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5)
- 2023(11466)
- 2022(9189)
- 2021(8618)
- 2020(7135)
- 2019(16017)
- 2018(15634)
- 2017(29849)
- 2016(15790)
- 2015(17859)
- 2014(17547)
- 2013(17848)
- 2012(16441)
- 2011(14790)
- 2010(15129)
- 2009(14601)
- 2008(14903)
- 2007(13574)
- 2006(12330)
- 2005(11480)
- 学科
- 业(83698)
- 济(78701)
- 经济(78593)
- 企(65913)
- 企业(65913)
- 管理(57440)
- 农(49572)
- 农业(32992)
- 业经(30827)
- 方法(30576)
- 财(24747)
- 数学(23031)
- 数学方法(22869)
- 中国(22840)
- 制(18579)
- 务(17536)
- 财务(17520)
- 财务管理(17499)
- 企业财务(16504)
- 贸(16251)
- 贸易(16241)
- 策(16058)
- 技术(15990)
- 易(15924)
- 体(14411)
- 划(13685)
- 和(12909)
- 发(12501)
- 农业经济(12472)
- 银(11931)
- 机构
- 学院(240414)
- 大学(232893)
- 济(115601)
- 经济(113851)
- 管理(98542)
- 理学(83919)
- 理学院(83207)
- 管理学(82440)
- 管理学院(81994)
- 研究(79924)
- 中国(69000)
- 财(52074)
- 农(50654)
- 京(48262)
- 科学(42151)
- 财经(40812)
- 所(39307)
- 农业(37918)
- 中心(37365)
- 江(37091)
- 经(37067)
- 经济学(35225)
- 业大(34989)
- 研究所(34722)
- 经济学院(31826)
- 北京(30783)
- 经济管理(29862)
- 财经大学(29449)
- 州(28833)
- 范(27438)
- 基金
- 项目(148682)
- 科学(120709)
- 研究(115569)
- 基金(111895)
- 家(94983)
- 国家(93980)
- 科学基金(82702)
- 社会(79711)
- 社会科(75290)
- 社会科学(75272)
- 基金项目(58675)
- 省(56913)
- 教育(49621)
- 自然(48879)
- 自然科(47815)
- 自然科学(47805)
- 自然科学基金(47050)
- 编号(46275)
- 划(45700)
- 资助(44420)
- 成果(36590)
- 业(35547)
- 部(34957)
- 国家社会(34174)
- 发(33786)
- 创(33740)
- 重点(32289)
- 制(31724)
- 创新(30701)
- 性(30649)
- 期刊
- 济(141473)
- 经济(141473)
- 研究(75100)
- 农(56313)
- 中国(49699)
- 财(42183)
- 管理(38371)
- 农业(38236)
- 科学(32746)
- 学报(29330)
- 业经(29268)
- 融(28334)
- 金融(28334)
- 大学(24715)
- 学学(23706)
- 财经(21161)
- 经济研究(20826)
- 技术(20663)
- 业(19588)
- 问题(19312)
- 经(18432)
- 教育(16722)
- 世界(16672)
- 贸(15387)
- 农业经济(15105)
- 农村(15048)
- 村(15048)
- 技术经济(15041)
- 经济问题(13112)
- 国际(13087)
共检索到378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必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鸣銮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得到的启示,并根据1983年10月在访学美国期间调查访问美国家庭农场得到的实际生产、生活经验,提出了"消灭三大差别的农业现代化标准",称之为中国"三农梦",即土地流转、资本下乡、农民"回包",农民既是管理者又是劳动者,消灭体脑差别;粮食安全、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与工人劳动强度、收入相同,消灭工农差别;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政府为城乡提供相等的基础公共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消灭城乡差别。这是一个伟大民族复兴的农业之梦,也是农业现代化之梦,与常规的从科学化、机械化和生产力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锡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朝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化进程中征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失地农民的积极和消极损失,最后,分析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征用 失地农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剑红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主动融人社会经济发展之中,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高校履行基本职能的重要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解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确立,对“三农”经济的关注与政策研究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有财力、也有必要全力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师光禄 何忠伟 王有年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三农"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的职能和现实,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农村农业农民 高等农业教育 改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周
探讨长效机制,首先要给出长效机制的定义。所谓长效机制有两个含义,一是能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二是它合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会成为今后深化改革的对象。第一个含义中的较长时间究竟有多长或许具有不确定性,第二个含义则非常明确,所以长效机制的后一个含义要比第一个含义更为重要。从逻辑上讲,在既有‘好牌”(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引起的转移支付能力增强)又有“坏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束缚生产力的制度安排)的情形下,难点不是出“好牌”,如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直接为农民增收作贡献, 而是通过深化改革处理“坏牌”,不断地改善“三农”的宏观政策环境。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宇 原新 成前
文章采用CLDS(2014)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对农民健康的影响。使用SF-8量表全面分析健康指标,制定人居环境指标。实证中考虑收入内生性,并对人居环境和收入对健康的影响进行比较,发现人居环境问题和收入都对农民健康影响显著,其中人居环境问题对健康影响更大。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健康 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龚琛
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文明起源地之一,中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无疑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也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中,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放的虽然经济总量较巨,但人均水平和GDP质量还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是在广大农村,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农业农村农民迫切需要融入世界发展大潮流,哪些"威胁论"的鼓吹者及外
关键词:
“三农” 《读懂农业农村农民(英文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伟兵
长期以来,国内的主导观点是加速城市化进程来解决农民问题。笔者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另一条道路,即发展农业来解决农民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长期性和超大人口规模的国情决定了解决农民问题不能锁定在单一的城市化路径上,农业发展与推进城市化,两者应相辅相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下,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建设生态农业、富民产业。为此,需要全面构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充分发挥农业扩大就业、带动经济增长、保护生态的功能;需要高度认识农业发展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走有序城市化道路,构建城乡二元协调共生的新格局,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民问题 城市化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檀秋 史雨琛 胥春雷
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广袤空间和有利条件。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传统农民如何向职业农民转型,又如何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性供给各类职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涵。近年来,引导新型职业农民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十分注重以市场和新技术等外部显性要素来激励其向职业化转变,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相对而言,针对“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引发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扩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求必须依托“农民”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理应更重视乡村社会巨变和城乡关系重组对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关系。在新发展阶段下,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轫为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开辟了崭新空间;二是新型职业农民的角色功能将从农业生产向乡村产业全链条全领域延伸叠加;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要衔接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过程全环节;四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一体设计要与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需求契合。基于此,坚持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复合角色功能;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坚持梯次推进、系统建构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体系;坚持精准施策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机制,将是今后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九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晋晶 葛扬
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不同土地流转水平下农村产业融合增收效应的差异性,并在农民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土地流转、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土地流转率通过了面板单门槛效应检验,跨越门槛值后农村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愈发显著;土地流转能够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能够共同作用于农民收入。因此,要夯实三权分置制度基础,继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