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2)
2023(9715)
2022(8528)
2021(7857)
2020(6758)
2019(15399)
2018(15211)
2017(29647)
2016(16000)
2015(17969)
2014(17848)
2013(17496)
2012(16090)
2011(14600)
2010(14683)
2009(13787)
2008(13737)
2007(12449)
2006(10427)
2005(9320)
作者
(46357)
(39005)
(38930)
(37019)
(24709)
(18841)
(17878)
(15211)
(14372)
(13797)
(13063)
(12909)
(12434)
(12324)
(12143)
(12098)
(12088)
(11498)
(11392)
(11095)
(9846)
(9480)
(9437)
(8794)
(8737)
(8735)
(8730)
(8633)
(7922)
(7823)
学科
(64268)
经济(64210)
管理(42482)
(41617)
(33372)
企业(33372)
方法(32670)
数学(28541)
数学方法(28249)
(22202)
贸易(22195)
(21551)
(18001)
(17077)
中国(15633)
(13980)
业经(12817)
地方(12490)
(11805)
农业(11408)
(11103)
财务(11075)
财务管理(11047)
理论(10349)
企业财务(10331)
(9987)
银行(9961)
(9632)
金融(9630)
(9531)
机构
学院(229968)
大学(228041)
(95261)
经济(93311)
管理(84097)
研究(76448)
理学(72844)
理学院(72020)
管理学(70628)
管理学院(70211)
中国(56243)
科学(48060)
(46723)
(42737)
(42014)
(39610)
研究所(36110)
业大(35917)
中心(35225)
财经(34594)
(34077)
农业(33609)
(31292)
经济学(29954)
(29395)
师范(29061)
北京(28666)
(27422)
(27387)
经济学院(27387)
基金
项目(152894)
科学(118686)
研究(110139)
基金(109930)
(96389)
国家(95643)
科学基金(80526)
社会(68734)
社会科(65198)
社会科学(65178)
(60563)
基金项目(57945)
自然(52367)
教育(51306)
自然科(51168)
自然科学(51149)
(50802)
自然科学基金(50230)
资助(45588)
编号(45553)
成果(36613)
重点(34978)
(33862)
(33274)
(31922)
课题(31080)
科研(30165)
创新(29896)
(29505)
教育部(28825)
期刊
(100190)
经济(100190)
研究(63028)
中国(39686)
学报(38963)
(38216)
(33838)
科学(33563)
大学(28586)
管理(28005)
学学(27209)
农业(25977)
教育(22339)
(19233)
金融(19233)
技术(18761)
经济研究(17854)
业经(17841)
(16796)
财经(16742)
问题(14561)
(14398)
国际(13953)
(13924)
商业(12139)
(11891)
技术经济(11121)
统计(10881)
理论(10318)
科技(9951)
共检索到329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晓龙  
跨境电商贸易条件下,国际贸易方式呈现出小批量、多批次、碎片化、高时效性等特征,相应的航空、快递运输也成为这一外贸新模式的主要运输方式。但长期以来,我国贸易商使用空运以及到货合同情形较少,对于D组等适用于空运的到达合同贸易术语不够熟悉,在实践中存在着误用、不会用的问题,影响了外贸业务的正常进行。基于这一情况,本文阐述了在跨境电商平台贸易模式下推广D组贸易术语的背景,探讨了D组贸易术语在空运条件下的适用性问题,通过重点分析典型外贸业务案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DAT、DAP、DDP等主要D组贸易术语在实践中应用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东  孙彬  
“互联网+”条件下,“全零售”模式兴起,物流新业态发展迅速,物流贸易成为开拓消费市场、延展客户知识的主流业务,呈现出客户流量剧增、单体业务价值稀疏、产品服务透明度低、创业风险高等一系列特征,迫切需要转变物流中心理念,探讨虚拟经济下互联网+物流贸易运作机理与适用性引导机制。而基于互联网+物流贸易虚拟化、贸易化、智能化、群体极化关键特征与实地访谈语料,应用扎根理论构建现代物流贸易适用性引导模型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现代物流贸易的适用性发展一定要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具体而言,一是通过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客户知识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戴翔  
本文借鉴BKK(1994)和Abdelhak S.Senhadji(1998)的分析思路,对中国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动态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却表明,用于描述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动态关系的经验性规律的"S"曲线并不适用于中国。本文认为,导致"S"曲线在中国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快速而全面地融入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载体、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成为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增值地"和"出口平台",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相互"作用效应已明显减弱。而在两种商品模型中,贸易条件就等于实际汇率,所以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另一层面说明:汇率不是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的原因,试图通过人民币升值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昭  叶景成  
"贸易条件恶化论"暗含着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这一前提假设,当经济态势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时,"贸易条件恶化论"已不再适用。在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下,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不存在必然联系,往往是贸易条件恶化而国际贸易利益增加。在运用"贸易条件恶化论"评价一国国际贸易绩效和国际贸易利益时,应当谨慎考察"贸易条件恶化论"赖以成立的经济环境和前提假设与该国经济现实是否相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晓龙  
笔者前些年曾经从事过航空货运代理工作,就空运贸易术语这个问题和业内人士广泛交流过,实际业务的执行情况与《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In-coterms2010)的有关规定差异很大。在我国的空运业务中,使用空运运输方式的大多为价值高、体积重量相对较小的高科技类货物,如华为、中兴通讯为代表的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就常采用空运。但很多企业在选择空运贸易术语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赛男  
