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1)
- 2023(8033)
- 2022(6643)
- 2021(5918)
- 2020(4689)
- 2019(10700)
- 2018(10170)
- 2017(20272)
- 2016(10534)
- 2015(11207)
- 2014(11329)
- 2013(11427)
- 2012(10881)
- 2011(10008)
- 2010(10217)
- 2009(9517)
- 2008(9033)
- 2007(8011)
- 2006(7345)
- 2005(6812)
- 学科
- 济(71153)
- 经济(71100)
- 管理(26966)
- 业(23263)
- 方法(22053)
- 数学(19906)
- 数学方法(19754)
- 地方(19673)
- 中国(17263)
- 企(16921)
- 企业(16921)
- 学(13337)
- 地方经济(13109)
- 农(11417)
- 业经(11065)
- 财(10423)
- 环境(9342)
- 制(8676)
- 融(8463)
- 金融(8462)
- 农业(8430)
- 发(7967)
- 经济学(7628)
- 银(7626)
- 银行(7614)
- 贸(7430)
- 贸易(7424)
- 行(7348)
- 城市(7121)
- 和(7115)
- 机构
- 大学(160572)
- 学院(159888)
- 济(79578)
- 经济(77988)
- 研究(63316)
- 管理(56351)
- 理学(48328)
- 理学院(47607)
- 管理学(46760)
- 管理学院(46435)
- 中国(45483)
- 科学(37117)
- 京(33895)
- 财(33781)
- 所(32101)
- 研究所(29101)
- 财经(27284)
- 经济学(26967)
- 中心(26884)
- 经(24814)
- 农(24382)
- 经济学院(23956)
- 江(23559)
- 院(22912)
- 业大(21290)
- 北京(21279)
- 范(21195)
- 师范(21011)
- 财经大学(20307)
- 科学院(19563)
- 基金
- 项目(105844)
- 科学(84896)
- 基金(80119)
- 研究(73221)
- 家(70818)
- 国家(70346)
- 科学基金(60483)
- 社会(51460)
- 社会科(49094)
- 社会科学(49080)
- 基金项目(42444)
- 省(39480)
- 自然(38410)
- 自然科(37599)
- 自然科学(37590)
- 自然科学基金(36898)
- 划(33724)
- 资助(32236)
- 教育(31939)
- 编号(25770)
- 发(24229)
- 重点(24228)
- 部(23454)
- 国家社会(22882)
- 创(21108)
- 成果(20426)
- 教育部(20189)
- 创新(20018)
- 科研(19856)
- 发展(19686)
共检索到245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汪增洋 豆建民
本文使用参数和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空间依赖性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以及城市经济增长行为的非线性。研究发现,空间依赖性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趋同,城市经济增长不仅受自身初始收入水平和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影响,还受到周边城市的初始收入水平、人口增长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非线性特征随周边的城市人口增长率、投资率的变化而变化,揭示出城市密集区具有投资效率高、人口吸纳能力强的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贺 刘金平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增长效应和相关性分析一直是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应用传统的最小二乘和空间依赖性回归模型比较分析,分别以中原经济区的县级和市级的社会、经济数据,对中原地区经济的增长效应、溢出效应及溢出边界进行动态演化分析,得出:中原地区县域经济的增长集聚效应明显,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形成,总体呈现中心外围的辐射结构,但是市域尺度视角下,经济的空间依赖性不明显。邻近县域的经济增长对本地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溢出仅作用于地级市内,具有边界效应,这也说明经济增长的集聚与扩散密切关联。最后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提出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为中原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覃成林 刘万琪 贾善铭
以1997—2011年中国6次铁路提速和高铁开通为背景,在β趋同模型中加入用可达性度量的铁路交通发展因素,并用频次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衡量可达性,从全国、区域和城市3个空间层次分析了中国铁路交通发展对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结果显示:铁路交通发展对全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提速铁路沿线城市的经济增长的β趋同均有促进作用,对西部地区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增长的β趋同有阻碍作用,而铁路交通发展对非提速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增长的β趋同的影响甚微,对中部地区铁路沿线城市经济增长的β趋同的影响不确定。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永平 叶初升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理区位因素之后,资源依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依然呈现反相关关系,"资源诅咒"在城市层面同样存在。同时,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依赖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联合影响,距离重要港口城市、中心大城市和三大经济区域中心城市越近,城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低,其经济增长越好,优越的地理区位能够减轻资源依赖导致的"资源诅咒"效应。最后,我们的分析也表明,通过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意愿,阻碍FDI流入,弱化民营经济增长等渠道,资源丰裕导致的资源依赖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明辉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地区)出于提高治理效率以提高竞争力的目的,纷纷对其公司治理加以改革,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但是,公司治理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一国公司治理的变迁必然受到其原先路径的影响。因此,即便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不同国家(地区)的公司治理也不会发生完全的趋同;公司治理的差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
关键词:
路径依赖 公司治理趋同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Lucas(1 988,2 0 0 2 )一直强调城市具有不同于国家、省区层面上的经济增长特性 ,但为现有的有关文献所忽视。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 ,就我国 2 1 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展开讨论 ,结果发现 ,与我国省区趋同模式不同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 ;从趋同机制上看 ,我国城市层面上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 ,且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城市 趋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张可
本文将环境污染扩展到生产密度理论模型中,构建了一个经济集聚对污染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模型,从治污成本分摊、治污技术溢出、治污集中监管、治污的专业化分工四个方面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解释。采用2002—2011年中国285个城市的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和污染排放强度间的关系及其空间依赖性。研究表明,经济集聚与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当经济集聚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提高城市经济集聚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强度。经济集聚的间接效应和反馈效应分别占直接效应的52.4%和40%,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特征。最后,运用广义倾向评分法分别考察了有空间依赖和无空间依赖两...
