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0)
- 2023(15289)
- 2022(12871)
- 2021(11850)
- 2020(9868)
- 2019(21823)
- 2018(21360)
- 2017(41341)
- 2016(22617)
- 2015(24662)
- 2014(23642)
- 2013(23114)
- 2012(21247)
- 2011(19122)
- 2010(18913)
- 2009(17389)
- 2008(16704)
- 2007(14806)
- 2006(12887)
- 2005(11008)
- 学科
- 济(90221)
- 经济(90125)
- 业(64585)
- 管理(56271)
- 农(48093)
- 企(41913)
- 企业(41913)
- 方法(39746)
- 数学(36060)
- 数学方法(35766)
- 农业(31902)
- 业经(22734)
- 中国(22719)
- 财(21979)
- 地方(19412)
- 学(18243)
- 贸(17921)
- 贸易(17917)
- 易(17370)
- 制(17250)
- 技术(14044)
- 环境(13681)
- 务(13301)
- 财务(13285)
- 银(13280)
- 财务管理(13257)
- 银行(13229)
- 融(12935)
- 金融(12931)
- 发(12846)
- 机构
- 学院(311805)
- 大学(305653)
- 济(124792)
- 经济(122317)
- 管理(115329)
- 研究(104740)
- 理学(101411)
- 理学院(100193)
- 管理学(98392)
- 管理学院(97846)
- 中国(78727)
- 农(77956)
- 科学(68634)
- 京(62561)
- 农业(60879)
- 业大(57216)
- 财(54389)
- 所(53894)
- 中心(49516)
- 研究所(49499)
- 江(46330)
- 财经(44417)
- 经(40763)
- 范(40617)
- 师范(40083)
- 农业大学(38745)
- 经济学(38326)
- 北京(37456)
- 院(37350)
- 州(36936)
- 基金
- 项目(221608)
- 科学(173821)
- 基金(161344)
- 研究(156319)
- 家(144019)
- 国家(142747)
- 科学基金(121195)
- 社会(100960)
- 社会科(95508)
- 社会科学(95483)
- 省(88691)
- 基金项目(86706)
- 自然(79822)
- 自然科(78044)
- 自然科学(78022)
- 自然科学基金(76663)
- 划(74090)
- 教育(71149)
- 资助(64289)
- 编号(62307)
- 重点(50036)
- 发(48676)
- 部(48509)
- 成果(48118)
- 创(46627)
- 创新(43585)
- 科研(43215)
- 课题(42978)
- 国家社会(42350)
- 计划(41914)
- 期刊
- 济(135033)
- 经济(135033)
- 研究(82322)
- 农(77858)
- 中国(58733)
- 学报(58219)
- 农业(52813)
- 科学(50686)
- 大学(43241)
- 学学(41488)
- 财(40016)
- 管理(35637)
- 融(29798)
- 金融(29798)
- 业经(29094)
- 教育(28323)
- 业(26247)
- 技术(22784)
- 财经(21211)
- 经济研究(20762)
- 问题(19498)
- 经(18134)
- 版(18111)
- 业大(16505)
- 资源(15313)
- 科技(15153)
- 世界(14558)
- 农村(14555)
- 村(14555)
- 农业经济(14295)
共检索到44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亚运 蔡银莺 李海燕
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的农地流转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调研区域农地流转率为15.2%,农地流入、转出租金分别为2966.85·元/hm2·a、1933.95元/hm2·a,流转率和租金价格水平偏低;农户偏好将土地流转给自家亲戚或同村村民,仅有10%的农户信任土地流转中介,考虑灵活行使土地权利,倾向1—5年内的短期流转;(2)重点开发区受经济区位、家庭禀赋及生计方式等因素影响,农地流转率、租金水平相对较高,农地流转后"非耕作"现象逐渐增多;农产品主产区家庭户均经营规模较大,农户更偏好土地流入;生态功能区农户对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以湖北省武汉、荆门、黄冈等地区为实证,分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农民收入及土地利用行为受土地用途管制的影响,测算基本农田发展受限下农民的福利损失及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农民收入及土地利用行为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农产品主产区农业收入较重点开发区农业收入高30 929.29元/(户·a),生态功能区农民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江汉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农民更愿意种植粮食作物,农地经营意愿也最强烈,而重点开发区及生态功能区农民转入农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意愿较弱;2土地用途管制对农业收入较高、农地投入较大、农地经营意愿较低、单纯种植粮食作物和兼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农民的影响较大;3土地用途管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秀兰 付纪元 吕天宇
职能分异的城市多中心结构有效缓解了资源配置的不经济问题,但同时也对住宅价格产生了复杂深远的影响。以城市职能各异的武汉"三镇"为例,运用空间自相关、地统计分析、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对住宅价格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武汉"三镇"中,武昌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呈同心圆模式,汉口呈扇形模式,汉阳呈多核心分布模式;绿化率、公园距离和生态环境分别为建筑、区位和邻里特征中对住宅价格作用力最强的驱动因素;差异化城市职能中心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汉口受区位特征驱动影响最强,武昌受区位特征和邻里特征影响最强,汉阳受建筑特征影响最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结合城市中心职能引导要素流通与资源配置、促进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子良 蔡银莺 杨余洁 高鹏
