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99)
- 2023(17747)
- 2022(15012)
- 2021(13937)
- 2020(11631)
- 2019(26885)
- 2018(26103)
- 2017(48790)
- 2016(26204)
- 2015(29477)
- 2014(29416)
- 2013(29061)
- 2012(27240)
- 2011(24651)
- 2010(24773)
- 2009(23261)
- 2008(22170)
- 2007(19466)
- 2006(16907)
- 2005(15563)
- 学科
- 济(115826)
- 经济(115721)
- 管理(70133)
- 业(69701)
- 企(54586)
- 企业(54586)
- 方法(47714)
- 数学(42344)
- 数学方法(41844)
- 中国(37367)
- 农(32462)
- 地方(31875)
- 财(29193)
- 融(28814)
- 金融(28811)
- 银(27485)
- 银行(27452)
- 行(26526)
- 业经(25405)
- 贸(24622)
- 贸易(24604)
- 易(23900)
- 制(22368)
- 农业(22244)
- 学(21894)
- 务(17664)
- 财务(17601)
- 财务管理(17556)
- 环境(17460)
- 企业财务(16695)
- 机构
- 学院(367123)
- 大学(365243)
- 济(156039)
- 经济(152754)
- 管理(139568)
- 研究(129256)
- 理学(119228)
- 理学院(117784)
- 管理学(115689)
- 管理学院(115006)
- 中国(103102)
- 科学(78067)
- 京(77911)
- 财(71557)
- 所(64989)
- 中心(62186)
- 农(62076)
- 研究所(58878)
- 江(56596)
- 财经(56128)
- 业大(53047)
- 经(50903)
- 范(49668)
- 师范(49183)
- 北京(49014)
- 经济学(48446)
- 农业(48350)
- 院(46782)
- 州(45550)
- 经济学院(43769)
- 基金
- 项目(245587)
- 科学(194038)
- 研究(179821)
- 基金(177880)
- 家(154553)
- 国家(153262)
- 科学基金(131940)
- 社会(114774)
- 社会科(109035)
- 社会科学(109006)
- 省(97902)
- 基金项目(94112)
- 自然(84381)
- 自然科(82453)
- 自然科学(82432)
- 教育(82044)
- 划(81581)
- 自然科学基金(80918)
- 编号(73474)
- 资助(72664)
- 成果(59063)
- 发(57526)
- 重点(55983)
- 部(53751)
- 创(51322)
- 课题(50731)
- 创新(48078)
- 国家社会(47755)
- 科研(47342)
- 教育部(46026)
- 期刊
- 济(172364)
- 经济(172364)
- 研究(109576)
- 中国(76967)
- 农(56630)
- 财(55612)
- 学报(55199)
- 科学(51619)
- 管理(49991)
- 融(46424)
- 金融(46424)
- 大学(41918)
- 学学(39202)
- 教育(38425)
- 农业(38225)
- 技术(33323)
- 业经(28741)
- 经济研究(27927)
- 财经(27234)
- 经(23414)
- 问题(22890)
- 业(20769)
- 贸(20170)
- 图书(19093)
- 统计(18645)
- 技术经济(18293)
- 理论(18061)
- 国际(17862)
- 资源(17632)
- 策(16809)
共检索到566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新生
本文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方法,依据31个省域1978-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集聚与趋同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的金融发展具有空间依赖特征,全局空间相关性先强后弱,先正后负;局部空间聚集特征存在,呈现出"西热、中冷、东不均"的分布规律;金融发展的β绝对趋同与条件趋同存在,并具备阶段性与区域性特征;我国金融发展的趋同机制与空间结构影响方式存在区域差异,三大地带均表现出空间俱乐部趋同现象;经济基础、物质资本投入、对外开放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均对金融发展趋同产生影响,但初始金融资源条件是影响趋同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鹏飞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测算全局空间自相关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并建立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对2000-2011年广东各市金融发展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明显,并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广东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空间自相关性。为此,广东应更加注重金融发展的集聚效应,促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正视并遵循金融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加强区域性金融合作,推动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执行区域差异化货币政策,给予落后地区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孙晶 蒋伏心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同时通过特殊的传导机制对周边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证明了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银行业集聚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证券、保险业且逐年递增;保险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有益"的阻碍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颖 李静
利用1978—2010年省际大样本面板数据,通过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中国省际层次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1)从长远来看,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呈收敛趋势;(2)金融发展差距每缩小1%,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便缩小0.214%左右。这一方面证实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份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得到了金融发展的支持;但是,具体到不同的省份,这种支持效应也带来了地区间差异。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收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耀群 葛星
金融业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对绿色和环保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源头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率。通过建立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超效率DEA、Moran’s I等,对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验证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和生态效率呈现出区域差异性,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特点;区域差异源于局部集聚性和集聚阴影效应;银行业对中部地区生态效率溢出效应明显,证券业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生态效率的溢出效应明显,保险业对生态效率溢出效应不明显,金融密度对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溢出效应明显。