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8)
- 2023(11125)
- 2022(9539)
- 2021(8875)
- 2020(7784)
- 2019(18024)
- 2018(17971)
- 2017(34432)
- 2016(19021)
- 2015(21895)
- 2014(22087)
- 2013(21799)
- 2012(20360)
- 2011(18379)
- 2010(19067)
- 2009(17751)
- 2008(17981)
- 2007(16504)
- 2006(14332)
- 2005(12663)
- 学科
- 济(82226)
- 经济(82149)
- 管理(57379)
- 业(54425)
- 企(44870)
- 企业(44870)
- 方法(42192)
- 数学(37535)
- 数学方法(36838)
- 农(21257)
- 中国(19763)
- 财(18371)
- 学(18200)
- 技术(16854)
- 业经(16024)
- 地方(15169)
- 贸(14996)
- 贸易(14987)
- 易(14521)
- 理论(14363)
- 农业(14157)
- 制(13490)
- 和(13244)
- 环境(12314)
- 务(11484)
- 财务(11430)
- 财务管理(11396)
- 银(11122)
- 银行(11086)
- 划(10722)
- 机构
- 大学(285037)
- 学院(284915)
- 济(111856)
- 经济(109236)
- 管理(108997)
- 研究(94762)
- 理学(94163)
- 理学院(93056)
- 管理学(90880)
- 管理学院(90360)
- 中国(70609)
- 科学(62677)
- 京(61703)
- 农(51698)
- 所(50100)
- 财(49082)
- 研究所(45783)
- 业大(45747)
- 中心(44427)
- 江(43865)
- 农业(41174)
- 财经(39698)
- 北京(38671)
- 范(37905)
- 师范(37485)
- 经(35892)
- 州(34964)
- 经济学(34072)
- 院(33735)
- 技术(33184)
- 基金
- 项目(190741)
- 科学(148746)
- 基金(136977)
- 研究(133920)
- 家(121295)
- 国家(120386)
- 科学基金(102354)
- 社会(82741)
- 社会科(78530)
- 社会科学(78499)
- 省(75890)
- 基金项目(72373)
- 自然(68801)
- 自然科(67213)
- 自然科学(67191)
- 自然科学基金(65916)
- 划(64134)
- 教育(63363)
- 资助(57908)
- 编号(54624)
- 成果(43699)
- 重点(43422)
- 部(41736)
- 发(40398)
- 创(39617)
- 课题(37895)
- 创新(37125)
- 科研(36861)
- 计划(36362)
- 教育部(35074)
- 期刊
- 济(119156)
- 经济(119156)
- 研究(76592)
- 中国(56626)
- 学报(49137)
- 农(45637)
- 科学(44351)
- 管理(38921)
- 财(38766)
- 大学(35833)
- 学学(33577)
- 教育(31726)
- 农业(31246)
- 技术(29444)
- 融(20923)
- 金融(20923)
- 财经(19428)
- 业经(19101)
- 经济研究(18956)
- 业(18131)
- 统计(16948)
- 技术经济(16811)
- 经(16768)
- 图书(16189)
- 问题(15874)
- 策(15534)
- 资源(14896)
- 科技(14450)
- 版(14348)
- 决策(13849)
共检索到414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方兰 Ernst-August Nuppenau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空间水资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优化求解寻求项目区最优的水资源配置、输水系统管理模式和个体农户的灌溉技术选择。模型方法采用国际经济学界备受推崇的GAMS方法(GeneralAlgebraicModelingSystem)。在所设计的四种情景模式中,对水资源利用现状、不同政策取向所引起的水资源分配变化及其对项目区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从数量上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模型结果对政策制定者和灌区水资源管理有极大的指导和参考价值,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德兰 倪文进 王文娥 赵军校
根据可供农田灌溉的水资源量和作物需水规律,以灌区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确定灌区小麦、玉米、果树等3种主要作物适度灌水量的优化模型,并以陕西省桃曲坡灌区为例,计算确定了现状水资源承载力条件下,该灌区小麦、玉米、果树的适度灌水量。结果表明,在50%降雨频率年,小麦、玉米、果树的适度灌水量分别为1144.5,1577.85和850m3/hm2;在75%降雨频率年,小麦、玉米、果树的适度灌水量分别为607.5,1591.8和1725m3/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霆 康绍忠 粟晓玲
阐述了国内外优化灌溉制度及灌溉水资源在单一作物和多作物间优化分配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 了目前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仅考虑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环境效益、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模型中指数 取值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在农作物水资源优化分配模型的相应研究中,应考虑多目标规划模型及生态影 响目标,并运用决策支持系统来进行水资源优化,发展多作物优化组合及优化配水模型,从而为确定区域节水模式 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生态环境改良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陶冶 李军 冯开文
