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5)
- 2023(16564)
- 2022(14369)
- 2021(13364)
- 2020(10999)
- 2019(25034)
- 2018(24861)
- 2017(47614)
- 2016(26000)
- 2015(28923)
- 2014(28599)
- 2013(27939)
- 2012(25426)
- 2011(22938)
- 2010(23020)
- 2009(21473)
- 2008(20797)
- 2007(18134)
- 2006(16035)
- 2005(14175)
- 学科
- 济(100658)
- 经济(100509)
- 管理(79260)
- 业(70675)
- 企(59874)
- 企业(59874)
- 方法(43422)
- 数学(36584)
- 数学方法(36123)
- 中国(28731)
- 财(28731)
- 农(27032)
- 业经(24149)
- 制(22404)
- 学(22037)
- 地方(20721)
- 理论(18818)
- 农业(17833)
- 务(17359)
- 财务(17287)
- 财务管理(17254)
- 贸(17084)
- 贸易(17075)
- 环境(16845)
- 易(16521)
- 和(16446)
- 企业财务(16316)
- 银(15624)
- 银行(15579)
- 体(15381)
- 机构
- 大学(365251)
- 学院(363474)
- 管理(143362)
- 济(143140)
- 经济(139781)
- 理学(124059)
- 理学院(122598)
- 研究(120707)
- 管理学(120542)
- 管理学院(119864)
- 中国(88580)
- 京(77843)
- 科学(74118)
- 财(69172)
- 所(59328)
- 农(55157)
- 财经(54774)
- 中心(54033)
- 研究所(53834)
- 江(53034)
- 业大(52655)
- 经(49655)
- 范(49238)
- 师范(48845)
- 北京(48793)
- 院(44328)
- 经济学(43704)
- 农业(43090)
- 州(43082)
- 财经大学(40780)
- 基金
- 项目(249785)
- 科学(197194)
- 研究(184707)
- 基金(181398)
- 家(157647)
- 国家(156382)
- 科学基金(134937)
- 社会(117504)
- 社会科(111283)
- 社会科学(111260)
- 省(96664)
- 基金项目(96509)
- 自然(86614)
- 教育(84587)
- 自然科(84559)
- 自然科学(84540)
- 自然科学基金(82987)
- 划(81735)
- 编号(75942)
- 资助(73126)
- 成果(61766)
- 重点(55758)
- 部(54855)
- 发(52758)
- 课题(51960)
- 创(51954)
- 国家社会(48549)
- 创新(48462)
- 制(48406)
- 教育部(47450)
- 期刊
- 济(159456)
- 经济(159456)
- 研究(109628)
- 中国(68945)
- 学报(55415)
- 财(53653)
- 管理(52326)
- 科学(51495)
- 农(50646)
- 教育(42384)
- 大学(42300)
- 学学(39732)
- 农业(34976)
- 技术(30480)
- 融(28580)
- 金融(28580)
- 财经(26690)
- 业经(25926)
- 经济研究(24989)
- 经(22874)
- 问题(21831)
- 图书(19940)
- 业(17706)
- 理论(17348)
- 科技(17223)
- 现代(17065)
- 版(16788)
- 技术经济(16593)
- 实践(15819)
- 践(15819)
共检索到530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红
城市公共空间的供给机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研究问题,涉及公共福利政策、政府与市场边界和规划中的社会公正等多个研究视角,研究的焦点在于如何合理引入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质量和布局合理性。本研究借鉴空间生产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从权力、资本在城市空间中投资、自我增值的生产运作的分析入手,发现市场经济制度下空间生产的核心工具是空间产权制度,以产权、交易成本作为研究分析的切入点,提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实施机制的组成,包括空间管控、多元供给机制和制度设计。本研究以福利经济学为公共空间的供给政策理论,以空间生产理论解释规划实施的动力,以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市场经济制度下公共空间生产机制的内容和实质,推动公共空间规划体系从编制到实施的紧密衔接,从而更好地发挥规划的作用,提高公共空间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公共空间 规划 实施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雷 王树盛 张宁
文章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和专项规划统筹管理视角,剖析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逻辑关系,分析当前线网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要求,探索建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专项规划审查衔接机制,指出国家、省、市级自然资源部门主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的必要性,以便更好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辰阳 田宝江 刘忆瑶
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城市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面临着环境陈旧,设施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实践中,管理者和规划师往往试图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来实现更新规划的公平正义,但更新程序与协商机制的不完善反而激化了居民之间的矛盾,要解决空间资源分配中的矛盾,首先应确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本文通过回顾"空间正义"的理论源头,反思了当前老旧住区更新中的"非正义"问题,并以实地调研访谈为基础,从实现住区更新的"正义"出发,提出了能够优化住区公共空间更新实施机制的若干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超
新时代城市规划正在从工程建设转向空间治理,公共空间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公私利益博弈和空间事务集中的糅合体,是聚焦规划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领域。通过回溯城市治理的“空间性”及公共空间对于社会生产与社会治理的核心意义,阐明公共空间已成为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空间治理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规划手段之间的关联机理,从而提出公共空间规划模式治理化转型的四方面要点。最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在地实践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公共空间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法论,以期发现改良以往技术弊端和盲点的可能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超 赵竹君 李海梅
通过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地下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域全要素管控体系中发挥着与地面规划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应重视资源评估和空间预留,在与地面规划协同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专业统筹、平战结合、盘活存量,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形成新时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上地下统筹协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媛明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成为近年来空间管理中的重要议题。南京市为响应和落实国家和江苏省关于空间治理体系改革的号召,基于自身的府际关系特点探索出了市级统筹、区级协调的编制协调模式。文章从南京市一区府际关系格局及"多规合一"编制总体思路展开,解读了南京市在新型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中的探索,为完善市级空间规划编制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明确了基本方向,清晰认识了府际治理重构是实现市级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洲林 陈蔚镇
