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1)
2023(10830)
2022(8981)
2021(8466)
2020(6776)
2019(15314)
2018(14581)
2017(27572)
2016(13951)
2015(15484)
2014(14504)
2013(14131)
2012(12754)
2011(11690)
2010(11229)
2009(10506)
2008(9924)
2007(8079)
2006(7019)
2005(6156)
作者
(35615)
(30125)
(30100)
(28616)
(19109)
(14363)
(13492)
(11621)
(11343)
(10273)
(10244)
(9935)
(9382)
(9366)
(9229)
(9192)
(8912)
(8692)
(8598)
(8531)
(7250)
(7114)
(6950)
(6788)
(6728)
(6567)
(6476)
(6090)
(5889)
(5819)
学科
(60293)
经济(60235)
管理(35999)
(33085)
方法(26887)
(25918)
贸易(25908)
(25624)
企业(25624)
(25270)
数学(23742)
数学方法(23583)
中国(20239)
(15493)
(15277)
(14186)
业经(12148)
(10550)
地方(10473)
(10416)
出口(10407)
出口贸易(10407)
关系(10147)
农业(9960)
环境(9522)
(9371)
银行(9369)
(9169)
金融(9167)
(9144)
机构
大学(193535)
学院(193457)
(95348)
经济(94056)
管理(71477)
研究(68597)
理学(62572)
理学院(61875)
管理学(60989)
管理学院(60647)
中国(52951)
(41169)
(39288)
科学(36832)
财经(33886)
经济学(32880)
(31953)
(31326)
中心(30231)
经济学院(30074)
研究所(29130)
财经大学(25642)
(25508)
(25109)
(24735)
(24668)
师范(24558)
北京(24420)
业大(22985)
(21949)
基金
项目(133926)
科学(108535)
基金(102688)
研究(100112)
(89127)
国家(88523)
科学基金(76763)
社会(69683)
社会科(66545)
社会科学(66537)
基金项目(53495)
(47610)
自然(46568)
自然科(45618)
自然科学(45607)
教育(45378)
自然科学基金(44821)
资助(41203)
(41082)
编号(38080)
(31792)
国家社会(31299)
重点(30343)
成果(29615)
(29436)
(28593)
中国(28577)
教育部(28307)
人文(27404)
创新(26844)
期刊
(96901)
经济(96901)
研究(61519)
中国(32951)
(29728)
管理(25882)
科学(25335)
学报(25299)
(22500)
(20254)
大学(20172)
经济研究(19659)
学学(19050)
国际(17711)
财经(16925)
(16764)
金融(16764)
农业(16169)
教育(16023)
业经(15263)
(14831)
问题(14408)
技术(13609)
世界(12592)
(9595)
贸易(9595)
(9534)
商业(9470)
技术经济(8729)
统计(8597)
共检索到281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廖泽芳   王婉名  
作为全球发展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援助已成为推动国际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使用2001—2017年40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溢出视角下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贸易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援助对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提升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受援国的基础设施显著加强了出口贸易的提升影响;第三,对低收入和沿海国家的援助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四,援助具有门槛效应,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促进出口贸易。为提升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贸易效应,应完善援助与贸易互动发展机制、增加基础设施援助、推动中国对非援助的有效配置、增加对低水平国家的援助。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荣林  熊燕  倪何永乐  
基于Eora26投入产出表数据和全球中国官方金融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与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因果关系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非援助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提高非洲国家的交通和通信设施质量是中国对非援助影响出口增加值的主要机制;(3)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效应会随产业分类、援助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4)进一步研究表明,非洲接受的DAC发展委员会国家和国际多边组织援助的"碎片化"会削弱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在经济实力和政府治理能力较弱的非洲国家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中国对非援助的贸易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支持,并揭示了中国对非援助影响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内在规律。这对于加强中非经贸关系,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金珏雯  穆月英  
[目的]蔬菜是中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以蔬菜为首的农产品贸易未来如何,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对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把握蔬菜国际竞争力,为相关农产品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2005—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数据,运用全局莫兰指数以及空间杜宾引力模型,从贸易国双方供需、比较优势、贸易成本三方面探究了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表现为空间集聚现象;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蔬菜贸易额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线国家蔬菜单产、蔬菜贸易价格对蔬菜贸易额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均蔬菜产量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中国人均GDP、人均蔬菜产量以及蔬菜单产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062、-8.868、4.391,非空间模型中这些影响因素的弹性估计值均被高估,被高估的比例分别为12.8%、34.8%和11.8%。[结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关联性客观存在,应积极发挥核心地区的贸易溢出效应,同时与蔬菜贸易量较小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蔬菜贸易的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惠  卞艺杰  王树乔  
以2003~2012年我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技术进步视角出发,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各省份工业碳排放效率,运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各省份出口贸易和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动态演进过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考察出口贸易对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碳排放效率最高,依次为中部、西部地区和东北综合经济区;核密度曲线展现出口贸易整体处于上升态势,工业碳排放效率呈现双峰趋同;在考虑空间因素后,出口贸易对本地区的工业碳排放效率改善产生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地区的工业碳排放效率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也有碍于所有地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楚仁  徐锦强  梁晶晶  