[目的]文章选取2016年陕西省各市区农业灌溉水资源相关数据,分析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而计算出陕西省及其各市区农业灌溉水资源对粮食生产保障程度,最终总结其存在的空间差异,并提出差异化的解决措施,以保障陕西省粮食安全。[方法]选用农业灌溉水资源保障度分析模型,针对陕西省各市区的水资源供需情况、粮食种植结构及产量和农作物灌溉情况,对陕西省及其各市区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保障程度进行计算,研究其空间差异性。[结果]陕西省农业灌溉水资源保障度为101.84%,基本上能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但已迫近水资源供给紧张的边缘。陕西省农业灌溉水资源保障度呈显著的空间差异,关中地区农业灌溉水资源保障度P为82.20%,农业灌溉水资源轻度缺乏,属于资源型缺水现象;陕北地区农业灌溉水资源保障P为112.38%,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陕南地区农业灌溉水资源保障P为145.92%,农业灌溉水资源丰富,灌溉耕地能够得到用水保障。[结论]农业灌溉水资源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陕西省农业灌溉用水资源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需要参考不同地区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保障度数值,采取不同的节水策略,以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依婷 穆月英 侯玲玲
水资源及其有效利用,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考察灌溉技术采用的节水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稀缺性视角检验节水效应的异质性,并进一步对灌溉水回弹效应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技术认知充分、家庭资本充裕以及参与合作社将提高农户灌溉技术采用的概率;从节水效应来看,高效灌溉技术可实现单位面积粮食生产节水22%~62%,但是灌溉面积扩张与种植结构变动会导致灌溉水的回弹效应,若不加以限制,节水效应将被新增用水完全抵消;此外,不同水资源禀赋水平下,灌溉技术采用对粮食生产用水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在水资源短缺尚未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阶段,预先推广高效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更优。据此,本文从政府、地区和农户3个层面提出粮食生产节水利用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依婷 穆月英 侯玲玲
水资源及其有效利用,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考察灌溉技术采用的节水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稀缺性视角检验节水效应的异质性,并进一步对灌溉水回弹效应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水资源短缺、技术认知充分、家庭资本充裕以及参与合作社将提高农户灌溉技术采用的概率;从节水效应来看,高效灌溉技术可实现单位面积粮食生产节水22%~62%,但是灌溉面积扩张与种植结构变动会导致灌溉水的回弹效应,若不加以限制,节水效应将被新增用水完全抵消;此外,不同水资源禀赋水平下,灌溉技术采用对粮食生产用水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在水资源短缺尚未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阶段,预先推广高效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更优。据此,本文从政府、地区和农户3个层面提出粮食生产节水利用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萍 迟道才 王殿武 马涛 刘鑫 孙号茗
灌溉用水量的预测对灌区的灌溉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运用神经网络中Elman反馈型神经网络建立了灌溉用水量预测模型,模型输入层神经元数目为4,输出层神经元数目为1,隐含层神经元数目确定采用试验法,最终确定为10。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具有网络稳定性高,训练误差曲线比较平滑,模型预报精度较高等优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浩伟 沈大军
文章简要介绍了CGE模型及其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归纳了水资源在模型中的处理方法,分析了CGE模型应用于水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从处理水资源问题的方法看,约束条件、要素、中间投入和综合处理等4种方法是主要的建模手段,并随着数据和建模技术的发展,模型向精细化、复杂化和贴近实际发展。尽管CGE模型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仍然受制于模型本身的缺陷以及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但随着理论发展、数据完善,CGE模型在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会逐步朝着标准化、模块化、精细化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CGE模型 水资源 处理方法 应用与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拜存有 冯旭 张升堂 李德君
在分析现有灌溉用水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等维新息模型GM(1,1),并用同步残差等维新息模型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使模型保持良好的适应性,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宝鸡峡灌区灌溉用水量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丽娟 陆秋雨
