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6)
- 2023(11573)
- 2022(9560)
- 2021(8879)
- 2020(6943)
- 2019(15443)
- 2018(14888)
- 2017(28297)
- 2016(15659)
- 2015(17089)
- 2014(17254)
- 2013(16592)
- 2012(15852)
- 2011(14581)
- 2010(15138)
- 2009(13983)
- 2008(13751)
- 2007(12720)
- 2006(11737)
- 2005(10268)
- 学科
- 济(65216)
- 经济(65141)
- 业(42838)
- 管理(42167)
- 农(31106)
- 企(30415)
- 企业(30415)
- 地方(22441)
- 农业(20835)
- 中国(20201)
- 方法(18776)
- 业经(17315)
- 财(16596)
- 制(15945)
- 数学(15922)
- 数学方法(15653)
- 学(13689)
- 策(13610)
- 地方经济(11873)
- 体(11394)
- 发(11112)
- 银(11014)
- 银行(10993)
- 融(10696)
- 行(10689)
- 金融(10687)
- 环境(10632)
- 及其(10280)
- 划(9910)
- 贸(9523)
- 机构
- 学院(224270)
- 大学(218974)
- 济(89618)
- 经济(87225)
- 研究(84073)
- 管理(81798)
- 理学(69144)
- 理学院(68180)
- 管理学(67006)
- 管理学院(66536)
- 中国(63217)
- 科学(50744)
- 京(47472)
- 财(43099)
- 农(42454)
- 所(42249)
- 中心(38430)
- 研究所(38146)
- 江(37153)
- 范(33484)
- 师范(33206)
- 财经(32571)
- 业大(32300)
- 农业(31951)
- 院(31380)
- 北京(29631)
- 州(29402)
- 经(29301)
- 省(27635)
- 师范大学(26387)
- 基金
- 项目(148489)
- 科学(117404)
- 研究(112569)
- 基金(105576)
- 家(92613)
- 国家(91750)
- 科学基金(77605)
- 社会(71786)
- 社会科(67653)
- 社会科学(67640)
- 省(59188)
- 基金项目(55217)
- 教育(50615)
- 划(50121)
- 自然(47534)
- 编号(47281)
- 自然科(46368)
- 自然科学(46354)
- 自然科学基金(45469)
- 资助(41536)
- 成果(39839)
- 发(34818)
- 课题(34324)
- 重点(34027)
- 部(31980)
- 创(30150)
- 国家社会(29748)
- 性(28817)
- 发展(28558)
- 创新(28161)
共检索到353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晓 薛萍 赵雲泰
研究目的:基于空间治理视域,系统检视乡村地区空间规划实践困境,厘清新时期规划转型逻辑与理性、效率、公平协同的治理思路,进而提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策略构想,为丰富国土空间管控底层逻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服务于新时期空间治理需求,是重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要求,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2)多规并行背景下乡村地区各类规划存在治理逻辑混沌、规划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不利于乡村空间的全域全要素统筹;(3)“多规合一”要求下,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角色定位、价值目标、规划思路和管控视域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需要促进空间治理理性化、资源配置高效化与主体权益公平化。研究结论: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应注重实现规划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互动融合、全域综合管控与单元精细化治理相结合、完善多规合一与双向结合的规划传导体系、实现规划体系与土地产权关系相衔接、构建多元主体公平参与机制,助力乡村空间精细化治理和乡村格局优化重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巍 杨承兴 王录仓 冯斌 权金宗
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使我国的规划体系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与发展语境,国土空间开发方向已从生产空间为主导转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协调。如何将基于"三生空间"概念的传统国土空间认知提升到丰富文化脉络、生态特征、生活基础的复合魅力国土空间,如何对不同区域的发展进行侧重,杜绝对单一发展模式的盲目跟风,是国家和地方面临的共同重大主题。结合国土空间在历史与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表征和形成原因,在回溯空间认知过程、反思空间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了魅力国土空间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魅力国土空间的关注焦点,从区域发展平衡、管控弹性调整、空间要素流动、发展目标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魅力国土空间的作用与功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颖 许旺土 黄凯迪
为了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和管理体系需要改革。在深入分析现有控规管理对国土空间应急安全保障方面的响应与不足的基础上,增加了"预防+应急"的控规管理工作路径并构建指标实施体系。"预防"是指通过空间环境的塑造来提高城市韧性,增强城市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预防"主要方法是:(1)将健康城市理念融入控规指标体系;(2)缩小控规单元管理规模,形成从编制单元到地块单元的空间传导体系。"应急"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通过控规管理首先保障城市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通过控规对部分土地兼容性的引导及对应急设施、通道、空间的布局来满足防疫需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晓琳
数字技术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其深刻影响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数字乡村治理以“数字空间”为治理场域,实现了乡村治理从地域到空间的脱域化,并对乡村主体的生活实践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突出体现为重构乡村生活的话语体系、衍生乡村主体的身份形态和变革乡村主体的社会交往形式。在数字技术重构乡村社会关系和社会运转机制下,数字乡村治理的实践逻辑展现出新面向,为克服传统乡村治理困境提供了可能思路,一是通过主体性建构,实现治理主体增能,解决乡村治理主体性缺失困境;二是发挥数字化社群的作用,实现乡村共同体的再造,解决乡村共同体衰落的问题;三是合理应用数字技术,使数字技术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技术理性发展中实现融合统一,解决数字乡村治理中乡村性缺失和技术依赖问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技术 数字空间 乡村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艳荣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我们要构建与农村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三治合一"强调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强调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治理模式。鉴于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中面临的乡村治理单一化自治组织行政化严重,乡村治理与农民矛盾日益激化等问题,应借助乡村振兴的契机,通过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合作共治局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亮平 乔杰
