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0)
- 2023(11252)
- 2022(9291)
- 2021(8876)
- 2020(7042)
- 2019(15612)
- 2018(14672)
- 2017(27719)
- 2016(14378)
- 2015(15819)
- 2014(14793)
- 2013(14458)
- 2012(12970)
- 2011(11456)
- 2010(11088)
- 2009(10350)
- 2008(10137)
- 2007(8087)
- 2006(6963)
- 2005(6034)
- 学科
- 济(56836)
- 经济(56775)
- 管理(44303)
- 业(38898)
- 企(31972)
- 企业(31972)
- 财(28031)
- 方法(24454)
- 数学(21818)
- 数学方法(21688)
- 中国(20750)
- 农(16213)
- 贸(13909)
- 贸易(13902)
- 易(13626)
- 制(13508)
- 务(13360)
- 财务(13350)
- 财务管理(13308)
- 财政(12929)
- 企业财务(12695)
- 业经(12531)
- 政(10535)
- 地方(10345)
- 体(10211)
- 银(10011)
- 银行(10009)
- 农业(9897)
- 环境(9819)
- 行(9537)
- 机构
- 学院(191719)
- 大学(191228)
- 济(89480)
- 经济(88187)
- 管理(72149)
- 研究(66519)
- 理学(63149)
- 理学院(62465)
- 管理学(61668)
- 管理学院(61310)
- 中国(52324)
- 财(48724)
- 京(38797)
- 科学(36052)
- 财经(36016)
- 经(33145)
- 所(31033)
- 经济学(30612)
- 中心(29665)
- 研究所(27886)
- 经济学院(27863)
- 财经大学(27032)
- 江(25040)
- 院(24451)
- 范(24221)
- 北京(24196)
- 师范(24075)
- 农(23790)
- 业大(22225)
- 商学(21180)
- 基金
- 项目(132232)
- 科学(107393)
- 基金(101063)
- 研究(99953)
- 家(87531)
- 国家(86903)
- 科学基金(75834)
- 社会(69606)
- 社会科(66311)
- 社会科学(66299)
- 基金项目(52908)
- 省(47462)
- 自然(45596)
- 教育(45503)
- 自然科(44649)
- 自然科学(44639)
- 自然科学基金(43851)
- 划(40646)
- 资助(39729)
- 编号(38352)
- 部(31307)
- 国家社会(31218)
- 成果(30635)
- 重点(30000)
- 创(28358)
- 发(28293)
- 教育部(28021)
- 中国(27520)
- 人文(27015)
- 制(26854)
共检索到280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爱萍 杨松 张淑安
文章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首先使用2004-2013年中国省域PM2.5数据,检验雾霾空间效应的存在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财政分权影响雾霾治理的理论框架;通过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雾霾治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雾霾污染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高-高、低-低相邻的空间特征;财政分权通过制度化的激励,显著影响地方政府的治霾偏好,并且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地方政府雾霾治理的动力由强转弱,表现出财政分权与雾霾污染浓度间的U型关系;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财政分权对雾霾治理的影响不同,表现出地区间的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中国雾霾治理的相关对策建议,即优化并适度提高财政分权度,将环境指标全面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关键词:
雾霾治理 财政分权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爱萍 杨松 张淑安
文章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首先使用2004-2013年中国省域PM2.5数据,检验雾霾空间效应的存在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财政分权影响雾霾治理的理论框架;通过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雾霾治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雾霾污染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高-高、低-低相邻的空间特征;财政分权通过制度化的激励,显著影响地方政府的治霾偏好,并且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地方政府雾霾治理的动力由强转弱,表现出财政分权与雾霾污染浓度间的U型关系;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财政分权对雾霾治理的影响不同
关键词:
雾霾治理 财政分权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寿峰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PM2.5年度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及其波动的影响,揭示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行为,并验证中国环境治理"搭便车"现象的存在性。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雾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会显著加剧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但财政分权对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代表的局部性污染物作用不明显,中国存在雾霾污染"搭便车"现象;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波动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综合之下,其总效应不显著。地方政府能有效控制本地雾霾污染,但由于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寿峰
本文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PM2.5年度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及其波动的影响,揭示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行为,并验证中国环境治理"搭便车"现象的存在性。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雾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会显著加剧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但财政分权对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代表的局部性污染物作用不明显,中国存在雾霾污染"搭便车"现象;财政分权对雾霾污染波动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综合之下,其总效应不显著。地方政府能有效控制本地雾霾污染,但由于环境"竞次"竞争,地方政府会削弱对环境的把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根生 韩民春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相继遭受严重的雾霾污染,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财政分权引致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变化和污染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利用中国2003-2012年29个大中城市PM10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财政自主度的提高可以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雾霾污染的治理力度,而内生于财政分权的地方政府竞争则削弱了这种激励作用;城市周边区域的污染溢出和工业化则进一步助推了雾霾的生成。进一步按重度与轻度污染区域分析发现,城市雾霾形成原因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因而雾霾治理既要因地制宜又要联防联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海涛 师玉朋
立足于"财政分权、政治集权"的治理结构,从纵向妥协和制度创新、横向策略性博弈双维度,剖析基层政府在经济发展和雾霾治理双重任务中与省级政府、中央政府以及周边同级政府间的策略互动特征。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表明,纵向财政不平衡诱发的妥协与制度创新会扭曲基层政府的努力函数和选择偏好,激励基层政府通过隐匿方式创造预算外收入,强化对经济生产活动的努力,导致EKC曲线上移。横向策略性博弈行为下的税收竞争模型表明,基层政府向排污企业收取租金共谋私利,为吸引生产要素,相邻省份在空气质量执行标准上存在"逐底竞争"现象。因此,雾霾治理要以推进环境财税体制改革为核心,改变属地治理模式,强化财政透明法治、官员终身问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辉 杨烨 马月 向可
