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7)
2023(6421)
2022(5195)
2021(4417)
2020(3466)
2019(7611)
2018(7266)
2017(13501)
2016(7655)
2015(7974)
2014(7652)
2013(7489)
2012(6848)
2011(6243)
2010(5737)
2009(4904)
2008(4508)
2007(3801)
2006(3163)
2005(2462)
作者
(25191)
(21180)
(20968)
(19665)
(13369)
(10479)
(9092)
(8482)
(8140)
(7353)
(7305)
(6869)
(6793)
(6740)
(6621)
(6513)
(6391)
(6370)
(6156)
(6021)
(5589)
(5197)
(4904)
(4875)
(4810)
(4630)
(4603)
(4514)
(4437)
(4289)
学科
(29311)
经济(29281)
管理(24097)
(20709)
(15857)
企业(15857)
方法(14270)
数学(13190)
数学方法(13062)
环境(10823)
(8471)
(8214)
(7691)
(7071)
贸易(7071)
(6921)
中国(6742)
业经(6253)
(6163)
农业(5878)
技术(5067)
(4960)
财务(4958)
财务管理(4953)
企业财务(4739)
(4529)
规划(4496)
环境规划(4411)
产业(4296)
资源(4237)
机构
大学(108090)
学院(108037)
(44069)
经济(43449)
管理(40958)
研究(38937)
理学(37012)
理学院(36608)
管理学(35898)
管理学院(35746)
(31931)
科学(28136)
中国(26762)
农业(26234)
业大(25518)
(21769)
(21337)
研究所(20257)
农业大学(17907)
中心(17298)
(17002)
财经(14618)
(14550)
(13962)
经济学(13751)
科学院(13696)
(13538)
(13522)
(13476)
(13308)
基金
项目(85578)
科学(66437)
基金(64270)
(60879)
国家(60453)
研究(51766)
科学基金(50235)
自然(35961)
自然科(35194)
自然科学(35180)
基金项目(34819)
社会(34778)
自然科学基金(34587)
(34163)
社会科(33168)
社会科学(33160)
(29511)
资助(24920)
教育(22655)
计划(19993)
重点(19957)
(18345)
(18291)
(18082)
科技(17944)
科研(17680)
编号(17458)
(17328)
创新(17311)
国家社会(15353)
期刊
(38638)
经济(38638)
学报(29000)
(28045)
研究(23430)
科学(22866)
大学(20163)
学学(19876)
农业(19616)
中国(16856)
管理(12433)
(12042)
(11056)
业大(9659)
农业大学(8397)
经济研究(7328)
(7298)
(7109)
金融(7109)
业经(7020)
财经(6671)
科技(6488)
技术(6154)
中国农业(6097)
(5662)
资源(5516)
问题(5461)
林业(5446)
商业(5335)
自然(5252)
共检索到138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刚华  王惠芝  王绍华  王强盛  郑永美  丁艳锋  
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86优8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0、60、120、180、240 kg·hm~(-2)穗肥施氮量对水稻穗分化期碳氮代谢及颖花数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穗分化前期(抽穗前32~20 d)水稻氮代谢旺盛,后期碳代谢旺盛。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主要在库器官中积累。增加穗肥施氮量,加速了器官的氮积累却推迟了NSC的积累。氮积累量随穗肥氮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NSC积累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穗分化始期至抽穗期氮积累量与颖花数呈二次曲线关系,NSC积累量与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86优8号R~2=0.891 8~(**),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文秀  戴力  王礼煌  方宝华  王学华  
为探明多穗型与大穗型品种穗粒特征形成的规律,提高水稻产量,以多穗型品种岳优9113(Y9113)和大穗型品种天优华占(TYHZ)、五丰优T025(WT025)为试验材料,在常规大田试验条件下开展试验,探明多穗型与大穗型品种幼穗分化阶段主茎茎鞘、主茎功能叶和主茎幼穗各器官的碳氮代谢特征及产量构成差异。结果表明:大穗型品种的主茎茎鞘、功能叶和幼穗的碳代谢关键酶活性(SPS和AMS)、氮代谢关键酶活性(NR和GS)、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幼穗分化主要阶段均呈现出高于或显著高于多穗型品种的现象。其中在第2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粒数迅速增加),五丰优WT025的功能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幼穗的可溶性糖含量和GS活性较岳优9113分别显著高6.77%,35.07%,20.10%,天优华占的主茎茎鞘SPS活性和幼穗GS活性较岳优9113分别显著高46.72%和7.81%;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颖花易发生退化,粒数下降),五丰优T025的功能叶可溶性蛋白含量、主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岳优9113分别显著高9.88%,21.20%,16.20%,天优华占的主茎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和功能叶SPS活性较岳优9113分别显著高14.67%和28.55%。在该试验条件下得出,与多穗型品种相比,幼穗分化期较强的碳氮代谢水平是大穗型品种形成大穗的机制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金波  徐波  李建红  李健  刘艳  周振玲  杨波  迟铭  宋兆强  卢百关  方兆伟  王宝祥  徐大勇  
