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3)
2023(5247)
2022(3911)
2021(3475)
2020(2671)
2019(6023)
2018(5759)
2017(10952)
2016(6129)
2015(6517)
2014(6368)
2013(6101)
2012(5628)
2011(4995)
2010(4834)
2009(4191)
2008(4193)
2007(3618)
2006(3115)
2005(2819)
作者
(17778)
(15008)
(14705)
(14317)
(9473)
(7221)
(6745)
(5697)
(5563)
(5406)
(5174)
(4952)
(4879)
(4823)
(4701)
(4600)
(4505)
(4373)
(4358)
(4084)
(3735)
(3621)
(3542)
(3503)
(3422)
(3379)
(3293)
(3262)
(3020)
(3012)
学科
(21815)
经济(21794)
管理(18023)
(15859)
(13035)
企业(13035)
方法(9432)
数学(8339)
数学方法(8231)
环境(7224)
中国(6552)
(6269)
(5992)
业经(5430)
(5192)
理论(5142)
(5077)
技术(4537)
(4437)
银行(4427)
(4394)
(4236)
(4223)
金融(4223)
地方(4096)
(4091)
财务(4085)
财务管理(4078)
企业财务(3973)
教学(3842)
机构
学院(83407)
大学(81845)
(32398)
经济(31705)
研究(29542)
管理(29305)
理学(25601)
理学院(25284)
管理学(24728)
管理学院(24567)
中国(20778)
科学(19427)
(16824)
(16472)
(15155)
(15106)
研究所(14067)
业大(14000)
中心(13220)
农业(13117)
财经(12379)
(12266)
(11385)
(11014)
经济学(10665)
(10363)
师范(10198)
北京(10107)
技术(9986)
(9907)
基金
项目(60920)
科学(48035)
基金(44255)
研究(42088)
(40053)
国家(39741)
科学基金(33928)
社会(27170)
社会科(25859)
社会科学(25849)
(24935)
基金项目(23321)
自然(22602)
自然科(22126)
自然科学(22118)
自然科学基金(21737)
(20873)
教育(19725)
资助(17777)
编号(15006)
重点(14320)
(13572)
(13490)
(13028)
创新(12729)
(12247)
科研(12110)
计划(12028)
国家社会(11830)
成果(11679)
期刊
(32289)
经济(32289)
研究(22104)
中国(17457)
学报(16863)
(14565)
科学(14087)
大学(12389)
学学(11914)
(11660)
管理(10832)
教育(10387)
农业(9969)
(7908)
金融(7908)
技术(6979)
财经(6190)
(5714)
经济研究(5670)
(5341)
业经(5093)
业大(4620)
(4575)
科技(4496)
问题(4102)
资源(3906)
农业大学(3787)
(3649)
职业(3636)
林业(3577)
共检索到117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雎华蕾  汶海  
空气污染由于其健康损害的不可逆性以及可见度高易于感知的特点,对于企业员工的迁徙倾向具有重大影响。基于人力资本异质性视角,企业内部谈判能力与迁移能力更强的科技创新人员流失可能性更高,人才流失的异质性现象对于企业基于创新的污染治理路径将带来"釜底抽薪"式影响,成为重污染地区企业空气质量治理的后发劣势。空气污染对于技术人员的挤出效应大小,关乎企业创新导向绿色转型的成败,近年的PM2.5数据披露与我国独有的上市公司员工技能分类披露为验证这一假说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场景,本文以2007—2016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城市层面的空气污染数据与公司层面技术员工数据匹配,考察了空气污染与技术人员流失的关系。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对员工人力资本的挤出具有技术异质性,气候人力资本挤出效应集中体现在与创新相关度最高的技术型员工上;其次,引入三重差分模型的分析显示,重污染行业存在人力资本挤出视角的后发劣势,且在企业绿色转型过程中,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进一步地加重了这一挤出效应;最后,空气污染经由技术人才流失渠道,对于企业的创新水平具有明确抑制作用。本文对于员工人力资本的异质性拓展提供了新的验证证据,同时为绿色转型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配置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艳华  关钰桥  
运用200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研究绿色金融对空气污染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一个地区的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改善本地区的空气污染,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和城市化水平异质性;第二,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两个传导机制影响空气污染;第三,本地区绿色金融的发展会对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产生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友斌  
本文借助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开发区绿色转型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区绿色转型有效降低了当地空气污染程度,促使当地污染企业通过在异地设立子公司的方式来规避环境规制,并未增加当地的绿色专利数量,表明异地迁移效应在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就地创新效应并未凸显。进一步分析显示,开发区绿色转型未同步提高当地的经济增长水平,体现出开发区绿色转型的政策效果是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为代价的。上述结论为理解开发区绿色转型的实践效果及其内在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若冰  席鹏辉  
兴建轨道交通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城市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的一项有效措施,但传统研究往往受困于内生性所导致的估计偏误。本文利用DID、RD以及RDID等准实验方法估计了中国14个城市新开通的45条线路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发现轨道交通的开通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污染治理效应。此外,本文分别考察了轨道交通减排效应的城市异质性与污染物异质性。前者发现污染治理效应随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及污染程度的提升而增强;后者发现CO、SO_2、NO_2及悬浮颗粒(PM)的减排效果比较显著,且在交通高峰与凌晨非高峰期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还发现轨道交通可以缓解较大规模城市的交通拥堵,而对二、三线城市的作用不显著;对不同交通出行工具的检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明圆  杜江  
本文重新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验证了中国重点环保城市空气污染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中国重点环保城市空气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整体符合EKC倒"U"型曲线;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偏向于"N"型曲线形式;长三角地区和其他城市样本不显示具体形式的数量关系;相对于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及东北地区的人口规模、技术效应和能源消耗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更为显著。动态面板结果也显示,技术效应和能源消耗对城市空气污染具有长期惯性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楠  
文章介绍了办公室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成分及危害,阐述了办公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及污染防治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宇  李贵才  路旭  高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空间在区域大气污染改善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区域内部地域构成的空间异质性视角,采用干沉降模型,建立植被对大气污染削减效应与空间特征的表征方式,用以揭示不同次区域中绿地对大气污染削减研究的重点和特色。研究表明,"中"次区域污染削减量明显高于"高"、"低"次区域,然而"中"次区域绿地功能的发挥仍处于污染驱动阶段;"高"、"低"次区域已进入绿地功能驱动阶段,生物多样性、生态结构和景观格局对大气污染削减的影响更加突出。森林下垫面对大珠三角地区SO2、NO2、PM10污染物的削减率分别为1.3%、0.7%和4.1%。最后,提出结合资源禀赋和城市发展特征开展绿色空间的功能导向型研究,并探讨了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问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永强  赵良凯  杨华悦  唐国琼  