以湖北省武汉、荆门和黄冈为实证,分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偏好及差异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大部分农户比较重视农田生态环境数量、质量保护,但对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和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认知较匮乏;2多数农户愿意将自家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但有经济补偿时其参与意愿会提高;3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有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情况、农业收入比、了解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和是否知道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震宇 张日新
地租的快速上涨是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经济发达的粮食主销区,经济发展对地价产生巨大的抬升作用,从而影响地租的生成。采用广东省120个县的土地租赁价格数据,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分析农地供应、劳动力密度及经济发展对农地租赁价格的影响,利用广东省120个县的土地租赁价格数据,构建OLS与GW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地租赁价格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表现更为显著,农地供给、农地需求及经济发展三者在不同地区对地租的影响强度不一。由于存在空间异质性,地方政府应完善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农业支持补贴自筹自给的办法,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关键词:
地租 土地流转 地理加权回归 挤出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婧 赵微 曾晨
[目的]农地整治能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改善农户的生计资本。以农地整治的角度切入来研究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变化规律,探究农地整治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为探索改善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借鉴。[方法]以农地整治对生计资本的直接改善为出发点,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根据IPCC关于脆弱性的解释,建立农地整治区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估框架体系,其主要涵盖农户面临的自然风险、生计资本以及适应策略3方面,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湖北省荆门、宜昌两地区的394户农户调查问卷,运用生计脆弱性评估框架计算得到农地整治前后农户生计脆弱性指数,同时,针对荆门、宜昌两地区分别进行评估研究。[结果](1)农地整治前后农户生计脆弱性指数分别为-0.223和-0.423,在整治之后农户生计脆弱性显著降低。(2)生计脆弱性指数变化的影响因素存在地区性差异。荆门地区整治前后的生计脆弱性指数变化依次受旱地情况、耕地灌溉情况、村庄绿化设施、农田水利设施的变化量等因素的影响;宜昌地区整治前后生计脆弱性指数变化依次受农田水利设施、村庄道路通达、村庄绿化设施、田间道路、耕地灌溉情况、水田情况、旱地情况的变化量等因素的影响。[结论]为提高农户福利水平,降低其生计脆弱性,建议农地整治的规划与实施要进一步关注农户生计问题,特别重视相关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改善,同时不同实施地区要从贡献因素排序出发,实现提高农户生计脆弱性改善的目的。
关键词:
农地整治 生计 农户 脆弱性 荆门 宜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瞿诗进 胡守庚 李全峰 杨剩富
定量测度微观因素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异特征是有效揭示住宅地价形成机制的重要条件。本文基于武汉市2007-2015年公开出让的住宅地价样点数据,采用广义可行最小二乘法(FGLS)修正的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测度微观影响因素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各要素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的时序变化特征复杂,空间区域差异明显,具体而言:(1)2007-2015年间,武汉市住宅地价因素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容积率>医院>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地铁>公园。(2)在时序上,城市中心对住宅地价的影响程度呈增强趋势;城市副中心对住宅地价影响整体有所减弱;医院对住宅地价的作用程度呈指数式上涨;地铁对住宅地价增值作用主要发生在开通后;公园的影响持续下降;容积率的影响则在时序上先减后增,与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呈反向变动关系。(3)在空间上,在二环内中心区域,公园、容积率等对住宅地价影响程度较高;而在二环以外,与生活便利性相关的地铁、医院对住宅地价的作用更强;城市中心和副中心功能对住宅地价作用在空间上的互补效应明显。基于研究结果,强化景观用地等的宏观配置和保护力度,审慎确定容积率等是当前城市土地管理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王珊 吴昭洋
农地流转具有深刻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对从空间视角优化现有土地政策意义重大。本文构建了农地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性分析框架,将农地流转细分为2类流转契约、6类流转形式和4类交易主体,利用2009—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流转行为展开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其空间依赖性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空间依赖关系具有行为间的异质性,从全局层面看,只有书面缔约、转包、出租、转入农户、转入专业合作社及转入其他主体6种行为在地理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2)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关系存在时间变异性,书面缔约和转入农户行为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从2009年和2011年起逐渐增强,口头缔约和股份合作行为仅在2016年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3)书面缔约行为同时具有外生交互效应和内生交互效应,而转包、出租、转入农户和转入专业合作社行为仅通过外生交互效应相互影响;4)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所选影响因素对不同流转行为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一致。农地政策制定与调整应关注不同流转行为的空间依赖特征及规律,更为精准地制定具有跨区域及省域化特点的农地流转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明辉 蔡银莺