为探明杂交水稻株高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规律,以2个大穗高秆籼稻恢复系WHR2和DSBao、1个矮秆籼稻恢复系矮93为试验材料,配制2个杂交组合WHR2×矮93、DSBao×矮93,由此产生的P_1、P_2、F_1、B_1、B_2和F_2 6个世代群体,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株高和每穗颖花数2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每穗颖花数性状的遗传模型均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根据遗传模型,对模型中成分分布进行拟合,真实地再现性状的次数分布规律。同时发现,2个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耿立清  王嘉宇  陈温福  
为研究不同时期低温对水稻穗部性状影响程度,以千重浪2号和润宇1号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研究孕穗期和灌浆期低温对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低温使参试品种的穗长、一次枝梗长、一、二次枝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和结实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叶龄余数为1.0时的低温处理对上述穗部性状的影响最大。孕穗期低温主要降低了穗中部和穗下部的二次枝梗数、粒数和结实率,对一次枝梗的影响相对较小。灌浆期低温则使结实率明显下降,穗粒重降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静静  王绍华  李刚华  刘正辉  丁艳锋  
以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生长锥伸长期外喷6-苄基腺嘌呤(6-BA)后,定期取样,测量穗部细胞分裂素(cytok in ins,CK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检测水稻穗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O sCKX2)的表达模式,考察水稻穗部性状。结果发现:6-BA处理促进水稻穗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每穗枝梗和颖花数,分化枝梗数和总颖花数分别为60和255.4,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和30.5%。穗部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刺激了更多颖花分化。6-BA处理的水稻穗部O sCKX2表达时间提前,但表达量下降。认为:水稻穗分化始期喷施6-BA可降低穗部O sCKX2的表达强度,提高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明辉  顾俊荣  陈培峰  韩立宇  乔中英  
【目的】探讨麦秸还田和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影响。【方法】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设置麦秸还田(T0:麦秸不还田;T1:麦秸全量还田)和施氮量(N1:施纯氮225 kg·hm-2;N2:施纯氮300 kg·hm-2;N3:施纯氮375 kg·hm-2)二因素试验,裂区设计,秸秆处理为主区,研究稻穗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规律。【结果】麦秸还田提高大穗型杂交粳稻籽粒产量,但不显著;不同施氮量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显著,表现为N2>N3>N1。大穗型杂交粳稻不同部位枝梗与颖花形成特性因着生部位不同而异。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枝梗与颖花形成有显著影响,与T0相比,T1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秋红  吴俊  柏斌  庄文  姚栋萍  肖贵  刘雄伦  邓启云  
为探究孕穗期持续低温对水稻的伤害机理,利用Y两优957、天优华占、Y两优1号和中早39这4个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分别在其幼穗分化Ⅴ期进行17.5℃、10 d的低温冷水灌溉处理。处理结束当天利用SPAD502测定剑叶SPAD值、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剑叶与颖花的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ABA含量。结果表明,孕穗期低温胁迫降低了水稻的结实率与花粉育性,但不同品种的降幅有差异,分析认为结实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花粉育性下降。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剑叶SPAD值降低,且不同品种表现有差异。根据结实率的结果,Y两优957和天优华占可作为低温耐受品种,Y两优1号和中早39可作为低温敏感品种。低温处理后,低温耐受品种剑叶SOD、POD、CAT活性升高,颖花SOD活性降低;低温敏感品种剑叶SOD、POD活性降低,颖花SOD活性升高,与低温耐受品种相反。低温耐受品种低温处理后渗透调节物质在剑叶中大多高于对照,颖花中则均低于对照;低温敏感品种则呈现较为相反的趋势。低温处理后无论材料是否耐受低温,其颖花中AB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颖花与剑叶在抗氧化系统的SOD活性、渗透调节系统的PRO和STS含量等多个生理指标上大多呈现较为相反的变化趋势,推测水稻的源库受低温胁迫后可能存在一个动态平衡调节机制,为研究孕穗期低温胁迫对水稻生理特征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艳锋  赵长华  王强盛  
以越光和武香粳 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穗肥施用时期施氮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倒 1 5叶 ,倒 2 5和 0 5叶 ,倒 3 5、 2 5和 1 5叶施肥提高了花后高效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含氮率。穗肥施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倒3 5、 2 5和 1 5叶 ,倒 3 5和 1 5叶 ,倒 2 5叶施肥对增加两品种产量 ,提高穗肥利用率和生产力作用显著。施用穗肥增产的机制两品种表现不一致 :越光主要表现在结实率的提高 ,武香粳 9号主要表现为每穗总粒数的增加。生育期较短的越光穗肥利用率略低于生育期较长的武香粳 9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金  徐竹生  鲍隆清  
