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共检索到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承明  
秦汉之际 ,儒家的则例和道家的本体论融入儒学 ,成为“儒表法里”和“儒表道本”的儒学。司马迁就是个“儒表道本”的儒。“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作为一种历史观认为 :自然界是整体的、和谐的 ;人类社会是同一的有序的 ;天人之间是可以相通的。在方法论上 ,与西方之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不同 ,它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历史的演变有积极意义。灾难、争战、衰败终究会演变为安祥、平和、进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经济史是兼跨历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首先要把历史上经济发展的状况搞清楚,这可以称之为“历史上的经济”;进一步要分析各种经济因素的内在联系,揭示经济运行的方式及其机制,这可以称之为“经济的历史”。就经济史这个学科而言(而不是就每个研究者而言),这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小为  丁邦平  
在美国科学教育新框架中,首位关键词由"科学探究"变为"科学实践",这一变更折射出近20年来美国科学教育研究者扭转课堂探究模式化倾向的努力。探究模式化的根源,可追溯到"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在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的主导地位。框架使用"科学实践"一词,凸显了融合社会、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实践观。其实施要求理论性探究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并要求科学作为社会性活动的特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施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