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7)
2023(6325)
2022(5348)
2021(4842)
2020(4105)
2019(9438)
2018(8935)
2017(18873)
2016(9909)
2015(10735)
2014(10608)
2013(10764)
2012(10159)
2011(8956)
2010(8860)
2009(8067)
2008(7907)
2007(6850)
2006(5862)
2005(5090)
作者
(27604)
(23351)
(23331)
(22433)
(15380)
(11432)
(10493)
(8929)
(8901)
(8348)
(8219)
(8016)
(7631)
(7499)
(7496)
(7395)
(6842)
(6840)
(6716)
(6684)
(5804)
(5754)
(5685)
(5359)
(5328)
(5294)
(5190)
(4852)
(4811)
(4580)
学科
(51628)
经济(51583)
方法(29336)
(28491)
数学(27645)
数学方法(27509)
管理(27469)
(21813)
企业(21813)
(13009)
中国(11066)
地方(10717)
(10573)
(8457)
(8298)
财务(8293)
财务管理(8274)
(8157)
贸易(8154)
企业财务(7983)
业经(7914)
(7859)
农业(7650)
(7526)
金融(7525)
(7167)
(6751)
银行(6740)
技术(6650)
(6368)
机构
大学(144418)
学院(142094)
(67285)
经济(66242)
管理(55601)
理学(49331)
理学院(48757)
管理学(48073)
管理学院(47800)
研究(47503)
中国(34750)
(30979)
(28501)
科学(27417)
财经(25853)
(23880)
经济学(23296)
(22810)
(22230)
中心(21789)
经济学院(21469)
研究所(20796)
业大(20420)
财经大学(19712)
(19624)
农业(17598)
(17506)
(17114)
北京(17085)
师范(16927)
基金
项目(101632)
科学(82756)
基金(79202)
研究(70280)
(69462)
国家(69007)
科学基金(60506)
社会(49503)
社会科(47423)
社会科学(47414)
基金项目(42258)
自然(39556)
自然科(38771)
自然科学(38763)
自然科学基金(38124)
(37951)
资助(33004)
教育(32625)
(32194)
编号(24561)
(24202)
重点(22887)
国家社会(22209)
教育部(21378)
(21330)
(21076)
人文(20594)
科研(19936)
创新(19834)
大学(19243)
期刊
(64188)
经济(64188)
研究(41940)
(23915)
学报(22653)
中国(21954)
科学(20853)
管理(19635)
(18030)
大学(17364)
学学(16810)
(14068)
金融(14068)
财经(13862)
农业(12058)
经济研究(12020)
(11893)
技术(10623)
问题(9199)
业经(8702)
统计(8488)
教育(8336)
技术经济(7820)
(7712)
(7630)
决策(6784)
(6712)
商业(6438)
(6001)
理论(5899)
共检索到197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黄海琴  
本文利用2005-2007年广东省制造业微观企业面板数据,构建可达性相关指标,分析可达性对企业工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总体来看,省内可达性和省际可达性对企业工业增长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省际可达性对企业工业增长的影响更为明显。第二,从集群内外来看,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省内可达性对集群内企业的工业增长影响更为明显,省际可达性对集群内企业的工业增长影响弱一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德友  李小建  樊新生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相对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指标在对各县市可达性及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各县市可达性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县市可达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还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平均可达性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向外围地区递减的态势,可达性中心区的范围逐步拓展,交通干线指向性明显,平原地区可达性优于山区、丘陵或盆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可达性变化幅度也不均匀,可达性水平较差的地区改善程度明显,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推动地区间可达性的均衡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曹卫东  徐建  王玥  
以安徽沿江为实证,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高速公路网构建对节点区内联系及区外联系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节点总体可达性格局的变动;随后对总体可达性的变动幅度及其相对可达性变动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安徽沿江高速公路网络的构建显著提高了区域整体可达性,且促进了可达性的均衡化;区内联系可达性、区外联系可达性及总体可达性三者格局特征不同,路网构建所形成的影响也各有差别;东部及北部地区可达性变动幅度小于西南部地区;根据可达性系数的变化幅度及方向,可将节点归为相对可达性下降、相对可达性稳定及相对可达性上升3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海燕  伍业锋  
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为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是实际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却不成立。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中长期贡献,发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对同期的经济增长贡献力度较弱,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贡献巨大,这种贡献与此期间广东经济鲜明的投资推动型和外向型特征紧密相关。最后给出相应建议,在经济快速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薛红木  冯长春  张剑锋  
通过大数据技术抓取百度地图中28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之间的最短旅行时间,修正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公式,研究我国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高速公路网路对我国城市可达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高速公路网络下,可达性格局为以湖北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中心—外围"模式;高速公路网络下,转变为以湖北—河南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中心—外围"模式,向北方向拉伸显著;高速公路时空压缩效应显著,城市之间总通行时间距离压缩效应达46.76%;高速公路对城市可达性影响显著,可达性变化幅度在空间上多中心(西南省份、新疆、华北、河南)向外围递减的阶梯式格局;高速公路网络下我国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均衡度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燊  林晓言  
使用中国省域科技从业人员数度量省域的知识存量,以知识可达性为主要中间变量,将高铁开通后城市间最短铁路旅行时间纳入实证检验,利用2001—2015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中国高铁影响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一方面,知识存量对区域间知识溢出具有显著影响,知识存量高的地区的本地溢出效应较强;另一方面,高铁使得人与人正面交流更加便捷,进而降低了知识溢出的成本,各省可接收的知识显著增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思洁  朱长征  