文章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下,从财政分权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发现:首先,考虑空间溢出和效应分解的财政分权具有"舍己为人"的雾霾污染效应。政府科技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不利于减轻本地区雾霾污染,但对地理或经济因素邻近地区形成"警示效应"。其次,受财政分权影响的政府产业结构政策调整的结果有: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损人利己"的雾霾污染效应,即证明了"邻避主义"效应的存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本地区雾霾污染问题的解决但有助于缓解邻近地区雾霾污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勋 王杰
中国式分权带来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带来的雾霾污染问题也引发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考究中国式分权、环境保护支出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理,可以为中国城市雾霾治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中国73个重点监测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环境保护支出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是财政支出分权、还是收入分权亦或是财政自由度均与雾霾污染呈显著正相关,环境保护支出与雾霾污染呈显著负相关;(2)财政分权与环境保护支出交互项与雾霾污染呈显著负相关,交互项系数远小于财政分权系数;(3)经济发展程度与雾霾污染并未呈现出"倒U型"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雾霾污染呈显著正相关。基于此提出:完善地方政府环境考核体系,建立官员终身追责制度;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改革环境预算软约束问题;推进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帅 李欣 曹建华 杨莉莉
本文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域PM2.5浓度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在同时考虑雾霾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空间滞后效应和时空滞后效应的条件下,对影响雾霾污染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经验识别和相应的治霾政策讨论。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雾霾污染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高排放俱乐部集聚特征;无论采用官方的人均GDP还是卫星监测的稳定灯光亮度指标,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U形曲线关系,大部分东部省份处于雾霾污染随经济增长水平提高而加剧的阶段;二产畸高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人口的快速集聚及公路交通运输强度的提升共同促使雾霾污染加剧,而研发强度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并未发挥出应有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万吉 叶阿忠
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SLM)结合工具变量法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该作用随财政分权度的增大而先增后减,由抑制到促进再到抑制;重工业发展会促进本地区碳排放的增加,而周边省份的重工业发展则会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上升压力;自身对外贸易发展虽然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不过区域间的外贸合作却是降低碳排放增长的有效途径;R&D研发强度增加有助于减缓碳排放增长,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平衡阻碍了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万吉 叶阿忠
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滞后模型(S-PSLM)结合工具变量法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该作用随财政分权度的增大而先增后减,由抑制到促进再到抑制;重工业发展会促进本地区碳排放的增加,而周边省份的重工业发展则会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上升压力;自身对外贸易发展虽然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不过区域间的外贸合作却是降低碳排放增长的有效途径;R&D研发强度增加有助于减缓碳排放增长,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平衡阻碍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慧慧 虞义华 龚铭
文章基于2002-2010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滞后双向固定模型方法对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城市房价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房价,并且这种空间交互作用还显著影响了邻近城市的住房价格。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财政分权程度和城市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下的地方竞争对地方政府推高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由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社会服务以及现代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的城市公共服务与房价存在显著的正向联系,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进程中区域性背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失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勋 白蕾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生态环境高质量业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根本遵循。基于73个地市级城市面板数据,使用GMM系统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政府行为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与雾霾污染显著正相关,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加剧了雾霾污染。(2)地方政府竞争与雾霾污染存在显著负相关,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对雾霾污染存在抑制作用。(3)雾霾污染与环境保护支出和财政收入分权的交互项系数显著正相关,说明地方政府行为通过加大环境保护支出进而改善雾霾污染。基于此,提出优化财政分权制度,规范地方政府竞争机制,完善雾霾治理支出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雾霾污染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刘思玥 刘会
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雾霾大爆发与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研究财政行为空间互动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具体以财政-环境联邦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财政分配、引资、支出行为为主线,采用空间Durbin模型实证探索财政行为空间互动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配行为空间互动恶化了雾霾污染,过度分权将不利于获得全局治霾效益;引资行为空间互动表现出一种"竞争到顶"的积极作用;财政支出行为具有空间互斥影响,但总体上改善雾霾污染。根据本文结论,中央-财政关系的优化、促进环境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财政支出兼顾规模与结构、治霾成本补偿机制、"组团化"联合治理将是雾霾治理的重要抓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苗文龙
分税制改革激化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争夺,继而影响金融分权结构,导致地方金融体系膨胀,是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的隐患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差异性目标函数,求解各级政府的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分析财政分权和金融分权的内在逻辑,在空间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2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政策目标不同,其最优选择与财政、金融行为取向存在差异,财政与金融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框架下可以相互替代的融资工具,财政分权制度必然影响金融分权制度;财政分权制度构成了各省财政差异的基础,导致省际财政变量存在一定的空间效应;金融的显性集权隐性分权和财政...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金融分权 空间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