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8)
- 2023(9622)
- 2022(8811)
- 2021(8417)
- 2020(7137)
- 2019(16535)
- 2018(16493)
- 2017(32158)
- 2016(17507)
- 2015(19682)
- 2014(19761)
- 2013(19544)
- 2012(17880)
- 2011(15978)
- 2010(15756)
- 2009(14298)
- 2008(13743)
- 2007(11789)
- 2006(10269)
- 2005(8674)
- 学科
- 济(68805)
- 经济(68712)
- 管理(49054)
- 业(46534)
- 企(38559)
- 企业(38559)
- 方法(34492)
- 数学(29052)
- 数学方法(28734)
- 农(18053)
- 财(16712)
- 中国(15905)
- 学(15576)
- 业经(15169)
- 地方(14825)
- 理论(12554)
- 农业(12523)
- 贸(11883)
- 贸易(11878)
- 易(11443)
- 和(11396)
- 环境(10714)
- 制(10597)
- 技术(10469)
- 务(10372)
- 财务(10315)
- 财务管理(10298)
- 企业财务(9774)
- 划(9419)
- 教育(9338)
- 机构
- 大学(248623)
- 学院(246903)
- 管理(103296)
- 济(93243)
- 经济(91145)
- 理学(90560)
- 理学院(89548)
- 管理学(88059)
- 管理学院(87611)
- 研究(79138)
- 中国(56512)
- 京(52795)
- 科学(51079)
- 财(41295)
- 所(39069)
- 农(37762)
- 业大(37659)
- 研究所(36049)
- 中心(35553)
- 财经(34235)
- 范(34132)
- 江(33876)
- 师范(33815)
- 北京(33460)
- 经(31128)
- 农业(29705)
- 院(28824)
- 州(28465)
- 师范大学(27643)
- 经济学(26658)
- 基金
- 项目(175520)
- 科学(137923)
- 研究(127930)
- 基金(127463)
- 家(110712)
- 国家(109787)
- 科学基金(94830)
- 社会(79482)
- 社会科(75222)
- 社会科学(75201)
- 基金项目(69335)
- 省(68453)
- 自然(63052)
- 自然科(61576)
- 自然科学(61565)
- 自然科学基金(60445)
- 教育(58195)
- 划(57565)
- 资助(52882)
- 编号(52659)
- 成果(41592)
- 部(38408)
- 重点(38315)
- 发(36889)
- 创(36217)
- 课题(35285)
- 科研(33751)
- 创新(33653)
- 教育部(32867)
- 人文(32654)
共检索到340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顺生
本文针对穗港澳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近距离游憩日益增长的现象,借助实地问卷调查,从比较的角度,揭示了穗港澳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存在的差异,并从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分析了造成穗港澳居民环城游憩行为呈现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穗港澳居民 环城游憩行为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英 刘思华
环城游憩已经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环城游憩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乡村景观异化、定位不清;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开发长沙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尊重历史、张扬文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长沙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增长极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旅游开发 环城游憩带 长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党宁 吴必虎 俞沁慧
环城游憩带是我国城市居民城郊休闲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盘活城市郊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市民游憩空间、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上海市为例,对1970—2015年新增的401个环城游憩地进行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将上海环城游憩带的时间演化归纳为探索期、介入期、发展期和巩固期4个阶段,结果显示在空间演化过程中具有明显偏向西南方向的圈层结构与空间外推趋势,其空间分布具有从分散到集聚,集聚形态具有从散点到极核到轴线到团块的演化特征,各类型的游憩地也表现出结构演替与圈层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场供需机制、游憩地空间集散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是综合影响其时空演变的动力机制,并给予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空间结构 时空演变 上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党宁 吴必虎 俞沁慧
环城游憩带是我国城市居民城郊休闲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盘活城市郊区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市民游憩空间、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上海市为例,对1970—2015年新增的401个环城游憩地进行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将上海环城游憩带的时间演化归纳为探索期、介入期、发展期和巩固期4个阶段,结果显示在空间演化过程中具有明显偏向西南方向的圈层结构与空间外推趋势,其空间分布具有从分散到集聚,集聚形态具有从散点到极核到轴线到团块的演化特征,各类型的游憩地也表现出结构演替与圈层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空间结构 时空演变 上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淑华
认为环城游憩带已成为大城市旅游空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易达和与城市不同的乡村景观,深受城市居民的喜爱。但由于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资金因素制约等,环城游憩带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城游憩带打造应深刻认识城市居民对环城游憩带的共性需求,高度重视其旅游产品的复合性,精心打造各景区的独特卖点,并根据环城资源、环境有限的特点,科学规划,努力保护好城市周边具有优良生态环境的游憩区域。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旅游规划 开发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鲁芳 王伟
随着国内城市旅游的迅猛发展,假日经济蓬勃兴起,环城游憩带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一块重要版图。本文对环城游憩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文献综述 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媛 徐玮
