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4)
2023(10343)
2022(8512)
2021(7808)
2020(6632)
2019(14565)
2018(14228)
2017(27334)
2016(14420)
2015(15508)
2014(14793)
2013(14721)
2012(13403)
2011(11676)
2010(11929)
2009(11375)
2008(11536)
2007(10466)
2006(9268)
2005(8580)
作者
(39953)
(33716)
(33461)
(31511)
(21401)
(16046)
(14915)
(12757)
(12627)
(12002)
(11417)
(11337)
(10917)
(10640)
(10408)
(10259)
(10044)
(9739)
(9504)
(9455)
(8235)
(8183)
(8020)
(7672)
(7460)
(7396)
(7371)
(7331)
(6647)
(6463)
学科
(78353)
(74797)
企业(74797)
(67384)
经济(67319)
管理(60838)
业经(27986)
方法(26629)
(23712)
(21676)
技术(19529)
(18974)
财务(18969)
财务管理(18953)
数学(18451)
数学方法(18291)
企业财务(17973)
农业(16285)
中国(15949)
(14530)
(13881)
技术管理(13512)
(13472)
地方(13343)
理论(13037)
(12951)
企业经济(12635)
(11739)
经营(11731)
体制(10530)
机构
学院(206799)
大学(199035)
(90336)
经济(88805)
管理(86115)
理学(73936)
理学院(73145)
管理学(72300)
管理学院(71895)
研究(65353)
中国(52992)
(41867)
(41836)
科学(38746)
(33089)
财经(32859)
(32795)
(32272)
(29769)
中心(29167)
研究所(28978)
业大(28101)
经济学(26783)
北京(25770)
(25654)
农业(25626)
商学(25563)
商学院(25354)
(24283)
经济学院(24178)
基金
项目(135639)
科学(110816)
基金(100689)
研究(100020)
(86836)
国家(86076)
科学基金(77095)
社会(66763)
社会科(63544)
社会科学(63530)
(55081)
基金项目(54349)
自然(49751)
自然科(48712)
自然科学(48703)
自然科学基金(47933)
(44263)
教育(43816)
资助(38706)
编号(38437)
(35497)
(33892)
创新(32092)
重点(30558)
(30353)
(29168)
成果(28389)
国家社会(27924)
(27045)
课题(26499)
期刊
(106188)
经济(106188)
研究(61085)
中国(40788)
管理(39808)
(36631)
(30644)
科学(28344)
学报(25391)
农业(21113)
技术(20613)
大学(19995)
业经(19942)
学学(19262)
(18704)
金融(18704)
财经(16859)
经济研究(16760)
教育(16100)
(14785)
(14658)
技术经济(13937)
问题(13465)
现代(12036)
科技(11609)
商业(11389)
财会(11292)
经济管理(10088)
世界(10085)
(9992)
共检索到312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孟韬  
三线建设是特定时期我国经济空间布局的特有现象。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三线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已转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众多三线企业实施了从山区到城市的战略迁移。目前三线企业初步完成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然而三线企业的迁移只是这类企业由政府主导的调整改造的完成,而由企业自身主导的持续发展与创新才刚刚起步。迁移解决的是"空间临近"问题,完成了产业集聚,进一步需要解决的是"组织临近"问题,形成产业集群,更为重要的是,形成基于产业集群的集群创新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蕊  刘珊  
企业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不同筹资决策的选择,而每一次的重大筹资决策都会带来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然而,企业在调整资本结构时进行的每一次筹融资决策行为,其目的始终是围绕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的。本文通过对资本结构的调整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剖析发现,以资本结构调整来支持企业从事创新,并以创新后的企业价值提升来完成资本的价值增值,从而形成"以创新驱动企业价值增长"的企业发展模式,可见资本结构的调整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传平  朱天松  黄向东  
经济结构调整是关系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问题。其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型企业 ;加速存量资源的优化重组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实现增量资源的升级带动 ;改革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 ,拓展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创新能力。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 ,企业必须以产业创新为核心进行战略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琪  张光明  张丹  何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聂红萍  方锦波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三线建设时期西北工业布局的主要基地。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发生变化,以及三线建设自身的局限性,三线企业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从"六五"时期(1981—1985年)开始,随着三线建设步入调整改造阶段,天水对三线企业进行调整改造,按"关、停、并、转、迁"的原则和方针,对选址不当、布局过于分散、经营困难的三线企业进行全面调整改造。