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4)
2023(10376)
2022(8603)
2021(8272)
2020(6933)
2019(16467)
2018(16104)
2017(30672)
2016(16448)
2015(18414)
2014(18129)
2013(17918)
2012(16581)
2011(15212)
2010(15299)
2009(14701)
2008(14886)
2007(13081)
2006(12075)
2005(11493)
作者
(44506)
(37428)
(37184)
(35738)
(23913)
(17781)
(16960)
(14468)
(14370)
(13351)
(13081)
(12473)
(12328)
(12215)
(12190)
(11621)
(11041)
(10896)
(10775)
(10278)
(9716)
(9148)
(8945)
(8607)
(8516)
(8451)
(8413)
(8035)
(7549)
(7228)
学科
(68009)
经济(67909)
管理(47070)
(42054)
(37227)
企业(37227)
方法(26684)
(26539)
数学(23452)
数学方法(23205)
中国(22500)
(22154)
银行(22008)
(20716)
(19536)
(15903)
业经(15892)
(15691)
金融(15689)
(15272)
(14624)
贸易(14608)
(14364)
(13903)
制度(13871)
体制(13197)
(11532)
(10599)
财务(10568)
财务管理(10542)
机构
大学(232808)
学院(225909)
(106730)
经济(104903)
研究(86279)
管理(83467)
中国(74444)
理学(69893)
理学院(69083)
管理学(68145)
管理学院(67664)
(54630)
(50826)
科学(45766)
(42856)
财经(41573)
中心(38566)
研究所(38212)
(38033)
经济学(35462)
(34585)
(34529)
北京(33329)
经济学院(31628)
财经大学(31298)
(30865)
(28696)
师范(28450)
业大(27616)
(26905)
基金
项目(141784)
科学(113121)
基金(106936)
研究(106174)
(93075)
国家(92380)
科学基金(78693)
社会(71450)
社会科(67979)
社会科学(67963)
基金项目(54478)
(49856)
教育(49441)
自然(47737)
自然科(46669)
自然科学(46657)
自然科学基金(45893)
资助(44805)
(43574)
编号(39934)
成果(35348)
(34561)
重点(32773)
(32235)
国家社会(31617)
教育部(30642)
中国(30051)
(29823)
课题(29182)
(29181)
期刊
(119837)
经济(119837)
研究(82477)
中国(54034)
(43776)
(38564)
金融(38564)
管理(35048)
学报(32535)
科学(31999)
(31886)
教育(26503)
大学(26225)
学学(24252)
财经(22815)
经济研究(20458)
(19713)
农业(19527)
技术(18254)
(16313)
问题(16018)
国际(15411)
业经(15374)
世界(14328)
(11747)
理论(10848)
技术经济(10653)
改革(9968)
(9968)
统计(9894)
共检索到377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究竟是什么决定一国银行制度的选择?在既有的主流经济学框架中,我们一时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合作能力变量,将政府因素内生化于主流范式,从而初步修复了经济学对银行制度选择问题的解释能力。基于一个制度有效组合视角,本文发现,不同的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合作能力决定政府因素与私人因素的不同比例,并由此定义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会对银行制度提出各异的需求;不同的银行制度之间不存在先验的优劣之分。这一逻辑推论是如此重要,它使我们得以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某些思维定势。首先,让国有银行制度与以私人主导型市场经济为依托的银行制度“接轨”并不必然带来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既有文献对银行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微观层面,基于宏观层面和国家样本的分析相对不足。文章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59个国家的实证分析,从银行业规模、效率和结构3个基本维度系统考察了决定不同国家银行业整体发展的相关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对银行业整体规模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稳定性、银行业务管制、政府的监管水平、金融开放程度以及社会信用水平;对银行业整体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稳定性、良好的制度和管理、银行经营的规模效应、金融体系结构和监管要求;对银行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银行业总体规模、银行业务管制、银行业开放程度以及银行腐败程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勇  
文章基于1990-2009年间7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结构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金融体系结构的选择不仅受宏观经济状况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制度文化的显著影响。从宏观经济看,金融体系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关,而经济发展的程度则主要影响金融体系的总规模;从金融发展看,效率和开放是金融体系结构"市场化"的两大动力;从文化制度看,崇尚规则和权威的制度文化更容易孕育出"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而崇尚自由和民主的制度文化则更容易孕育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华民  
