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8)
2023(12553)
2022(10503)
2021(9425)
2020(7616)
2019(16838)
2018(16064)
2017(31011)
2016(15700)
2015(17083)
2014(16456)
2013(16088)
2012(14535)
2011(13105)
2010(13451)
2009(12898)
2008(11318)
2007(9784)
2006(8968)
2005(8087)
作者
(41164)
(34263)
(34168)
(32587)
(21843)
(16285)
(15600)
(13085)
(13002)
(11761)
(11701)
(11280)
(10831)
(10684)
(10616)
(10290)
(10077)
(9909)
(9752)
(9568)
(8300)
(8105)
(7995)
(7973)
(7857)
(7599)
(7220)
(7085)
(6724)
(6670)
学科
(86383)
经济(86322)
管理(45977)
(41317)
(34675)
企业(34675)
中国(28180)
方法(27939)
(25973)
金融(25971)
数学(24854)
数学方法(24704)
地方(24246)
(23362)
银行(23360)
(22671)
(19146)
(17254)
贸易(17240)
业经(16968)
(16775)
(16418)
(15714)
地方经济(13748)
(12742)
(12057)
环境(11964)
农业(11522)
(11462)
(11333)
机构
学院(218368)
大学(215105)
(106679)
经济(104610)
管理(82858)
研究(73433)
理学(71434)
理学院(70635)
管理学(69668)
管理学院(69262)
中国(61586)
(47632)
(43082)
科学(39221)
财经(38095)
经济学(36078)
中心(35293)
(34583)
(33923)
经济学院(32462)
(31315)
研究所(30381)
财经大学(28359)
(27193)
师范(27013)
(26911)
北京(26329)
(25866)
(25523)
业大(25126)
基金
项目(144612)
科学(117065)
研究(108680)
基金(108276)
(91824)
国家(91124)
科学基金(80885)
社会(75824)
社会科(72372)
社会科学(72358)
基金项目(57471)
(56085)
自然(48491)
教育(48354)
自然科(47492)
自然科学(47486)
自然科学基金(46601)
(45505)
资助(42552)
编号(42436)
(33137)
成果(32706)
国家社会(32701)
重点(32227)
(31820)
(31215)
创新(29202)
课题(29026)
人文(28988)
教育部(28782)
期刊
(121055)
经济(121055)
研究(71600)
中国(38660)
(36720)
(34197)
金融(34197)
管理(31196)
科学(25506)
学报(24410)
(23500)
经济研究(21986)
大学(19846)
财经(19689)
学学(19126)
业经(17880)
技术(17552)
(17180)
问题(16808)
农业(15063)
教育(15012)
(14042)
国际(12134)
技术经济(11890)
商业(11032)
现代(10925)
统计(10911)
世界(10752)
(10417)
(10254)
共检索到334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浩然  
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1年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于本地和临近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金融溢出的空间范围。三种权重矩阵设定下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城市金融集聚不仅提高了本地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城市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空间循环反馈效应以后仍然是稳健的。同时,金融活动的溢出范围有限,仅在110、120公里以内是显著的。这意味着同一城市群中上海与杭州、南京,沈阳与大连,重庆与成都等相距较远的核心城市可以同时扮演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角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盛  高苇  邓宏兵  卢丽文  
文章利用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GIS空间地理信息工具,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经济在空间上的依赖性进行动态演化分析,并在考虑资本和劳动增长的溢出效应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索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红  王彦晓  
本文基于1995-201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改进权重的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及其空间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带来人才、机构、资本和稀缺资源的日益集中,但没有产生拥挤效应;金融人力资本、金融集聚规模与金融产出密度不仅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在邻近城市还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三大区域估计结果显示,金融人力资本、金融集聚规模和金融产出密度是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发达地区城市显著受惠于邻近城市金融集聚的外溢效应。本文最后简要讨论了研究结论及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文章基于我国345个城市的空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的空间相关性,通过Moran’s I指数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经济绩效与金融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运用SEM模型和SDM模型对2012年我国345个城市的空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城市经济绩效和金融集聚对相邻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有正向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政府作用不仅对所在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地区有正的溢出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浩然  魏琳  
基于2003-2012年中国城市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和门槛面板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于城市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经济总量跨越了门槛规模的城市,可以从金融业与其他行业更好的匹配中提高效率。城市经济总量越大,金融集聚对于城市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同时,随着金融集聚程度的提高,金融集聚收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这反映出过度的金融集聚将引发信息不对称问题和监督成本的上升。因此,各级政府应重点关注与城市等级规模和经济总量相匹配的适宜金融集聚程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晓丽  吴富强  
本文选取2008—2018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金融集聚与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进趋势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并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提高中心城区的绿色发展效率,也能对周边地区产生空间溢出影响,且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M"型空间衰减趋势。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集聚的直接效应只在东西部地区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只在东中部地区显著,特大型和大型城市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茂国  陈影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间资本流动加速,资源流动范围扩大,其中金融行业的集聚效应最为明显,一些地区高度集中形成金融中心。通过建立金融产业集聚的综合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定。并进一步研究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大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途径。通过搜集2006-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面板数据,结合地理位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我国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各省(区、市)金融集聚对该省经济及周边省份经济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金融集聚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不同区域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在金融行业发展上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帅帅   王泉焱   廖建萍   章杰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集聚的支持。本文在测度各地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助面板回归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贯彻新发展理念考察金融集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金融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第二,金融集聚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第三,金融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巩固提升金融集聚促进本地与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具有积极的政策与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行政  曹灿  
