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0)
2023(6886)
2022(5866)
2021(5299)
2020(4227)
2019(9353)
2018(8800)
2017(17642)
2016(9434)
2015(10141)
2014(10181)
2013(9964)
2012(9409)
2011(8665)
2010(8782)
2009(8058)
2008(7809)
2007(7096)
2006(6490)
2005(5756)
作者
(26115)
(21965)
(21639)
(21015)
(13951)
(10281)
(9952)
(8466)
(8310)
(7926)
(7412)
(7249)
(7066)
(6991)
(6872)
(6868)
(6617)
(6389)
(6279)
(6194)
(5495)
(5401)
(5246)
(5044)
(4964)
(4959)
(4718)
(4691)
(4335)
(4332)
学科
(46368)
经济(46342)
管理(25583)
(24157)
(18187)
企业(18187)
地方(16532)
方法(14237)
(13343)
数学(12546)
数学方法(12376)
中国(11958)
业经(10624)
地方经济(10356)
产业(9639)
农业(8816)
(8227)
(7925)
(7705)
贸易(7702)
环境(7643)
(7379)
(7361)
(7236)
技术(6885)
及其(6310)
(6129)
(6080)
金融(6077)
(5938)
机构
学院(136099)
大学(132043)
(61477)
经济(60159)
管理(52823)
研究(48851)
理学(45304)
理学院(44722)
管理学(44074)
管理学院(43799)
中国(36109)
科学(28607)
(27738)
(26831)
(23741)
中心(22313)
(21714)
研究所(21410)
财经(20761)
(19856)
师范(19762)
(18710)
经济学(18646)
(18529)
(18312)
(17263)
北京(17248)
经济学院(16839)
业大(16822)
师范大学(15863)
基金
项目(91446)
科学(74690)
研究(69994)
基金(66566)
(56817)
国家(56394)
科学基金(49501)
社会(46378)
社会科(44292)
社会科学(44288)
(36768)
基金项目(35274)
教育(30736)
(30533)
自然(30291)
自然科(29565)
自然科学(29559)
自然科学基金(29010)
编号(28431)
资助(26126)
(22800)
成果(22602)
重点(20802)
课题(20326)
(19823)
发展(19433)
(19310)
国家社会(19220)
(19140)
创新(18063)
期刊
(72054)
经济(72054)
研究(42772)
中国(25237)
管理(19599)
(17824)
(17140)
科学(17052)
学报(14694)
(13878)
金融(13878)
教育(13858)
业经(12841)
农业(12002)
技术(11790)
经济研究(11559)
大学(11548)
学学(10880)
问题(9727)
财经(9686)
(8567)
(7935)
资源(7322)
技术经济(7151)
现代(7123)
商业(7030)
(6772)
(6638)
国际(6612)
统计(6560)
共检索到205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玉祥  丁四保  
空间政策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区域倾斜为主是空间政策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倾斜为主是空间政策发展的高级阶段。我国建国以来无论是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还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都采取了区域倾斜为主的空间政策来进行空间调控。但是,区域倾斜的空间政策存在着效率与公平时空错位、对市场调控机制的损害和区域一刀切的弊端。产业倾斜可实现提高效率、区域公平和环境友好三大目标的统一,是我国今后空间政策的发展取向。主体功能区划将推进区域倾斜和产业倾斜的结合,是由区域倾斜为主向产业倾斜为主的过渡,在我国空间政策转换阶段,应更多运用产业倾斜的政策手段。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振刚  高缅厚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历史传统不一,经济基础和社会发育水平有别,国家政策倾斜和自身主观努力不同,因而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客观上存在着多层次、多形态的差异性。从客观角度看,我国东、中、西三大...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吴飞飞  
制度建构者通常从维护法的实质正义价值视角出发,对弱者的权利做倾斜性保护安排。然而,作为一种对交易规则的人为性制度改观,权利的倾斜性配置因缺乏主体间长期的历史性博弈,容易产生被配置权利空置化、交易量减少、损害最差者利益与道德风险等制度积弊。而在遵循市场规律、不改变主体间固有交易规则的前提之下,责任的倾斜性配置通过对强者的责任而非弱者的权利进行倾斜性安排的方式,达到保护弱者利益与尊重主体行为自治二元协调的制度效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志尧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但是对外开放还处在初级阶段,尤其是沿边和内地的开放刚刚起步,正处在布点阶段,与国际接轨还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盾  
现阶段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的地区倾斜对策,造成整体开发割裂,区段合作迟滞、产业结构失调、梯度开发失效.因此,在中、近期内,应以产业倾斜对策为取向,实行整体开发规划下的区段产业倾斜对策,即整体规划,区段分工;整体开发,区段实施,整体调整,分步实施;整体控制,区段调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步祥  梁敬华  
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并存———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王步祥梁敬华截至1996年底,山西省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702家,投资总额4898亿美元,协议外资金额2448亿美元。随着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山西固有的资源优势越来越为更多的外商所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耀明  
贫困地区落后的农村经济加剧了金融的边缘化,而边缘化的金融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对贫困地区农村实施倾斜的区域金融政策已成当务之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文明  顾伟国  郭玉华  王丽达  
本报告为“1991年建设银行科研课题计划”优秀课题成果。报告运用大量资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若象前10年那样投资继续向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倾斜,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障碍;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有可能消除基础产业“瓶颈”。技术进步包括基础产业部门本身的技术进步和使用基础产业产品部门的技术进步。报告在分析目前影响投资向技术进步倾斜的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企业资金如何向技术进步倾斜的对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措施。发表时略有删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君  闫静  
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偏僻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日本为满足偏僻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制定了偏僻地区教师倾斜待遇政策以吸引并挽留更多优秀教师在偏僻地区任教。该政策主要包括受益对象、经费保障、发放标准、支付方式、环境建设等方面内容。该政策特点表现为:政策法制保障体系完善、落实严格;倾斜待遇额度大、类别清晰、精准投入;政策规定详尽完善、可操作性强。日本在偏僻地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素芳  魏羽弘  
发展保险的政策应向中心城市公司倾斜○张素芳魏羽弘中保产险公司如何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制定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目前仍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课题。这里提出一个“发展保险政策向中心城市公司倾斜,在全国建设若干个业务与利润生长点,依托中心城市搞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伟东  
2008年以来,国家加大对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四省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其中在金融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倾斜性支持政策。藏区政策实施三年多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金融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藏区金融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金融资源利用率偏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建设滞后、金融市场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立明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维护公众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大举措。自2009年4月医改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相关部委的密切配合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完善政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继龙  陈廷柱  
美国大学推行平权行动的基本目的是通过对特定少数族裔的优惠录取实现校园的多样性。该政策已存续半个世纪之久,与之相伴的合理性争论从未停止,反对、修正和废除平权行动的力量始终存在。平权行动的司法争议很大程度上源于联邦最高法院的模糊立场;平权行动存废之争的背后,是针对"历史补偿"的道德争议,围绕"多样性"的学理争议,以及有关"受益者发展水平"的政策效果争议;百分比计划、逆境指数工具等替代性方案的推出,展现了平权行动改革从"种族倾斜"向"阶层倾斜"的行动转向。政府立场、公众态度以及州级层面的平权行动禁令是影响大学平权行动发展的重要外部政治力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化文  
近年来,吉林省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打造"民生财政",连续三年将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去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省各级财政都很困难,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但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仍然比上年增长了27.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