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2)
2023(7645)
2022(6411)
2021(6061)
2020(5114)
2019(11415)
2018(11508)
2017(21014)
2016(11482)
2015(12930)
2014(12998)
2013(12532)
2012(11765)
2011(10577)
2010(10959)
2009(10191)
2008(10396)
2007(9605)
2006(8743)
2005(7829)
作者
(36936)
(30577)
(30512)
(29000)
(19369)
(14974)
(14005)
(12103)
(11562)
(11004)
(10669)
(10505)
(9724)
(9711)
(9461)
(9430)
(9313)
(9128)
(8905)
(8795)
(7801)
(7669)
(7387)
(6979)
(6947)
(6810)
(6795)
(6788)
(6367)
(6178)
学科
(44817)
经济(44785)
管理(43817)
(34372)
(30051)
企业(30051)
方法(19668)
环境(16666)
数学(16236)
数学方法(15878)
技术(13733)
(13532)
(11233)
(11035)
中国(11028)
业经(10595)
(10556)
资源(10425)
(9986)
地方(9738)
理论(9448)
(9437)
(8207)
银行(8187)
生态(8166)
(8001)
财务(7971)
财务管理(7944)
农业(7796)
(7792)
机构
大学(171440)
学院(170832)
管理(66442)
(60435)
研究(58976)
经济(58733)
理学(56068)
理学院(55371)
管理学(54128)
管理学院(53839)
中国(45652)
科学(41385)
(39001)
(31320)
(29504)
中心(28703)
研究所(28632)
(27855)
业大(27376)
(27249)
北京(24603)
(24235)
师范(23997)
农业(23239)
(22221)
财经(22070)
(21854)
技术(20988)
(19814)
(19812)
基金
项目(117604)
科学(91571)
基金(83659)
研究(82293)
(74986)
国家(74463)
科学基金(63383)
社会(50627)
社会科(48069)
社会科学(48050)
(47173)
基金项目(44998)
自然(42725)
自然科(41553)
自然科学(41540)
自然科学基金(40717)
(39377)
教育(36337)
资助(33902)
编号(33276)
重点(26849)
成果(26616)
(25057)
(24491)
(23928)
计划(22726)
创新(22631)
课题(22484)
科研(22358)
国家社会(21243)
期刊
(68836)
经济(68836)
研究(43173)
中国(38470)
学报(31236)
科学(27801)
(25003)
管理(23304)
(22865)
大学(21915)
学学(20273)
技术(18092)
农业(17965)
教育(17947)
图书(15305)
资源(13147)
(12310)
金融(12310)
(10947)
科技(10551)
书馆(10466)
图书馆(10466)
技术经济(10455)
财经(10351)
情报(10180)
业经(10097)
经济研究(9194)
统计(9185)
(8906)
(8853)
共检索到259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婷婷  张涛  侯俊利  高宇  
作为一种重要的时空分析方法,空间信息技术在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极富优势,并能在未来加强渔业的可持续管理水平。本文总结了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空间模型、空间统计学)在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在渔业生态环境数据采集和监测中的应用;(2)在渔业数据库建立中的应用;(3)在渔业资源生态评价中的应用:包括渔业资源的时空分布模拟、环境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研究、生态热点区的确定(产卵场、迁移通道等)、鱼类关键生境评估、渔业资源量大小估算;(4)在渔业管理及决策中的应用: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桂媛  陈静  段中元  马树清  
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环境会产生不可逆转的重大扰动,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作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工程区域环境问题分析与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至关重要。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分析水电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产生扰动的特点,结合产生扰动的各环境要素,构建工程施工区环境监测体系。收集、整理相关监测数据,采用环境因子综合评价法对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各种环境因子的现状以及变化过程、总结区域环境总体状况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自2007年工程大规模动工以来,区域的生态脆弱度大幅度升高,2008年达到顶峰,自2009年起环境开始改善,保持优于2007、2008年的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驰  李纯厚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是指生物体内的一些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并能产生一些可检测变化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应用到环境监测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由于其测定指标全面、准确、系统且具有特异性等优点,近十几年来作为污染物暴露和毒性效应的早期预警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评价中。本文对一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在环境检测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冬梅  曾忠禄  
德尔菲法技术预见准确性和可靠性低有两大原因:一是专家的认知偏差或有限理性,二是技术发展不确定性水平高。针对第二个原因,本文提出在德尔菲法技术预见后引入技术环境监测法。技术环境监测法的作用是监测德尔菲法专家预见时基于假设和预见结果的早期迹象是否出现,及时确认或修正专家前期的预见结果,从而提高技术预见的可靠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真理  
