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6)
- 2023(15105)
- 2022(12484)
- 2021(11501)
- 2020(9500)
- 2019(21647)
- 2018(21087)
- 2017(39961)
- 2016(21713)
- 2015(24458)
- 2014(24245)
- 2013(23738)
- 2012(21808)
- 2011(19702)
- 2010(19612)
- 2009(18482)
- 2008(18040)
- 2007(15876)
- 2006(13840)
- 2005(12505)
- 学科
- 济(96716)
- 经济(96632)
- 管理(57060)
- 业(52817)
- 企(40597)
- 企业(40597)
- 方法(39358)
- 数学(34861)
- 数学方法(34585)
- 中国(30649)
- 农(26579)
- 地方(22305)
- 财(21154)
- 业经(20202)
- 贸(19420)
- 贸易(19412)
- 易(18849)
- 学(18333)
- 农业(17600)
- 制(16866)
- 环境(15011)
- 银(14483)
- 银行(14457)
- 融(14131)
- 金融(14129)
- 行(13895)
- 和(13552)
- 发(13238)
- 理论(12608)
- 务(12198)
- 机构
- 学院(309763)
- 大学(309668)
- 济(134004)
- 经济(131342)
- 管理(114403)
- 研究(110872)
- 理学(98569)
- 理学院(97307)
- 管理学(95640)
- 管理学院(95049)
- 中国(83779)
- 科学(67064)
- 京(66045)
- 财(58649)
- 所(55534)
- 研究所(50692)
- 农(50612)
- 中心(50225)
- 财经(47495)
- 江(44985)
- 业大(43625)
- 经济学(43359)
- 经(43337)
- 范(42677)
- 师范(42314)
- 北京(41486)
- 院(40321)
- 农业(39906)
- 经济学院(39307)
- 州(36117)
- 基金
- 项目(208864)
- 科学(165802)
- 基金(153518)
- 研究(153182)
- 家(134045)
- 国家(133049)
- 科学基金(113769)
- 社会(100335)
- 社会科(95177)
- 社会科学(95152)
- 基金项目(81117)
- 省(79506)
- 自然(71321)
- 自然科(69707)
- 自然科学(69688)
- 教育(69637)
- 自然科学基金(68412)
- 划(68112)
- 资助(61411)
- 编号(61166)
- 成果(49446)
- 重点(47798)
- 发(46907)
- 部(46864)
- 创(43195)
- 国家社会(42874)
- 课题(42545)
- 创新(40570)
- 教育部(40191)
- 科研(39865)
- 期刊
- 济(146080)
- 经济(146080)
- 研究(92870)
- 中国(58042)
- 学报(46859)
- 农(46452)
- 科学(44633)
- 财(44142)
- 管理(39846)
- 大学(35129)
- 学学(32996)
- 农业(31775)
- 教育(30851)
- 融(27226)
- 金融(27226)
- 经济研究(25106)
- 技术(25068)
- 业经(23556)
- 财经(23468)
- 问题(21087)
- 经(20364)
- 业(17809)
- 贸(17583)
- 世界(15194)
- 国际(15109)
- 技术经济(15057)
- 资源(14878)
- 版(14367)
- 商业(14128)
- 图书(14118)
共检索到454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子量 郭志仪 马丁丑
文章运用2005~2012年省级区域城市化面板数据,对中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2年中国及三大区域省际城市化进程存在空间效应,全国及东部地区各省城市化水平呈空间扩散趋势,中、西部地区各省城市化水平则呈空间集聚趋势。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省际空间交互效应不仅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相互影响,城市化动力因素也存在着省际空间交互效应,同时不同区域城市化进程的省际空间交互存在着明显差异,但均对各省自身的城市化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认为促进省级区域城市化进程在关注自身增长的同时,还需从区域整体视角统筹协调,消除省际城市化进程的相互掣肘并激发省际的相互带动,才能有效推动各省和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张红丽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家庭部门成为CO_2排放的重要增长点。本文在计算2000-2012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港、澳、台、西藏外)家庭CO_2排放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其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城市化发展促进了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家庭CO_2排放的增加,但是区域差异较大。城市化水平对家庭直接CO_2排放影响程度高的省份,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如上海、黑龙江和吉林等;城市化水平对家庭间接CO_2排放影响程度高的省份,集中在东部地区,如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等;影响程度中等和低的省份主要交错分布在中国中部、西部地区,如宁夏、贵州以及安徽;2进一步从消费支出弹性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文升 王晓芳 李诚固
通过选取15个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和法,测出1997—2003间各城市年度区域城市化综合水平。比较综合水平空间差异得出,东部发展持续领先于中西部城市,但中西部城市之间差异并不明显;由南至北的梯度差异格局显著,中部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城市群间差异较为突出。通过比较城市化子系统水平空间差异及其变化,发现城市化空间集聚水平与综合水平差异较为一致,经济增长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空间差异较为突出,但社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较小。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城市化历史基础、全球化的区域响应、制度创新的地区差异以及城乡与区域管理体制是空间差异形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晨 韩庆潇 徐芹芹
运用变量GMM方法对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进程的空间溢出效应也非常显著。如果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会高估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会对政策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小林 王小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莉 魏丽华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河北省"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城市建设规划的提出,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已经呈现。在这新的战略实施过程中,加快河北省的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城市化各项政策的实施,是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城市化为主线,结合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 河北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白云涛 张芬
基于2005-2014年我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推动作用,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区域互动弹性系数不同;从短期来说,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因果关系不明显。最后,根据地区特征,提出促进城市化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建...
