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9)
2023(5403)
2022(4546)
2021(4504)
2020(3932)
2019(8775)
2018(8617)
2017(15594)
2016(8792)
2015(9991)
2014(10130)
2013(9785)
2012(9262)
2011(8475)
2010(8788)
2009(8394)
2008(8749)
2007(7965)
2006(7168)
2005(6599)
作者
(27272)
(23046)
(22805)
(22022)
(14758)
(11146)
(10439)
(8920)
(8624)
(8251)
(8040)
(7945)
(7539)
(7456)
(7257)
(6981)
(6910)
(6785)
(6763)
(6670)
(5934)
(5681)
(5660)
(5289)
(5214)
(5190)
(5152)
(5061)
(4840)
(4610)
学科
(33684)
经济(33622)
管理(27079)
(20253)
(17134)
企业(17134)
方法(13958)
数学(11747)
数学方法(11394)
(9793)
中国(9439)
(8449)
(8447)
(8013)
地方(7446)
业经(6592)
理论(6456)
资源(6434)
(6422)
环境(5778)
(5533)
(5306)
银行(5293)
(5181)
金融(5179)
农业(5155)
(5074)
(5018)
(4914)
财务(4889)
机构
大学(132078)
学院(128996)
研究(47128)
(45437)
管理(45105)
经济(44103)
理学(37924)
理学院(37330)
中国(36412)
管理学(36146)
管理学院(35886)
科学(31950)
(30266)
(25462)
(23691)
研究所(22900)
(22289)
中心(21840)
(20751)
(19541)
北京(19443)
师范(19341)
业大(19330)
财经(18146)
(17724)
农业(17574)
(16994)
(16204)
师范大学(15822)
(15599)
基金
项目(84393)
科学(64855)
基金(60404)
研究(58470)
(54415)
国家(54011)
科学基金(44942)
社会(35525)
社会科(33535)
社会科学(33526)
(31866)
基金项目(31683)
自然(30559)
自然科(29718)
自然科学(29708)
自然科学基金(29109)
(27833)
教育(26655)
资助(25585)
编号(23381)
成果(20265)
重点(19258)
(18155)
(17268)
课题(16585)
科研(16345)
(16087)
计划(15964)
创新(15222)
大学(15197)
期刊
(54919)
经济(54919)
研究(37397)
中国(30957)
学报(24457)
科学(21518)
(19640)
(19185)
大学(17586)
管理(17122)
学学(16117)
教育(15409)
农业(13341)
技术(10846)
(10115)
金融(10115)
图书(10026)
资源(9499)
财经(9087)
(7786)
统计(7775)
(7704)
经济研究(7430)
业经(7393)
书馆(7335)
图书馆(7335)
问题(7082)
(6932)
(6764)
(6623)
共检索到204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铭帅  陈作志  蔡研聪  张俊  孙志伟  
为弥补采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而获得更加合理的渔业资源密度分布情况,本研究将空间插值方法与渔业声学技术相结合,利用Echoview渔业声学数据处理系统(Version 6.1)对2014年7月至8月间的北部湾渔业声学调查数据进行预分析,再对实际探测数据进行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普通克里格插值(OK)、简单克里格插值(SK)。通过计算对比几种插值模型的决定系数(R2)、平均误差(ME)、均方根误差(RMSE)等,筛选最优插值模型。结果表明,鱼类密度总体分布较均匀,相对集中的区域较少,分别在中东部沿岸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袁兴伟  姜亚洲  程家骅  
海洋生物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从而造成底拖网调查数据频数分布显著偏斜。偶尔出现的极端值,会直接影响资源密度均值和方差的估计。作者根据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库中资料,利用Δ-分布模型法和调查设计法分别估算了2005年夏季的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2007年春季的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以及2008年秋季的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的平均资源密度。结果表明,利用Δ-分布模型法对3种鱼类资源密度均值的估算值均低于调查设计法,且Δ-分布模型法对资源密度均值进行估算时的标准误差也相对较小。因此,针对调查数据中出现极端值的情况,如果资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洋  朱国平  
声学方法评估渔业资源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推广。如今,声学方法已成为海洋生物资源评估的重要手段。我国于2009年启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项目,越来越多的研究目光投向南极磷虾资源。作为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南极磷虾具有复杂的集群和生物特性,其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尚有较多限制因子。作为传统资源评估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声学技术在南极磷虾资源的评估上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总结声学资源评估一般过程(航线设计、声学仪器校正、数据采集、目标强度确定、数据处理及生物量评估等)的基础上,结合南极磷虾的集群特点,分析了声学技术在南极磷虾资源评估上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如,背景噪音剔除、种类鉴别和目标强度确定等)。