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6)
2023(10574)
2022(8085)
2021(7557)
2020(5922)
2019(13094)
2018(13186)
2017(24228)
2016(13486)
2015(15093)
2014(15296)
2013(14766)
2012(13573)
2011(12316)
2010(12676)
2009(11840)
2008(11978)
2007(11314)
2006(10463)
2005(9555)
作者
(39685)
(33917)
(33155)
(31750)
(20960)
(16272)
(14976)
(13133)
(12779)
(11927)
(11607)
(11367)
(10595)
(10563)
(10383)
(10189)
(9962)
(9752)
(9700)
(9397)
(8581)
(8400)
(8201)
(7824)
(7768)
(7607)
(7604)
(7222)
(6897)
(6740)
学科
(58078)
经济(58016)
(49096)
(40420)
农业(32819)
管理(31919)
业经(20479)
中国(19454)
(19397)
企业(19397)
地方(16199)
方法(15627)
(14294)
数学(12814)
(12674)
数学方法(12607)
农业经济(12514)
(11463)
发展(11355)
(11344)
(9829)
(9568)
农村(9545)
(9524)
(9464)
建设(9359)
土地(9178)
环境(8736)
理论(8554)
(8552)
机构
学院(194533)
大学(189258)
(75760)
经济(73783)
研究(69712)
管理(69705)
理学(58860)
理学院(58166)
管理学(56897)
管理学院(56581)
(54811)
中国(54777)
科学(44197)
(41841)
农业(41502)
业大(36010)
(35699)
中心(33770)
(32678)
(32258)
研究所(32144)
(29267)
师范(29013)
(25951)
北京(25868)
农业大学(25668)
(25149)
财经(24655)
(24276)
师范大学(22714)
基金
项目(127344)
科学(99637)
研究(96650)
基金(89505)
(78466)
国家(77653)
科学基金(65784)
社会(61171)
社会科(57303)
社会科学(57285)
(52171)
基金项目(48050)
教育(42771)
编号(42599)
(42033)
自然(40384)
自然科(39264)
自然科学(39255)
自然科学基金(38512)
资助(34178)
成果(34051)
(31384)
(29981)
课题(28881)
重点(28534)
(27357)
(25385)
国家社会(25348)
发展(24333)
(24055)
期刊
(99984)
经济(99984)
(61181)
研究(55681)
中国(50999)
农业(41604)
学报(33786)
科学(31166)
大学(26324)
教育(26304)
学学(24449)
业经(23146)
(22751)
管理(22345)
(20223)
金融(20223)
(19346)
技术(18042)
农业经济(14886)
问题(14649)
农村(14615)
(14615)
资源(13163)
(13117)
图书(12840)
经济研究(11844)
财经(11732)
世界(11070)
经济问题(10509)
业大(10385)
共检索到310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增元  周平平  
现代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过程,亦是一个空间再造及资源配置的过程。诸多新型空间在新社区建设中被塑造出来,这些空间的资源配置中,权力空间凸显政治资源,弱化自治资源,组织空间充分利用有限的民间社会资源,服务管理空间整合村干部资源及社会力量,娱乐活动及交往空间推动强大硬件资源。资源配置非均衡性导致空间失调,使得当代农村新社区建设陷入了困境。中国走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困境,需要在空间正义理念,实现政治资源、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平衡发展;在保障权力空间地位基础上,强化管理服务空间功能,促进社会自组织空间有序发展,保障居民的发展权利及权益;合理配置相应资源,引导扩展个体的活动及交往空间,培养健康人格及良好社会心态;保障资源配置及空间生产中的居民参与权利,切实保障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斌  李磊  
在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家提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质量,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本文探究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使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国农村教育资源呈现出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的特点,其配置使用效率在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农村学校布局与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斌  李磊  
在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国家提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质量,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本文探究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使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国农村教育资源呈现出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的特点,其配置使用效率在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农村学校布局与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明初  彭香萍  江惺俊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经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在为社会资源供应结构提供优化契机的同时,又向教育资源配置提出资源结构均衡的要求。均衡配置城乡中小学的教育资源,紧迫任务主要有二: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夯实资源均衡配置的经济基础;二是拓宽乡村教师的来源渠道,改进乡村教师的供应结构,为乡村学校的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增元  尹延君  
作为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居住、生产发展的重要载体,农村社区是各种风险的频发地和聚集地。在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实践探索过程中,居民生存发展、社会稳定、经济运行、权力运行、财务运行、突发性公共事件等都给广大社会居民带来各种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制约着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同时也影响基层社会和谐与基层政权稳定,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总体上来看,传统经济发展统辖社会治理的理念、"应付"治理思维逻辑与事权下放和财权收紧的制度设计、市场优化配置资源与特殊性社会生产要素的运行制度、强化治理理念与外强中干的基层政权运转制度是农村社区多重风险并存的重要原因,深层次原因体现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长期存在偏差的"理念—制度"治理逻辑。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如何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础,保持基层社会稳定与有效治理,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乡村善治目标,需要转变治理理念,重构现代新型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从而有效规避农村社区风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巍  孟杰  
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城镇化过程中势必会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调整。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资源配置也要顺应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村体育资源配置进行重新调整。当前,农村体育资源配置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应该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促进农村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小平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村庄建设的程度、水平很重要,因为无论是加速城市化,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是进行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和体制创新,都需要农民具有现代素质、现代化思想意识观念,需要农民生活、生长环境的现代化。现代村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环节,现代村庄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梦琳  
为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本文系统地比较分析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前后的资源配置状况,以确定配置方式的有效性或选择合理的调控制度。结果表明,与土地征收相比,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但在有无相应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如何安排以及利益主体行为趋向的影响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一定更有效。如果缺乏合理规范或有效的制度安排,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功能仍然是微弱的或将带来资源配置负效应。要实现土地资源最优配置,就必须在把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系统内部结构及外部环境对资源配置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优化调控。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立法建设,为流转提供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佳贵  黄群慧  
本文在分析工业现代化对自然资源配置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与工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工业发展与工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自然资源开发和能源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把多勋  王冬兰  
论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把多勋,王冬兰据测算,1972-198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增量中。科技进步作用所占比重为27%,"六五"期间升至35%,"七五"期间又达40%左右,但同时,发达国家的平均值已达80%以上。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刚  曲铁华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教育出现了两种价值取向的嬗变,即以农村为中心的农本主义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城本主义。时至今日,两种价值选择已经成为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悖论,农村教育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陷入片面性和工具性。重构的理路在于将城乡教育发展纳入一体化发展格局,走"和而不同"的发展道路;同时回归教育的本体价值,促进乡村少年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梦琳  陈利根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及其政策含义。研究方法:经济分析。研究结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缓解了供需紧张,减少建设占用耕地的潜在威胁;实现了帕雷托改进,增进社会福利。研究结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现优化配置必须以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为前提,以保障农民权益为关键,以政府规范为保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宏  
论文结合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特征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分析存款利率定价与居民储蓄流向、贷款定价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通过实证对利率市场化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及流动的影响因素和程度作出测定检验,结论显示: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传导作用显现,而且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段洪成   武文   柳佳  
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在东部地区、非粮食主产区和高科技投入地区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新基建驱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传导作用。门槛分析显示,在跨过数字新基建的单门槛和要素配置效率的双门槛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更显著。空间分析发现,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新基建布局、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实施区域特色发展战略的建议,以期为扎实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参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