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53)
- 2023(20415)
- 2022(17255)
- 2021(15914)
- 2020(13156)
- 2019(30391)
- 2018(29964)
- 2017(56697)
- 2016(31044)
- 2015(34741)
- 2014(34849)
- 2013(34435)
- 2012(32031)
- 2011(29125)
- 2010(29317)
- 2009(27182)
- 2008(26773)
- 2007(23900)
- 2006(21484)
- 2005(19867)
- 学科
- 济(130358)
- 经济(130196)
- 管理(87741)
- 业(81569)
- 企(66001)
- 企业(66001)
- 方法(50230)
- 数学(42797)
- 数学方法(42274)
- 中国(42149)
- 农(35726)
- 财(31812)
- 地方(30414)
- 业经(30044)
- 学(28586)
- 制(28174)
- 贸(24119)
- 贸易(24098)
- 农业(23713)
- 易(23341)
- 银(22344)
- 银行(22278)
- 行(21452)
- 融(21414)
- 金融(21410)
- 环境(20903)
- 理论(20373)
- 和(19839)
- 体(19500)
- 技术(19048)
- 机构
- 大学(447077)
- 学院(441227)
- 济(180921)
- 经济(176929)
- 管理(165491)
- 研究(163138)
- 理学(141001)
- 理学院(139250)
- 管理学(136773)
- 管理学院(135968)
- 中国(123253)
- 科学(99634)
- 京(99216)
- 财(85167)
- 所(83579)
- 农(75630)
- 研究所(75572)
- 中心(71840)
- 江(67359)
- 财经(66301)
- 业大(65292)
- 北京(63840)
- 范(61003)
- 师范(60374)
- 经(60269)
- 院(59373)
- 农业(59090)
- 经济学(55362)
- 州(53999)
- 经济学院(49580)
- 基金
- 项目(293591)
- 科学(230791)
- 研究(213730)
- 基金(213113)
- 家(187503)
- 国家(185950)
- 科学基金(157881)
- 社会(135798)
- 社会科(128586)
- 社会科学(128554)
- 省(112422)
- 基金项目(111866)
- 自然(101600)
- 自然科(99203)
- 自然科学(99176)
- 教育(97540)
- 自然科学基金(97390)
- 划(96209)
- 资助(87768)
- 编号(85508)
- 成果(71584)
- 重点(66729)
- 发(65564)
- 部(64948)
- 课题(60878)
- 创(60094)
- 国家社会(56600)
- 创新(56285)
- 科研(55594)
- 教育部(55456)
- 期刊
- 济(209264)
- 经济(209264)
- 研究(142079)
- 中国(97343)
- 学报(73103)
- 农(70446)
- 科学(67852)
- 管理(64749)
- 财(64186)
- 大学(55431)
- 教育(53695)
- 学学(51657)
- 农业(48227)
- 融(43434)
- 金融(43434)
- 技术(37489)
- 经济研究(33736)
- 财经(33174)
- 业经(32533)
- 经(28552)
- 问题(28245)
- 业(26010)
- 图书(23773)
- 贸(22268)
- 世界(20944)
- 科技(20936)
- 版(20920)
- 技术经济(20851)
- 理论(20260)
- 现代(20195)
共检索到688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震宇
无论从城市人口变化还是城市空间变化角度观察,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中国的城市化都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9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化是以地方政府经营土地使用权为内在动力的空间城市化过程,这一机制是由一系列土地法规催生形成的。这一城市化机制的主要问题在于:它无意于解决人口城市化中跨省市流动人口的异地城市化问题;它造成空间意义上低效率的假性城市化;更为重要的是,它造成了具有宏观影响的土地金融风险。本文基此认为,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和规范地方政府策动的空间城市化机制,规避其产生的问题,通过激励设计促进城市化在机制与目标方面的协调。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空间城市化 地方政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继明 程世勇
城市空间的扩张仅仅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前提,城市社会关系的和谐、福利的公平分享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我国城市化在经历了空间的快速扩张之后,今后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加速人口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协调利益分配关系,实现城市福利的分享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扩张 城市人口增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晓宁 包明华
城市化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结果,适度规模由工业化所需劳动人口决定。中国内部存在多重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因不同工业化水平和发展路径有所区别。因此应设立城市化比例指标,使其反映适度城市化水平时不受工业化水平高低影响;建立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的CCR城市化度量模型,根据地区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寻找适宜的城市化参照标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城市化层次发展战略,即按照实际工业化水平选择适宜参照标准,制定地区城市化发展具体目标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指标追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熊柴 高宏
从城镇与农村人均建设用地增加幅度的比较,和城市与县城、建制镇人均建设用地增加幅度的比较,及相关国际比较中,我们都可以判定:我国空间城市化已经过快,人口城市化相对滞后严重,二者之间确实呈现了比较严重的非协调发展。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态势,在2030年70%的人口城镇率的目标下,我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需增加约11万平方公里。显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从地方政府的成本收益角度可以发现,地方政府推动空间城市化的动力很大,而在人口城市化方面则几乎没有动力。究其根源,则在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财政制度和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因而,推进我国人口城镇与空间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上述制度,从而调整地方政府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路永忠,陈波翀