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增焕  李纯厚  贾晓平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4个季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项综合调查,调查范围为16°00′~23°30′N、107°00′~119°30′E的大陆架海域。本文利用调查资料,选择56种主要生物种类(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动态模型、Cushing模型和Tait沿岸海域生态系统能流模型3种方法,以季节为时间尺度,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估的渔业资源密度基本接近,以其平均值作为南海北部海域渔业资源量的评估结果。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显示明显的季节差异,以夏季资源量最高,春季最低,春、夏、秋和冬季的资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4、5.0、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轩  王淼  洪波  
根据2017年春夏秋3个季度在杭州湾东北部开展定置张网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应用种类组成、优势种、特征种和ABC曲线等分析定置张网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杭州湾东北部3个季度共捕获渔业资源48种,主要由30种鱼类和16种虾蟹类组成,且不同季度物种相似性水平均低于25%,为极不相似水平。根据适温性及生态习性将鱼类分成5种生态类型;根据适温性及盐度将虾蟹类分为2种生态类型。凤鲚及安氏白虾为3个季度的共同优势种及特征种,葛氏长臂虾为夏秋季的共同优势种及特征种。不同季节的多样性指数并未出现显著差异,秋季相对其他季节能维持更高的多样性。等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发现春季聚为Ⅰ组,夏季和秋季为Ⅱ组。ABC曲线结果显示,夏季和秋季杭州湾东北部渔业资源结构受到了中等程度及以上的干扰,且受干扰程度高于春季。因此,春夏季是杭州湾东北部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动较大的季度,而夏秋季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化相对较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腾  黄洪辉  张鹏  张书飞  吴风霞  刘庆霞  廖秀丽  谢斌  
在2019年10月24日至26日,使用便携式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对珠海桂山岛海上风电场水域的渔业资源进行了声学调查,研究了该水域的渔业资源组成、数量密度、资源量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本次调查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72种,其中34种参与声学评估。扫海面积法估算的鱼类平均数量密度与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09×10~(4)尾/km~(2),227.48 kg/km~(2);声学方法估算的鱼类数量密度与资源量密度分别为5.97×10~(5)尾/km~(2),15.13 t/km~(2)。风电场水域鱼类聚集性分布明显,在风电场西北与东南外围水域密度较高,中间水域的密度较低。鱼类单体目标强度(TS)分布范围为-68~-41dB,其中-68~-58 dB的单体TS占主要部分(79.12%),对应鱼类的体长范围为3~8 cm;随着水深的增加,单体平均TS先减小后增大。本研究是桂山风电场水域渔业资源的首次声学调查,结果较准确的反映了风电场水域多种鱼类的资源量及其分布信息,可为科学评价海上风电场建成运营后对渔业资源的长期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耿喆  王扬  戴小杰  朱江峰  
随着渔业资源评估理论、数理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资源评估模型朝着多样化和复杂化不断发展,其中种群模拟技术是检测模型适用性和局限性的重要手段。该技术由种群仿真理念发展而来,通过模拟“真实”种群的方式,对资源评估结果和管理策略进行有效的评价和预测,并凭借可结合海洋环境因子、鱼类洄游空间分布以及多鱼种渔业进行资源评估的特性,已成为开发新资源的重要评估方法之一。为此,本文对种群模拟的结构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对该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操作模型和常见的四类误差(过程误差、观测误差、模型结构误差和管理误差)展开分类讨论。此外,本文还结合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数据缺乏和数据适中模型的特点,根据实际应用案例对种群模拟的作用和使用前景进行梳理,并就种群模拟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潜在解决办法提出分析和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官文江  高峰  雷林  陈新军  
回顾性问题是指,随着渔业数据逐年加入,渔业资源评估结果如资源量或捕捞死亡系数等出现系统性偏差。多种渔业资源应用不同评估模型进行渔业资源评估,其结果常存在回顾性问题,这使得渔业资源评估的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不利于渔业资源合理的管理与开发,因此,回顾性问题是目前渔业资源评估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之一。回顾性问题的度量目前主要采用MOHNρ,产生回顾性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数据错误与模型假设错误。目前,尽管有多种方法用于诊断、分析回顾性问题的成因,但这些方法均存在局限性。针对回顾性问题,渔业资源评估学者根据其研究对象的特点提出了校正回顾性问题的方法,但目前仍缺乏通用的方法或手段以校正或避免回顾性问题。在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俊  陈丕茂  房立晨  陈国宝  黎小国  
