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4)
2023(13535)
2022(11504)
2021(10336)
2020(8828)
2019(19641)
2018(19148)
2017(36114)
2016(19697)
2015(21658)
2014(20969)
2013(20621)
2012(19052)
2011(17267)
2010(17135)
2009(15990)
2008(15898)
2007(14523)
2006(12316)
2005(10686)
作者
(59138)
(49871)
(49648)
(46901)
(31389)
(24151)
(22332)
(19523)
(18455)
(17316)
(16888)
(16424)
(15840)
(15565)
(15555)
(15419)
(15363)
(14731)
(14282)
(14249)
(12593)
(11974)
(11905)
(11376)
(11228)
(11016)
(10952)
(10896)
(10037)
(9962)
学科
(81843)
经济(81768)
管理(59161)
(58671)
(47829)
企业(47829)
方法(37095)
数学(32741)
数学方法(32477)
(22196)
中国(21554)
(20578)
技术(19736)
地方(18881)
业经(17752)
(17555)
(16374)
贸易(16369)
(15884)
农业(15328)
(14063)
环境(13465)
技术管理(13253)
(12797)
银行(12739)
(12634)
财务(12618)
财务管理(12590)
(12491)
金融(12489)
机构
大学(282612)
学院(282424)
(116912)
经济(114686)
管理(109093)
研究(96730)
理学(95504)
理学院(94385)
管理学(92830)
管理学院(92295)
中国(70824)
科学(63079)
(58245)
(55938)
(50798)
(49840)
业大(47504)
研究所(45998)
中心(44802)
农业(44677)
(42225)
财经(41405)
(37739)
经济学(36520)
北京(35633)
(35314)
师范(34821)
(34814)
经济学院(33400)
(33101)
基金
项目(199085)
科学(157120)
基金(145045)
研究(138678)
(129777)
国家(128719)
科学基金(109382)
社会(89752)
社会科(85252)
社会科学(85227)
(79956)
基金项目(78017)
自然(72332)
自然科(70750)
自然科学(70719)
自然科学基金(69522)
(67638)
教育(62786)
资助(57011)
编号(53440)
(47097)
重点(45465)
(43951)
创新(43311)
(43133)
成果(41363)
计划(39247)
科研(38888)
国家社会(37845)
(37494)
期刊
(120164)
经济(120164)
研究(75338)
中国(53803)
学报(51879)
(49106)
科学(46064)
(38884)
管理(38615)
大学(37547)
学学(35912)
农业(33049)
教育(25830)
(23270)
金融(23270)
技术(23089)
业经(20494)
经济研究(20365)
财经(20112)
(18811)
科技(17728)
(17364)
问题(16210)
技术经济(15341)
(14845)
商业(14010)
业大(13171)
(13163)
(13048)
统计(12728)
共检索到399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晨辉   王威   宋晓明  
文章分析了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的双边影响机理,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研究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的抑制效应、激励效应及净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抑制影响。首先,空气污染的激励效应使得科技创新高于前沿水平6.58%,而空气污染的抑制效应使得科技创新低于前沿水平16.17%,最终在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使得科技创新低于前沿水平9.59%。其次,从时间趋势看,空气污染的净效应始终为负且逐渐减弱;分区域看,空气污染的抑制效应呈东、西、中部地区逐渐减弱趋势。最后,在不同空气污染水平下,空气污染程度的加深会加剧对科技创新的抑制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颖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而健康已是就业的机会成本,因此空气污染间接影响人才的择业与就业。文章由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出发,进而阐述区域性人才流动的状况和影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对空气污染与人才跨区域流动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针对空气污染的现状,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减少人才的流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颖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而健康已是就业的机会成本,因此空气污染间接影响人才的择业与就业。文章由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出发,进而阐述区域性人才流动的状况和影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对空气污染与人才跨区域流动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针对空气污染的现状,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减少人才的流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俊  孙涵  成金华  
文章基于Grossman中国宏观健康生产函数,运用2004—2015年中国公众健康与空气污染等方面的宏观面板数据与空间计量分析技术,综合分析了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机理与空间交互效应,结果显示:由于空气污染的广延性和持久性使得公众健康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主要分布为华北、华中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呈现高高集聚,西北、东北等地呈现低低集聚,区域公众健康呈现趋同效应;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负外部性显著,与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传统计量模型估计结果相比,PM2.5浓度对公众健康的负向效应较高,说明忽视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会使得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估计产生偏误;从区域的角度来看,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区域差异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其忠  
工业化产生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危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R/S分形方法,使用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1995-2011年期间的序列数据。首先,以能源消费总量为控制变量,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是工业废气排放。然后,着重分析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的R/S分形轨迹。实证结果表明:它们的Hurst指数均介于0和5之间,说明其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未来变化呈负相关性,但它们的分维值却不同,全国和中部地区距1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能生  徐铭阳  王玉泽  
