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1)
- 2023(16813)
- 2022(14468)
- 2021(13664)
- 2020(11234)
- 2019(25370)
- 2018(25398)
- 2017(48739)
- 2016(26374)
- 2015(29297)
- 2014(28791)
- 2013(27947)
- 2012(25666)
- 2011(23017)
- 2010(23406)
- 2009(21579)
- 2008(20816)
- 2007(18054)
- 2006(16098)
- 2005(13915)
- 学科
- 济(98403)
- 经济(98281)
- 管理(79297)
- 业(73353)
- 企(61702)
- 企业(61702)
- 方法(42654)
- 数学(36334)
- 数学方法(35900)
- 中国(31863)
- 农(27324)
- 财(25864)
- 业经(23508)
- 地方(20987)
- 制(20821)
- 技术(20811)
- 学(20211)
- 理论(18420)
- 贸(18137)
- 贸易(18120)
- 农业(17845)
- 易(17577)
- 银(16861)
- 银行(16824)
- 环境(16566)
- 和(16274)
- 行(16100)
- 务(15929)
- 财务(15865)
- 财务管理(15835)
- 机构
- 大学(363180)
- 学院(363010)
- 管理(144378)
- 济(141280)
- 经济(137860)
- 理学(124737)
- 理学院(123303)
- 管理学(121285)
- 管理学院(120598)
- 研究(117895)
- 中国(88448)
- 京(77543)
- 科学(71689)
- 财(67304)
- 所(56853)
- 财经(53756)
- 中心(53473)
- 江(52837)
- 研究所(51415)
- 农(50828)
- 业大(50476)
- 范(50163)
- 师范(49770)
- 北京(49162)
- 经(48741)
- 院(43897)
- 州(43678)
- 经济学(42187)
- 师范大学(40271)
- 财经大学(39988)
- 基金
- 项目(246143)
- 科学(194676)
- 研究(185251)
- 基金(177144)
- 家(152631)
- 国家(151314)
- 科学基金(131159)
- 社会(116776)
- 社会科(110503)
- 社会科学(110477)
- 省(96540)
- 基金项目(94765)
- 教育(85961)
- 自然(83453)
- 自然科(81492)
- 自然科学(81474)
- 划(81104)
- 自然科学基金(79998)
- 编号(77170)
- 资助(70533)
- 成果(62762)
- 重点(54560)
- 创(54282)
- 部(53899)
- 课题(53240)
- 发(52342)
- 创新(49959)
- 项目编号(47660)
- 国家社会(47415)
- 教育部(46805)
- 期刊
- 济(156806)
- 经济(156806)
- 研究(110401)
- 中国(70167)
- 管理(54256)
- 学报(51467)
- 财(49711)
- 科学(49421)
- 教育(47725)
- 农(46156)
- 大学(39654)
- 学学(36886)
- 技术(32547)
- 农业(32296)
- 融(31040)
- 金融(31040)
- 业经(27057)
- 财经(25357)
- 经济研究(24969)
- 问题(21957)
- 经(21671)
- 图书(20161)
- 科技(18481)
- 理论(17872)
- 技术经济(17268)
- 现代(17249)
- 商业(16755)
- 实践(16400)
- 践(16400)
- 业(16396)
共检索到531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欧周月 张安琪
城市社区是城市空间的基本治理单元,基于空间治理建构城市社区规划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是实现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从空间治理的内涵体系出发,尝试解析空间治理与城市社区规划联结的逻辑起点,提出空间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制度—技术—行为”规划框架,并对现阶段城市社区规划中存在的规划职能缺位、技术效能偏低与行为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行总结,围绕动态、智慧与包容三方面归纳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实践创新路径,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蔚丹
街区制是众多国外社区建设的常用模式,其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具有诸多借鉴与启示。本文回顾国外街区制的发展历程,结合美、英、俄的街区制实践类型和实例研究,总结出国外街区制建设在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功能混合、居住人群混合、街区安全管理、公众参与决策五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增加路网密度、实施用地混合、推进居住人群混合、完善配套政策与管理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决策的应用策略,初步提出空间导向型、社会导向型、政策导向型三种发展模式。
关键词:
街区制 城市更新 社区规划 发展历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蔚丹
街区制是众多国外社区建设的常用模式,其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具有诸多借鉴与启示。本文回顾国外街区制的发展历程,结合美、英、俄的街区制实践类型和实例研究,总结出国外街区制建设在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功能混合、居住人群混合、街区安全管理、公众参与决策五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增加路网密度、实施用地混合、推进居住人群混合、完善配套政策与管理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决策的应用策略,初步提出空间导向型、社会导向型、政策导向型三种发展模式。
关键词:
街区制 城市更新 社区规划 发展历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雨 张京祥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置身于社会变迁脉络的台湾社区规划发展进行梳理,截取快速城市化时期、地方分权时代、网络社会时期为台湾社区发展的几个重要时代背景,对其紧扣时代的发展轨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针对大陆的社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结合台湾社区规划师制度、参与式规划的模式借鉴,给大陆未来的社区发展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栗伟迪 张瑞红
<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然而,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不可持续。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国土空间规划是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空间上的主要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不仅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也涉及城市规模、土地综合利用、城市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侯成哲 张弛
当前社区已成为我国城市结构中的基本构成,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人文视角探索了基于社区发展理念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求将社区发展的规划理念、规划方法、规划内容与策略等有机地融入城市规划;并以位于杭州市旧城区的长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为例,分析了操作层面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社区 社区发展 城市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嘉颖 魏也华 陈雯 肖伟烨