理解空间规划治理机制与模式是从规划执行层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从"体系"构建到"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既有"机构—治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规划执行的内生动力因素,构建以"控制权"分配为媒介的空间规划治理机制分析框架,并以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历程为研究案例检验其现实解释效力。空间规划治理是一个在外部结构条件和内生政治动力共同影响下,各级各类规划参与主体行使规划权利的动态过程,其中,外部的事权分配模式和内生的部门资源利用与组织关系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了规划执行的具体方式,机构和技术层面的协调措施则是影响内生政治动力的外在条件。基于此,系统梳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模式选择,结合相关参与主体在规划执行的信息、技术、方法和组织方式等资源利用条件方面的变化情境,理性推测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可能采取的另外两种典型模式。并针对以上规划治理模式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后续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治理 机制 控制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坚 宋萌 张安琪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如何从规划融合的角度,夯实统一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工作基础,值得深思。笔者选择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等4个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紧密关联的规划,对各规划的功能定位、管控目标、实施保障等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空间规划体系改
关键词:
国土空间 指标体系 用途管制 功能定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盛兴军
信息共享空间是近年来引入国内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模式之一,如何规划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是我国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在研讨国外信息共享空间规划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规划与实施的建设性解决方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晓斌 温锋华
我国城乡规划正在迈入存量空间规划时代,针对存量空间规划的类型、特点和要求,从系统规划理论的视角总结存量空间规划的方法论特征,将城乡规划学近年兴起的城市系统规划理念运用于存量空间规划领域,演绎出存量空间系统规划的"钻石模型",构建存量空间系统规划的概念和应用模型。该应用模型分别从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项目策划、投融资规划、规划管理和政策落地角度,对系统规划理论在存量空间规划中的创新运用逻辑内容和工作途径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展存量空间系统规划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系统规划 存量空间规划 应用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伟鹏 张古月 黄晓芳
本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新《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于乡村地区国土空间管理的相关要求,提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须重点转变的思维方式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蔚霞 钟肖健 金利霞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经历从滨江、滨河开发到滨海开发的战略空间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滨海地区开发成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热点。针对我国当前滨海空间在保护与建设、需求与供给、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种种不协调、不平衡和无序化问题,以广东沿海城市的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吸纳国内外滨海地区保护与开发的经验,探索在多规合一、陆海统筹、新旧融合等协调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协调构建统一的滨海空间规划纵横体系,协同梳理多元的滨海空间构成要素以及协作搭建高效的滨海空间治理平台等方式,更全面地体现多部门和多主体利益诉求,处理好新区与旧城的功能关系和空间资源分配时序,科学引导滨海战略性空间的开发与管控,以期为实现滨海新区经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代伟国 邢忠
现阶段我国社会转型的本质就是社会经济和物质空间的秩序重构,转型时期公共空间的矛盾来源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针对社会与空间之间这种循环往复、彼此影响的问题,提出了"社会——空间"互动的工作思路和"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空间"逐层引导的策略路径,明确了修正公共空间建设的价值观、建立空间和社会良性互动的机制、把空间规划上升为公共政策的策略性主张,并提出对公共空间进行系统整合、内部完善、外部耦合的应对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红 韩文超 许永成 邹佳雯 肖菲
文章对广州建城以来的城市空间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空间演变动力和特征将其分为4个阶段:受自然地理环境、传统礼制思想、对外商贸等影响,广州长期在云山珠水之间单中心发展;1949—2000年间,工业化、开发区建设以及两次全运会配套建设推动城市沿珠江水系向东组团式发展;在2001—2010年间,通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城新区建设,广州实现了多中心的战略拓展;2011年以来,广州通过聚焦重大交通枢纽、创新平台、高品质公共空间等核心区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文章认为,规划引领下的重大建设项目、新城新区开发、大型体育赛事等大事件是推动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力,广州未来应进一步突出高品质发展与民生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官卫华 杨梦丽 朱晨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亟待加快村庄规划管理制度创新。结合南京地方实践,首先分析揭示新时期新型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特征,摸清村庄规划的适应性动向,然后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深入认知当前村庄规划管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基于村庄规划管理全域全要素覆盖进行空间分析,尝试探索“分层管控、分级审批”的村庄规划编制管理机制创新和“依法行政、分类管理”的村庄规划实施管理路径创新,以规划创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