基于102个国家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发现汇率制度和贸易开放度会影响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效果。在浮动汇率制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而在非浮动汇率制国家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影响不显著。在贸易开放度低的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相反在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贬值。因此,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国汇率制度和贸易开放度的实际情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庆峰  孙旭蕾  
通过对我国1997-2004年贸易条件的计算及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贸易条件有下降的趋势。我国贸易条件下降的原因同贸易条件恶化论所说的有所不同,主要与我国的贸易方式、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的大幅度下降有关,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文  王仁才  
中美贸易是近代中国三大(中英、中日和中美)对外贸易之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虽然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但也未见明显恶化,甚至在1920年以后直至193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其贸易条件并非完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传均  谢卡尼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换利益和生产专业化利益两方面实证计算,得出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的趋势都是在不断减弱。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和一国的总体福利之间的趋势有时候并不都是一致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鹿朋  
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同时中美贸易顺差却未下降,这对关于汇率变动与国际收支关系的传统马歇尔-勒纳条件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产品内分工和贸易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对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在一般均衡框架下设定了检验方程,利用中美相关数据分行业实证分析,指出,在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存在的情况下,马歇尔-勒纳条件的适用性发生了变化,两国间国际收支对汇率变化的敏感性下降;同时,由于不同行业的产品内分工和贸易发展程度不同,各行业的国际收支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下降程度也不一样,这对我国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栾信杰  李杰  
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被赋予对采取歧视性贸易保护措施的国家(地区)实施贸易报复的权利。在“和平崛起”战略下,我国现行贸易报复机制的适用是以符合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为前提的,其适用的措施及其适用的范围都有其独特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李娜  
本文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并且分析了以产业内贸易指标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标志的局限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新超  冷柏军  
FOB贸易条件下,卖方是否享有海上货运合同"托运人"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卖方能否控制货权和货款权,这是困扰中国出口贸易多年的一个难题。依据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FOB条件下的买卖双方均可成为提单的托运人。作为履行贸易合同交货义务的卖方,如何运用其相关的权利,取得海上货运合同的主体地位,即提单的托运人地位,行使其提单货物和货款的控制权,合理保护自身利益,值得中国理论界予以深度的探讨和贸易商的密切关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石碧涛  张艳丽  
我们正处在一个各国经济频繁交往,相互渗透而又相互依存的时代。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国际贸易成为国家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际贸易越深入发展,对于贸易术语、交易规则等规范化需求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耿康顺  廖涵  
采用链式指数法,以HS 6位数级编码数据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品不同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状况,并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及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外经贸的结构性特征,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本质属性、变动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对价格贸易条件的解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个时期出口品和进口品的单位比价关系所反映的贸易利得信息而不只是不同时期价格指数的可比性;考虑种类变化的链式指数法测算的中国高技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要优于传统方法的测算结果,且能够还原价格贸易条件的本质属性;不同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态势有着明显差异:加工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先改善后恶化,而一般贸易方式的价格贸易条件持续下降且呈较大幅度恶化,总贸易的价格贸易条件位于两者之间但贴近加工贸易,也是先改善后恶化。不同贸易方式在进出口量值、垂直专业化程度、国内增值率等方面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价格贸易条件变动态势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