近年来,我国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绿色生产和创新驱动背景下探究空气污染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得愈加重要。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将其与城市层面的空气污染数据进行匹配,分别讨论了空气污染对企业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和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空气污染通过"工艺创新补偿效应"与"管理创新补偿效应"对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而由于"资金挤出效应"与"人力资源损失效应"的存在,空气污染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生产率、企业所在地市场化程度、企业所在城市规模不同时,空气污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企业谋求"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飞  周民良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解决文献中普遍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区域联防联控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空气污染,且重点控制区的政策效应强于一般控制区。从动态效应来看,区域联防联控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存在持续性,随着年份的推移,区域联防联控的政策效应不断增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联防联控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在不同城市群间存在异质性,并且在不同城市群内,重点控制区与一般控制区之间的政策效应存在差异。此外,区域联防联控在发挥空气污染治理效应同时,还能促进部分城市群实现经济增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科学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政策、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伦来  陈莹  娜仁  
空气污染会影响劳动力的流动性,而劳动力流动必然对区域人力资本集聚产生影响。文章运用经济数学方法,从生存效用和享受效用两个方面解析了空气污染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机理,并基于2000—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区域人力资本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存在一定滞后性,且经济越发达地区,空气污染对其人力资本的影响越显著。据此,必须充分认识空气污染对人力资本的负面影响,注重区域差异性和时滞性,审时度势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为增强劳动力流入、提升人力资本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鸿翔  张文彬  
通过构建研究空气污染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局部均衡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改善空气质量对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权衡,但一般情况下后者占主导作用,空气污染还会通过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随后实证分析空气污染状况对劳动力供给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影响劳动收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供给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空气污染会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双重途径降低劳动力供给。最后提出抑制空气污染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鸿翔  张文彬  
通过构建研究空气污染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局部均衡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改善空气质量对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影响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权衡,但一般情况下后者占主导作用,空气污染还会通过对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随后实证分析空气污染状况对劳动力供给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影响劳动收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供给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污染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空气污染会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双重途径降低劳动力供给。最后提出抑制空气污染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凌燕  
文章基于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央地政府的有限理性,采用演化博弈探索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互动过程及演化方向,确定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而,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剖析现阶段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制度环境及央地政府相应的策略选择,借助MATLAB软件对其进行数据仿真。研究发现,央地两级政府的行为选择源于参与治理的成本与收益比较,中央-边缘的政治结构、现代主义的文化系统和孱弱的市民社会等制度环境对两级政府的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志圣  
本文以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市空气质量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上证工业指数以及上证环保指数等相关数据为样本,综合利用T检验、Logit回归和GARCH模型来全面分析和探究空气污染对我国股票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的走势;当期的空气污染水平与上证综指的收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对污染企业的影响相比,空气污染对环保类上市公司的股票有着更为剧烈的影响;同时空气污染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魏冬  冯采  
空气污染对产业的科技创新同时产生"抑制效应"和"激励效应",前者指空气污染会触发环境规制强化,提高企业成本,进而抑制产业的科技创新,后者指空气污染会激励产业转型创新,进而促进科技创新。那么,近年我国空气污染对产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是哪一种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在什么条件下"激励效应"会超过"抑制效应"?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影响效果是否相同?围绕上述问题,文章基于34个细分产业的专利授权大数据的证据,通过固定效应基本模型,建立空气污染浓度与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结合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空气污染浓度与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在不同的污染产业、不同的环境规制严格程度和34个细分产业条件下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在环境规制存量、执法力度、改变科技创新变量和改变固定效应的条件下进行了稳健性分析,并从作用渠道和协同效应两方面解释了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水平产生的"激励效应"大于"抑制效应",在污染地区和污染密集产业,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水平有更大的促进效果。根据文章的分析,在全国层面空气污染倒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很大,足够抵消空气污染对科技创新造成的抑制效应。但这并不意味着空气污染是可以接受的,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根本原因是激励效应,因此,建议政府更多地关注和加强激励效应,完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督力度,同时对科技创新进行更多的投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婉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都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关联特征,即地理位置相邻是影响我国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力资本等,均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婉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都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关联特征,即地理位置相邻是影响我国金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资本投入、创新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及人力资本等,均是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