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化机制。文章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制度创新对城市化的作用模式。在对传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由第三产业推动的观点。并根据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差额,粗略估计了封闭条件下中国的工业产值,计算了国际贸易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更多依赖于国际贸易和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自然 张平 刘霞辉
2012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57%,跨过了城市化率50%这一重要临界点。根据国际城市化经验,在这个临界点之后,城市化进程将从量变转向质变,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动力因素发生了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城市化初期的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转变为城市化中后期的以"空间资源配置"推动增长的阶段,空间集聚推动着技术进步、知识溢出和经济结构快速调整。本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城市化理论研究。第二部分,对1990—2011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了解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第三部分,提出城市化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城市化 模式 产业 聚集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存芝 凌亢 白先春 金志云
本文阐述了城市化与教育发展之间表现出来的较强的正相关性,分析了城市化与教育发展的本质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研究了城市化对我国教育资源分布、农村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基础教育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大力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三个方面。
关键词:
城市化 教育 互动关系 影响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妍
所谓城市化,是指由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居民向功能不断完善的城镇集聚并改变其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国近代飞速发展的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迅猛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使教育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如何处理城市化发展和教育的关系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期特地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希望藉此能对您有所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齐昕 王雅莉
文章基于"城"、"市"和"城市化"三层次视角,以2001-2010年中国3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测度了城市化经济发展中这三个层次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空间是影响样本城市城市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化经济发展中三个层次空间溢出效应的传导形式不同:"城"的空间溢出效应为"直接影响",而"市"与"城市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为"直接影响"与"溢出效应"的叠加,"城"的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略大于"市"与"城市化"。样本城市的城市化空间溢出属"被动传导型"。为激励城市化高效推进经济发展,应积极提升城市化效率、顺畅效应传导渠道,变被动空间溢出为主动空间溢出。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溢出 发展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曦
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协调发展是科学、合理地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构建了以经济指标、公共服务指标和环境指标为核心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年中国各地区城市化质量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地区城市化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协调程度,探求城市化质量和水平非协调发展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城市化合理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艳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雪兰 刘觉民 朱红梅 关欣
从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效应理论分析入手,对吉林省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效应现状进行剖析,总结了城市化区域发展效应发挥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了城市化区域发展效应增强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若祥
促进城市化地区低碳发展是推进整个社会低碳发展的关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积极探索具有各自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一、城市化地区低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碳排放高。城市化地区是人口和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多项研究表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刘传江一、城市化生成机制的基本框架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和潮流。对于这一基于发展理论与实践而得出的命题,很少有人再持异议。但这不会也决不能成为人们从此不再在城市化问题上喋喋不休地争论,或对城市化现象漠不关心的借口。相反,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