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0)
- 2023(17454)
- 2022(15209)
- 2021(14243)
- 2020(12043)
- 2019(27498)
- 2018(26945)
- 2017(52132)
- 2016(28362)
- 2015(31789)
- 2014(31483)
- 2013(30532)
- 2012(27973)
- 2011(25105)
- 2010(25086)
- 2009(22901)
- 2008(22094)
- 2007(19306)
- 2006(16990)
- 2005(14879)
- 学科
- 济(108125)
- 经济(107960)
- 管理(84629)
- 业(75532)
- 企(63813)
- 企业(63813)
- 方法(50804)
- 数学(44050)
- 数学方法(43417)
- 财(31101)
- 农(29277)
- 中国(28616)
- 学(25449)
- 业经(24189)
- 地方(22720)
- 制(22201)
- 环境(19778)
- 农业(19157)
- 理论(18475)
- 贸(18281)
- 贸易(18269)
- 务(18245)
- 财务(18165)
- 财务管理(18121)
- 易(17698)
- 和(17479)
- 企业财务(17218)
- 技术(17131)
- 划(16666)
- 银(16470)
- 机构
- 大学(395617)
- 学院(392220)
- 管理(154630)
- 济(152443)
- 经济(149038)
- 理学(134620)
- 理学院(133136)
- 管理学(130579)
- 研究(130256)
- 管理学院(129879)
- 中国(96148)
- 京(83531)
- 科学(82285)
- 财(73138)
- 所(64248)
- 农(64141)
- 中心(60590)
- 业大(59734)
- 研究所(58745)
- 财经(58265)
- 江(57744)
- 经(53041)
- 范(52416)
- 北京(52057)
- 师范(51838)
- 农业(50287)
- 院(48291)
- 州(46636)
- 经济学(46487)
- 财经大学(43619)
- 基金
- 项目(276185)
- 科学(217213)
- 基金(201446)
- 研究(199296)
- 家(176804)
- 国家(175379)
- 科学基金(150621)
- 社会(126194)
- 社会科(119480)
- 社会科学(119450)
- 省(107365)
- 基金项目(106947)
- 自然(99189)
- 自然科(96873)
- 自然科学(96846)
- 自然科学基金(95099)
- 教育(92054)
- 划(91033)
- 资助(82769)
- 编号(80316)
- 成果(65032)
- 重点(62155)
- 部(60914)
- 发(57945)
- 创(57152)
- 课题(55297)
- 创新(53416)
- 科研(53245)
- 教育部(52341)
- 国家社会(52092)
- 期刊
- 济(163378)
- 经济(163378)
- 研究(113817)
- 中国(73813)
- 学报(65653)
- 科学(59153)
- 农(57603)
- 财(56432)
- 管理(55650)
- 大学(49964)
- 学学(46938)
- 教育(43970)
- 农业(39537)
- 技术(32878)
- 融(32037)
- 金融(32037)
- 财经(28185)
- 业经(26699)
- 经济研究(25821)
- 经(24093)
- 图书(21845)
- 问题(21410)
- 业(19669)
- 版(19236)
- 科技(18850)
- 理论(18304)
- 技术经济(17572)
- 资源(17114)
- 现代(16836)
- 实践(16732)
共检索到565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子豪 袁丙兵
本文从空间关联和门槛效应两个视角提出了腐败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影响的相关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5年30个省区和2007—2015年217个地市层面的数据,采用动态空间计量和动态面板门槛方法,对相关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本地腐败问题和邻近地区腐败问题恶化对本地政府环境治理确实存在负面影响。同时,腐败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影响存在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当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或人力资本水平比较低时,腐败对政府环境治理的负面影响比较显著;反之则反是。对于地方政府加强环保腐败治理、推进地方政府考核评价优化以及构建更加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研究结论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腐败 地方政府 环境治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史青
本文从政府廉洁度的视角出发,在考虑FDI影响环境标准的制定——即环境规制是内生的前提下,利用1999-2007年的中国省级工业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工业FDI、环境规制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如下:(1)我国较为宽松的环境政策确实对FDI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前人的研究低估了这一影响;(2)FDI对环境标准的影响与当地政府的廉洁程度有关,在我国目前状况下,FDI对当地的环境标准有负面影响;(3)总体来说,外资确实增加了当地的污染排放量,而对污染排放密度的影响未得到定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规制 环境污染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皮建才
本文通过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考察了"中国模式"。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作用,以地方政府为主线分析了转型时期进取型地方政府是如何发挥"扶助之手"作用的,回答了进取型地方政府如何甄别当地企业经理能力、如何施出"扶助之手"以及如何实施分成契约等三个连贯的问题。总体上来看,本文探寻了"中国模式"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对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机制给出了一个经济学解释。
关键词:
中国模式 激励理论 地方政府 扶助之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威 吉富星 曹碧茹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合作倾向并主动开展考察学习来获取先进发展经验。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合作导向下地方政府开展考察学习强度越高,则所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绩效考核压力越大,则地方政府考察学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显著;考虑到竞合因素的相互影响,地方政府竞争程度会抑制地方政府考察学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正向关联。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基础上,文章运用2003—2019年间247个地级市政府考察学习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同时,结合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具体实现形式,地方政府考察学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在产业政策、产业园区、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法治建设、乡村建设等多维度体现出来。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考察学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影响与考察学习类型、能力因素存在紧密关联。文章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需求,探索构建政治激励影响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完整认知框架,揭开地方政府履职行为的“黑箱”,研究结论有助于地方政府树立更为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履职导向,为完善地方政府合作式治理关系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云强
大学生廉洁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岗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它是一种关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诚信素质、职业规则的教育,职业性是它的最显著特性。从职业的视角探讨和实践大学生廉洁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职业视角 大学生 廉洁教育 职业道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海涛 李成明 董志勇