为探讨在中国粮食安全紧平衡态势下,耕地和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耦合关系,依据2003—2019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面板数据,在测度耕地和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揭示区域耕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莫兰指数,进一步分析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中国耕地和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呈上升趋势,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速度更快。2)中国耕地与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良好耦合协调阶段,且空间差异显著,呈东部>东北>西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3)中国耕地和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耦合协调度呈正空间自相关,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但集聚态势在增强与减弱间来回波动。4)中国耕地和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耦合协调度主要集中在"高-高"和"低-低"集聚区,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比中东部强烈。研究结果可为中国灌溉水及耕地耦合适配,制定有关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相关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登 任理 王英男
优化漳卫河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灌溉制度,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河南省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研究以经过参数率定与模拟验证的SWAT为工具,设置了1种充分灌溉和9种非充分灌溉情形,拟合得到冬小麦和夏玉米的Jensen模型水分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以不考虑氮磷胁迫的历史灌溉情景为基本情形,设置了3种优化灌溉方案。模拟结果表明:与基本情景相比,轮作体系粮食稳产,平均节约灌溉用水16.13%,水分利用率平均提高3.05%;与相应时段的年鉴统计值和模拟的历史情景下的产量相比,最优情景下全区轮作体系粮食平均增产30.76%和6.47%;与模拟的历史情景相比,优化情景下轮作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自玺 赵国强 邓天宏
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作物耗水量和有效降水量是农田水分平衡的主要组成因子。土壤水分预报模型综合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给出了未来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决策模型则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水分指标、产量反应系数、和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灌溉决策──灌或不灌、灌溉期和灌溉量。
关键词:
优化灌溉,模型,决策,目标函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飞 余萍 孙书洪
针对灌溉用水效率尚未形成一套能够全面反映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和灌溉技术水平,且概念合理、易于推广应用的指标体系等问题,在对不同类型灌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灌区用水实际,从种植结构、工程状况、管理水平、用水指标等方面探讨农田灌溉用水效率指标,明确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依据现有规划、规范及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农业用水的先进水平,界定了灌溉用水效率的评价等级,分别针对大、中、小型灌区提出了单项指标的分级标准,构建评价模型。选取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11个典型灌区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干桥湾灌区用水效率接近高效,双树西渠灌区和塘角渠灌区用水效率较高效,白崖渠灌区和北川渠灌区为中等水平,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国辉 姚金海
基于空间相关性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以2007—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房价波动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相邻区域技术创新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提高0.38%;在空间上,房价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下降0.67%,而相邻区域房价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下降0.25%,表明房价上涨不仅对本区域技术创新会产生抑制作用,还会对相邻区域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稳定房价预期,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平衡房价间接效应,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技术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潘登 任理
【目的】优化徒骇马颊河流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灌溉制度。【方法】以经过参数率定与模拟验证的SWAT为手段,设置了1种充分灌溉和9种非充分灌溉情形,拟合得到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水分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以不考虑氮磷胁迫的历史灌溉情景为基本情形,设置了3种优化灌溉方案。【结果】模拟结果表明,与基本情景相比,轮作体系粮食稳产,平均节约灌溉用水29.00%,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6.58%;与相应时段的年鉴统计值和模拟的历史情景下的产量相比,情景三下全区轮作体系粮食平均增产8.32%和11.24%;与模拟的历史情景相比,优化情景下轮作体系的水分利用率平均提高36.33%。【结论】优化灌溉方案能够在保证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