简要介绍了世界银行对水电工程的环境政策,概述了埃及阿斯旺、巴西伊泰普、中国的二滩和三峡等四个世界著名水电站的长期环境监测计划和减少负面影响的对策。水电工程对周边环境会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对大型水坝的负面影响作了集中的阐述。埃及的阿斯旺高坝建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还没有引起重视。长期的生态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一些环境影响比如河床侵蚀等实际上被过分夸大,而另外一些,如对传统的制砖业带来的影响又被忽视;巴西的伊泰普水坝在兴建过程中注意了采取措施减少负面影响,如在库周地区植树造林,兴建生物屏障,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动物救护等;中国的二滩水电站由世界银行贷款兴建,并执行了世界银行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海芹  高世楫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数据质量、改善政府公信力、增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效果。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部署难以落地;政府简政放权和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面临"两难困境":既要依靠社会监测力量又困于社会监测力量薄弱,既要稳定政府监测队伍又困于激励机制不足,政府数据的公信力仍不足。下一步要在制定环境监测条例、为部门生态环境监测协作提供机构和机制保障、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引导和监管、重塑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海芹  高世楫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数据质量、改善政府公信力、增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效果。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凸显:统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部署难以落地;政府简政放权和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面临"两难困境":既要依靠社会监测力量又困于社会监测力量薄弱,既要稳定政府监测队伍又困于激励机制不足,政府数据的公信力仍不足。下一步要在制定环境监测条例、为部门生态环境监测协作提供机构和机制保障、加强政府对生态环境监测市场引导和监管、重塑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乌云娜  冉春秋  高杰  
结合环境监测的由来及其评价发展进程,从监测结果的科学性、监测方法的系统性及应急技术的实用性角度,重点介绍了3S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科学等监测手段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当前环境问题的特点,探讨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游晓斌  任谊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静  郭旭东  何挺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基于“3S”技术的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具体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指标体系、生态环境退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将监测与评价指标应用于规划和政策制定,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服务。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段金荣  张红燕  施炜纲  
利用VB提供的串口通讯控件(Mscomm32.ocx),把GPS接收机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实时显示在MapX的活动图层(animation layers)上,实现与其它Windows下的用户程序进行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达到动态实时显示和监测的目的。将此技术运用到渔业资源监测,通过编程技术把显示在活动图层的监测船只航迹转化成区域,准确计算出流置网的拖曳水域面积,更加精确估算出渔业资源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朝辉  欧绍华  吴文辉  
针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存在环境监测体系不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不完善、自然灾害预防体系有待改进、游客体验监测体系没有建立等问题,提出建立长期定位的环境监测保护体系、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等措施,完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保护其生态环境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欣超  辛晓平  徐大伟  庾强  闫瑞瑞  王路路  秦琪  邵长亮  
[目的]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对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开始以数字化管理技术为切入点,实现网络化、空间化、智能控制为主的全面信息化阶段,能够提供系统的数字信息和实用的数字化产品。[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草畜业先进国家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对国外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出如下5条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做法:1.从政策大局上转变养殖方式,保护生态环境;2.构建完善的草原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3.加强草原信息化体系建设;4.设立专门的资金项目加大专业人员的培训及与科研机构的合作;5.促进畜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草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建议,对完善我国草原信息服务体系和推动我国草原畜牧业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高兴  周凯   刘悦  
2003年5月16日,国务院下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规划纲要》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确定了到200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左右;2010年达到5%以上,逐步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两年来,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局长赖志平同志(深圳市海洋局)高度重视深圳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针对这个宏伟的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就如何提高海洋资源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冬梅  曾忠禄  
基于理论论证和实证检验,通过引进专利分析法和技术环境监测法,构建了一个结合专利分析与技术环境监测的技术预见模型。与传统的德尔菲法技术预见相比,该模型能减少专家预见过程中的认知偏差,使技术预见操作起来更有系统性,并能通过技术环境监测与跟踪的机制及时确认或及时修正对未来的预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