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1)
2023(13119)
2022(10984)
2021(10388)
2020(8987)
2019(21175)
2018(21184)
2017(40752)
2016(22190)
2015(25339)
2014(25435)
2013(24869)
2012(22627)
2011(20228)
2010(20262)
2009(18582)
2008(18354)
2007(16474)
2006(13957)
2005(12166)
作者
(62914)
(52640)
(52604)
(50149)
(33536)
(25459)
(24135)
(20734)
(20110)
(18888)
(18250)
(17751)
(16605)
(16589)
(16520)
(16217)
(16132)
(15751)
(15484)
(15156)
(13013)
(12985)
(12887)
(12196)
(11983)
(11803)
(11698)
(11626)
(10722)
(10428)
学科
(92409)
经济(92319)
管理(63917)
(60875)
(50819)
企业(50819)
方法(46930)
数学(41811)
数学方法(41121)
(24746)
(23126)
中国(22873)
地方(19531)
(19057)
业经(19032)
农业(16266)
(15834)
(15765)
贸易(15756)
理论(15252)
(15219)
(15037)
财务(14971)
财务管理(14934)
(14145)
企业财务(14127)
技术(13943)
环境(13286)
(12290)
银行(12258)
机构
学院(313743)
大学(312061)
管理(124836)
(124440)
经济(121737)
理学(108672)
理学院(107465)
管理学(105273)
管理学院(104696)
研究(98089)
中国(73595)
(64776)
科学(61888)
(56063)
(51187)
(51065)
(48550)
业大(47746)
中心(47640)
财经(45573)
研究所(44322)
(41384)
(40675)
农业(40262)
师范(40218)
北京(39102)
经济学(37910)
(37272)
(35757)
经济学院(34345)
基金
项目(216937)
科学(171653)
基金(158055)
研究(155911)
(137529)
国家(136469)
科学基金(118625)
社会(98264)
社会科(93206)
社会科学(93176)
(86789)
基金项目(84151)
自然(78907)
自然科(77109)
自然科学(77090)
自然科学基金(75679)
教育(73722)
(72218)
资助(65380)
编号(63854)
成果(50759)
重点(48919)
(47852)
(45688)
(45174)
课题(43690)
创新(42244)
科研(42113)
教育部(41029)
大学(40515)
期刊
(130076)
经济(130076)
研究(82242)
中国(57820)
学报(47584)
(45132)
(45104)
管理(44483)
科学(44362)
大学(36182)
学学(34204)
教育(32457)
技术(30435)
农业(30412)
(24234)
金融(24234)
业经(22591)
财经(21952)
经济研究(20371)
(18758)
问题(17610)
统计(17568)
(16548)
(16103)
技术经济(15914)
(15016)
图书(14975)
资源(14894)
决策(14528)
商业(14420)
共检索到441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鹏举  崔大树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和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空间交易费用和产权配置相关理论,构建特色小镇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以杭州市"互联网+"特色小镇为例,应用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来分析特色小镇,得出特色小镇在降低空间交易费用等方面较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有着显著的效果,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特色小镇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为城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及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鹏举  崔大树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和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空间交易费用和产权配置相关理论,构建特色小镇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以杭州市"互联网+"特色小镇为例,应用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来分析特色小镇,得出特色小镇在降低空间交易费用等方面较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有着显著的效果,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特色小镇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为城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京平  刘子夜  
浙江特色小镇快速发展,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动力、转化创新成果,逐步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本文分析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建设给出了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京平  刘子夜  
浙江特色小镇快速发展,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动力、转化创新成果,逐步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本文分析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建设给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特色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提升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文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含逻辑起点、作用过程、空间效果在内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旅游+内容"和"旅游+手段"为主要方向,提出了三类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即存量空间提升模式、增量空间挖潜模式以及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挖潜、要素集聚、要素耦合的角度着重思考了旅游空间开发的具体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特色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提升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文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含逻辑起点、作用过程、空间效果在内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旅游+内容"和"旅游+手段"为主要方向,提出了三类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即存量空间提升模式、增量空间挖潜模式以及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挖潜、要素集聚、要素耦合的角度着重思考了旅游空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斯彬  张旭亮  
特色小镇是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生事物。依托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探索推进"小城镇大发展、小区域大平台、小空间大集聚、小载体大创新"的城市新空间发展思路,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小镇,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相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云廷  
