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3)
2023(8196)
2022(6805)
2021(6059)
2020(4909)
2019(10768)
2018(10209)
2017(18871)
2016(10295)
2015(10749)
2014(10125)
2013(9607)
2012(8487)
2011(7573)
2010(7409)
2009(6544)
2008(6213)
2007(5268)
2006(4514)
2005(3773)
作者
(29341)
(24432)
(24358)
(23053)
(15411)
(11867)
(10918)
(9673)
(9215)
(8506)
(8342)
(8067)
(7771)
(7762)
(7490)
(7460)
(7345)
(7273)
(7117)
(7101)
(6275)
(5821)
(5735)
(5565)
(5551)
(5397)
(5356)
(5311)
(5059)
(4812)
学科
(36464)
经济(36416)
管理(31552)
(29766)
(23534)
企业(23534)
方法(17684)
数学(15700)
数学方法(15592)
(11492)
(11076)
中国(10023)
(10022)
贸易(10015)
业经(9976)
(9785)
农业(7991)
(7663)
财务(7655)
财务管理(7648)
企业财务(7360)
(6959)
(6651)
产业(6526)
(6241)
技术(6234)
银行(6210)
环境(6074)
(5895)
(5755)
机构
学院(138353)
大学(137992)
(56296)
管理(55644)
经济(55393)
理学(49476)
理学院(48968)
管理学(48212)
管理学院(47985)
研究(43479)
中国(32774)
(28760)
科学(27791)
(27590)
业大(24742)
(24545)
农业(23042)
(21289)
中心(20654)
财经(20610)
研究所(19778)
(19133)
(18960)
经济学(17230)
北京(16490)
商学(16463)
商学院(16341)
(16164)
(15976)
农业大学(15926)
基金
项目(102014)
科学(80769)
基金(76412)
(69155)
研究(68634)
国家(68557)
科学基金(59122)
社会(46044)
社会科(43803)
社会科学(43794)
基金项目(41265)
自然(40253)
(39482)
自然科(39433)
自然科学(39420)
自然科学基金(38786)
(33443)
教育(31973)
资助(29626)
编号(26217)
重点(22786)
(22103)
(21868)
(20799)
创新(20405)
科研(20193)
国家社会(19955)
计划(19612)
教育部(18956)
(18791)
期刊
(55374)
经济(55374)
研究(34640)
学报(26770)
中国(25278)
(24042)
科学(22484)
大学(19671)
管理(19096)
学学(18811)
(18075)
农业(16092)
教育(12525)
(10837)
金融(10837)
业经(10579)
经济研究(10541)
技术(10239)
财经(9730)
(9287)
(8317)
商业(8216)
(7352)
业大(7246)
问题(6866)
科技(6773)
农业大学(6322)
技术经济(6079)
(5902)
理论(5841)
共检索到188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泽林  韦斐琼  韩冀东  陈蔚妮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部分地区雾霾天气频发,已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雾霾相关的议题已经引起政府、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但雾霾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特别是消费者的互联网搜索和使用行为,目前还缺少充分的证据和研究。已有研究发现,空气质量变差会降低消费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并导致消极情绪,被称之为成本效应。同时,面对消极情绪时人们会自发地通过购物和娱乐(听音乐、看电影)等补偿行为缓解其影响,表现为增加对购物类和视频类网站的搜索和使用,被称之为补偿效应。基于对由空气质量引起的消费者感知的成本效应与补偿效应间的博弈,以北京市为例,采用国家环保部提供的空气质量指数和18个主要网站的百度搜索指数,使用Stata/MP 13. 0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空气质量对消费者的互联网搜索和使用行为以及终端的使用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空气质量变差,消费者对视频类网站的总搜索热度保持不变,但对购物类网站的总搜索热度会经历一个先增加后下降的倒U形过程。然而,消费者在移动端对两类网站的搜索均呈现倒U形过程,而且消费者对购物类网站的搜索在空气质量较差时的下降趋势要强于视频类网站。同时,空气质量对消费者的终端使用偏好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消费者搜索和浏览购物类和视频类网站时,空气质量变差会使更多的人从使用PC端转向使用移动端,这种终端间的迁移程度随着空气质量的进一步变差而变缓,进而下降;视频类网站中PC端向移动端迁移的程度显著地低于购物类网站。研究结果拓展了已有的空气质量对消费者情绪和行为影响的理论,为空气质量对消费者网站搜索和使用行为的影响提供定量的证据。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调整其营销策略,也为政府和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洪成一  朴宰秀  黄春华  
在互连网时代,电子商务是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问卷调查的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互联网搜索意图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并确定了形成消费者网上搜索意图结构模型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搜索意困对购买行为所起的重要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智  朱安明  王现宁  杨道理  
针对互联网推进与空气质量控制对工业行业运行的影响,运用涵盖多种指标的类导向模型对中国工业行业效率和互联网推进有效性进行测算,并采用迭代抽样的Truncated回归模型检验了内外因素对行业效率的影响。效率测算结果显示,大部分工业行业具有互联网推进有效性和必要性,且互联网推进效果与行业技术水平有关;战略性新兴工业行业利用各类投入能力不同,环境污染产出应受重视。回归结果显示,积极推进创新研发与使用清洁能源的工业行业易出现较高的行业效率,并且注重互联网推进质量的行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邓然  
本文基于北京某银行客户交易数据及北京空气质量数据,实证研究空气质量对信用卡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空气质量对信用卡消费有负向影响;在空气质量作用下,周末、三天假期有利于促进信用卡消费,但七天长假对信用卡消费不产生显著影响;餐饮、美容美发等时间选择自由程度较高的消费与空气质量显著负相关,而医药消费等时间选择自由程度较低的消费不受空气质量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廖进中  张文婧  
当下,人们最为关心的是"食",即"食品消费",我们现在讲的"消费安全",实质上主要是指"食品安全"。但人们往往疏忽了另外一种更重要、更基本的"消费"存在,那就是经过鼻孔进入人体的"消费"———"空气消费"。对应于"消费安全"这个主题,我们也就缺少了一个暂且把它称之为"呼吸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耘堂  李东  
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对消费者原产地认知,以及消费者原产地态度进行新的思考、给予新的界定并赋予新的维度,探讨互联网环境通过消费者互动的形式对消费者原产地认知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消费者互动是互联网环境下影响消费者原产地认知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孙杰  罗京  
在线信息已经成为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主要信息来源。以移动互联网为背景,将在线信息分为卖方主导信息、买方主导信息和第三方主导信息3类,研究不同类型在线信息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构建了消费者搜索在线信息过程模型。研究表明,卖方主导信息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信息需求,买方主导信息被消费者用以判断卖方主导信息的风险性,而第三方主导信息则对买卖双方主导信息提供辅助判断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卫红  