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建荣 张鑫和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ESDA方法探索物流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域特征明显,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影响物流业发展的要素中,科技进步对物流业发展推动最强,但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对外开放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各要素中,对外开放对物流业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础建设的溢出效应为负,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物流业 空间集聚 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建荣 张鑫和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ESDA方法探索物流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域特征明显,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影响物流业发展的要素中,科技进步对物流业发展推动最强,但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对外开放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各要素中,对外开放对物流业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础建设的溢出效应为负,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物流业 空间集聚 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建荣 张鑫和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ESDA方法探索物流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域特征明显,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影响物流业发展的要素中,科技进步对物流业发展推动最强,但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对外开放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各要素中,对外开放对物流业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础建设的溢出效应为负,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
物流业 空间集聚 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高 张行
文章通过构建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模型框架,利用1978~2012年31个省际的经济数据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收敛进行研究。计量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发散—收敛"的S型增长,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俱乐部收敛,东中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了收敛速度,区域金融发展影响下的经济发展状态是相对收敛的。同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省级空间尺度上的区域外溢显著存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长亮
基于全国和东、中、西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Moran’s I的计算表明,全国和东、中、西部的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同时Moran’s I变化较小,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不明显。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全国及东、中、西部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同时全国及各省份的其他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同样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虽然变量不同、省份不同,这种溢出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各变量的溢出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仅需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全面考虑各要素的溢出效应的差异,促进各省份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城镇化 空间溢出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健旋 程中华
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区域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专业化溢出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吸收能力较低是导致专业化溢出效应为负的主要原因;多样化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和国际贸易溢出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健旋 程中华
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区域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专业化溢出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吸收能力较低是导致专业化溢出效应为负的主要原因;多样化溢出、外商直接投资溢出和国际贸易溢出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林 丁艺 刘志华
考虑到我国金融集聚的空间地理特征,论文运用前沿的计量经济方法-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中国金融业的Moran'I指数确定中国金融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并刻画了2005年与2009年中国金融集聚的Moran'I指数散点图,得出中国各省金融集聚地理空间相关模式,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建立SLM、SEM和SDM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辐射 区域经济 空间相关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贠菲菲 王元地 潘雄锋
由于空间异质性的影响,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用传统空间同质性假设很难解释。为此,研究采用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通过DSBM模型对省际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合理测度,并基于此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检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依次递减且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潜力很大;整体而言,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对于地区自身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正向影响,然而二者对于邻近地区的影响均不显著。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分析,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显著为正,间接影响虽然为正,但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而在空间杜宾模型的总效应中,金融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仍然显著。对于金融效率而言,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空间杜宾模型总效应均表明,金融效率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牛润盛
金融发展在地区间差异过大,将阻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空间溢出效应可以减弱区域金融差异。本文以广东省为例,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要增强区域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缩小区域金融差异,就必须建立多层次的区域金融中心、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提高商品交易效率和金融交易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