关键词:
城市化 服务业 面板数据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荫莉
现在我国的工业化率达到50%,而城市化率却只有36.09%(“五普”公布的数字)。推进城市化不仅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经济能否可持续增长的全局性问题。若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看,滞后的城市化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诸如内需不足,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无法转移的问题等。由此可见,城市化滞后带来的消极影响日趋严重。推进城市化是我国本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对城市化的动因略作探讨,以探求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伟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2005年中国31个省级单位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一方面证实了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水平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空间相关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子叶 韩先锋 冯根福
本文利用我国2003—2013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1)入世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影响效应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倒U型趋势;(2)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面效应虽已开始弱化,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依然存在;(3)若能充分注重城市化与研发创新、外商直接投资、政府财政支出等因素综合效应的发挥,则能有效破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难题。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乡收入差距 交互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万勇
文章从效应分解视角出发,将城市化驱动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分为结构效应、交易效应、保障效应和收入效应四个方面,并采用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的结构效应和保障效应不明显,城市化增强了交易的可获得性、交通的方便性,但没有提升居民信息的可获得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为此,要加强新进城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城市房价合理回归,打破信息产业的垄断格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城市化 居民消费需求 机制 实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岭 武春友 赵奥
基于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动态方差分解法,从不同视角对两组变量的交互动态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揭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内在联系、互动机制与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呈现波动态势,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组变量的动态脉冲响应为负,体现出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反向变动走势;与城市化相比,能源强度的脉冲曲线波动剧烈,说明单纯依靠能源系统内部来改善能源效率缺乏可持续性;方差分解时序值显示,能源强度对城市化变动因素的累计贡献较低,而城市化水平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显著且增长迅...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昆 周勍 徐源泉 徐雯婷 罗萍
城市热点区域是人们频繁活动的体现,利用人们的出行可构建空间交互网络。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热点提取方法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对交通热点的交互作用及其构成的空间交互网络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武汉市的出租车轨迹为数据源,利用基于时空数据场的聚类方法提取城市交通热点区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分析城市交通热点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通过研究发现:(1)节假日,热点区域之间的往返交互较多;工作日,热点区域之间的交互较少;(2)节假日,影响力较大的节点为车站、机场等;工作日,影响力较大的节点是社区和工作地;(3)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昆 周勍 徐源泉 徐雯婷 罗萍
城市热点区域是人们频繁活动的体现,利用人们的出行可构建空间交互网络。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热点提取方法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对交通热点的交互作用及其构成的空间交互网络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武汉市的出租车轨迹为数据源,利用基于时空数据场的聚类方法提取城市交通热点区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分析城市交通热点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通过研究发现:(1)节假日,热点区域之间的往返交互较多;工作日,热点区域之间的交互较少;(2)节假日,影响力较大的节点为车站、机场等;工作日,影响力较大的节点是社区和工作地;(3)社团探测发现,工作日跨越长江的交互较多,非工作日跨越长江的交互较少。上述研究结论可为交通管理部门针对节假日和工作日分别制定不同的交通管理政策和方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昊 赖小琼
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一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密切关联。一般认为,城市化对经济增长通常表现出正向的驱动作用。但相关研究中,更多是从传统的视角强调城市化过程中结构转变的影响,而新近理论研究则表明经济活动的集聚也有助于经济增长。本文基于对已有研究的讨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背景下,有效率的城市化应该是结构转变和集聚的统一,考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应该综合考虑集聚的影响。为此,本文区分了两种类型(宽度和深度)的城市化涵义,并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的GMM估计法,从集聚和二元结构转变的综合视角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及其差异,数据分析发现考虑集聚影响的城市化更能解释中国...
关键词:
城市化 集聚 结构转变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