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0)
- 2023(15947)
- 2022(13609)
- 2021(12273)
- 2020(10678)
- 2019(24189)
- 2018(23589)
- 2017(45100)
- 2016(24535)
- 2015(27427)
- 2014(27196)
- 2013(26835)
- 2012(24813)
- 2011(22501)
- 2010(22296)
- 2009(20923)
- 2008(20231)
- 2007(17987)
- 2006(15524)
- 2005(13611)
- 学科
- 济(120087)
- 经济(119973)
- 管理(73712)
- 业(67355)
- 企(55897)
- 企业(55897)
- 方法(55096)
- 数学(49338)
- 数学方法(48755)
- 财(27837)
- 农(25767)
- 学(25098)
- 中国(25039)
- 地方(23906)
- 业经(22116)
- 贸(19596)
- 贸易(19591)
- 环境(19202)
- 易(18946)
- 务(18162)
- 财务(18107)
- 财务管理(18063)
- 制(17914)
- 农业(17421)
- 企业财务(17201)
- 和(16094)
- 技术(15056)
- 划(15047)
- 融(14953)
- 金融(14950)
- 机构
- 大学(362192)
- 学院(360851)
- 济(155081)
- 经济(152123)
- 管理(140421)
- 理学(122721)
- 理学院(121376)
- 研究(120437)
- 管理学(119193)
- 管理学院(118570)
- 中国(89427)
- 科学(76130)
- 京(74310)
- 财(67436)
- 农(64126)
- 所(61180)
- 业大(57586)
- 中心(56278)
- 研究所(56150)
- 财经(55413)
- 江(52227)
- 农业(51106)
- 经(50371)
- 经济学(48697)
- 北京(45626)
- 范(44047)
- 经济学院(43963)
- 师范(43456)
- 院(43119)
- 财经大学(41224)
- 基金
- 项目(249654)
- 科学(196920)
- 基金(184931)
- 研究(171631)
- 家(163951)
- 国家(162700)
- 科学基金(139871)
- 社会(112044)
- 社会科(106513)
- 社会科学(106483)
- 基金项目(98370)
- 省(96880)
- 自然(94093)
- 自然科(92000)
- 自然科学(91972)
- 自然科学基金(90332)
- 划(82193)
- 教育(78674)
- 资助(76361)
- 编号(66058)
- 重点(56573)
- 部(54969)
- 发(52951)
- 创(51540)
- 成果(51503)
- 科研(49414)
- 创新(48383)
- 计划(47654)
- 国家社会(47392)
- 教育部(46953)
共检索到510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国涓 项吉宁 郭崇慧
本文选取中国及周边21个国家和地区基于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利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对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估计,估计结果显示空间影响显著存在。因此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时,不能只考虑本国或本地区的自身要素条件,还要充分分析和利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和技术条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彩云 张运婷
基于消费者责任角度,文章研究了我国消费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与生产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比较,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污染转移是消费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生产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状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消费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因污染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消费结构对消费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影响较大;高消费地区耐用品消费比重上升导致污染排放增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黄莹 王良健 李桂峰 蒋荻
地域间环境质量演进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相关性,而传统的EKC研究中往往忽视这种空间效应,使得研究结果存在偏差。本文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结合不同固定效应分析,对中国29个省级区域1990-2006年间工业三废密度与人均GDP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作用关系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同时,在纳入空间效应的条件下,除工业废水外,其他环境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皆符合EKC关系。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空间面板模型 EKC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苹
为分析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对本地区经济增长、邻区污染物排放量和经济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文章基于经济增长一环境质量模型,加入空间变量,利用2004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就六种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估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吴冠岑 郭玉燕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并进行验证。研究方法: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常规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的结果均显示,中国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验证了"耕地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且当经济增长质量(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达到1.4087时,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逐渐减小;区域间的耕地非农化确实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即相邻地区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动1%,会导致本地区耕地非农化数量平均变动0.1627%。研究结论:系统地识别、评估区域间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联动性,对于促进区域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施平
本文使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1997—2007年的中国四类主要环境指标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发现:中国的主要环境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倒"N"型特征,这种特征是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规律的,只是在初期阶段其关系变化更加复杂。虽然四类指标均具有空间上的自相关性,但是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SO_2三个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在加入空间效应后,模型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而工业固体废物的面板数据模型却不适合加入空间效应。
关键词:
库兹涅茨曲线 空间面板数据 空间自相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贵锋 徐建华 马军杰 张治华
