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1)
2023(15216)
2022(13296)
2021(12222)
2020(10354)
2019(23481)
2018(23200)
2017(44972)
2016(24722)
2015(27431)
2014(27292)
2013(26863)
2012(24511)
2011(22153)
2010(21902)
2009(20325)
2008(19809)
2007(17202)
2006(15095)
2005(13197)
作者
(72924)
(60496)
(60239)
(57211)
(38527)
(29084)
(27133)
(23739)
(23105)
(21452)
(20491)
(20487)
(19241)
(18888)
(18697)
(18586)
(18431)
(17960)
(17331)
(17177)
(15232)
(14648)
(14586)
(13778)
(13525)
(13516)
(13411)
(13273)
(12149)
(12038)
学科
(94037)
经济(93891)
管理(75379)
(67483)
(56074)
企业(56074)
方法(42619)
数学(37005)
数学方法(36644)
(28371)
中国(26344)
(25195)
(21319)
(21228)
业经(21174)
地方(19146)
(16850)
贸易(16844)
环境(16785)
农业(16731)
(16334)
(16322)
财务(16254)
财务管理(16220)
企业财务(15393)
技术(15130)
理论(14876)
(14648)
(14637)
(14572)
机构
大学(352748)
学院(349295)
管理(138168)
(137008)
经济(133927)
理学(120582)
理学院(119204)
研究(117976)
管理学(117219)
管理学院(116591)
中国(84964)
科学(75390)
(74872)
(65110)
(61809)
(59481)
业大(56626)
研究所(54435)
中心(52622)
财经(51916)
(50014)
农业(48825)
(47255)
北京(46668)
(44529)
师范(43993)
(42842)
经济学(41410)
(40160)
财经大学(38780)
基金
项目(246773)
科学(193205)
基金(180124)
研究(174722)
(159092)
国家(157829)
科学基金(134877)
社会(111324)
社会科(105509)
社会科学(105481)
基金项目(96730)
(95924)
自然(89516)
自然科(87389)
自然科学(87364)
自然科学基金(85767)
(81422)
教育(79081)
资助(73061)
编号(69554)
成果(55583)
重点(55130)
(53895)
(51605)
(51267)
创新(48000)
课题(47798)
科研(47462)
(46418)
国家社会(46101)
期刊
(146798)
经济(146798)
研究(101334)
中国(63556)
学报(61809)
(55437)
科学(54246)
(49616)
管理(48721)
大学(46011)
学学(43799)
农业(37572)
教育(33404)
(27231)
金融(27231)
技术(26782)
财经(25161)
业经(23780)
经济研究(23402)
(21425)
问题(20753)
(18652)
科技(18177)
(17485)
理论(16566)
业大(16432)
图书(15941)
现代(15652)
技术经济(15569)
实践(15105)
共检索到497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学义  何兴邦  
文章使用四川、重庆两地6个城市1 620份居民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空气污染问题对城市居民政府信任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主观感受及对政府空气污染治理的尽责评价是空气污染问题影响城市居民对政府信任的两种机制,感受到的空气污染问题越严重,对政府治理尽责程度评价越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也越低;空气污染问题对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信任度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主观感受和政府治理尽责负向评价对地方政府信任负向冲击程度较大,对中央政府信任影响较小;空气污染问题对不同群体的政府信任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高等教育组、居住在大城市组居民的政府信任度受空气污染影响更大。文章认为,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措施既要强调治理成效,让公众对"结果"有直观感受,也要注重宣传,让公众对政府治理"过程"充分了解,才能有效提升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学义  何兴邦  
文章使用四川、重庆两地6个城市1 620份居民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空气污染问题对城市居民政府信任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主观感受及对政府空气污染治理的尽责评价是空气污染问题影响城市居民对政府信任的两种机制,感受到的空气污染问题越严重,对政府治理尽责程度评价越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也越低;空气污染问题对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信任度的影响存在差异,空气污染主观感受和政府治理尽责负向评价对地方政府信任负向冲击程度较大,对中央政府信任影响较小;空气污染问题对不同群体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弘  孙雅洁  陈登科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低碳城市"建设试点政策为切入点,聚焦探讨政府环境治理的空气污染防治效应,利用双重倍差法解决文献中普遍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低碳城市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空气污染,其主要传导机制来自于企业排污的减少与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低碳城市建设的资金支出远远小于其可能带来的收益,这意味着低碳城市建设本身有助于实现污染防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本文研究为科学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俊杰  张红  
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执行力度是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直接因素,文中研究影响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因素。文章内容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地方政府自身及地方政府间协同治理空气污染的决策演化过程。研究显示,中央政府抽查行为,对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补贴,增大对地方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增大对区域联合治理行为的惩罚与奖励,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执行效力。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共治、互动监察、利益补偿等对提升地方空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志光  贾仓仓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居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础,而不断加重的空气污染给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和2018年两期平衡面板数据集,与省级单位的空气污染数据相匹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解决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问题,实证检验了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其不同群体差异。研究结果发现:空气污染对居民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这一研究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仍然成立;引入性别和收入两种因素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空气污染对不同性别和收入群体健康影响有显著差异,女性和低收入群体因空气污染承担了更大的健康福利损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洪礼  李怀宇  郭嘉良  
文章以城市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马尔可夫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来研究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策略。以北京市为例,运用马尔可夫法建立北京空气质量的转移概率模型,并引入排污强度和环保投资两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拟合转移概率矩阵与排污强度和环保投资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为到达不同的污染治理目标而需付出的空气污染治理投资和须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为城市空气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国高  陈庭富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迫切需要寻找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引擎。基于2004—2019年中国22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对其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互联网发展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互联网发展对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降低作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能够降低邻近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互联网发展对中西部、城镇化水平较高和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降低作用更强。上述研究结论不仅能为中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经济效应提供经验证据,还能为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强化区域间环境协同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供可行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宏兵   郑庆彪   李震   孙丽棠  
