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2)
2023(9691)
2022(8739)
2021(8382)
2020(7201)
2019(16295)
2018(16389)
2017(31388)
2016(17335)
2015(19568)
2014(19578)
2013(19441)
2012(17776)
2011(15880)
2010(15693)
2009(14239)
2008(13732)
2007(11878)
2006(10197)
2005(8855)
作者
(51327)
(42526)
(42368)
(40263)
(27126)
(20555)
(19207)
(17062)
(16279)
(15117)
(14610)
(14245)
(13410)
(13392)
(13211)
(13129)
(13012)
(12692)
(12122)
(12076)
(10820)
(10456)
(10231)
(9719)
(9616)
(9557)
(9418)
(9357)
(8774)
(8537)
学科
(64397)
经济(64329)
管理(47249)
(45010)
(37761)
企业(37761)
方法(31110)
数学(26642)
数学方法(26314)
(19150)
(17078)
中国(16134)
(15521)
业经(14129)
地方(13094)
理论(12279)
农业(11338)
(11259)
(11097)
贸易(11089)
(10844)
(10731)
技术(10520)
教育(10214)
(10200)
环境(10194)
财务(10142)
财务管理(10127)
企业财务(9610)
(9086)
机构
大学(244497)
学院(241572)
管理(97170)
(88335)
经济(86156)
理学(84731)
理学院(83749)
管理学(82229)
管理学院(81803)
研究(81513)
中国(58145)
科学(54724)
(52629)
(43785)
(42095)
业大(40315)
研究所(38983)
(38769)
中心(36925)
农业(34738)
(34088)
北京(33245)
(32857)
师范(32479)
财经(31867)
(29360)
(28990)
(28234)
技术(27170)
师范大学(26391)
基金
项目(172388)
科学(133433)
研究(124263)
基金(123078)
(108778)
国家(107841)
科学基金(90938)
社会(74467)
社会科(70250)
社会科学(70226)
(68319)
基金项目(66223)
自然(61433)
自然科(59928)
自然科学(59912)
自然科学基金(58816)
(58263)
教育(56818)
编号(51401)
资助(50623)
成果(41815)
重点(38601)
(37221)
(36417)
(35970)
课题(35317)
创新(33487)
科研(33485)
计划(32807)
大学(31995)
期刊
(94193)
经济(94193)
研究(68022)
学报(44378)
中国(42752)
(39605)
科学(38549)
管理(33957)
大学(31818)
学学(29740)
教育(29054)
农业(28064)
(27804)
技术(20277)
(17097)
金融(17097)
图书(15855)
业经(15524)
(14676)
财经(14650)
经济研究(14225)
科技(12918)
理论(12678)
(12274)
问题(12086)
实践(11929)
(11929)
业大(11665)
(11587)
情报(11430)
共检索到340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红喜  裴阿卫  何蓓如  王怡  
 对近年来我国引进和选育的穗重型小麦品种(系)的冷温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重型小麦除冠层温度高于对照(冷型小麦陕299和小偃6号)外,叶片输出功能期、净光合速率、旗叶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另外,穗重型小麦潜在库容量比冷型小麦大,但其饱满指数小,这是穗重型小麦实现高产潜力的重要制约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鹏  王长发  苗芳  郑锦娟  李小芳  王一  
为了揭示小麦冠层温度对产量作用的实质,探索小麦低温育种工作的技术路线,以1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籽粒灌浆各阶段的冠层温度和源库活性指标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对冠层温度指数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对品种的产量结构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期冠层温度指数与各源库活性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层温度指数与籽粒充实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负相关,而与潜在库容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对籽粒充实指数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冠层温度指数>千粒库容>千粒重,各因素对潜在库容的决定作用顺序为千粒库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玉芳  李世清  邵明安  
【目的】研究水肥空间组合对冬小麦形态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对指导旱地施肥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以肥熟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在全生育期遮雨和人工控制土壤水分条件下,采用分层隔水土柱试验法研究与田间土层分布相同土柱不同土层水分、氮、磷组合对冬小麦叶面积、株高、分蘖数、生物量、根冠比和收获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整体湿润水分处理相比,上干下湿水分处理(0~30cm土层干旱胁迫,30~90cm土层湿润)下,抽穗期小麦旗叶面积、株高分别降低7.03%和3.77%;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及收获指数也不同程度降低,但根冠比增加。从肥料处理看,单施磷和氮磷配施处理,小麦叶面积、株高、有效分蘖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兆麟  孙其信  
