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9)
2023(12502)
2022(10470)
2021(9502)
2020(7790)
2019(17242)
2018(16646)
2017(31504)
2016(17346)
2015(18819)
2014(18840)
2013(18563)
2012(17377)
2011(15751)
2010(15867)
2009(14953)
2008(14899)
2007(13531)
2006(12002)
2005(10751)
作者
(51653)
(43638)
(43160)
(41338)
(27546)
(21002)
(19602)
(16616)
(16593)
(15601)
(15142)
(14750)
(14366)
(14079)
(13775)
(13475)
(12750)
(12650)
(12647)
(12502)
(10858)
(10815)
(10541)
(10082)
(9889)
(9737)
(9564)
(9527)
(8980)
(8714)
学科
(67223)
经济(67107)
管理(49917)
(49630)
(38869)
企业(38869)
(28875)
方法(26882)
数学(22414)
数学方法(22091)
(21169)
(19810)
业经(19669)
中国(19641)
农业(19447)
(15869)
地方(14728)
(13527)
(12412)
银行(12377)
(12036)
金融(12032)
(11901)
(11760)
财务(11726)
财务管理(11687)
企业财务(11213)
体制(10999)
理论(10466)
(10204)
机构
大学(249415)
学院(248532)
(97568)
经济(95281)
研究(90016)
管理(88375)
理学(75733)
理学院(74734)
管理学(73219)
管理学院(72768)
中国(66941)
科学(56405)
(52838)
(50633)
(49461)
(46097)
研究所(41711)
中心(41090)
(39557)
业大(39522)
农业(38945)
财经(38219)
(34719)
(34005)
师范(33565)
(32707)
北京(32432)
(30989)
经济学(30884)
(30466)
基金
项目(169944)
科学(133957)
基金(124819)
研究(120179)
(111430)
国家(110486)
科学基金(93373)
社会(79064)
社会科(74709)
社会科学(74689)
(66380)
基金项目(65544)
自然(60472)
自然科(59111)
自然科学(59089)
自然科学基金(58050)
(56740)
教育(55083)
资助(50066)
编号(46435)
重点(39339)
成果(39131)
(37755)
(36458)
(35198)
(34902)
课题(33897)
国家社会(33526)
创新(32997)
科研(32636)
期刊
(115068)
经济(115068)
研究(74354)
中国(55535)
(51869)
学报(47256)
科学(41741)
(39270)
大学(36153)
学学(34348)
农业(33875)
管理(33790)
教育(26438)
(25531)
金融(25531)
业经(20311)
财经(19845)
技术(18150)
经济研究(17244)
(17092)
(15773)
(15324)
问题(15190)
业大(13202)
科技(11714)
农业大学(11208)
现代(10661)
统计(10629)
农村(10509)
(10509)
共检索到380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芳  
柔性治理因契合了乡土社会的运行逻辑,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理方式。通过空间、文化和制度三个维度的检视,发现当前乡村柔性治理仍面临公共空间阙如、文化支撑式微、制度环境缺失等问题。搭建乡村柔性治理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重建乡土文化价值认同、融合乡村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是推动柔性治理有效运转的基本途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段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秀勇  何晓云  
基于TOE分析框架,构建了包括8个观测变量和30个测量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检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效果。通过对14个农业农村部评选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能够重塑乡村治理场域,实现乡村治理结构再造,拓展居民参与渠道,赋能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从而助力乡村实现有效治理的目标。但同时,数字技术也会造成一定的乡村治理负担,表现为数字技术的功能“收缩”导致内容生产的行政化,数字技术的社区分化引发内容生产与需求的分离,数据指标硬化和治理内耗引致数字技术的悬浮化,治理主体间的数字鸿沟导致数字技术的挤出效应。为此,需要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重新审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超越对“数字技术”过度技术化和行政化的追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  
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治理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国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乡村治理面临着治理主体弱化、治理过程异化、治理保障不到位等治理瓶颈。因此,提升与改善乡村治理方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构建和完善"三治融合"、多元共治、外部保障等机制,破解乡村治理困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鹏云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推动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已经全面铺开。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中呈现出治理体制"类"科层化、治理过程规范化、治理方式技术化的逻辑;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呈现出领导能力精英化、服务能力社区化、公共管理能力专业化的逻辑。但我国存在东中西区域差异和不同发展阶段两个层面的限制,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基础的匹配存在一定的张力,并会产生一些"意外的后果"。基于这一客观现实,需要对当前的国家政权建设理论进行反思,并重视简约治理传统。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治理的转型,有必要从改革乡村关系、推动自治下沉、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多个方面达成国家政权建设与简约治理传统的协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永君  李丹阳  阳清  