乡村认知是乡村规划的基础和前提。从"乡村"概念的辨析入手,指出"乡土性"是乡村认知的本质所在。通过对我国现有法规体系和制度设计的梳理,提出乡村规划必须以村民为主体,乡村规划应纳入到乡村事务及其管理之中。依据乡村认知的多维性与动态性,构建了规划视角下乡村认知与调查的总体框架。
关键词:
乡村 乡村规划 乡村认知 乡土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挺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既是基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也是建立在类型教育和提质培优的定位和目标之上。实现新旧治理体系的整合转换是高职院校作为类型教育在新时代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唯有在历史、现实的解构中,把握治理体系跨界性的逻辑方向,科学重构决策体系、运行体系和评价体系,才能以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支撑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类型层次 治理体系 跨界重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奕 杨梅 张飞
<正>核心提示本文基于山东省济南市的涉乡村各类规划建设实践,总结了乡村规划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了其编制问题,提出了构建各类要素组合的“乡村规划+”模式,旨在为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艳
数字乡村是释放乡村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面对数字乡村治理存在的数字依赖、信息失真等风险,应以数字赋权为导向,通过完善数字乡村治理规则,重构乡村治理“政社关系”,关注新的数字空间,重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而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兴奇
数字技术的发展渗透于各个领域,带来了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传播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变革,同时也为我国乡村振兴带来了发展方向。数字乡村治理,有助于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提升乡村治理效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主要从数字乡村治理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分析其实践逻辑,并对当前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简单剖析,据此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冷波
近年来,国家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监督下乡"成为乡村治理新常态。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行政规范化建设,成为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宁海县"监督下乡"实践的考察,本文发现乡村纪检监察体系逐渐摆脱了依附性地位,能够有效嵌入乡村治理体系,承担全面监督基层治理的职责;在强动员性机制的作用下,纪检监察机关发挥了制度纠偏、整合等功能,维护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完整性与稳定性。"监督下乡"推动了乡村治理规范化、制度化,但是也加剧了乡村干部的消极避责行为。因此,要正确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功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监督下乡 乡村治理 治理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瑞
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本应契合乡村振兴的要求,进而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必然。但是,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思维观念滞后、投入主体单一和供给结构失衡等诸多内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因此,亟需突破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实践困境,从根本上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翁锦程
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及轨道的建设使人们对已开发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利用热情高涨,但当前高度城市化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实施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在存量开发地区应结合存量规划将地下空间规划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以指导地下空间的有序利用。总结编制此类规划的方法与经验,提出结合城市更新规划及地上法定规划确定地下开发的总量及布局;科学规划与引导地下空间复合开发;重视和保障公共利益的落实等措施。
关键词:
地下空间 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步片区 深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云 陈美玲 陈志端
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在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现有部分低碳生态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并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已有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传统控规基础上提出增补指标,并对增补指标运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简化得到最终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增补指标体系,包括4大类,9中类,共28个指标。最后将增补指标结合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有指标,构建出以41个指标为主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城市的低碳生态目标提供理论选择,并为编制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指导...
关键词:
低碳 生态城市 控制性详细规划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丹 牛锐 刘洁
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非建设空间规划体系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核心内容和难点所在。本文基于对首都非建设空间规划的认识,从行政逻辑、技术逻辑、空间逻辑、治理逻辑和实施逻辑五个维度出发,探讨了首都非建设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逻辑,并梳理了新时期的相关实践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