对水稻不同品种(组合)进行了连续8年的施肥技术的研究,结果如下:重施穗肥与常规施肥比较,大穗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杂交稻增产的幅度(10%~21.5%)较常规稻品种大,但穗数型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重施穗肥可降低无效分蘖率,增加成穗率,提高单位面积上总颖花数和实粒数。抽穗至灌浆期间,重施穗肥较常规施肥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增加1.2,叶片含N率提高11%~15%,光合速率增高7%左右,干物质生产量增长14.4%。稻株对穗肥中N的吸收利用率较基肥和分集肥中N分别高出22.3%和14.6%,而且穗肥中N向穗部的转运率较基肥和分蘖肥中N分别提高9.2%和1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镇铭  姚金富  邵达孚  高莲英  
为探索穗肥用量与群体的联因效应对分蘖成穗率的影响,明确提高分蘖成穗率的施肥条件和技术。试验表明,水稻分蘖成穗率随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较高的群体条件下,穗肥与分蘖成穗率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穗肥施用量对基本苗与分蘖成穗率的相关性影响不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英华  余建平  张强  熊海燕  朱汝财  李自超  
利用穗粒数和穗长差异较大的2个粳稻品种日本晴与大穗型粳稻种质B0801组配群体,对水稻穗粒数、穗长和着粒密度等穗部性状进行数量基因位点检测,共检测到11个QTL,分布于第1,2,5,7以及9号染色体上,QTL的贡献率范围为0.21%~68.20%。其中,4个控制穗粒数的QTL分别位于第1,2,7,9号染色体,其贡献率为0.21%~25.06%。第9号染色体RM1328~RM3533标记区间的控制穗粒数性状的qGNP9-1位点,为主效QTL;控制穗长的QTL 4个,4个QTL分别位于第1,2,5,9号染色体。其贡献率范围为0.28%~61.19%,其中qPL9-1的LOD值为31.88,对表型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琪  许国春  王强盛  田晓雅  熊瑞恒  丁艳锋  
[目的]研究氮素穗肥对超级稻抽穗期群体结构、颖果发育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的影响,为超级稻高产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宁粳3号’和‘甬优12号’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氮素基蘖肥用量下设置0、60、120和180 kg?hm-2 4个氮素穗肥用量,考查超级稻颖果发育变化,分析抽穗期水稻植株农艺性状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结果]施用氮素穗肥可以增加水稻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剑叶叶长和顶部3叶叶基角和叶开角,并能够增加着粒密度、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枝梗粒数;顶2叶和顶3叶叶长、穗长随氮素穗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用氮素穗肥会降低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结实率。强势粒颖果长度、宽度和厚度发育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琪  许国春  王强盛  田晓雅  熊瑞恒  丁艳锋  
[目的]研究氮素穗肥对超级稻抽穗期群体结构、颖果发育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的影响,为超级稻高产高效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超级稻‘宁粳3号’和‘甬优12号’为试验材料,在相同氮素基蘖肥用量下设置0、60、120和180 kg·hm-2氮素穗肥用量,考查超级稻颖果发育变化,分析抽穗期水稻植株农艺性状和成熟期穗部性状。[结果]施用氮素穗肥可以增加水稻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株高、剑叶叶长和顶部3叶叶基角和叶开角,并能够增加着粒密度、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枝梗粒数;顶2叶和顶3叶叶长、穗长随氮素穗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施用氮素穗肥会降低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的结实率。强势粒颖果长度、宽度和厚度发育速度及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建  魏亚凤  徐少安  
在江苏沿江地区,以迟熟中粳品种通育粳1号为材料,研究了270 kg/hm2施氮量、有机氮肥占比40%作基肥施用情况下,分蘖肥和穗肥氮素配比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及其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前期氮肥(蘖肥)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每穗粒数减少。在早施分蘖肥情况下,产量以蘖肥占比20%>10%>30%;蘖肥和穗肥不同配比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稻米蛋白质含量随穗肥比例提高而增加,当穗肥占50%时,稻米淀粉RVA谱出现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峰值粘度降低、崩解值减少、消解值增大和糊化温度提高;大田促蘖和保蘖肥各占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静  张志  杜彦修  李俊周  孙红正  赵全志  
【目的】探明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对水稻根系活力、籽粒灌浆动态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完全随机小区试验,在倒四叶期设置平作撒施、深耘撒施、开沟起垄撒施和深耘深施4个氮素穗肥处理,对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下水稻生育后期伤流强度、籽粒灌浆动态及稻谷产量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与平作撒施相比,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显著提高水稻的基部节间和穗颈节间伤流强度和稻谷产量,以深耘深施肥措施最好,其次为开沟起垄撒施、深耘撒施。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下强、弱势粒最大生长量、起始势、相对起始势、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有提高。【结论】在砂壤土水稻田中,水稻生育中期可采用深耘处理提高根系和籽粒库容活力,改善籽粒灌浆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