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1)
- 2023(3878)
- 2022(3505)
- 2021(3488)
- 2020(2982)
- 2019(6879)
- 2018(7299)
- 2017(14876)
- 2016(8097)
- 2015(9509)
- 2014(9318)
- 2013(9433)
- 2012(9118)
- 2011(8293)
- 2010(8144)
- 2009(7840)
- 2008(7560)
- 2007(6644)
- 2006(6103)
- 2005(5515)
- 学科
- 济(30155)
- 经济(30124)
- 管理(20239)
- 业(17627)
- 方法(12606)
- 农(11918)
- 数学(11660)
- 数学方法(11582)
- 企(11160)
- 企业(11160)
- 中国(10641)
- 制(7811)
- 农业(7390)
- 地方(7127)
- 贸(7088)
- 贸易(7082)
- 财(7013)
- 易(6904)
- 银(6473)
- 银行(6469)
- 环境(6279)
- 行(6235)
- 业经(5926)
- 融(5227)
- 金融(5225)
- 学(5190)
- 体(5090)
- 及其(4752)
- 和(4442)
- 税(4437)
- 机构
- 学院(116926)
- 大学(116287)
- 济(47336)
- 经济(46197)
- 管理(41751)
- 研究(40268)
- 理学(35229)
- 理学院(34800)
- 管理学(34270)
- 管理学院(34063)
- 中国(32689)
- 京(26085)
- 科学(24748)
- 财(23840)
- 农(23327)
- 所(20852)
- 中心(18766)
- 研究所(18694)
- 农业(18666)
- 财经(18664)
- 业大(18145)
- 江(17556)
- 经(16743)
- 北京(16600)
- 范(15751)
- 师范(15616)
- 州(14395)
- 经济学(14288)
- 院(14136)
- 财经大学(13662)
- 基金
- 项目(71881)
- 科学(55129)
- 研究(54118)
- 基金(50667)
- 家(44332)
- 国家(43943)
- 科学基金(35904)
- 社会(32715)
- 社会科(30863)
- 社会科学(30854)
- 省(28373)
- 基金项目(27583)
- 划(24183)
- 教育(24073)
- 编号(23394)
- 自然(22849)
- 自然科(22155)
- 自然科学(22146)
- 自然科学基金(21706)
- 资助(20511)
- 成果(19318)
- 发(16281)
- 部(16187)
- 重点(15974)
- 课题(15874)
- 创(14366)
- 科研(13671)
- 性(13582)
- 创新(13575)
- 教育部(13366)
共检索到178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振峰 张良 徐翔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空气污染愈加严重,不仅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人身健康,且对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的负外部性。在环境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利用2014—2015年99个冬小麦主产区(地级市)的生产及环境数据,通过构建超越对数的冬小麦产量模型,分析空气污染对冬小麦单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已对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造成巨大威胁,且不同月份南北方空气污染对冬小麦单产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机械动力和地区经济水平对冬小麦单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的农业生产和环境政策,以期减少空气污染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冬小麦 单产 环境外部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向阳 吴建寨 朱孟帅 孔繁涛
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各方关注。粮食安全问题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近年来各种冲击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逐渐成为了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分别从气候变化、价格冲击、自然灾害、政策支持、科学技术、国际援助以及其他因素7个方面,梳理了研究文献,探讨了研究内容,归纳了研究方法,比较了研究结论。最后,基于文献述评,本文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冲击因素 前沿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善松 赵将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俄乌冲突短期对全球粮食市场造成较大扰动,全球粮食安全受到影响,但2022年7月、8月全球粮食价格已回到俄乌冲突以前的水平,全球农产品市场完成了自我修复。本文对俄乌冲突与全球粮食安全进行复盘,发现全球农产品市场冲击与修复机制不同,从冲击机制来看,俄乌冲突直接冲击乌克兰旧作物季的出口和新作物季的生产,并通过影响出口国出口政策、冲击能源等基础物资供给等方式间接影响市场;从修复机制来看,全球农产品贸易在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等多边贸易体制下保持了应有的韧性,价格上涨产生贸易转移、刺激生产效应,并抑制部分需求,从而达到供求新均衡,这是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富有韧性的内在作用机制。俄乌冲突对中国粮油市场也产生影响,但影响在不同品种间有所分化,对玉米、油脂油料等国内外联动性较高的品种影响较大,对小麦、稻谷等联动性较低的品种供应影响较小。本文认为应对危机,短期靠储备、中期靠进口、长期靠生产,建立必要的储备、进口和生产调节能力,未雨绸缪应对短期的供给冲击,坚定国际农产品贸易信心,持续深化农业贸易和投资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多元流通格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俄乌冲突 粮食安全 贸易转移效应 多元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泳冰 易福金 胡浩
本文利用2006年、2008年和2010年全国13省(市)733个冬小麦主产县的生产数据和近地面臭氧浓度数据,通过超越对数形式的小麦种植利润模型分析了臭氧污染对中国冬小麦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地面臭氧浓度增加对冬小麦产量和种植收益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臭氧平均浓度每增加1单位,全国冬小麦将减产80.81万吨,造成6.17亿元的农户利润损失。随着近地面臭氧浓度升高,短期内农户将会采取减少生产要素投入量等行为以适应臭氧污染对粮食种植收益的不利影响,从而加剧臭氧污染的减产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农业和环境政策以缓解近地面臭氧污染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向涛 綦勇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传统农业背景下的粮食安全与农业面源污染的冲突越来越激烈。文章利用2002—2009年农地禀赋与化肥投入强度的72国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方法研究了粮食安全状况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农地禀赋既会直接影响化肥投入强度,也会通过农业保护和粮食进口间接地影响化肥投入强度,其中,农地禀赋通过农业保护途径降低了化肥投入强度,而通过粮食进口途径提高了化肥投入强度;(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别,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所产生的间接效应更明显,而发展中国家的农地禀赋所产生的直接效应更明显。文章为我国政府在制定粮食安全政策和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方面提供了启示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泽丰