随着我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逐年增加,中国援助对受援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研究中国援助对非洲国家出口结构的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3年的"AidData中国对非洲国家援助数据"、"BACI双边贸易数据"和"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援助使非洲受援国增加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宜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减少与其发展水平不适宜的产品的出口比重。因此,中国援助有利于非洲国家的出口结构朝着更加适宜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向调整,有利于促进非洲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乔晶  
本文基于Feder的分析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实证检验中国出口部门相对非出口部门的生产率优势及其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要素生产率差异而不是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整个出口部门,以及细分的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内资企业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均不显著,外资企业则存在微弱的负向外溢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邹武鹰  许和连  赖明勇  
本文利用我国1996~2003年17个制造业对16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面板数据以及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和后向链接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贸易企业通过向上游产业的非出口部门企业购买中间产品和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后向链接溢出效应,而出口贸易企业的水平链接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后向链接溢出主要来自于对美国和其他14个OECD国家的出口贸易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王保双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中国不同企业类别与行业类别的工资差距、出口贸易对内外资企业的工资溢出效应和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类别的工资溢出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比内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约高25.6%,且出口贸易对外资企业的工资溢出效应显著高于内资企业;不同行业间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高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显著高于低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且出口贸易的工资溢出效应进一步扩大了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战略、引进外资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缩小工资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优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正良  刘厚俊  
出口贸易不仅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静态效应,还具有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动态外溢效应,但从出口国角度考察出口贸易外溢效应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外溢效应发挥的主体是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则不明显,在欠发达地区,一般贸易出口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而在发达地区,加工贸易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政策导向应该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平衡发展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文   李雪飞   韩剑  
本文基于DESTA数据库提供的各国RTA签订情况数据库构建了1995—2021年全球RTA网络,测算了各国在RTA网络中的中心度指标,随后运用扩展引力模型从网络地位异质性视角实证分析了具有不同网络地位的RTA(用伙伴国在全球RTA网络中的地位来衡量)的出口贸易效应大小。研究发现:与网络地位越高的伙伴国签署RTA越有利于促进一国对伙伴国的出口,即网络地位越高的RTA,其产生出口贸易促进效应越大;促进技术扩散和降低出口贸易成本是高网络地位的RTA促进本国对伙伴国出口的两条主要渠道;不同网络地位RTA的出口贸易效应大小随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出口产品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为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重要启示,为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区域贸易协定网络、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建设以及充分利用RTA网络助力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爱军  
为了厘清中国出口贸易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通过建立包含非期望产出、序列DEA的超效率模型,计算了省际碳排放效率。Moran’I指数分析表明,效率呈现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碳排放效率变化的因素以及出口贸易对碳排放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效率随着出口贸易的增加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出口贸易对可变规模报酬下的省际碳排放效率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化等因素对碳排放效率具有负向作用,技术创新对于碳排放效率没有改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全发  
中国地区出口贸易的产出效应分析杨全发(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贸易金融系510275)我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一直采取分阶段实施,分地区推进的渐进式模式。尤其是对外开放政策,首先是从四个经济特区开始,接着推向沿海14个城市,进而波及东部沿海12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建群  
推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增长既是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内外双循环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西部8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物流能力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物流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出口贸易规模的增长,但并未产生结构效应。从空间联动视角来看,区域物流能力的改善能够带来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协同发展,优化出口贸易格局。因此,应该加快补足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短板,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基于节点城市发挥好物流对出口贸易的空间联动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梁晶晶  徐锦强  黄蕾  
文章使用2000~2013年Aid Data数据库中的中国对非援助数据、BACI数据库中的中国对非产品出口数据、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库中的非洲国家经济社会相关指标,采用联合国大会投票数据中的非洲国家与中国投票相似度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对中国向非洲受援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援助会显著促进中国产品出口到非洲,且这样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共同实现的。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援助会显著改善非洲国家的政府治理水平,进而使中国对受援国产品出口显著上升。该结论说明中国对非援助不但会提升非洲国家人民的福利水平,也会促进中国的产品贸易;对非援助实现了"双赢"局面,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昌标  
我国较强出口竞争力的大部分产业是由初等要素所支持的,但是初等要素构成的生产的产品存在过度竞争的市场,且初等产品价格长期下降是国际贸易发展已经证明了的趋势。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扩张保持和追求相对低的生产成本固然重要,但通过发展相关支援产业或许是另一种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