以 1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为试验材料 ,对超高产基因型小麦冠层结构的生理特性及其与有关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超高产基因型与非超高产基因型相比 ,其冠层叶片具有明显的生理优势 ,表现为 :①灌浆中期至灌浆结束 ,叶面积指数一直维持较高水平 ;②冠层透光率在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大时较高 ,中后期叶面积指数较小时较低 ;③叶绿素含量平均高 1 1%~ 15 6 % ;④SOD酶活性高 5 6 %~ 16 0 % ;⑤MDA含量从抽穗一直到灌浆后期保持较低水平 ;⑥上三叶光合速率平均高 15 6 %。相关分析表明 ,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与单位叶面积粒数、单位叶面积粒重、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位华  陈向东  冯素伟  胡铁柱  王丹  杨艳艳  李笑慧  茹振钢  
为了解黄淮麦区几种高产小麦品种穗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为筛选高光合育种亲本提供依据,以矮抗58、百农418、百农419、豫麦49和周麦18为试材,研究了其穗部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颖壳横切面结构及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农419穗部表现出较强的光合特性。在开花期、花后7 d及花后15 d其光合速率分别比矮抗58高14.12%,42.86%,6.11%,比百农418高2.69%,4.65%,4.50%,比豫麦49高11.45%,12.08%,16.24%,比周麦18高22.92%,6.35%,10.64%;其颖壳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较高,Chla/C...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清  汪旭光  文祝友  肖克宇  张元跃  王宇  
为鉴定、保护和保存牛蛙原种优良性状 ,研究了牛蛙的主要外部性状、繁殖力及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 :雌、雄牛蛙间体长 /头长、鼓膜径 /眼径差异极为显著 ,雄蛙性成熟阶段的净重 /体重值比雌蛙高 16 .35 % .牛蛙体长生长方程为Lt=17.32 [1-e-0 .2 93 7(t+ 1.0 0 2 ) ],体重生长方程为Mt =6 81.77[1-e-0 .3 14 6(t+ 1.2 3 0 2 ) ] 3 .9557;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M =0 .0 387×L3 .442 7;绝对怀卵量 (5 .0± 0 .77)× 10 4粒 ,相对怀卵量 (10 6 .7± 8.6 9)粒 /g .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文雄  介晓磊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紫粒小麦有关品质性状及穗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紫小麦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GCA效应值差异较大。高原115×陇春23、高原115×宁春4号等6个组合的SCA在5个品质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选择优质紫小麦的优势组合。②紫小麦同一穗部性状不同亲本间的GCA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异。陇春432×宁春4号是选择紫粒品种穗部性状的理想组合。黑小麦76×陇春23组合是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单穗粒重的最好组合。③从配置的16个组合分析,黑小麦76×陇春23这一组合无论是品质性状还是产量性状都有较高的SCA效应,应作为重点组合加以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文业  孙玉  张美荣  裴自友  孙善澄  李丕皋  封如敏  
李丕皋等将圆锥小麦的穗分枝特性导入普通小麦并选育出超高产穗分枝小麦新品系分33。通过对分33进行细胞学鉴定和对其穗分枝特性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分33的基本核型及带型均为普通小麦型,为一普通小麦新品系;分33的穗分枝特性源于分枝型的圆锥小麦;分33小麦新品系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虽然穗分枝性状表达的程度不同,但均具穗分枝特性,且与分枝型圆锥小麦的遗传稳定性相似,在普通小麦背景下穗分枝性状的表达受两对隐性基因的控制,并可能受到一些修饰基因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学敏  朱雅  王小立  王长发  
【目的】探索花生产量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为高产花生品种选育和大田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大花生为材料,自花生结荚到收获,应用红外测温仪对12个大花生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结荚后0,9,19,28,38和47d)的冠层温度进行观测,并于收获后调查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百果质量和总产量,对花生产量性状与冠层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冠层温度总体差异极显著(P0.05);饱果率与结荚后0,9,28和38d的冠层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向前  曹承富  乔玉强  李玮  陈欢  