柔性嵌入是驻村干部通过沟通、对话、协商参与乡村治理的管理实践。柔性嵌入式治理并非单纯的行政制度吸纳与整合,而是包括文化嵌入、认知嵌入、关系嵌入在内的多维柔性嵌入的互动与治理的过程。从辽宁省X县的治理实践来看,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仍受根深蒂固的刚性治理思维、运转不畅的民主协商机制、薄弱的乡村社会资本、匮乏的村庄公共精神等现实因素掣肘。需要从转变刚性治理观念、运用情感治理技术、完善基层协商机制、挖掘乡村内生资源、培育村庄公共精神等层面进一步激活柔性嵌入机制,持续提升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效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为促进一线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变,推进科学课堂教学的变革,本文主要从"社会属性"、"知识属性"、"人格属性"三维视角检视了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属性及其缺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  赵秋倩  
多元合作共治下农民合作社日益成为乡村社会中不可忽略的治理主体,不论是在政府强力推动下,抑或自主嵌入乡村社会与其他治理主体联合,均体现出组织形态变迁中新事物的内在生命力。在质性研究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合作社在农村基层治理存续进行了实践检视、合法性基础的描述以及对现实启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集经济实力、组织认同、权威基础于一体,为农村市场转型、农业分工制度建设提供组织动力,对乡村治理新模式构建、村社协作共治具有现实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  赵秋倩  
多元合作共治下农民合作社日益成为乡村社会中不可忽略的治理主体,不论是在政府强力推动下,抑或自主嵌入乡村社会与其他治理主体联合,均体现出组织形态变迁中新事物的内在生命力。在质性研究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合作社在农村基层治理存续进行了实践检视、合法性基础的描述以及对现实启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集经济实力、组织认同、权威基础于一体,为农村市场转型、农业分工制度建设提供组织动力,对乡村治理新模式构建、村社协作共治具有现实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胜晖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空间的主体性存在,在乡村教育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等三维空间中进行着专业身份的自我建构。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教师,其专业身份自我建构均有各自的建构特点、核心任务和关键要素。为了实现专业身份的自我建构,乡村教师应树立空间意识,紧抓阶段任务,坚持终身建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敬波  
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所在,是创设包括多元投资主体的高校法人财产制度。大学的治理结构必须有能力吸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形成共治体系。科研信息的公开不仅涉及学术自由,也会涉及委托方等第三人的利益关系。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大学自治、民主管理、社会参与。高校信息公开是厘清政府和高校的关系,实现大学民主治理,鼓励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大学国际化的表征之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虽然为高校信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兴华  马云鹏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成为重要课题。基于实践检视与思考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核心问题,包括诉求与挑战、要素与环境、对策与建议。提出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四个要素:愿景、路径、组织和资源;三个营造其专业成长环境的机制: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支持,示范重要的价值观和实践,激发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思考;三个对策:完善乡村教师的师资源流,建置乡村教师研修顶岗中心,建构乡村学校改进的内部能量;三个建议:破解失衡机制,破解无形制约,破解制度屏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静  任德顺  
投资者保护是私募基金市场的研究热点,且贯穿于立法、监管工作中。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有助于肃清私募基金投资者需要保护的理念及相关制度的逻辑基础,掌握现阶段争议焦点及其背后的缘由。现有研究对私募基金投资者需要干预保护逐渐趋于一致,但在保护程度的认识上有不同观点,对具体制度的宽严度方面也有很大分歧,分歧背后体现了对非单一目标的衡量。未来应加强保护程度评判标准、制度细则的研究,可结合助推理论,引导市场和市场主体迈向成熟和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连远强  
本文在构造组织系统柔性三维关联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组织系统柔性的定位功能,进而运用该理论对组织系统柔性危机预警进行了分析说明;为我国企业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组织系统,提高组织效能,增强企业柔性等方面提供了参考性建议,也为企业组织系统设计评价和组织柔性的考评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丹   崔露元  
乡村生态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乡村生态治理面临生态理念认知“滞后”、产业转型“梗阻”及制度体系“失调”等现实窘境。因此,要从强化生态理念宣传、构建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健全生态保护保障体系等角度协同发力,使生态理念宣传落实到基层,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完善乡村生态治理制度,实现乡村生态善治,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