近年来,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空气污染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采用2014—2018年中国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空气污染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第一,空气污染显著提高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申请量,但只是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显著增加;第二,空气污染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绿色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在国有企业、有官员晋升省份的企业中更显著;第三,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压力是空气污染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第四,绿色专利申请量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增加都显著降低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排污费;第五,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和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拓展了空气污染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理论文献,也厘清了空气污染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潜在作用机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惠茗  
在运用熵权法评估30个省产业绿色转型程度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动态面板并运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绿色转型的异质性效应,结果得出:第一,2005—2017年,命令强制型环境规制和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产业绿色转型的效应呈现正“U”型曲线特征,且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越过拐点值;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的产业绿色转型效应为倒“U”型,我国各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水平具有累积性,滞后一期的产业绿色转型程度对当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绿色转型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命令强制性环境规制有效促进了中东部经济生态化发展,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促进了西部经济生态化,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生态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浩然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为弥补从地市级层面评估新能源汽车发展减缓空气污染的有效性及其区域异质性特征的研究不足,利用2010至2020年覆盖我国286个地级市的大规模样本数据,并将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环境质量﹑科教水平和交通运输等5个区域特征变量纳入分析框架,结合两阶段回归方法评估新能源汽车对空气污染的影响,通过构建交互项范式进一步探讨区域发展程度的异质效应。结果发现:(1)在工具变量通过内生性﹑相关性﹑合格性检验的前提下,发展新能源汽车促进细颗粒物(PM_(2.5))指数显著减少8.26%;(2)替换工具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后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3)产业结构﹑环境质量﹑科教支出和交通运输因素可以推进新能源汽车加速减少PM_(2.5)指数,而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因素削弱PM_(2.5)指数的下降幅度。由此提出应建立支持新能源汽车有序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产业变革和提高环境治理强度以提升科教投入和公共交通能力﹑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清洁发电效率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谊浩  任清莲  汪晓樵  
空气污染作用于股票市场的传导链条中,主要包括客观性空气污染的直接影响和主观性空气污染关注的间接影响两种。本文以沪深300指数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关注两种关键的代理变量,综合运用相关性检验、T检验、Logit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实证探究空气污染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股票市场。实证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对股票市场具有影响;空气污染对股票市场换手率的影响强于收益率和波动率;空气污染关注代理变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强于空气污染代理变量,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谊浩  任清莲  汪晓樵  
空气污染作用于股票市场的传导链条中,主要包括客观性空气污染的直接影响和主观性空气污染关注的间接影响两种。本文以沪深300指数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空气污染和空气污染关注两种关键的代理变量,综合运用相关性检验、T检验、Logit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实证探究空气污染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股票市场。实证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对股票市场具有影响;空气污染对股票市场换手率的影响强于收益率和波动率;空气污染关注代理变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强于空气污染代理变量,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颖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而健康已是就业的机会成本,因此空气污染间接影响人才的择业与就业。文章由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出发,进而阐述区域性人才流动的状况和影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对空气污染与人才跨区域流动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针对空气污染的现状,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减少人才的流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颖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影响,而健康已是就业的机会成本,因此空气污染间接影响人才的择业与就业。文章由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出发,进而阐述区域性人才流动的状况和影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对空气污染与人才跨区域流动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针对空气污染的现状,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减少人才的流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雪梅  曹亚婷  卢菲菲  廉梦露  
基于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构造准自然实验,构建工业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2006—2017年36个工业行业数据为样本进行测算分析,采用合成控制与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证检验在行业异质性的角度下绿色信贷政策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2006—2017年,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均值稳步上升且行业间绿色转型效率差异呈扩大趋势,清洁生产型行业绿色转型效率值普遍较高且呈不断上升,但污染密集型行业绿色转型水平较低;绿色信贷政策对各工业行业影响效果不一,污染密集型行业中,对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黑色金属矿采业、有色金属矿采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