特色小镇是一种全新的产业-文化-空间组织方式。将产业、空间和文化视作一种功能性资源,探讨它们之间的衍生、重组和交融所带来的组合式创新过程,以及驱动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把原来分离的产业、空间和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并赋予它们完全不同的新内容,引发了特色小镇建设中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种组织模式的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云廷  
特色小镇是一种全新的产业-文化-空间组织方式。将产业、空间和文化视作一种功能性资源,探讨它们之间的衍生、重组和交融所带来的组合式创新过程,以及驱动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把原来分离的产业、空间和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并赋予它们完全不同的新内容,引发了特色小镇建设中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种组织模式的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冬梅  郑林凤  林赛男  余茜  张社梅  王芳  
农业特色小镇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动机,是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进程中形成的新格局。目前国内外有关农业特色小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以组织种群生态学理论为依据,从界定农业特色小镇的科学内涵入手,深入探讨了农业特色小镇的形成机理,并结合成都实践对当前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提出了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葛扬  张建国  
【目的】探讨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影响空间布局的人文和自然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浙江73个森林特色小镇、 121个省级及以上森林公园的地理数据以及各市相关自然社会状况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相关性分析与核密度分析,对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浙江省73个森林特色小镇的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分布在浙北、浙东和浙南的小镇为均匀型,分布在浙西的小镇为凝聚型;从均衡性来看,不同地级市内的森林特色小镇数量分布合理,另外根据核密度值由密到疏的散布情况,可以将小镇分为3个主要梯队,其中湖州西部与北部为第1梯队,衢州中北部为第2梯队,丽水、温州和台州的部分区域为第3梯队。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山区分布、交通条件以及临近城市等因素对3个梯队的划分产生了影响。【结论】森林特色小镇的成长以当地林业产业为重要支柱,并以第一、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小镇集中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森林特色小镇沿山麓与山谷地带布置的趋势十分明显,且高速公路网有利于小镇的落地发展,但地级中心城市对森林特色小镇布局的影响十分有限;从森林特色小镇的选址与森林公园分布的空间高关联度可以看出,周边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森林特色小镇发展至关重要的保障,浙江其他地区发展森林特色小镇的潜力仍然巨大。表2参21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朝睿  
自2016年国家推出特色小镇方面的引导政策以来,全国各地开展特色小镇运动如火如荼,一方面令全社会开始关注特色小镇建设,引发了投资的涌入,另一方面,也对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然而就特色小镇现有的发展情况而言,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有政策缺细则、有流程缺准则、有方向缺路径、有建设缺特色的大规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余茜  李冬梅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本文总结了"非镇非区"的发展空间平台和建制镇为基础的两种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异同点。研究发现,坚持科学规划、保证强有力领导、强化一二三产融合是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共有特征,而要素禀赋、领导主体、特色产业等差异是导致发展模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对推动农业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蔚文  黄杉  卓何佳  汤劲松  
特色小镇自2015年发端于浙江以来已遍布全国,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成为各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本研究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合作,以脱敏后的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构造以人口活力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并考察浙江省前三批公布的、共计114个省级创建类特色小镇的人口活力,同时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探讨特色小镇人口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浙江省特色小镇在各类人口规模和集聚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不同产业类型的小镇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其中,时尚类、数字经济类和金融类等小镇在人口吸引力上有不错的表现,而历史经典类和旅游类特色小镇表现不尽人意,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同时,回归结果显示,主导产业特征、小镇建设时长、当地社会经济基础及产业基础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特色小镇的人口活力。总体而言,特色小镇的发展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其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数量、规模、创建时间、初始发展条件等因素,而是取决于是否选择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和未来发展规划最为匹配的主导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坤  贺清云  朱翔  
特色小镇作为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关键节点,对推动城乡融合、助力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省为例,以县级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279个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探讨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的空间关系机理和现实特征。结果显示:(1)新时代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存在要素转换融合、设施沟通融合、产业重组融合、政策衔接融合、文化交互融合5个方面的空间关系机理,且两者之间存在“由点及面”的空间联通路径。(2)浙江省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属于集聚型,且集聚密度具有层级性;同时,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还呈现出北部县级单元多南部县级单元少的格局。(3)浙江省城乡融合较高水平区主要集中于杭州市市辖区及其周边,低水平区主要在南部县域呈条带状分布。(4)浙江省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存在高度的空间相互联系,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型、历史文化型和农旅融合型特色小镇与城乡融合发展在空间分布上有较高吻合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