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5)
- 2023(11488)
- 2022(9768)
- 2021(8603)
- 2020(7120)
- 2019(16173)
- 2018(15991)
- 2017(31091)
- 2016(16756)
- 2015(18870)
- 2014(18868)
- 2013(18752)
- 2012(17952)
- 2011(16411)
- 2010(16693)
- 2009(15622)
- 2008(15577)
- 2007(14074)
- 2006(12715)
- 2005(11892)
- 学科
- 济(81388)
- 经济(81281)
- 管理(55213)
- 业(50002)
- 企(39999)
- 企业(39999)
- 方法(31494)
- 数学(27861)
- 数学方法(27690)
- 中国(23772)
- 地方(21792)
- 农(21328)
- 财(21090)
- 制(18773)
- 环境(18639)
- 业经(18482)
- 融(14607)
- 金融(14605)
- 农业(14349)
- 银(14343)
- 银行(14320)
- 行(13830)
- 学(13809)
- 贸(13693)
- 贸易(13681)
- 易(13182)
- 体(13087)
- 发(12605)
- 划(12461)
- 务(12458)
- 机构
- 学院(247846)
- 大学(247302)
- 济(109450)
- 经济(107302)
- 管理(93281)
- 研究(87113)
- 理学(79273)
- 理学院(78431)
- 管理学(77358)
- 管理学院(76890)
- 中国(67455)
- 财(54098)
- 京(52520)
- 科学(49640)
- 所(43386)
- 财经(41703)
- 中心(39618)
- 江(39487)
- 农(39307)
- 研究所(38546)
- 经(37721)
- 经济学(34755)
- 业大(33382)
- 北京(33363)
- 范(32088)
- 院(31759)
- 师范(31744)
- 经济学院(31293)
- 州(31190)
- 财经大学(30701)
- 基金
- 项目(158975)
- 科学(126923)
- 研究(119028)
- 基金(116560)
- 家(99986)
- 国家(99132)
- 科学基金(85953)
- 社会(78942)
- 社会科(75039)
- 社会科学(75024)
- 省(62818)
- 基金项目(60884)
- 教育(54427)
- 自然(52722)
- 划(51920)
- 自然科(51456)
- 自然科学(51445)
- 自然科学基金(50540)
- 资助(48047)
- 编号(46770)
- 发(39383)
- 成果(38760)
- 部(36396)
- 重点(36186)
- 制(34795)
- 课题(33728)
- 国家社会(33341)
- 创(33308)
- 发展(32282)
- 教育部(31774)
- 期刊
- 济(129392)
- 经济(129392)
- 研究(79234)
- 中国(55682)
- 财(42183)
- 农(37254)
- 管理(37122)
- 学报(35297)
- 科学(33639)
- 融(28691)
- 金融(28691)
- 大学(28053)
- 教育(26454)
- 学学(26445)
- 农业(24857)
- 财经(21909)
- 业经(21519)
- 技术(21260)
- 经济研究(20524)
- 经(18803)
- 问题(17098)
- 贸(13449)
- 业(12431)
- 技术经济(12428)
- 世界(11755)
- 商业(11605)
- 国际(11448)
- 理论(11011)
- 现代(10990)
- 统计(10847)
共检索到391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雪洁 曾津
基于2008~2016年省际数据,运用Bootstrap-DEA方法,在考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等非意欲产出的情况下,核算我国30个省(市、区)的工业环境全要素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各省(市、区)大气污染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我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粗放式发展带来的负向外部效应逐渐得到扭转,产业转型升级对环保的正面作用逐步显现;载货汽车保有量和环境规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汽车保有量、环境规制和工业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省份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熊琴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且中国过去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与持续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密切相关,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污染天堂效应一直被广泛关注。文章基于1998~2013年中国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中国本土企业被外资并购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外资进入对中国本土企业二氧化硫(SO_2)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文章研究发现,外资并购使中国本土被并购企业SO_2排放量整体降低了19%。当外资以多数股权并购、并购主体为港澳台企业、并购客体为民营企业以及在企业高集聚的地区实施并购时,外资并购的SO_2减排效果更加明显。文章的发现为通过调整存量企业股权结构进而改变其内部治理机制和经营行为来治理污染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宇 张千雪
SO2作为一种常规污染物在1990年代初就受到中国政府的重点管控。文章利用2002-2012年我国113个城市的人均SO2排放量面板数据探讨了我国人均SO2排放量变化的内在规律,使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的回归方法检验了市级人均SO2排放量的收敛性,并分析了人均SO2收敛速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城市人均SO2排放量存在着绝对与相对收敛;在影响收敛速度的各因素中,人均收入的提高可以加快人均SO2排放的收敛速度,而人口密度的增加则会降低人均SO2排放量的收敛速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国庆 钱明辉 张平淡
论文以工业二氧化硫(SO2)代表污染物,使用完全分解模型将污染物排放强度分解为资源节约效应和环境友好效应。分解结果显示,2001-2010年中国工业SO2排放强度降低的38.93%来自资源节约效应,61.07%来自环境友好效应,两种效应的贡献率在逐年趋同,可以说,我国正在逐步迈进"两型社会"。实证检验发现,生产技术水平越高,二产比重越高,因资源节约带来的工业SO2排放强度下降越明显。环保投资越多,环保意识越强,因环境友好带来的工业SO2排放强度下降越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天轮 张兵
以排污费为代表的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对我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在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时也可能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建立了一个开放经济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在微观层面分析了市场型环境规制趋严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并利用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对理论模型中的相关推论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降低了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但对广延边际的影响不显著。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出口额下降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出口企业,且这部分企业的中止出口概率增加,上述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私营企业和单产品企业所受冲击更大,而提升市场化水平和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可以有效降低环境规制对于企业出口的短期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出口决策的理论机制和现实证据,对于协同推进环境保护和出口增长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国强 马通
现有文献大量关注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诅咒效应,却较少研究环境治理是否也面临类似的“诅咒”问题,以及内在的“诅咒”机制。本文利用2004-2018年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SO_(2)排放量的面板数据,系统检验资源依赖对于环境保护究竟是“福音”还是“诅咒”,以及强化环境规制能否突破资源依赖带来的“诅咒”机制,并在理论上厘清增长资源“诅咒”与环境治理资源“诅咒”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依赖与环境治理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环境治理的资源诅咒效应更容易出现在拐点之前,拐点之后二者之间呈负相关;环境监管强化能够形成拐点前移动力,推动城市环境治理突破资源诅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翔 余升国