关键词:
空间相关 集聚 污染 城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冀 严汉平 刘世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表明,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交易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的形成和城市化的推进,而且有效地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分税制改革带来的地方财政收支责任失衡,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运用使用附加人力资本和土地出让的四要素CES生产技术模型构造了城市经济增长的面板趋同方程,考察了中国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性的实质性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思博
经济增长方式是探讨经济增长结构层面的问题,经济增长结构是决定社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20012014年间中国大陆30个省份(除西藏外)省际面板数据,将经济增长对能源产业依赖性研究划分为四个阶段,借助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对比不同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产业间的关系,验证两者间是否存在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假设,在此层面揭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逻辑,从而论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特征。研究发现:整体层面,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产业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但引入虚拟变量及其相互项结果显示,2007年后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保华 徐丽天
本文主要讨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的趋同假说的来源及其相关的经济含义 ,并结合 1990年代以来的趋同假说的研究动向 ,介绍了验证趋同假说的主要方法及其重要实证研究结果 ,对通过假说衡量新旧经济增长理论间的差异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趋同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尹希果 孙惠
使用1979—2008年我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系,研究表明:(1)我国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在控制了空间依赖性、居民消费水平及增速等差异后,中国省市经济增长表现出收敛现象,收敛速度为6.97%;(3)消费水平及消费增长率对经济增长收敛产生显著促进作用,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来源,并因此拉动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和赶超,是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大丰
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绝对趋同。这样的结论有悖于我国城市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性事实。本文认为,部分线性加法模型(Additive Partial Linear Model)可以克服经典的趋同检验工具的缺陷,是趋同检验的合适技术。本文运用部分线性加法模型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间存在俱乐部趋同,并不存在所谓的绝对趋同。经典的趋同检验方法对于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趋同问题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误导。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趋同 部分线性加法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浦阳 韩帅 张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产业集聚给城市经济带来了多层面的影响。基于理论上的可能性,本文提出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假设,并使用我国城市数据和Panel 2SLS计量模型加以验证。我们将城市产业集聚进行了结构和行业的细分,结构上分为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城市经济规模集聚,行业上分为工业与服务业两种产业的集聚。研究发现,服务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说明这两种集聚带来的拥塞效应快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且,我们以就业密度为指标计算U型拐点是665人/Km2。而工业集聚中无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城市经济规模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一直存在着稳定的倒U形关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大来 陈仲常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银行业竞争结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国的银行竞争结构不仅主要存在着空间依赖性的特征,同时也有空间异质性的表现;在控制了银行业竞争结构、金融深化、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等差异后,各省份的经济增长符合条件收敛假说,表明省际间银行业竞争结构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增加对加快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快落后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缩小省际间银行业竞争结构差异,提升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度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思博 陈彦博
基于2003—2014年我国西部12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探究我国能源产业投资依赖性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在我国西部地区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集聚特征。研究时段内,能源产业投资依赖性、人力资本积累、科技研发投入、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固定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结构良好,整体层面,经济增长对能源产业投资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但引入虚拟变量交互项结果显示,2008年后,西部地区经济增
关键词:
杜宾计量模型 经济增长 能源产业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