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中国粮食供给和价格相对稳定。伴随着中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加和全球粮食供给的风险,中国粮食安全始终不容忽视。粮食价格的国内外倒挂、库存消费比过高、粮食贸易受疫情冲击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使粮价稳定和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应通过充分保障国内粮食供给和粮食国际贸易安全,进一步完善国内粮食价格体系,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维护中国粮食价格稳定,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价格政策 粮食安全 疫情冲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程国强 朱满德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蔓延,引发全球粮食市场异常波动以及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疫情对后期全球粮食生产与贸易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全球粮食市场波动有可能进一步升级。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充分释放流动性,国际投机资本若炒作农产品市场,爆发类似2008年粮食危机的风险将越来越高。分析表明,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总体上可从容应对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升级的挑战,但大豆等农产品进口需防控国际市场波动风险。本文认为,要高度重视全球粮食市场波动的可能风险和挑战,必须加强监测、及早谋划,系统应对、综合施策。包括:有效管控输入性不稳定预期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干扰和冲击;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风险治理体系;完善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强化农产品全球供应链管理;加强国际粮食安全、贸易和投资政策协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基于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系统探讨了极端气候冲击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从产量、价格、进口依赖度以及人均占有量的视角综合考察了粮食安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论表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会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并且缓解的效果依次递减;土地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土地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冲击的效果也依次递减。提出:在当前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的条件下,为了缓解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粮食生产应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涛涛 马强 李谷成
基于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系统探讨了极端气候冲击下中国粮食安全的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从产量、价格、进口依赖度以及人均占有量的视角综合考察了粮食安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论表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会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并且缓解的效果依次递减;土地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土地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劳动力和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组合缓解极端气候对粮食安全冲击的效果也依次递减。提出:在当前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的条件下,为了缓解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冲击,粮食生产应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D.P.霍德森 隆亚西
小麦锈病曾是历史上对小麦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现在,病原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秆锈病和条锈病又给小麦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秆锈病新的有毒形式被标识为Ug99,能够快速传播和变异。全球大部分商业小麦品种都容易受Ug99感染;不仅如此,新的、侵略性更大的条锈病也正在大面积肆虐,关键的抗体基因遭到破坏和种植品种的遗传均一性加速了条锈病的流行。虽然全球正在抵御秆锈病威胁并已经获得了成功,但是遏制条锈病还迫切需要努力。应对小麦锈病带来的挑战将需要继续和持续的投资。
关键词:
小麦锈病 粮食安全 协调应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旭 王秀东 陈孝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但是我国的可耕地面积却不断下降。因此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之中提高粮食单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同年份不同小麦品种推广种植面积入手,合理划分小麦生产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农业生产中种质资源价值评估模型;计算出种质资源的价值,进而探索我国种质资源利用的规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品种 骨干亲本 价值评估 小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华奕州 黄季焜
学术界对粮食收购双轨制的影响存在不少争议,尽管该政策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探讨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仍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本文以小麦为例,基于1985—1996年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粮食收购双轨制下定购和议购政策变动对小麦主产省小麦种植的影响。研究表明,以降低国家定购量、提高国家议购量和农民自留量以及提高议购价为主要措施的双轨制改革,促进了小麦生产;同时,双轨制期间农民没有对低于边际价格的定购价格做出反应,这同理论预期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市场改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有其历史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石庆玲 陈诗一 郭峰
在属地化的环境管理体制下,要治理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敦促地方政府和官员增加对环保工作的重视,为此环保部门采取了一种约谈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制度。本文针对公开约谈的25个城市,使用断点回归方法评估了这一政策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效果,实证结果发现如果是因为空气污染原因被约谈,则约谈对空气污染有明显的治理效果,但如果不是因为空气污染原因被约谈,则约谈对空气污染就没有影响。对单项污染物的分析则发现约谈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治理PM2.5和PM10上,而对其他空气污染物没有显著影响,这与目前空气污染治理考核主要集中在PM
关键词:
雾霾 约谈 动员式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庆
我国粮食行政系统内一系列频发的大案显示粮食安全责任机制正处在失灵的边缘。问责对象不加区分、问责内容刚性不足、发现违法行为的触发机制失效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现行粮食安全责任制效能的发挥。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推进,迫切需要建立起与其相匹配的粮食安全问责制度。粮食安全的考核问责,将依法行政和政府绩效的科学性评价融为一体,是矫正我国粮食安全问责失灵的制度性创新。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问责制 省长负责制 考核问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文静 侯军岐
我国的粮食安全在新时期呈现出新局面,专家学者就此提出了诸多对策建议。本文主要探讨利用国际市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从国际市场的粮食可供性及经济可行性分析利用国际市场的可行性,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化 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