在市场上,企业经常实施的互动营销策略有移动二维码、短信网址、移动商圈、移动搜索、无线网站及蓝牙互动营销等。研究发现,移动二维码等互动营销策略对消费者行为都有正向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些策略主要是通过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率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而且这些策略也能激励消费者产生直接消费行为,尤其像移动二维码、移动商圈、移动搜索等策略对激励消费者产生直接购买行为的作用更明显。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郭际  郭莹莹  吴先华  
"政治性蓝天"等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管控中的独特现象。为了研究这种重大活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影响的持续期,以及影响的空间范围等,本文采集了我国140 个城市2015年1月2日到2018年11月28日的日度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合成空气质量指数的单项污染物浓度等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究国家层面的政治会议、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重大活动涉及到的城市空气质量在重大活动期间显著改善。(2)从单项污染物浓度来看,重大活动期间,颗粒物降低得最为明显,其次为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臭氧浓度的影响并不明显。(3)在重大活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空气质量指数和各个单项污染物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趋势,甚至超过平常时期的水平。(4)重大活动不仅会影响活动举办城市的空气质量,也会影响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每次重大活动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范围大约在活动城市周围800公里以内,且距离主办城市越远影响越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梦雨  张建华  
根据产业集聚与空气污染理论模型,当技术进步的作用强于产业规模与经济结构的作用时,产业集聚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反之亦然。以开发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将开发区数据与各城市每日API数据相匹配,利用83个城市的月度数据建立了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来看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空气质量,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空气质量度量的异质性、剔除严重污染城市与直辖市的数据后依然稳健。此结论具有区域差异,在中东部地区成立,在西部地区不成立。以技术进步为传导机制进一步分析产业集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产业集聚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改善空气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学渊  李婧薇  赵连阁  
文章从城市人口规模与房地产及商业市场动态变化的现实条件出发,阐释地铁开通的交通替代和交通创造效应的作用机理,基于2014~2018年中国21个城市19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日度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方法系统考察新开通地铁线路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交通替代效应与交通创造效应的综合作用下,地铁开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异质性:(1)在常住人口规模为400万~700万的城市,交通替代效应大于交通创造效应,地铁开通提升了空气质量;(2)当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在700万~900万之间时,交通替代效应可能被交通创造效应抵消,地铁开通并未明显改善空气质量;(3)在常住人口规模大于900万的城市,交通创造效应超过交通替代效应,空气质量在地铁开通之后不升反降。因此,对于交通需求不断增加的特大型和超大型城市来说,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周边的职住平衡,实施污染型交通方式的绿色化升级,激励居民的绿色出行,是治理交通污染的根本性举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商直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商家参与到商品直播中。然而直播体验对于不同观众会产生不同的态度转变,进而对消费者的冲动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电商直播体验对消费者冲动消费的影响,直播体验中的真实性体验、实时性体验以及互动性体验均正向影响着冲动消费行为,但是其机制各不相同。具体而言,消费者信任、趣味性感知以及临场感是三种不同的中间机制,即直播体验越高,观众的消费者信任越高、趣味性感知与临场感也越高,从而促进消费者的冲动消费行为。本文丰富了冲动消费与直播体验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品牌企业提升直播体验提供了指导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力  
本文将模糊数学理论运用于对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之中 ,构建出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模糊评价的数理经济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恩  向志强  赵明  
依据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二元选择Logit模型,考量品牌传播对互联网金融业消费者选择行为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金融品牌的产品属性与大多数品牌传播属性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表现为正向效应,产品属性越好、品牌传播效果越好,消费者购买该互联网金融品牌产品的意愿或可能性越大;互联网金融品牌产品属性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影响作用大于品牌传播属性的影响。此外,短期内产品属性通常不会有较大改变,类似常量。鉴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品牌管理者,应从提升互联网金融品牌产品的品牌传播属性入手,着力提升品牌传播效果,有效提高消费者购买该品牌产品的意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恩  向志强  赵明  
依据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二元选择Logit模型,考量品牌传播对互联网金融业消费者选择行为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金融品牌的产品属性与大多数品牌传播属性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表现为正向效应,产品属性越好、品牌传播效果越好,消费者购买该互联网金融品牌产品的意愿或可能性越大;互联网金融品牌产品属性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影响作用大于品牌传播属性的影响。此外,短期内产品属性通常不会有较大改变,类似常量。鉴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品牌管理者,应从提升互联网金融品牌产品的品牌传播属性入手,着力提升品牌传播效果,有效提高消费者购买该品牌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