与此同时,三线企业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系列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金融体系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系统分析不同金融体系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创新激励效应随着企业创新流程的不断深化呈上升趋势,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创新激励效应呈现"倒U型"趋势,整体上来看,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创新激励效应优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但金融体系结构调整显著存在门槛效应,唯市场导向的结构调整并不代表最优金融结构。从金融生态环境角度进一步探究金融科技发展与不同金融结构创新激励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明显提升了不同金融结构的创新激励效应,在金融科技的调节作用下,银行主导型体系的创新边际贡献随着创新流程的深化呈现上升趋势,而金融市场的边际贡献却在成果转化阶段呈现下降趋势。我国金融结构调整应根据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不能盲目追求市场化;重视金融科技创新的作用,鼓励企业根据创新价值流程匹配多元化融资,确保实现金融资本高效服务实体企业创新的目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雍君  
在当前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亟需民营经济在市场导向的经济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财税政策和财政体制创新是驱动这一过程的必要保障,也是为民营经济创造新发展空间以支持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步骤。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大华  
"三线四区"经济评价模型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增效创效工具。胜利油田于2015年提出了立足经济产量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理念,以运行成本、操作成本和完全成本三条成本线与油价对比作为经济产量效益评价的标尺,将评价主体划分为盈利高效、边际有效、增量低效和运行无效"四区",使油价波动与成本运行动态相联,实现了油田、区块、单井的效益分级,分类施策,业财融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杜杰灵  王冬银  戴珂  
20世纪60年代,西南地区是国家部署"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70年代末期国家政策发生调整后,"三线"企事业单位开始陆续向城市或发达地区调迁,在原生产、科研、生活区域遗留下大量的闲置建设用地,亟待盘活利用。为此,2015年上半年,笔者对四川、云南、重庆三省市"三线"调迁单位原址土地再利用和闲置废弃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以期找出闲置原因及盘活这些土地的办法。土地闲置废弃的原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伟  
甘肃天水三线企业的选址并没有严格遵照隐蔽、靠山、进洞的要求,反而比较强调科学性,许多企业选址是经过多次论证的。当时多数企业分布在天水市内及辖县的核心区。到20世纪80年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困难,甘肃省政府对一些布局非常不合理的企业进行调整。1984年之后,秦安县三厂为促进发展,在天水市内建立分厂,逐渐将总厂也搬迁到天水市,形成目前天水市的企业布局,使其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微电子企业工业基地,这与天水市三线企业当初的布局较为合理密不可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瑞祥  许志伟  王文甫  
在政府提倡社会创新、推动国企新一轮改革、降低民企融资成本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下,政府对国企和民企的支持行为必然会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此,本文在与中国经济具有较高匹配性的Chang et al.(2015)模型中选择从不同视角来探讨,如果政府实施对国企创新和民企融资支持的政策,那么经济结构应该如何变化。模拟发现:长期内,国企创新投入永久性提高加剧了结构问题,而政府对民企融资支出的永久性提高改善了经济结构问题;短期内,政府实施对国企创新和民企融资的支持政策会使总产出、国企以及民企的产出水平提高,而使工资、总消费和总投资的水平下降。这蕴含着,政府可同时实施对国企创新和民企融资的支持政策,以达到保增长和调结构的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允卫  
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中小企业和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各有不同的优、劣势。大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中小企业则具有明显的"行为优势"和"创新活力"。从企业集群层面看,由于内部结构的不同,大企业主导型集群往往具有一般大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征,而中小企业集群则能整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各自的优势,创造出新的技术创新优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忠利  刘喜杰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量子力学的建立,完成了物理学革命,现代物理学取代了经典物理学。20世纪中期以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使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融为一体,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现代科技革命所包含的领域十分广泛,它以微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宇宙航天技术、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群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现代科技成果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本文从诱导创新理论出发 ,分析了在农业结构调整条件下农业技术创新所面对的不均衡条件及其制度安排。认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本身必须进行创新 ,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