本文基于1998—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地方政府干预对省级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并进一步讨论了地方政府干预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干预的生产率损失明显大于西部地区;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地方政府干预随着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推动作用。当越过第二重门槛,地方政府干预将带来生产率损失,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各个省份均已越过第二重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持续走低的现象,为简政放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燕
政府的性质与边界是一个跨越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社会科学重要研究领域。在传统上,学界将政府角色定位为"守夜人"与"裁判员",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常常突破这一界限,却取得了良好绩效。为了解释理论与现实的背离,本文将摒弃传统经济学的"政府—市场"二分法以及"市场—企业"二分法,从微观的合约角度去联接"市场"、"企业"与"政府"这3种组织形式。根据"交易费用—合约分析",所有组织的本质均为合约,而合约的条款与形式由交易费用决定。因此,政府性质与企业性质一样,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的合约组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寿宁
专项资金制度下的地方政府环保职能──中国排污收费制度及其效应的初步考察唐寿宁环境问题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当一方的行为以非市场方式(既不是通过价格的变动)影响另一方的福利时,就产生了外部影响。因此,解决外部性问题有赖于非市场的方式。由政府组织提供环境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G.夏博·切莫 李百玲
问责、透明和廉政是民主体制和民主进程的本质因素。问责和透明又是建设廉洁政府、打击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廉政、问责、透明和腐败等概念的分析,对腐败的表现形式、数量、引起腐败的原因,以及腐败对民主政治和改革、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了系统的探讨,也为打击腐败和分析政策改革的核心问题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案例研究。
关键词:
问责 透明 廉政 腐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汤旖璆 施洁
利用2003—2016年全国87个重点城市的数据,通过DEA-Tobit、面板门槛回归等方法,深入探究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赶超行为以及环境治理效率三者关系,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影响不同:三、四线等经济欠发达城市群的地方政府赶超行为能够为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带来正向影响,但一线及新一线等经济发达城市群地方政府的赶超行为却不利于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效率的非线性影响主要分布于行政级别较低、经济发展落后区域。上述区域的财政分权只有达到或者超过门槛值时,地方政府赶超行为才会对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 环境治理效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亮
政府信息公开被认为是加强社会监督并抑制腐败的重要机制,但其反腐效应尚未得到实证证实。文章采用中国城市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对政府廉洁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信息公开对政府腐败水平产生了负向影响,但仅在部分指标上是统计显著的,表明政府信息公开的反腐作用有限。当前,政府信息公开仍然停留在浅层、片面和有选择的领域,大量核心关键领域的深层次信息未能全面有效公开,可能是其反腐作用不足的关键原因。最后,文章对研究的意义和启示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 透明 腐败 问责 廉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蔡琛 郑改改
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地方政府往往会受到空间地理上邻近地区税收政策的影响。通过空间计量面板数据模型与1998—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各省在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方面,存在明显的税收竞争,地方政府间的所得税竞争显著,呈现空间策略互补的特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傅志华 梅辉扬
在财政支持减污降碳目标背景下,研究数字技术如何促进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效率提高,对于实现减污降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熵权法,分别测算了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效率和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基于200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面板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可显著促进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效率的提高,其促进效果呈现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以财政分权程度和地方政府竞争强度为门槛的非线性现象,随着财政分权程度和地方政府竞争强度的提高,数字技术对地方政府环保支出效率的促进作用会减弱,而且数字技术对相邻地区政府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把握数字机遇,推进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立足顶层设计,调整环境保护事权划分;协同绿色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因地制宜施策,助推区域数字技术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彩云 苏丹妮 卢玲 王勇
在中国式分权下,政绩考核直接影响环境政策的执行效果。文章基于地方政府间环境治理策略互动的视角,首先结合分权理论、政治锦标赛、行政发包制等,提出了政绩考核影响地方政府间环境治理策略互动的假说。在此基础上,采用2003-2014年中国27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合理的政绩考核指标和分权体系可以使环境治理向"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环境绩效指标直接增强了地方政府间"竞相向上"的策略互动;经济绩效指标则减弱了"竞相向上"的策略互动。进一步地,政绩考核与分权相结合对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产生影响:严格的环境绩效指标通过事权和财权弱化了"竞相到底"的策略互动,强化了"竞相向上"的策略互动;而经济绩效指标则通过事权和财权强化了"竞相到底"的策略互动,弱化了"竞相向上"的策略互动。文章据此提出的政策启示是:环境治理须"联防联控",合理设定政绩考核指标,且配之以合理的分权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涛 陈彦桦 王嘉炜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5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研究选取了评价西部地区的9项重要经济指标,运用熵值法研究了2008-2012年的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的城市经济实力排名,并在此前提下,运用主成分回归对2003-2012年北部湾地区经济拉动力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2年,相比于广西另外10个城市,北部湾经济区中各城市的经济实力均有提升,北部湾地区的经济由投资拉动转为出口拉动。由此可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已初见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