为0.479 0。其现实潜力为1 228.514 406万m2,仅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靖瑶 吴克宁 李晨曦 欧名豪
[目的]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农户意愿影响因素数据,结合自然、经济限制因素,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综合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结果](1)区域内9个街道的理论潜力为2 260.298 148万m~2,其中,桥林街道的理论潜力最大,为831.499 671 7万m~2;泰山街道的潜力综合修正系数最大,为0.759 5;汤泉街道的潜力综合修正系数最小,为0.479 0。其现实潜力为1 228.514 406万m~2,仅占理论潜力的54.35%。其中,桥林街道的现实潜力最大,为503.722 501 1万m~2。各街道的综合修正系数介于0.400 0~0.800 0之间,表明各街道理论潜力在整理的过程中释放的程度不同,综合修正系数与理论潜力释放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关系,前者越高,后者相应也越大。(2)农户意愿、自然因素、经济因素都对理论潜力转化为现实潜力的过程具有较大影响。[结论]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测算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开展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农村建设用地再开发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波 李平华
发展先进制造业关乎一国能否占据产业发展的未来制高点,关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利益,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文章从先进制造业内涵出发,结合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运用SWOT分析法比较全面分析了新时期南京市浦口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环境,进而提出浦口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与策略的若干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逯百慧 王红扬 冯建喜
随着苏南地区市场化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地方政府的公司主义特征日益凸显,资本正悄然进入乡村开发领域,资本本身的循环积累主导了乡村转型过程。哈维的"资本三级循环"理论揭示了资本循环的规律,为苏南大都市近郊乡村转型构建了一个新的解析视角。基于这一视角,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透视其乡村变迁过程,发现其演化大致经历了哈维所认为的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即资本初级循环、资本次级循环、资本第三级循环。资本初级循环表现在资本投入在产业间从农业向工业领域的转移,资本次级循环表现在资本从产业领域向空间的转移,资本第三级循环表现为资本向社会领域的转移,不同的阶段江宁区乡村聚落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
关键词:
哈维 资本 三级循环 乡村转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崇刚 孙伟 曹玉红 陈晨
乡村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腹地价值,乡村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对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在乡村实体地域范围基础上进行乡村地域生态服务功能演化测度研究,利用遥感定量测量和CASA模型测算分析南京市1985—2016年乡村地域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研究表明:(1)1985—2000年,乡村各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都存在降低的趋势;2000—2016年,除水源涵养功能外,其他各种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仍存在降低的趋势。(2)第一阶段乡村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南偏西和南偏东方向;第二阶段,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北部和北偏西方向有了提升,其他方向均有不同程度减少。(3)乡镇工业化阶段,生态服务功能受乡村内部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较大;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阶段,城市扩展对乡村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更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包蓉 罗小龙 吉玫成 邬登悦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新城在中国城市大量涌现。在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下,以南京市为例,研究权力变迁与新城空间生产的关系。政府权力的变迁影响了新城空间生产的重点、方向和时序,也因此带来了新城空间的无序拓展。此外,历届政府在空间生产的手段和类型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受当时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受地方行政长官偏好的影响。同时,在新城空间生产的不同时期,空间生产的手段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
空间生产 权力变迁 新城 南京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童本勤 施旭栋
针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千村一面"的现象,本文以南京浦口五一村为例,研究了村庄特色的内涵,探讨了保持村庄特色的总体策略,提出了传承和塑造新农村特色的途径和最终实现村民自治、长效经营维护的目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村庄特色 传承和塑造 村民自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职住平衡角度下的城乡空间结构统筹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新时代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以南京市文化特色街区为例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背景下的撤村并居实证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青龙社区为例
城市中心区人群空间利用的时空特征及动因研究——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为例
商业中心区公共自行车慢行行为空间模式研究——以南京市新街口为例
主客共享视角下乡村文化景观要素的感知差异性研究——以南京市黄龙岘茶文化村为例
乡村区域文化元素与产业经济融合的研究——以南京市永宁街道为例
大都市郊区新城通勤行为空间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大都市区城乡空间边界演化识别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评价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