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3)
2023(6733)
2022(5679)
2021(5023)
2020(4101)
2019(8938)
2018(8405)
2017(15504)
2016(8792)
2015(9266)
2014(8769)
2013(8604)
2012(7875)
2011(7133)
2010(7067)
2009(6263)
2008(5989)
2007(5330)
2006(4667)
2005(3893)
作者
(29089)
(24504)
(24205)
(22719)
(15225)
(11883)
(10653)
(9623)
(9389)
(8594)
(8497)
(8063)
(7913)
(7813)
(7704)
(7505)
(7392)
(7241)
(7140)
(6971)
(6367)
(5965)
(5759)
(5604)
(5494)
(5367)
(5315)
(5243)
(5094)
(4938)
学科
(32271)
经济(32238)
管理(23921)
(23259)
(17420)
企业(17420)
方法(15093)
数学(13755)
数学方法(13647)
(10505)
(8354)
(8077)
中国(8055)
业经(7706)
(7706)
贸易(7705)
(7527)
农业(7442)
环境(6019)
技术(5871)
地方(5431)
(5398)
(5119)
财务(5117)
财务管理(5111)
产业(4941)
企业财务(4864)
(4822)
(4536)
银行(4489)
机构
大学(125260)
学院(124807)
(48999)
经济(48104)
研究(46209)
管理(45788)
理学(40643)
理学院(40134)
管理学(39360)
管理学院(39166)
(36090)
科学(32933)
中国(32105)
农业(29575)
业大(28281)
(26511)
(25667)
研究所(24117)
中心(20269)
农业大学(20075)
(19794)
(18444)
财经(16577)
(16552)
(16219)
科学院(16021)
北京(15649)
(15419)
(15281)
(14948)
基金
项目(94816)
科学(73220)
基金(69728)
(65872)
国家(65364)
研究(59137)
科学基金(53892)
社会(38614)
自然(38100)
(37600)
基金项目(37579)
自然科(37279)
自然科学(37262)
社会科(36758)
社会科学(36746)
自然科学基金(36631)
(32818)
资助(27217)
教育(26668)
重点(22027)
编号(21415)
计划(21343)
(20206)
(20134)
(20104)
科技(19308)
科研(19052)
创新(18957)
(18631)
(16930)
期刊
(47667)
经济(47667)
学报(32495)
(31879)
研究(29764)
科学(25654)
中国(23874)
大学(22473)
农业(22409)
学学(21780)
管理(14526)
(14371)
(12468)
业大(10385)
农业大学(9162)
教育(8684)
经济研究(8404)
(8198)
业经(8196)
(8080)
金融(8080)
技术(8061)
财经(7845)
资源(7247)
科技(7137)
(6765)
中国农业(6732)
问题(6630)
技术经济(5803)
自然(5789)
共检索到171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艳锋  赵长华  王强盛  
以越光和武香粳 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穗肥施用时期施氮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倒 1 5叶 ,倒 2 5和 0 5叶 ,倒 3 5、 2 5和 1 5叶施肥提高了花后高效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率。穗肥施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倒3 5、 2 5和 1 5叶 ,倒 3 5和 1 5叶 ,倒 2 5叶施肥对增加两品种产量 ,提高穗肥利用率和生产力作用显著。施用穗肥增产的机制两品种表现不一致 :越光主要表现在结实率的提高 ,武香粳 9号主要表现为每穗总粒数的增加。生育期较短的越光穗肥利用率略低于生育期较长的武香粳 9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金  徐竹生  鲍隆清  
对水稻不同品种(组合)进行了连续8年的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如下:重施穗肥与常规施肥比较,大穗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杂交稻增产的幅度(10%~21.5%)较常规稻品种大,但穗数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重施穗肥可降低无效分蘖率,增加成穗率,提高单位面积上总颖花数和实粒数。抽穗至灌浆期间,重施穗肥较常规施肥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加1.2,叶片含N率提高11%~15%,光合速率增高7%左右,干物质生产量增长14.4%。稻株对穗肥中N的吸收利用率较基肥和分集肥中N分别高出22.3%和14.6%,而且穗肥中N向穗部的转运率较基肥和分蘖肥中N分别提高9.2%和11.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  魏亚凤  徐少安  
在江苏沿江地区,以迟熟中粳品种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270 kg/hm2施氮量、有机氮肥占比40%作基肥施用情况下,分蘖肥和穗肥氮素配比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其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氮肥(蘖肥)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在早施分蘖肥情况下,产量以蘖肥占比20%>10%>30%;蘖肥和穗肥不同配比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稻米蛋白质含量随穗肥比例提高而增加,当穗肥占50%时,稻米淀粉RVA谱出现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峰值粘度降低、崩解值减少、消解值增大和糊化温度提高;大田促蘖和保蘖肥各占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镇铭  姚金富  邵达孚  高莲英  
为探索穗肥用量与群体的联因效应对分蘖成穗率的影响,明确提高分蘖成穗率的施肥条件和技术。试验表明,水稻分蘖成穗率随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较高的群体条件下,穗肥与分蘖成穗率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穗肥施用量对基本苗与分蘖成穗率的相关性影响不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静  张志  杜彦修  李俊周  孙红正  赵全志  