为掌握南海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水域渔业资源本底情况,于2011年4月到2012年2月,使用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先后于不同月份对其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显示2011年4月,21种评估鱼类总平均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2.68×104个/km2和0.73 t/km2;2011年8月,38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6.49×104个/km2和0.71 t/km2;2011年11月,33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4.14×104个/km2和0.93 t/km2;2012年2月,15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禹  李纯厚  陈国宝  
为初步了解南澳岛白沙湾海藻养殖区鱼类资源状况,利用便捷式分裂波束式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于2015年4月28日、12月2日与2016年4月19日对该海域进行3次声学调查,结果显示,3次调查中藻区内、外鱼类资源丰度密度分别为3.45/1.38×105、0.63/1.45×105、3.67/2.98×105尾/n mile2。藻区内春季鱼类资源量显著高于冬季,资源丰度密度随季节变化显著;藻区外资源丰度密度变化较小且均匀;藻区内、外鱼类资源丰度密度最高值出现于26 m水层,68 m次之,表、底层最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亮  王尽文  任荣珠  张乃星  宿凯  屈文  陶卉卉  吕振波  
根据2012年5月(春季)在海洲湾北部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51种(鱼类33种、甲壳类14种、头足类4种),平均渔获量为24.59 kg/h。优势种类主要为尖海龙(Syngnathus acus)、方氏云鳚(Pholis fangi)和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丰度指数D在1.400–3.255之间,平均为2.471;多样性指数H′在0.492–2.309之间,平均为1.857;均匀度指数J′在0.182–0.713之间,平均为0.596。本次调查出现鱼类种数比20世纪...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凌建忠  严利平  李建生  
根据2001年、200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网海区站监测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面积法,对东海区大陆架海域头足类及其主要种类的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显示:(1)东海区头足类资源密度2001年、2002年都以夏季为最高,分别为463.70 kg/km2和237.43 kg/km2;2001年春季和2002年冬季最低,分别为98.24kg/km2和125.43 kg/km2。(2)两年中太平洋褶柔鱼的年平均资源密度在所有头足类种类中都为最高,分别为145.07 kg/km2和101.85 kg/km2;而蛸类的资源密度为最低,分别为4.69 kg/km2和2.53 kg/km2。(3)2001年、2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雅丽  陈新军  李纲  
渔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自然资源,其产值约占我国海洋经济的50%左右。目前,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处在过度捕捞的状态,尽管渔获产量高,但渔获物个体小型化、低龄化,可持续利用水平较低,这些问题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并没有真实的反映出来,原因在于未对渔业资源资产进行价值核算。由于渔业资源具有隐蔽性、洄游性及共享性等特点,使得对渔业资源核算面临着很多困难。通过对自然资源核算等理论和方法的分析,结合渔业资源特性,提出了开展渔业资源核算的方法和步骤,这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亮点:由于人类过度捕捞等原因,世界传统经济鱼类出现了资源衰退。未进行价值核算和有偿使用是导致过度捕捞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芬  陈卫忠  
利用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估算和预测了东海鲐年产量,实际的应用和对过去年产量的回顾预测都表明,该专家系统具一定的实用性,其预测产量与实际产量比较接近,平均预测精度为87.8%,预测结果可供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参考。从近十多年鲐的渔业生产和资源状况来看,鲐实际捕捞产量已接近我们所评估的现存资源量。同时,渔获物的组成以当龄鱼为绝对多数,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说明东海始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并开始出现过度利用的迹象,资源前景并不乐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新强  袁骐  
实验结合2006年4月发生在舟山沿岸渔场的韩国籍现代独立轮溢油事故案例,探讨了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结果提出了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的评估指标体系由溢油事故污染指标子体系和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子体系二大部分构成。其中溢油事故污染指标子体系主要包括溢油品种特征、溢油时间特征、溢油空间特征,溢油区域环境特征、溢油动态特征和采取的防范措施;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子体系主要包括污染前后天然渔业资源的种类、单位面积资源生物数量,各种资源生物的损害率、损失量、恢复措施和所需费用。同时提出溢油事故渔业损害的评估程序和在不同情形下,各指标参数的选取方法。案例研究结果得出该事故造成渔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