本文运用珠江三角洲地区九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城市空间集聚产生的效应,以及它们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城市的空间集聚会导致资本在该城市的形成和集聚,产生技术外溢,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该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城市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同时这也是导致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段义诚   张奇佳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驱动本地经济效率提升,还能带动周边城市效率提升;(2)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适度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向作用;(3)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城市群模式特征以及区域资源要素流通,多核城市群金融集聚的经济效率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单核城市群。由此,城市群建设既需充分挖掘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金融要素合理适度集聚,又要强化地理空间内的资源要素流通,更应围绕不同地域特征和城市群形态设计差异化的金融发展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启  郭文伟  曹思佳  
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邻接权重、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房价、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三种权重下本地区金融集聚、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集聚与房价的互联互动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本地区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明显,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干预程度不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而邻近金融集聚和房价对产业结构在邻接权重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下对产业结构有阻碍作用;金融集聚与房价的交互项在邻接权重下对产业结构有阻碍作用,在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下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邻近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干预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因权重不同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初春  吴福象  
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视角,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2年—2015年间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考虑到经济发展中的差异性,构建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对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呈现非均匀分布的特征;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并且需要考虑到空间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仅仅考虑经济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考虑到地理因素后表现出了显著的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产生的影响最大,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当然,从业人员规模、投资规模、人口城镇化的不断完善也将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沈立  倪鹏飞  王雨飞  刘笑男  
本文利用2003-2013年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等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了科教支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对其的影响,发现如下结论:第一,本地区科教支出不仅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科教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2003-2008年间,本地区科教支出的增加会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2009-2013年间,本地区科教支出的增加则会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抑制作用。第三,科教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会随着时空距离的增大而缩减,但随着现代交通体系的发展特别是高铁网络的发展,科教支出空间溢出效应的正向作用效果和在时空距离上的影响范围均有所扩大。最后,本文结合上述主要结论就如何促进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振  李志刚  胡璇  
城市群是区域空间形态高级化的有形载体,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因其空间结构与产业集聚的相互支撑具有更强的韧性。文章构建了城市群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理论框架,并基于2003—2018年中国18个重点发展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探究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城市群维度内,本地经济韧性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强,同时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城市群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中部、西部地区城市群由于大多处于雏形发育阶段,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多样化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兴磊  张倩  
金融集聚是金融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影响。选取2004—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金融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所带来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整体上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区间多表现为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的空间关联形式;金融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直接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均呈倒“U”型曲线关系;金融集聚对周围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衰减边界,当距离阈值在100~800千米时表现为“涓滴效应”,并在400千米时作用最强,在800~1 500千米则表现为“虹吸效应”,当距离阈值超过1 500千米时,空间溢出效应不再显著。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