以湖北省武汉、孝感的832个农户为例,运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功能区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状况及影响农户流转决策的关键因素,探寻促进流转市场建设的差别化激励措施。结果表明:(1)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农地流转市场活跃度与生态功能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调研农户农地流转率依次为50.73%,70.50%,28.94%。(2)农地流转市场活跃度较高区域租金水平及非农就业率对农地流转起主导作用,农民生计转型依赖于收入水平能否满足家庭需求;活跃度较低区域家庭收入水平对农地流转起主导作用,农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佳 柏振忠 王红玲
文章以湖北省41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户主的主业、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重等因素对流转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与流转意愿正相关,有村干部的家庭也更容易发生农地流转;而户主的主业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则与流转意愿负相关。最后就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加快农地流转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勇 孟庆国 张悦
本文基于黑龙江和四川的调查数据,通过由地权稳定性、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构成的制度分析框架,分别对租入农地农户和租出农地农户农地流转中的租约形式决策(即以书面或口头形式签订租约)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对于租入农地的农户来说,交易成本对其是否签订书面租约有显著正向影响,机会成本和地权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对于租出农地的农户来说,交易成本对其是否签订书面租约有显著正向影响;机会成本对是否签订书面租约有显著正向影响,地权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在黑龙江和四川两地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地流转中租约形式的决定因素并解释现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云 张安录 高进云 乔荣峰 陈莹
研究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对实现合理的农地城市流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依据武汉市远城区和近城区33村143户农户实地随机抽样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影响远、近城区农户农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城区农户的意愿还受农地补偿收益的影响。针对影响力最大的因子采取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符合农户意愿,保障农户利益,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与农户保有农地之间寻找均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孝宇 赖宗裕 张安录
土地用途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耕地非农化概率值和其驱动力的空间作用强度分布在土地资源配置和耕地保护方面有积极的指示性。基于武汉市2000~2011年耕地非农化地块的微观数据,通过比较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验证了耕地非农化驱动力的空间异质性,并对异质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政策涵义做出总结分析。研究表明:1耕地间的空间依赖效应和建设用地对耕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耕地非农化过程中具有显著影响力,且耕地非农化驱动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地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由于考虑到数据的空间非平稳状态所以比Logistic回归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3耕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涂琴 童秋英 罗素 邓娜
当前,我国农用地评价理论体系日趋成熟,发布了农用地分等技术规程,构建了基于农用地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素的评价技术体系,为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由于农用地分等技术规程是基于区域平衡与结果可比性制定的,确定的评价单元比较具象、选取的评价指标比较普适、指标值测算量化度不够,由此开展的耕地质量评定难以体现耕地地块在空间上的质量差异。鉴于此,基于耕地质量分等因素在地理实体上呈现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了耕地质量分等因素空间异质性表达和标准化方法,并以黄陂区2017年度全域耕地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证,表明该方法更科学、合理和精准,可有效指导微观尺度的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和监测工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霜 张安录
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正面临严峻挑战,征地面积逐年增加,是农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既要保证充足的建设用地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又要保证农地的质量和数量,维护生态平衡、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利益,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农地城市流转的决策过程应考虑各种外部性的影响,以达到社会均衡状态为目标。本文通过武汉城市圈的实证,计算农地城市流转的净外部性。结果表明,农地流转的净外部性小于农地保有的外部性,导致社会的外部性损失,并且其结果与征地的用途和周围环境有关。为了减少农地流转带来的社会损失,控制土地供给的源头,改变以需求为导向的土地供应模式;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保障,严格对土地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和监管是切实可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