分析叙事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叙事分析来概括制度变迁一般规则的崭新研究方法。其核心论点在于,制度是可以调整行为的具有自我强化功能的均衡,而制度变迁则是一种均衡格局对另一种均衡格局的替代。作为研究工具,分析叙事法可以帮助我们透彻理解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在分析叙事法的方法论逻辑中,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要实现微观绩效改善目标,必然要求改革推动者调整其行为取向,以求达成产权多元化基础上的利益均衡新格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芬华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密化农业的人口压力已基本解除,据以解决农地零碎化问题的诸多条件已经具备。但是,一方面,合乎理论逻辑的农地流转与集中并没有伴随人口压力的解除而大规模出现;另一方面,农地流转速率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具有高度一致性。调研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进程遭遇到可流转农地的供给规模的阻滞,而农地控制权偏好以及可替代制度优势构成不同区域的农地流转速率差异的经济解释。文章旨在为中国现代农业组织替代小农制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解决思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平  殷小斌  
中国国有银行经历了多次改革而未能实现预期的商业化改革目标,甚至在其股份制改革后也很难说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本文利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从制度互补视角对此原因进行分析,本文的结论是,中国的金融改革只是经济体制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国有银行改革是在与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中实现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静梅  
重新审视主办银行制度○赵静梅本文认为,主办银行制实施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消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使银企间建立起更特定、更稳固的信用关系。它应以银行、企业双方产权关系明晰、信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和银行货币营运不受行政干预为基础。而我国目前尚缺乏实施主办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峰  
在经营管理专门化的现代企业中,出资人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经营者对企业的内部人控制不可避免。我国也不例外,在国有企业十几年来“放权让利”的改革过程中,国企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日趋显化,其主要表现是经理人员的大量的在职消费、盲目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梅亮  徐璋勇  刘佳俊  
经过资本市场化改革后,国有银行的发展呈现两种典型现象:一是从银行层面看,其业绩呈爆发式增长;二是从宏观层面看,存差持续扩大和债权结构失衡等现象反映出其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日益脱节。这表明资本市场化改革在使国有银行微观绩效改善的同时并不必然带来宏观整体效率的增进。本文认为国有银行制度市场化的核心在于功能市场化,即由财政替代功能转向市场金融功能;对于国有银行功能演进而言,资本市场化改革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从长期而言,更需要国有银行资产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未来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中,增量改革比存量调整更为重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杰  
随着改革步骤的逐步推进,涉及中国银行制度改革的许多问题需要重新认识,其中一个关键的方面是选择新的分析角度,阐述公有制经济中银行制度改革的实质。 一、对银行制度改革既有过程的考察 (一)公有金融产权:概念的简要说明。 在改革前的公有制经济框架中,存在着单一的国有银行制度。如果我们认定那一块公有权是由不同类型的公有权“子块”组成,那么,与国有银行制度相对应的便是公有金融产权。无疑地,中国银行制度改革就主要针对于此而展开。 (二)对公有金融产权的简单分解:变革过程及其绩效。 概括地说,在既有改革过程中,我们已经作过的事情是对那一块公有金融产权进行了简单分解,具体表现为,从独此一家的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国有银行制度安排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增进当期国家能力的有效工具,也可能极大地削弱未来多期的国家能力。因此,理性的政府会选择合适的时机退出对国有银行的控制,从而实现国家垄断租金最大化与社会产出最大化目标之间的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济康  
品牌原动力是消费者(或受从)非理性的情感需求;各种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共性,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也带有普遍性;研究人的情感需求是打追强势品牌的关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培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圣明  
参与式预算主要体现了公开与民主这两大价值。公开就是要将政府活动的"节目表"公之于众,让全社会知道"钱从何而来,用到哪里去了?"而民主则是一种诉求的表达和利益的整合,权利所有者基于他们应有的权利,在给定信息条件(资源约束)下,按照各自的偏好,对公共服务项目的优先性进行选择,会使预算的安排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