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据和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PM_(2.5)排放浓度数据,利用2SLS、空间计量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水平,这一效应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财政支持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以及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且在地理区位特征上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同时,上述影响主要通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提升的机制实现。基于SAR与SDM模型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也发现城市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减污效应具有双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空气污染的地理相关性使其减污效应被低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庆先  师华定  张时煌  吕连宏  陈东升  杜吴鹏  付加锋  
本文总结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气候中心共同承担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反馈研究"课题有关研究成果。包括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趋势、空气质量模拟及应用、区域气候模拟及应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及对污染物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污染物防控措施和效果的研究进展。主要阶段性成果包括:建立了基准年典型空气污染物和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并分区域和行业综合评估了我国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趋势;利用区域气候模型对全国近十年气候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开展了典型地区的敏感性试验;分析了典型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城市群)空气污染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浩然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为弥补从地市级层面评估新能源汽车发展减缓空气污染的有效性及其区域异质性特征的研究不足,利用2010至2020年覆盖我国286个地级市的大规模样本数据,并将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环境质量﹑科教水平和交通运输等5个区域特征变量纳入分析框架,结合两阶段回归方法评估新能源汽车对空气污染的影响,通过构建交互项范式进一步探讨区域发展程度的异质效应。结果发现:(1)在工具变量通过内生性﹑相关性﹑合格性检验的前提下,发展新能源汽车促进细颗粒物(PM_(2.5))指数显著减少8.26%;(2)替换工具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后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3)产业结构﹑环境质量﹑科教支出和交通运输因素可以推进新能源汽车加速减少PM_(2.5)指数,而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因素削弱PM_(2.5)指数的下降幅度。由此提出应建立支持新能源汽车有序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产业变革和提高环境治理强度以提升科教投入和公共交通能力﹑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清洁发电效率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凌燕  
文章基于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央地政府的有限理性,采用演化博弈探索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互动过程及演化方向,确定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而,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剖析现阶段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制度环境及央地政府相应的策略选择,借助MATLAB软件对其进行数据仿真。研究发现,央地两级政府的行为选择源于参与治理的成本与收益比较,中央-边缘的政治结构、现代主义的文化系统和孱弱的市民社会等制度环境对两级政府的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茂直  
世界卫生组织(本文简称"世卫组织")2014年5月7日发布的全球城市空气质量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在世卫组织监测的城市中,超过半数城市的空气污染超过了世卫组织设定的健康标准的2.5倍,我国有北京、兰州、西宁、济南等城市上榜,全球只有12%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符合世卫组织健康标准。显然,世卫组织的监测统计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全球城市空气污染已非常严重,而我国更是如此,大大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贺灿飞  张腾  杨晟朗  
中国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现状与年际变化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总体而言正在经历着明显的改善。城市空气污染是政府环境规制效果的体现,论文从影响环境规制的多种途径和渠道出发,将影响政府环境规制执行效果的原因分为三种因素,包括来自企业等利益攸关者的环境规制执行阻力、来自社会的空气污染改善受益方的环境规制执行压力和政府本身的环境规制执行能力。论文着重阐述了这三种动力内容,并利用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制作非平衡面板模型,对这三种动力因素与规制执行效果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发现环境规制执行阻力和环境规制执行能力显著地影响规制执行效果。教育等社会因素通过提升环境规制压力也能够对环境规制执行进行一定的推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韩永辉  张帆  李子文  
中国双向FDI是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战略的重要一环。文章统一分析双向FDI和雾霾空气污染三者的作用关系,通过收集中国30个省区双向FDI和PM2.5雾霾空气污染指数构建面板数据库,深入研究中国双向FDI对雾霾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1)在短期,IFDI对雾霾空气污染有抑制效应;在长期,IFDI对雾霾空气污染有加剧效应。(2)无论是在短期或是长期,OFDI对雾霾空气污染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3)双向FDI互动调谐程度上升能够显著抑制雾霾空气污染。(4)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双向FDI互动调谐程度对雾霾空气污染的抑制作用就越强。据此,文章从引导优化IFDI进入模式、加快调整OFDI流出结构以及建立良好市场监管制度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黎文靖  郑曼妮  
本文采用中国地级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和地级市层面的统计数据,分析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机制及其作用效果。研究发现,空气污染转变城市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相关负责人的工作变动。空气质量越差,地区迫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压力,越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1当地方经济发展压力大时,空气质量并没有给城市带来显著的治理压力和投资决策影响,只有在城市经济发展压力较小时,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才会减少,同时伴随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增加,以保证当地的空气质量。2当地方空气污染治理压力大时,空气质量越差,城市迫于环保压力,越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但短期内难以保证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