【目的】探明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对水稻根系活力、籽粒灌浆动态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完全随机小区试验,在倒四叶期设置平作撒施、深耘撒施、开沟起垄撒施和深耘深施4个氮素穗肥处理,对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下水稻生育后期伤流强度、籽粒灌浆动态及稻谷产量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与平作撒施相比,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显著提高水稻的基部节间和穗颈节间伤流强度和稻谷产量,以深耘深施肥措施最好,其次为开沟起垄撒施、深耘撒施。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下强、弱势粒最大生长量、起始势、相对起始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有提高。【结论】在砂壤土水稻田中,水稻生育中期可采用深耘处理提高根系和籽粒库容活力,改善籽粒灌浆进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盛  肖欢  吴勇俊  杨小粉  汪泽钱  伍湘  向焱赟  张小毅  敖和军  
探索生育后期氮肥施用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为稻米镉消减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杂交稻株两优819(早稻)和常规稻湘晚籼12号(晚稻)为试验材料,设粒肥用量占总氮20%的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处理,分别为始穗期施粒肥(F1)、齐穗期施粒肥(F2)、灌浆期施粒肥(F3)及不施粒肥处理(CK)。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粒肥可显著提高晚稻籽粒生物量,齐穗期和灌浆期施用粒肥显著提高了早稻籽粒生物量。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对降低籽粒富集系数、镉在植株内转运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育期施粒肥水稻成熟期各部位镉含量不同,施粒肥提高了早稻根系和茎叶的镉含量,但显著降低了籽粒镉含量,其值表现为CK>F1>F3>F2;晚稻的根系镉含量在始穗期施粒肥处理显著提高,茎叶镉含量均显著大于CK,灌浆期施粒肥处理的籽粒镉含量有小幅度降低;与CK相比,早晚稻籽粒镉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44.87%,22.31%。可知,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对早晚稻籽粒的镉含量影响有差异,齐穗期施粒肥可显著降低早稻籽粒的镉含量,灌浆期施粒肥能降低晚稻籽粒的镉含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文军  夏永秋  杨奇勇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三个供氮水平下(施氮50 kg/hm2、150 kg/hm2、250 kg/hm2)施用肥料添加剂对苏南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肥料添加剂对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表观损失氮均有显著影响,但只有在水稻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指标上二者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随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累积吸氮量、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表观损失氮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降低;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肥料添加剂可进一步增加水稻产量、累积吸氮量,并能提升氮肥利用率和降低表观损失氮量,且该效应总体上随施氮量增加而愈趋明显;施用肥料添加剂对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舒小伟   王树深   伏桐   王子涵   丁周宇   杨英   赵士茹   周娟   黄建晔   姚友礼   王余龙   董桂春  
【目的】探讨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产量、颖花分化和退化、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碱解氮对简化穗肥施用响应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以迟熟中粳南粳9108和中籼扬稻6号两个品种为试材,研究秸秆还田方式(全量还田和不还田)和简化穗肥处理(0﹕0,不施穗肥;2﹕0,全施促花肥;1﹕1,促花肥和保花肥各施一半;0﹕2,全施保花肥)互作条件下产量、颖花分化和退化等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从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土壤碱解氮含量等角度分析水稻颖花分化和退化的机制。【结果】(1)秸秆还田后,南粳9108和扬稻6号的产量分别平均增加4.2%和3.2%。穗肥处理中,两品种分别以2﹕0和1﹕1处理的产量最高;而秸秆不还田处理下,两品种产量均以1﹕1处理最高。在施氮量180—360 kg N·hm~(-2)范围内穗肥处理的产量趋势一致;(2)秸秆还田后0—30 d为快速腐解期,秸秆中的碳和氮迅速释放,30 d时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平均增加179.2%,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平均增加88.8%;40—60 d秸秆腐解和碳氮释放速率变缓,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迅速降低;60—90 d秸秆腐解和碳氮释放基本停滞,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缓慢下降。秸秆还田后10—40 d,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降低4.8%,50—90 d平均增加5.2%;(3)秸秆还田后,土壤碱解氮的增加使供试水稻的颖花分化数平均增加1.4%,颖花退化数平均降低12.3%,颖花现存数平均增加4.4%,每穗粒数(每穗颖花现存数)的增加是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南粳9108和扬稻6号2﹕0处理下颖花退化率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分别降低23.5%和7.6%。南粳9108在2﹕0处理下的颖花分化数和退化数较1﹕1处理分别增加8.9和5.7朵/穗,扬稻6号分别增加6.8和11.6朵/穗。由于颖花分化数的增幅大于颖花退化数的增幅,故南粳9108的颖花现存数以2﹕0处理最多,而扬稻6号则以1﹕1处理最多。【结论】秸秆还田提高了水稻产量,全施促花肥南粳9108产量最高,扬稻6号则是促保均施处理的最高。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通过显著降低颖花退化率和退化数,增加每穗粒数实现的。