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以高程带为取样单元,研究在高程带上三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定量关系。以重庆市为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在高程上是否存在。研究结果发现,污染物浓度随高程的增加呈非单调下降的趋势,人均GDP随高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高程上,污染物浓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两者在时间序列和国别(或地区)序列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的结论相似。其中,TSP和NOx分别与人均GDP之间呈较稳定的呈“N”形和倒“U”形关系,受人口密度和高程影响较大;而SO2与人均GDP之间关系不稳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马林 王舒鸿
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中国各地区环境改善的时间路径。结果表明,上海、北京等省市已达到库兹涅茨拐点;而辽宁、安徽等省市则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同时,大多数省份在1~6年内均可达到。因此,利用政策措施来改变和提前这些省份的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拐点 废气排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宏霞 杨林 付海东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及其他数学分析方法,结合各省的实际数据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是否存在做了实证分析,发现废气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数据均与EKC模式吻合,即曲线为"倒U"型,同时对废气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拐点进行预测。从预测的结果看:我国的区域拐点到来时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本质上反映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烟尘的曲线是呈线性增加的,说明我国的某些污染物无法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动进入EKC的下降区间,需要政府在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刺激政策上做出"指挥棒"式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淘汰高污染的企业,真正实现环境状况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宏霞 杨林 王节
利用2000~2010年的数据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实证分析,在环境指标上使用了综合环境污染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对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评价,并算出了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拐点"的到来时间,结果发现倒"U"型的EKC确实存在,并且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拐点的到来时间是在2020年之后。在考虑进"环境承载能力阈值"之后对EKC进行修正,提出可能在拐点到来前触及"环境承载能力阈值"而引发生态灾难的观点。应用效应分解的方法分析EKC出现的内在机理,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使EKC拐点提前到来同时使EKC变得扁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蒋伟 刘牧鑫
大多数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隐含地假定地区间环境质量彼此独立,这种对空间相关性的忽视可能导致实证结果的偏误。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对纳入FDI和空间相关性的环境库兹涅茨扩展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是否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指标以及估计方法的选取;FDI并不一定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化;空间相关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污染物排放受到邻近城市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郝宇 廖华 魏一鸣
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实证研究选取多种环境污染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及忽略空间自相关问题,往往造成测算结果不稳定。本文选取中国省级人均能源消费量和人均电力消费量作为环境压力的代理指标,在充分考虑空间效应和严格假设检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EKC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人均能源/电力消费之间确实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人均能源/电力消费与人均GDP间存在"倒N型"的EKC关系。在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电力消费量达到峰值时,其所对应的人均GDP(1978年不变价)分别为20000元与23000元左右。与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传统计量模型估计结果相比,本研究得到的人均能源/电力消费EKC峰值所对应的人均GDP较低,说明忽略能源/电力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会使得中国的能源需求及环境污染峰值对应的人均GDP产生向上的偏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平辉 袁加军 曾五一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但目前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基于中国198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七种工业污染排放进行EKC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与传统面板模型相比,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及回归系数显著性均有所提高;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只有一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人均工业废气与人均GDP为传统的两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现处在曲线上升阶段,其他五种工业污染排放与人均GDP之间为"倒U型"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海生 周永章 王夕子
文章基于1994~2005年我国46个不同类型城市空气质量和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首次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城市EKC间的空间依赖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的选取。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孙忠英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假说,是用于研究经济发展(收入)与环境关系而设计的一种模型和方法。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而寻找突破EKC拐点的发展路径。影响经济与环境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和国民素质等因素有关。在运用EKC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产业转型,积极主动地治理环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加快环保项目的研究和转化,从技术上突破环境治理的难题。建立一套科学的环境政策机制和监管制度,从机制、制度上保障环境质量的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