随着国内旅游迅猛发展,城市周边旅游蓬勃兴起,环城游憩带正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关于环城游憩带的研究也处于新兴发展阶段。文章基于近10年来关于环城游憩带研究的相关文献,从研究的缘起及概念界定、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和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我国环城游憩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形成机制 空间结构 开发模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粟路军 许春晓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所获取基础数据,对城市居民环城游憩距离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活动并不完全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而是存在出游理想距离。理想距离范围内是城市居民到访率最高的区域,形成环城游憩密集带。通过理想距离与游客性别、年龄、收入、文化程度、职业等交叉列联表分析,得出城市居民出游理想距离选择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城市居民环城游憩活动理想距离的形成机理,认为这是在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下,在三大作用力系统———推动力系统、阻碍力系统、交互力系统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均衡结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江敏 丁黎明 李志飞
环城游憩正在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热衷的一种休闲方式和生活方式。本文选取武汉市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基于期望差异模型,测度城市居民环城游憩的满意度,比较了其期望和感知的特征差异,同时还对城市居民环城游憩的总体满意度和感知差异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期望和感知实绩均显著地大于3,超过一般水平;感知实绩均小于期望,存在负差异;感知差异为负而总体满意度较高,且感知差异与总体满意度之间低度相关。
关键词:
环城游憩 满意度 期望差异模型 武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小丽 成宇行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推动或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科学的识别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考虑到中国乡村旅游主要发生在大中城市的环城游憩带中,因而该研究以梳理环城游憩带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目的,通过筛选和甄别影响环城游憩带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探寻中国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为未来针对二者之间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乡村旅游 影响因素 研究评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惠 石培基 李巍
本文针对兰州市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的现象,从资源结构、空间结构和市场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兰州市环城游憩带的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兰州市环城游憩带的优化思路。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结构特征 优化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永广 阮芳施 沈旭炜
在以SSCI和SCI核心期刊为搜索对象的前提下,对2000-2012年关于滨水区游憩空间的英文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滨水区生态环境、游憩冲突、游憩管理及游憩价值评估四个方面。通过中外文献内容比较,评述了中国文献与外国文献在研究视角、滨水区游憩功能定位和发展历程上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中国滨水区游憩管理和开发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滨水区 游憩 游憩功能 游憩管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钱晓燕 林源源
目的地形象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是旅游营销领域的热点问题。相比于现实游客对现实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及其行为意图研究,潜在游客对潜在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及其行为意图研究较少。本文选择江苏作为潜在目的地,港澳居民作为潜在游客,通过开放式访谈构建出港澳居民对江苏的认知形象量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潜在游客-潜在目的地"视角下的熟悉度、形象感知及其行为意图之间的逻辑因果框架。研究表明:其一,港澳居民对江苏的熟悉度越高,认知形象就越积极,且通过认知形象的中介作用对行为意图产生显著影响;而熟悉度对情感形象的影响不显著。其二
关键词:
潜在游客 目的地形象 行为意图 港澳居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国亮 乔海燕
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是都市旅游发展的新形式,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周边已经出现了环城游憩带现象,大城市周边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本文主要以中小旅游城市桂林为例,分析桂林市环城游憩带和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桂林环城游憩带的新内涵及其对策机制。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城市化 战略思考 桂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利 马湘恋
结合长沙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长沙市核心城区以外的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的127处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中心距离法等旅游计量地理方法,定量研究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布局。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休闲度假类旅游资源表现为近城分散型,分布在10~30km范围内;在30~60km范围区间中,以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分布在60km范围以外;人工娱乐类资源表现为远城分散型,在60~70km范围中有一定分布。长沙市划分为6个环城游憩带:中心综合发展带、古镇访古带、故里寻踪带、沩山山林访古带、周洛—大围山原生山水带、文家市红色观光带。
关键词:
环城游憩带 空间结构特征 长沙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