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4)
2023(10628)
2022(8951)
2021(8092)
2020(6635)
2019(14887)
2018(14563)
2017(27404)
2016(15177)
2015(16807)
2014(17122)
2013(16489)
2012(15661)
2011(14542)
2010(15204)
2009(14005)
2008(13667)
2007(12605)
2006(11724)
2005(10746)
作者
(45476)
(37995)
(37847)
(36246)
(24522)
(17882)
(17054)
(14611)
(14513)
(13701)
(13110)
(12664)
(12613)
(12333)
(12216)
(11896)
(11227)
(10935)
(10934)
(10662)
(9827)
(9380)
(9259)
(8834)
(8681)
(8559)
(8401)
(8162)
(7748)
(7604)
学科
(79476)
经济(79405)
管理(42737)
(36649)
(29372)
企业(29372)
地方(24011)
方法(21915)
中国(20060)
数学(18902)
数学方法(18555)
(18442)
(16361)
业经(15436)
(15048)
地方经济(14954)
(14134)
(12869)
农业(12203)
环境(11201)
(10990)
金融(10982)
(10979)
贸易(10969)
(10936)
(10926)
银行(10904)
(10610)
(10429)
理论(10115)
机构
学院(222012)
大学(218800)
(98697)
经济(96355)
研究(85943)
管理(79507)
理学(66232)
理学院(65335)
管理学(64221)
中国(64014)
管理学院(63761)
科学(50726)
(47443)
(45336)
(43963)
研究所(39455)
中心(37714)
(36351)
(35988)
财经(34484)
(31822)
(30986)
(30665)
北京(30412)
师范(30386)
经济学(30074)
业大(29920)
(28642)
农业(27748)
(26773)
基金
项目(139303)
科学(109120)
研究(102848)
基金(99047)
(87028)
国家(86316)
科学基金(72731)
社会(65136)
社会科(61759)
社会科学(61744)
(54778)
基金项目(50794)
(46463)
教育(46052)
自然(45772)
自然科(44626)
自然科学(44612)
自然科学基金(43743)
编号(41661)
资助(41252)
成果(35208)
(32469)
重点(31663)
课题(30971)
(29587)
(27921)
国家社会(26902)
发展(26399)
创新(26229)
(26026)
期刊
(125190)
经济(125190)
研究(74648)
中国(48494)
(33951)
(33465)
管理(32883)
学报(32226)
科学(31094)
教育(24612)
大学(24410)
(23156)
金融(23156)
学学(23151)
农业(22251)
技术(20853)
经济研究(20627)
业经(18450)
财经(17663)
问题(15801)
(15425)
(12751)
技术经济(11956)
国际(11853)
(11440)
现代(11264)
世界(11106)
统计(10915)
资源(10271)
(10162)
共检索到360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衔春  杨林川  向乔玉  洪世键  
伴随临空经济的高速发展,空港经济区逐渐成为带动城市实现跨越增长的生力军。鉴于当前中国空港经济区发展不成熟、理论研究散乱、规划实践不成体系、不同类型的规划相互分割与各自为政等现实状况,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梳理与项目实践研究,对空港经济区内涵与特征进行深入辨析,提出广义空港经济区的概念。并基于现状纷繁、多类别的空港经济区规划,系统梳理与介绍"城市总体规划—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空港经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空港经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多层次法定空间规划体系。进而结合当前规划实践,总结分析各层次法定规划的主要内容与要点。最后,提出明晰空港经济区功能定位、预留产业空间、配套跟进服务设施、建立高级别管理机构及实现职住平衡五方面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建军  郭敏燕  
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榆(林)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的重点发展经济区。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经济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化和空间布局特征与问题,指出经济区面临的发展困境是资源型工业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脆弱之间的严重冲突。提出以动力多元化、集中式城市化、城镇与产业协同、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及"适度开化、集聚布局、保护生态"的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基本策略。以强化空间功能区规划的空间政策管理、加强城市—工矿区空间集约利用规划机制,优化城市化空间组织,作为空间布局规划的战略思路和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云楠  李冬凌  杨宵节  
在临空经济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对空港、临空经济和空港经济区进行了概念辨析和理论综述,分析了"港—产—城"系统内在的自组织特性和协同发展机理,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建设理念、发展思路、规划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明确了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从规划引导、空间优化、产业培育、交通发展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云楠  李冬凌  杨宵节  
在临空经济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对空港、临空经济和空港经济区进行了概念辨析和理论综述,分析了"港—产—城"系统内在的自组织特性和协同发展机理,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建设理念、发展思路、规划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明确了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从规划引导、空间优化、产业培育、交通发展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桐  岳文泽  夏皓轩  熊锦惠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中国区域发展管理的重要创新,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充分践行主体功能区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践面临科学支撑不足、尺度深化不够、实施保障不强等问题。文章以浙江省为例,基于“要素—空间—功能”的思路构建了一个科学性、精细化和可操作的省级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框架:首先,建立了一个“双评价—三类空间划定—主体功能权衡”的分区方案,强化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科学性;其次,在空间尺度上,将传统县级单元深化到乡镇(街道)尺度,满足差异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再次,统筹了上位规划功能定位、三类空间结构、区域协调的综合考量,提升了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可操作性;最后,在此基础上,依据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结果提出未来区域发展差别化引导与管控的政策指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少康  李统华  