以2002-2012年我国省域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在经典的Grossman分解模型中纳入环境规制效应,并把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按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进行分类,然后实证分析了内外资对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外资给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带来了正的规模效应、负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而内资则带来了负的规模效应、正的结构效应以及负的技术效应;与内资相比,外资仅在结构效应上占优。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污染避难假说",但并不支持"污染光环假说"。
关键词:
外资 内资 大气污染 面板数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利生 唐志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我国SO2排放的影响。从总体上说,由于出口污染排放强度低于进口污染减排强度,故对外贸易有利于我国污染减排。然而巨额外贸顺差以及进口减排强度与出口排放强度之比的下降造成了我国对外贸易污染排放的逆差,而出口产品结构的恶化则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减排技术进步的速度跟不上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使得出口产品的污染排放总量还在上升。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环境保护 污染排放 投入产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益江 陈杜满 刘玉明 刘淑荣
研究了4a中马尾松新梢受二氧化硫污染后的外部特征和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马尾松在清明节前后第1次抽梢时受害最严重,新叶呈褐色坏死,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上升,生长高度明显下降。说明新叶中积累的SO2-3和HSO-3浓度超过一定值时,马尾松生长受到伤害。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马尾松 新梢 危害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郭莹莹
依据1999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我国各省区FDI、贸易开放与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和贸易开放会促进SO2排放;人均收入与人均SO2排放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能源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动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SO2排放;技术进步会抑制SO2排放;上一期SO2排放量对当期SO2的排放量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关系。
关键词:
FDI 贸易开放 二氧化硫排放 环境污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晓敏 李传武 朱雨婷
探究排污权交易机制的经验有助于我们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减排工作中设计出高效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此,本文以2007年开始试点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机制为例,采用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未试点的省份,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机制显著降低了试点省份的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推动排放权交易机制改革,促进节能减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真 张云 王鸿斌 周淑芷
本文试图从SO2 污染角度探讨靖远松叶蜂 (DiprionjingyuanensisXiaoandZhangHymenoptera :Diprion idae膜翅目 ,松叶蜂科 )的暴发原因。室内模拟污染的实验表明 ,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SO2 (日最高浓度 2 5 5 μL·L- 1 )熏蒸过的油松针叶后 ,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增加了 17% ,并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7)。这充分说明经一定浓度SO2 污染的油松针叶可促进靖远松叶蜂的生长 ,从而有利于SO2 污染区的靖远松叶蜂暴发成灾。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在高浓度SO2 (5 10 μL·L- 1 )...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油松 二氧化硫污染 机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新宇 王凡凡 宋马林
作为一种环境治理的新工具,中央环保约谈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解决属地化环境管理体制下政策执行低效而导致的治理失灵问题,而中央环保约谈的震慑效应及其持续性有待进一步检验。文章基于我国2005—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中央环保约谈的震慑效应及其持续性。研究发现:第一,中央环保约谈有效降低了本地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具有显著的直接震慑效应;第二,中央环保约谈对空间关联地区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产生了负向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近邻震慑效应;第三,中央环保约谈的直接震慑效应不具有持续性,但近邻震慑效应随时间不断持续和增强;第四,机制分析表明,在风险规避和价值创造的双重作用下,中央环保约谈对空间关联的被约谈城市产生了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文章聚焦于震慑效应,拓展了环保约谈的研究视角,对环保约谈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实践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兆廉 石大千
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实现区域比较优势,提升地区经济福利,但其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效应存在较大争议。梳理关于环境污染及环境效率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分歧的根源在于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结构效应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难以对最终的环境效应进行测算。基于此,本文摒弃了对于环境污染效应的过度分解,从非污染即溢出的新视角,重新测算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其次,本文将污染测算精确到地级市层面,并从城市异质性角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从更小的区域单元探索环境效应。在实际操作层面,本文选取2003-2015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定了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的溢出效应、污染效应以及环境净效应。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具有正向和负向双重影响,负向影响较强,且在观测的影响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贸易自由化能够平衡城市间污染效应的结论,且发现其对环境污染整体上呈递减趋势。进一步的城市异质性分析表明:较高的城市等级、贸易条件与经济水平以及较小的城市规模能降低环境污染效应。因此,提升城市等级与贸易质量,促进贸易资源与治污经验的转移,是提升贸易环境效应的根本途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晋盛武 吴娟
目前,国内文献关于腐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研究还不充分,将三者置于同一整体框架下的研究能为理解和验证腐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直接的证据。本文在传统的EKC模型中考虑腐败因素,利用1995—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腐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验证了腐败对经济增长以及腐败和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腐败阻碍了经济增长;(2)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我国仍处于经济增长越快,环境污染越严重阶段;(3)腐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弱化经济增长从而对环境污染有负向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腐败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手段,政府不能通过阻碍经济增长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
腐败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库兹涅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