科学认知城市多中心演化规律和规划实践对理解中国在经济转型期的发展逻辑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城市多中心概念与测度、驱动机理、绩效研究,以及中国城市多中心的规划实践等方面梳理了相关进展。研究表明,多中心性的概念涵盖形态、功能和治理3个维度,通常基于中心与次中心的识别从不同维度进行测度;城市多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体制交织、市场力量权衡选择和政府规划干预互馈的空间结果,触发和推动的主导因素既具有趋同性,也存在异质性;多中心发展策略在优化空间组织的同时可能带来一定负外部性,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应纳入研究范畴;多中心发展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空间治理、实现协同发展的关键举措,但规划实施成效有待检验。未来,城市多中心研究应重视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创新,利用多源数据探究不同维度不同尺度的多中心性,重视城市多中心的动态演化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加强对城市多中心多重绩效的系统分析,以及关注多中心规划实践涉及的多层次治理以及治理变革中的整合与冲突。
关键词:
城市多中心 空间重构 绩效研究 规划实践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侃华 蔡辉
基于我国社区规划的低碳化诉求这一主题,对低碳社区规划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对国内外社区规划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剖析,从系统层面对社区规划的形式、动因、机制等特质进行解析。进而指出低碳社区规划的框架体系和实施途径应从规划体系、规划流程、规划策略等方面进行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
低碳 社区规划 体系重构 途径探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俊浙 黄幼朴 黄勤
半城市化地区属城乡过渡型社区类型,具有政府与社区"共治"和"共建"的特征,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半城市化地区向城市化地区顺利转变。以温州柳市旧城为例,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半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思路,一是规划理念上要从空间管控到促进多元共治转变,二是规划建设方式上要从政府主建到多元主体共建转变,以形成城市规划与社会管理相统一、政府和社区相协同的更新规划新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俊浙 黄幼朴 黄勤
半城市化地区属城乡过渡型社区类型,具有政府与社区"共治"和"共建"的特征,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半城市化地区向城市化地区顺利转变。以温州柳市旧城为例,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半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思路,一是规划理念上要从空间管控到促进多元共治转变,二是规划建设方式上要从政府主建到多元主体共建转变,以形成城市规划与社会管理相统一、政府和社区相协同的更新规划新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苗华楠 姜华 张磊 丁王雷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建构一个精细化的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管理制度框架。结合国内创新型产业先行先试城市的案例,从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和建设管理的现实需求出发,提出基于精细化、全流程引导的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思路,从"顶层框架、产业门槛、建控标准、土地出让、利用管理、利益共享、监管考核"等角度阐述六项具体政策措施,实践探索了宁波规范创新型产业用地管理的制度框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喻歆植
英国邻里规划赋予社区规划的法律效力,并成为规划系统的一个层级。邻里规划主体的规划能力也因此成为挑战。除了其自身规划能力外,地方规划部门、咨询公司和指导文件构成了多渠道的支持。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规划效果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当前中国亦可对社区规划赋权,以提高其效用和民众热情,同时加强规划能力输入渠道的多样性,以提高社区规划能力,最后还应给予社区一定自主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其外部环境的差异。
关键词:
邻里规划 社区规划 英国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靳润成,张俊芳,刘君德
新城市主义是美国1990年代促进邻里和地区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思潮和运动,对当今北美以及其他某些地区的城市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将阐明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理论框架,并探求其在社区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主要法则,从中寻求对当前中国城市社区规划与设计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 社区 规划与设计 法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芸
社区规划不仅给人类环境建设提供了合理有序的要求和范式,更为人居环境条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并且成为现代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文章对社区规划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的演进进行了归纳分析,对现代社区规划的内涵与重点、目标与策略作出了较为深入系统的阐释,以期对当代中国城市科学和谐发展及其规划研制产生积极的学理启示。
关键词:
社区规划 设计理念 目标策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枫 高雪梅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女研究生就业困难引起了高等院校研究生就业教育工作者的特殊关注。以研究生就业教育管理为视角,从女研究生就业价值观、生涯规划、职业素养、形势研判和就业观念等主观方面产生的就业问题入手,研究生就业教育没有完善的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缺乏专业化研究生就业指导队伍,无创新的研究生就业教育内容和形式。究其原因是隐形性别歧视困惑女研究生就业,导致女研究生就业教育指导体系不完善;女性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针对性,凸显研究生就业教育专业化建设欠缺;研究生就业教育没有进行市场细分,女研究生就业教育内容与形式亟待创新。因此,研究生教育以专业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目的,创新研究生就业教育内容,发挥研究生教育专兼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实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资源整合,坚持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强化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开展多渠道研究生就业教育;校内实践和校外锻炼相结合,强化校企合作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切实提升女研究生就业能力,有效解决女研究生就业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