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根据我国高速公路和经济发展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高速公路发展是实际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高速公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高速公路发展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较弱,但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贡献较大。针对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曦  
本文基于2004-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高铁开通对消费强度的影响。为了解决高铁开通所带来的空间相关性问题,更好体现其溢出效应,本文使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高铁开通显著影响了消费强度,这种效应是由高铁的局部效应和空间效应所导致。其次,高铁传递了消费需求和资源竞争的信号,加剧了城市间消费市场的竞争。此外,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际关系不同,高铁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消费强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为此,本文提出城市的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调整消费引导策略,从而促进本地消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奇  谢凯  秦芳  牛耕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是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及促进农村消费的重要措施。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城乡治理调查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将最近快递点到村委会的实际距离数据与家庭微观数据进行匹配,基于“快递下乡”工程这一政策背景,研究了农村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近快递点到村委会平均距离每缩短1公里,家庭年消费平均提升约270.54元。机制分析发现,“快递下乡”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村居民网络消费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改善农村流通体系、创新农产品销售方式增加农民收入,间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快递下乡”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享受型消费,有助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快递下乡”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消费提升效应更大。本文研究表明,农村快递工程建设不仅释放了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也降低了区域间消费不平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卫东  王菲  
笔者运用协整理论验证了高速公路产业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河南省高速公路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关系,但由于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其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尚不显著,而经济增长却是带动高速公路产业投资的格兰杰成因。此外,河南省经济增长自身及高速公路投资的波动造成了河南省经济增长对长期均衡路径的短期偏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冲  周黎安  
本文考察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因果效应,并讨论了影响渠道。基于1997-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高速公路电子矢量分布图,本文发现高速公路建设对县级人均GDP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高速公路分布的内生性问题,我们采用平均坡度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的工具变量进行了处理。作为稳健性检验,我们还考虑了GDP测量误差以及火车提速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业企业数据进一步发现,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带来了更多的企业进入和资本流入以及企业平均效率的提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姜庆红  李耕  陈松  
通过CiteSpace软件对1973年~2020年2017篇相关主题文献进行演化路径和知识图谱分析,厘清该领域在理论视角上的作用机制。然后梳理微观、宏观两种视角下高速公路溢出效应的作用路径,归纳实证分析中常用的空间计量方法。最后,构建出高速公路在经济增长中溢出效应的整合模型,提出这一领域现有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1)高速公路作用路径有待完善;(2)作用强度、范围有待确认;(3)研究对象有待精细;(4)实证分析方法有待深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浩  余壮雄  杨铮  
以城市作为空间单位,本文利用泊松模型考察了1998—2007年间可达性和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新企业选址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区域间需求可达性对新企业具有排斥力,供给可达性和区域内需求可达性对新企业具有吸引力。(2)区域内需求可达性对出口企业选址的影响并不显著,对非出口企业选址则具有明显的吸引力。(3)集聚经济是吸引新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其中地方化经济比城市化经济对新企业的吸引力更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拜琦瑞  杨开忠  
知识可达性(knowledge accessibility)是指一个区域(国家、地区、城市)与其他有关区域(同样也包括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知识流动(溢出)的便捷程度。知识分布的空间差异是理解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关键性因素。经济增长主要发生在产业集群高度可到达(可进入)的区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显示了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区位依赖(location-dependent)"。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一国一地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独立的。知识可达性的高低(或大小),反映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知识交流的"机会"和"潜力",而这种接触机会、接触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浩  余金利  
本文将中国在1997-2007年期间实施的铁路提速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改善的一次自然实验,选取京广线和京沪线作为铁路提速代表,构造了城市一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考察了其对城市可达性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整个铁路提速期间,提速使其沿途提速站点人均GDP提高约7.8个百分点;同时,铁路提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叠加效应。第二,铁路提速对城市区域内可达性和区域间可达性的改善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区域间可达性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第三,在铁路提速的推动下,上海和广州作为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较北京更加显著。第四,铁路提速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较第三产业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