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02)
- 2023(20595)
- 2022(17737)
- 2021(16374)
- 2020(13826)
- 2019(30835)
- 2018(30517)
- 2017(58326)
- 2016(31787)
- 2015(35250)
- 2014(34324)
- 2013(33552)
- 2012(30607)
- 2011(27587)
- 2010(27471)
- 2009(25714)
- 2008(25092)
- 2007(22099)
- 2006(19498)
- 2005(17170)
- 学科
- 济(122669)
- 经济(122515)
- 管理(97538)
- 业(91769)
- 企(77677)
- 企业(77677)
- 方法(53874)
- 数学(46145)
- 数学方法(45619)
- 财(35832)
- 中国(32937)
- 农(32683)
- 业经(28947)
- 学(27177)
- 制(26227)
- 地方(25469)
- 技术(24744)
- 务(22899)
- 财务(22821)
- 财务管理(22785)
- 贸(22225)
- 贸易(22210)
- 农业(22045)
- 企业财务(21675)
- 易(21469)
- 理论(21030)
- 银(20014)
- 银行(19938)
- 环境(19545)
- 融(19265)
- 机构
- 大学(446493)
- 学院(444154)
- 济(175097)
- 管理(173144)
- 经济(171349)
- 理学(149865)
- 研究(149674)
- 理学院(148118)
- 管理学(145473)
- 管理学院(144642)
- 中国(110425)
- 京(94381)
- 科学(94162)
- 财(83016)
- 农(75400)
- 所(75282)
- 业大(68895)
- 研究所(68618)
- 中心(67909)
- 财经(66159)
- 江(65839)
- 经(60121)
- 农业(59347)
- 北京(58938)
- 范(58009)
- 师范(57331)
- 院(54620)
- 经济学(53210)
- 州(52851)
- 财经大学(49291)
- 基金
- 项目(307816)
- 科学(242157)
- 基金(223632)
- 研究(221353)
- 家(197347)
- 国家(195749)
- 科学基金(167532)
- 社会(140526)
- 社会科(133232)
- 社会科学(133199)
- 省(120688)
- 基金项目(118741)
- 自然(109992)
- 自然科(107477)
- 自然科学(107446)
- 自然科学基金(105536)
- 划(101879)
- 教育(101746)
- 资助(90708)
- 编号(89157)
- 成果(71743)
- 重点(69440)
- 部(67055)
- 创(66577)
- 发(65189)
- 创新(61750)
- 课题(61432)
- 科研(58689)
- 国家社会(58322)
- 教育部(57334)
- 期刊
- 济(189962)
- 经济(189962)
- 研究(127895)
- 中国(86678)
- 学报(76338)
- 农(67400)
- 科学(67186)
- 财(64787)
- 管理(63763)
- 大学(56770)
- 学学(53522)
- 教育(49438)
- 农业(46043)
- 技术(38404)
- 融(37619)
- 金融(37619)
- 财经(32410)
- 业经(31137)
- 经济研究(30897)
- 经(27812)
- 业(24495)
- 问题(24359)
- 图书(23762)
- 科技(23322)
- 版(21801)
- 技术经济(21716)
- 理论(20576)
- 商业(19326)
- 业大(19304)
- 现代(19213)
共检索到649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之光 白阳瑞 胡海青
探索信息技术投资对不同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对于实现信息技术的经济价值和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将区域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阶段和市场转化阶段,基于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中国2012-2020年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实证检验空间效应视角下信息技术投资对区域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技术研发阶段区域创新效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市场转化阶段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态势;两阶段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信息技术投资与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呈正U型关系,与市场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呈倒U型关系;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分别负向和正向调节技术研发阶段、市场转化阶段信息技术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因此,应提高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质量,重视基础研究并努力扩大信息技术产业规模,避免产业趋同与资源浪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易杏花 程亚男
基于创新价值链,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效率为中介变量构建Tobit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在转化阶段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在研发阶段的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出结构所起到的中介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研发阶段的遮掩效应更大;而分权会降低财政支出效率,对双阶段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
创新效率 财政分权 创新价值链 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之光 杜宁 马祎晗
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与一般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有其特殊之处,且创新环境在不同创新阶段影响不同,然而既有文献对此关注较少。将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研发和市场转化两个阶段,运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2011—2016年中国各省份及经济区域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实证检验了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两阶段均处于较低水平,且都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技术研发阶段效率逐年递减,市场转化阶段效率逐年递增;区域产业规模对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非常显著,呈倒U型关系;区域研发资源和区域研发环境正向影响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区域经济资源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市场环境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大部分经济区域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但没有促进东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创新效率;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中国各经济区域的市场转化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港 赵守国 韩先锋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并运用2005-2011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各阶段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价值链视角来看,信息化水平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尤其对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技术开发能力,企业规模和市场化水平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进入壁垒和FDI仅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有显著影响,行业进入壁垒越高越利于技术转化能力的提高,而FDI并不是引进的越多就越有利于技术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 价值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翔 白洋 邓峰