南粳9108颖花退化率下降的幅度大于扬稻6号,是两个品种颖花现存数对不同穗肥处理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小林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张玉平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不施肥、化肥、猪粪堆肥代替10%、20%、30%化肥、猪粪代替20%化肥、沼肥代替20%化肥和稻草代替10%化肥8个处理,研究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堆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显著增加水稻每穗籽粒数和实粒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促进水稻养分的累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早稻产量以猪粪堆肥代替20%化肥处理最高,为5 662.4 kg/hm2,较化肥处理增产8.5%;晚稻产量以猪粪堆肥代替10%化肥处理最高,为6 301.7 kg/hm2,猪粪堆肥代替10%、20%、30%化肥处理分别比化肥处理增产12.5%、11.6%和5.8%;早晚稻氮肥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永健  孙园园  蒋明金  李应洪  严奉君  徐徽  王海月  马均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氮效率杂交水稻产量差异与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关系,以期为水稻品种改良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和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为材料,通过设置低肥(75 kg N·hm~(-2),37.5 kg P_2O_5·hm~(-2),75 kg k_2O·hm~(-2),记为N_1P_1k_1)、中肥(150 kg N·hm~(-2),75 kg P_2O_5·hm~(-2),150 kg k_2O·hm~(-2),记为N_2P_2k_2)、高肥(225 kg N·hm~(-2),112.5 kg P_2O_5·hm~(-2),225 kg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琪  许国春  王强盛  田晓雅  熊瑞恒  丁艳锋  
[目的]研究氮素穗肥对超级稻抽穗期群体结构、颖果发育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的影响,为超级稻高产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宁粳3号’和‘甬优12号’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氮素基蘖肥用量下设置0、60、120和180 kg?hm-2 4个氮素穗肥用量,考查超级稻颖果发育变化,分析抽穗期水稻植株农艺性状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结果]施用氮素穗肥可以增加水稻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剑叶叶长和顶部3叶叶基角和叶开角,并能够增加着粒密度、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枝梗粒数;顶2叶和顶3叶叶长、穗长随氮素穗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用氮素穗肥会降低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结实率。强势粒颖果长度、宽度和厚度发育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琪  许国春  王强盛  田晓雅  熊瑞恒  丁艳锋  
[目的]研究氮素穗肥对超级稻抽穗期群体结构、颖果发育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的影响,为超级稻高产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宁粳3号’和‘甬优12号’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氮素基蘖肥用量下设置0、60、120和180 kg·hm-2氮素穗肥用量,考查超级稻颖果发育变化,分析抽穗期水稻植株农艺性状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结果]施用氮素穗肥可以增加水稻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剑叶叶长和顶部3叶叶基角和叶开角,并能够增加着粒密度、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枝梗粒数;顶2叶和顶3叶叶长、穗长随氮素穗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用氮素穗肥会降低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结实率。强势粒颖果长度、宽度和厚度发育速度及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立军  桑大志  刘翠莲  王志琴  杨建昌  朱庆森  
以籼型三系杂交稻汕优 63为材料 ,对不同氮肥管理的农艺和经济表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未施氮肥 (空白区 )的产量为 6.8~ 7.4t·ha- 1,表明试验田背景氮颇高。与农民习惯施肥法 (氮肥 2 40kg·ha- 1)相比 ,改良的农民施肥法 (农民习惯施氮量的 70 % )、实时氮肥管理 (依据叶绿素仪测定值进行的施肥方法 )和实地氮肥管理(施氮时期、施氮量和叶绿素仪测定值相结合的施肥方法 )分别增产 9.2 %~ 10 .3 %、3 .3 %~ 7.0 %和 8.9%~ 9.3 % ,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 110 .5%~ 13 5.6%、2 0 4.3 %~ 2 97.0 ...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迟道才  孙一迪  吴奇  卜凡刚  许杏娟  陈涛涛  张丽  
为探讨沸石潜在的应用价值,在设有遮雨棚的测坑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节水灌溉时不同沸石与氮肥水平对水稻理论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理论产量随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趋势变缓;中低水平沸石5~10t·hm-2对水稻的增产效应显著,高水平沸石15t·hm-2增产趋势变缓。随着氮肥的增加水稻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含氮量增加;适量沸石的投入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含氮量。沸石和肥都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不同氮肥水平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表现为:N3(105kg·hm-2)>N4(157.5kg·hm-2)>N2(52.5kg·hm-2)>N1(0kg·h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佳芳  肖厚军  黄宪成  周琴  胡德平  
为了以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对环境的污染,以黔两优58杂稻为材料,贵州省中低产稻田面积最大的黄泥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氮肥实时、实地管理对水稻叶绿素含量、产量、植株吸收氮素含量和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实时、实地处理水稻叶片在抽穗灌浆期叶绿素含量(SPAD值)较高;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氮水平(N8、N12和N16);实时、实地处理水稻植株氮素吸收量在主要生育时期介于N8和N16处理之间;氮肥生理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均最高,与3种常规施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