【目的】明确小麦前期不同灌水方式对中后期根系性状、冠层光合及产量影响的潜在机理,揭示小麦根系性状与冠层光合间的关系。【方法】在人工玻璃防雨蓬下,设置以下10种灌水处理CK(生育前期水分充足)、W120d(苗后20 d灌水50 mm)、W240d(苗后40 d灌水50 mm)、W360d(苗后60 d灌水50 mm)、W480d(苗后80 d灌水50 mm)、W5100d(苗后100 d灌水50 mm)、W6120d(苗后120 d灌水50 mm)、W720d+60d(苗后20 d灌水25 mm+苗后60 d灌水25 mm)、W840d+80d(苗后40 d灌水25 mm+苗后80 d灌水25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建新  惠筠  杨兴丽  周晓林  杨慧  王兆平  
比较了淇河鲫和彭泽鲫的形态特征 ,存在显著差异的性状有 :侧线鳞 (分别为 2 9 7± 2 2、30 9±1 3) ,左侧鳃耙数 (分别为 4 1 7± 5 2、4 7 7± 5 7) ,全长 /体长 (分别为 1 30 0± 0 134、1 2 5 4± 0 0 6 6 ) ,尾柄长 /尾柄高 (分别为 0 80 8± 0 10 7、0 876± 0 2 4 2 ) ,体长 /体宽 (分别为 5 5 88± 0 4 2 4、5 2 33± 0 5 75 )。两种鱼的脊肉厚与体重、体长、体高、体宽的比值有极显著异 ,淇河鲫较大。两种鱼的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别。相同生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房海  秦国民  陈翠珍  张晓君  葛慕湘  
从两尾病死的观赏用长鳍真鲨Oceanic whitetip shark,Carcharhinus longimanus L.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同时,测定了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8株供试纯培养菌(编号:HQ050226-1至HQ050226-4、HQ050227-1至HQ050227-4)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 1854)的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 Johnson and Shunk 1936)。所扩增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引物结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丽  张正光  陆凡  郑小波  
将营养体亲和的、携带抗药性标记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菌株对峙培养 18d后 ,对交界处产生的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群体分离 ,从 5个配对组合中获得的 75个无性重组体中筛选出 2 0个稳定的无性重组体。对它们的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能力、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性状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供试重组体在 5种常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部分重组体的生长速率显著超过亲本 ;在玉米稻汁培养基上均具有较好的产孢能力 ,产孢量每皿 (直径 6 0mm)为 1 0 8× 10 5~ 8 18× 10 6个 ,部分菌株产孢量显著超过亲本 ;分生孢子萌发率为 6 5 %~ 97% ,与亲本无显著差异 ;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春菊  张嵩午  王林权  冯佰利  王长发  
以冷型小麦品种小偃6号、陕229、RB 6和暖型小麦品种NR 9405、9430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施肥条件(不施肥、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下冷、暖型小麦灌浆结实期冠层温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不施肥、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条件下,冷型小麦灌浆结实期的冠层温度平均较暖型小麦分别低1.1,1.0,0.9和0.4℃,冷者恒冷、暖者恒暖,冷、暖型小麦冠层温度的差异不因施肥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施肥可改变小麦基因型的冠层温度,养分胁迫越严重,冠层温度越高。冷、暖型小麦冠层温度的变化特性为优良小麦品种的选育和进行优质化栽培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欧俊梅  王治斌  
以4个矮秆大穗型小麦材料为母本,6个高产小麦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15个茎叶穗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5个农艺性状的表现都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的。15个性状遗传力均较高,除旗叶宽、旗叶面积和单株粒重三性状外,其余性状主要由加性基因决定。除叶宽和结实小穗两性状外,其余各性状的GCV均较大,表明对其选择和改良的潜力较大。各茎叶穗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指出小麦高产育种应注意协调好提高结实小穗、穗长、每穗粒数与提高穗下节长和穗颈节长以及穗长与单株穗数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