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8)
2023(18608)
2022(15620)
2021(14819)
2020(12611)
2019(28939)
2018(28572)
2017(54614)
2016(29753)
2015(33627)
2014(33472)
2013(33006)
2012(30674)
2011(27756)
2010(27811)
2009(26060)
2008(25924)
2007(23299)
2006(20626)
2005(18453)
作者
(85298)
(71857)
(71362)
(68151)
(45423)
(34330)
(32563)
(28036)
(27208)
(25623)
(24493)
(24146)
(22775)
(22635)
(22524)
(22163)
(21559)
(21185)
(20791)
(20584)
(17896)
(17808)
(17415)
(16337)
(16271)
(16164)
(15843)
(15823)
(14598)
(14357)
学科
(122783)
经济(122632)
(88255)
管理(86167)
(65696)
企业(65696)
方法(53090)
(50658)
数学(47332)
数学方法(46728)
(34665)
中国(34439)
农业(33266)
业经(29156)
(28796)
(24528)
贸易(24515)
(23948)
(23540)
地方(22346)
(20758)
(20714)
银行(20705)
财务(20646)
财务管理(20594)
(19822)
(19656)
企业财务(19593)
(19168)
(19081)
机构
学院(424900)
大学(422949)
(181057)
经济(177456)
管理(162670)
研究(146485)
理学(139780)
理学院(138227)
管理学(135810)
管理学院(135018)
中国(114546)
(88769)
科学(88088)
(85116)
(83646)
(74176)
中心(68563)
研究所(66971)
财经(66454)
业大(65944)
农业(64909)
(64757)
(60493)
北京(55793)
经济学(55429)
(54058)
师范(53518)
(52175)
(50390)
经济学院(49915)
基金
项目(281525)
科学(222617)
基金(206368)
研究(205522)
(180334)
国家(178817)
科学基金(153138)
社会(131933)
社会科(124981)
社会科学(124943)
(108959)
基金项目(108492)
自然(98644)
自然科(96332)
自然科学(96305)
自然科学基金(94634)
教育(94235)
(91993)
资助(84831)
编号(82798)
成果(67870)
(63657)
重点(63556)
(60721)
(58229)
课题(57274)
国家社会(55202)
创新(54605)
教育部(54440)
(54289)
期刊
(202096)
经济(202096)
研究(125354)
中国(86703)
(81532)
学报(66995)
(66863)
科学(62577)
管理(58395)
农业(55008)
大学(51649)
学学(49023)
(44542)
金融(44542)
教育(41541)
技术(36390)
业经(35555)
财经(33096)
经济研究(31554)
(28496)
(28449)
问题(27382)
(22163)
(21773)
世界(21384)
技术经济(20703)
统计(20338)
理论(19389)
国际(19041)
资源(18710)
共检索到641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芬华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密化农业的人口压力已基本解除,据以解决农地零碎化问题的诸多条件已经具备。但是,一方面,合乎理论逻辑的农地流转与集中并没有伴随人口压力的解除而大规模出现;另一方面,农地流转速率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具有高度一致性。调研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进程遭遇到可流转农地的供给规模的阻滞,而农地控制权偏好以及可替代制度优势构成不同区域的农地流转速率差异的经济解释。文章旨在为中国现代农业组织替代小农制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解决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芬华  
农地流转系指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交易。中国农地流转速率不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家庭承包制度实施以来,有关中国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与论争从未停止过。其研究越加深入,待挖掘的要素越多,其疑惑越重。本文基于课题组调研结果,述评理论文献,梳理个中观点,理顺问题逻辑,以与方家商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究竟是什么决定一国银行制度的选择?在既有的主流经济学框架中,我们一时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合作能力变量,将政府因素内生化于主流范式,从而初步修复了经济学对银行制度选择问题的解释能力。基于一个制度有效组合视角,本文发现,不同的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合作能力决定政府因素与私人因素的不同比例,并由此定义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会对银行制度提出各异的需求;不同的银行制度之间不存在先验的优劣之分。这一逻辑推论是如此重要,它使我们得以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某些思维定势。首先,让国有银行制度与以私人主导型市场经济为依托的银行制度“接轨”并不必然带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钱龙  洪名勇  
当前,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仍然有很多是口头约定、期限较短和不收取租金的,这与政府主张的契约"形式书面化、流转长期化、租金市场化"导向背道而驰。从转出户控制权偏好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贵州3县的农户调查表明,转出户确实有着较强的控制权偏好。基准回归结果也证实,转出户控制权偏好越强烈,双方越可能达成口头契约、短期契约和无偿契约。Mvprobit模型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控制权偏好影响双方的契约形式选择、契约期限选择和契约租金选择,从而提出弱化农户控制权偏好的政策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琴  
一些经验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农户并不向往土地的私有化改革,这与经济学界的理论推断大相径庭。本文认为,小农对于土地制度的偏好是具有充分理性的:由于土地的资源(?)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宏观约束,中国的农村土地必须同时具备社会保障功能和资产功能,因此农户选择农地制度的真实逻辑是,在"生存安全"和市场获利机会之间充分权衡,倾向于维持当前农地制度的基本架构,同时自发进行有利于其土地权益实现的各类渐进式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天宝  董毓玲  周亚成  