长期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总体上种类繁多、体系庞杂,各类空间规划在编制、实施和审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相互矛盾、相互交叉的环节,造成了空间资源浪费、管理成本增加以及管理效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现行空间规划体系重构势在必行。面对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历史机遇,系统分析各类空间规划的优缺点,加快各类空间规划的整合,通过规划体系、规划层级、指标体系、管理体系改革,推进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有利于提升我国空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祁帆  张晓玲  李志刚  
我国涉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和布局的规划众多,其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入早,影响大,并形成了相互独立而相互影响的管理体系。然而,我国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国土空间安排上也缺乏顶层设计,不同规划之间缺乏明确的统属关系,交叉重叠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突出,严重削弱了国家对国土空间的管控能力。因此,有必要对空间规划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反思,探索建立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磊  沈建法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规划对调节中国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尤其是随着市场化改革和权力下放,中国政治经济背景发生了重要变化,客观需要五年计划/规划体系中的规划内容做出相应调整。本文分析了空间规划元素在中国五年规划体系中从无到有、不断丰富完善的演变特点及其机制,同时指出了五年规划对空间发展作用的变迁:①初期,并无空间规划,空间发展只是部门工业项目布局的结果;②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期,空间规划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划定特殊的政策区域和空间分类引导;③"十一五"规划以来,空间规划则以空间分类引导与约束并举的形式出现。通过构建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及空间发展状态所引起的规划反馈3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着重探讨了五年规划体系中空间规划元素的变迁机制。"十一五"以来重点加强和改善了空间规划内容,其目的是使经济规划与空间规划的结合更加紧密,以克服中国当前空间管治的各种困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超  赵竹君  李海梅  
通过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地下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域全要素管控体系中发挥着与地面规划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应重视资源评估和空间预留,在与地面规划协同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专业统筹、平战结合、盘活存量,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形成新时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上地下统筹协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田五红   胡斌   冯善元   叶菁  
本文探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的关系及其衔接问题,提出了厘清国土空间规划与管制事权、强化空间尺度与管制规则关联程度、利用市场调节增强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灵活特性等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提高国土空间治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代合治  刘志刚  于伟  
各类规划拥有自身理念和功能,在"多规并存"的现实需求下,"用地"协调成为各类"空间规划"协调的关键。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索了"用地"类型、"用地"规模、"用地"布局以及规划年期等在"空间规划"协调中的现实途径。结果表明:"用地"类型要做到宏观上有统一、微观上有特色,一、二级地类强调一致,三级地类彰显特色;各类用地规模,尤其是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地规模,应在区域规划宏观指导下由土地利用规划总体上统筹,用地规模管控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用地布局做到各类规划合理分工,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分区,城市规划依据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合理确定每个城、镇、村的布局;同时保持各类规划的基期、近期和远期年份应至少有一个保持一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代合治  刘志刚  于伟  
各类规划拥有自身理念和功能,在"多规并存"的现实需求下,"用地"协调成为各类"空间规划"协调的关键。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索了"用地"类型、"用地"规模、"用地"布局以及规划年期等在"空间规划"协调中的现实途径。结果表明:"用地"类型要做到宏观上有统一、微观上有特色,一、二级地类强调一致,三级地类彰显特色;各类用地规模,尤其是农业用地和未利用地规模,应在区域规划宏观指导下由土地利用规划总体上统筹,用地规模管控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用地布局做到各类规划合理分工,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芳  王峰玉  田伟华  
航空港及周边地区因其快速的可达性成为各种要素和人才的重要集聚地。航空港的空间发展是影响其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国内外著名航空港的空间规划,对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的空间发展并提出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芳  赵万民  黄勇  朱猛  
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各个城市机场临空经济区相继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时,面临着同样两个关键问题,产业的选择与空间的布局。通过分析临空产业的特征、讨论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类型,提出产业选择的普适途径;通过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来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和发展阶段,讨论分析方法,总结因地制宜的规划要点,为今后空港经济区的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井辉  
郑州空港经济区是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文章结合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和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世界主要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空港经济区的成功经验包括: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布局有其内在的规律;空港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有政府的支持;优选空港经济区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给我们的启示是:遵循空港经济区内的产业发展规律和"圈层"发展模式,明确发展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利用交通枢纽和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大力打造航空偏好型产业;依据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区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