从创新生产的角度,围绕价值创造,将创新分为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两阶段,以2005—2015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为样本,分析区域创新两阶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互动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高的地区对周边地区存在虹吸效应,致使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不同步;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两阶段对产业结构优化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不但发生在本地,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研发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作用非常显著,而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泳泽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松弛变量的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基本结论有:两个阶段中技术创新的平均效率都较低,且有持续恶化趋势,这主要源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创新两阶段生产力的提高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从价值链视角看,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市场化程度、企业规模、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对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仁桥 丁娟
基于价值链视角,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的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均不高,区域差异明显;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整体及分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基于社会经济距离的外溢效应并不显著,且科技研发阶段的外溢效应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与分阶段效率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区和邻区的科技研发分别产生了负向和正向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昊 马春艳 张俊飚
为研究金融集聚对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利用2000—2019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统计数据未含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首先,通过区位熵的方法分行业测算了不同年份各地区的金融集聚度。其次,运用两阶段DEA方法,测算了农业科研产出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水平。最后,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金融行业的集聚对两阶段农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阶段效率值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特性,且2019年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与最优前沿面分别存在28%和30%的差距;进一步对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偏微分分解发现,金融集聚对农业科研产出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证券业和银行业集聚存在空间溢出,保险业集聚对农业成果转化效率存在抑制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勇倩 陈劲
本文利用2008~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逐步回归法和面板DEA-Tobit两阶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风险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效率,产学研合作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分地区看,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和产学研合作的中介作用仅在东、西部地区显著,且边际效用呈东、中、西部递增趋势;创新主体的不均衡发展以及政府的过度参与阻碍了中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从风险投资的参与中受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梦珂 张家峰 张晓月
本文基于两阶段视角,运用DEA模型对2007-2016年间江苏省13个地市的创新产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索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的专利产出阶段与经济转化阶段的效率,并以全省效率均值为参考指标,将13个城市的创新效率划分为高研发高转化型模式、低研发高转化型模式、低研发低转化型模式以及高研发低转化型模式。研究表明:江苏省整体创新产出效率不高,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与阶段差异;苏南地区专利产出效率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但其经济转化效率较低。最后,针对以上现象的根源进行探讨,并从协同发展、倡导共享经济、扶持中小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邱兆林
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采用SFA方法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2000—2012年的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发现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都较低,但呈现上升趋势。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和市场化对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支出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两阶段创新效率都有正向影响,但政府研发支出的效果较小,知识产权保护在研发阶段效果明显;企业研发投入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转化效率有更大的正向作用,市场竞争有利于两阶段创新效率提升。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应该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政府建立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市场化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福志 徐蔼婷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运用2001—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法考察社会资本对中国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机制,借助面板门槛模型检验社会资本对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的创新两阶段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2)社会资本对技术开发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当社会资本跨越一定的门槛值时才能促进技术开发效率提升;鉴于尚未触及门槛值,目前社会资本对成果转化效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直接影响外,社会资本还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创新效率。(3)社会资本对创新两阶段效率的影响均存在门槛效应。随着社会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技术开发效率的影响效应由负转正且正向效应不断增强,其对成果转化效率的负效应也将降为最小。(4)其他影响因素中,除对外开放能显著地促进创新效率提升之外,政府研发资助具有负向作用,企业自主研发的正向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作者]
李宇雨 黄波 傅博
改进的两阶段DEA模型提出借鉴超效率BCC模型的处理方法,取消了决策单元效率值不大于1的约束,将有效DMU从效率前沿面分离出去,从而解决了传统两阶段DEA效率评价模型无法对有效DMU排序的问题。此外,改进的两阶段DEA模型考虑了中间产出的"双重角色"和规模效应对研发创新效率评价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参考价值。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对30个省份研发创新效率的分析与区域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华东地区研发创新效率水平最高,中南、华北的综合效率和分阶段效率均高,西南、西北地区综合效率水平高,但科技研发效率或经济转化效率低,东北地区研发创新效率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