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农民的利益,国家于2008年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政策实施以来,玉米收储价格持续走高,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政策运行中出现玉米库存积压严重、销售不畅、政府负担加重等严峻问题,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央农办、财政部等于2016年3月28日召开媒体通气会,正式宣布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将其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历时八年的玉米临储政策退出历史舞台,可以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大突破。本文在整体分析玉米临储制度背后逻辑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玉米临储制度取消对于农民的影响,并且对于后续完善玉米临储制度取消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天宝  董毓玲  周亚成  
为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农民的利益,国家于2008年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政策实施以来,玉米收储价格持续走高,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政策运行中出现玉米库存积压严重、销售不畅、政府负担加重等严峻问题,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央农办、财政部等于2016年3月28日召开媒体通气会,正式宣布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将其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历时八年的玉米临储政策退出历史舞台,可以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大突破。本文在整体分析玉米临储制度背后逻辑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潜伟  
同地同权是农地入市的前提条件,而同地同权的法理依据在于物权的平等性,我国应当实行一体承认、平等保护的土地政策。但是目前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盘根错节,单独就某一方面进行改革很难落实同地同权的政策。因此应当实行新的城乡二元体制,才能根本纠正旧的城乡二元体制。为此应当改革土地规划、用途管制和征收补偿制度,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方宇惟  夏庆杰  李实  
本文以1999~2007年制造业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样本,研究所有制结构对企业外部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运用FHP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GMM估计等方法,本文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之所以鲜有外部融资约束,源于其相对较高的负债能力,但是优越的融资环境会使企业缺乏成长所需的"自生能力",因而国企改革也需要外部融资市场变革的"倒逼"机制;(2)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在成长初期倚仗较高生产率产生的内部现金流缓解短期融资约束,但从长期看其外部融资约束更为严重,不充分的外部融资市场将成为私营企业长期发展的桎梏;(3)外资企业对现金流和负债的依赖较为稳定,反映出其较高的现金管理能力,外资企业在中国内地的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青  刘进梅  
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地制度创新的目的不是要危及或取消农村家庭经营,而应是在保持其存在和维护其权益的基础上,使农地制度更具有包容性和扩展性,以适应农业适度规模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需求。研究分析表明,我国农业人口较多的国情及土地流转对工业化的依附性,就决定了土地流转不能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中轴制度工具,若政府以政策利好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势必引致逆政策预期的社会风险;而农地合作能够兼顾农业效率提升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成为以工补农、以农稳工的制度联结纽带。农地制度创新就是要建立以农地合作为中轴、联结千家万户家庭经营的农业和农村工业化的政策支持体系,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由农民主导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特色之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万力维  
教育中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在妨碍创造,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权力的滥用,包括国家权力的直接强势干预、教育规训权力的控制和知识权力的压制。因此,只有清算权力滥用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创造的环境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安录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城市流转是乡村城市化和农业工业化进程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农地城市流转 ,一方面 ,使土地价值增值 ,土地收益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 ,由于大量优质农地减少而危及到粮食安全、公众健康、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引起不可逆转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提出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设置土地的可转移发展权 ,并通过市场交易 ,使之既能控制农地城市流转 ,又能兼顾农地保护的公平与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济康  
品牌原动力是消费者(或受从)非理性的情感需求;各种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共性,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也带有普遍性;研究人的情感需求是打追强势品牌的关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培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圣明  
参与式预算主要体现了公开与民主这两大价值。公开就是要将政府活动的"节目表"公之于众,让全社会知道"钱从何而来,用到哪里去了?"而民主则是一种诉求的表达和利益的整合,权利所有者基于他们应有的权利,在给定信息条件(资源约束)下,按照各自的偏好,对公共服务项目的优先性进行选择,会使预算的安排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