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85)
2023(2851)
2022(2365)
2021(2168)
2020(1832)
2019(3900)
2018(4059)
2017(6862)
2016(4200)
2015(4805)
2014(5098)
2013(4600)
2012(4330)
2011(3922)
2010(3948)
2009(3686)
2008(3508)
2007(3288)
2006(2795)
2005(2538)
作者
(14444)
(12078)
(11940)
(11473)
(7934)
(5831)
(5331)
(4773)
(4723)
(4485)
(4296)
(4220)
(4177)
(4110)
(4083)
(3756)
(3697)
(3551)
(3548)
(3492)
(3244)
(3110)
(3096)
(2858)
(2827)
(2730)
(2710)
(2693)
(2620)
(2562)
学科
(10946)
经济(10921)
管理(9908)
(7339)
(5626)
(5622)
企业(5622)
(4796)
(4759)
(4476)
中国(4310)
理论(3482)
(3369)
地方(3124)
(3099)
银行(3069)
教育(3003)
(2996)
(2994)
金融(2986)
方法(2825)
水产(2724)
体制(2653)
业经(2630)
农业(2595)
动物(2246)
教学(2220)
(2129)
数学(2094)
(2090)
机构
学院(57592)
大学(56638)
研究(25021)
(18643)
科学(17852)
中国(17354)
(17156)
管理(16790)
经济(16557)
农业(15474)
(14825)
理学(13776)
研究所(13709)
理学院(13569)
管理学(13116)
管理学院(13021)
(12996)
业大(12824)
(11076)
中心(10779)
(10661)
技术(10110)
农业大学(9598)
(9104)
(9056)
(9016)
(8892)
(8065)
(8044)
实验(7904)
基金
项目(39973)
科学(28945)
研究(27002)
基金(26016)
(25180)
国家(24970)
科学基金(18952)
(17459)
(15006)
社会(14375)
社会科(13415)
社会科学(13413)
基金项目(13239)
自然(12986)
自然科(12680)
自然科学(12674)
教育(12660)
自然科学基金(12424)
编号(11425)
资助(10873)
成果(10048)
重点(9877)
计划(9590)
(9517)
课题(9216)
科技(9194)
(9054)
(8422)
(8131)
(8080)
期刊
(22016)
经济(22016)
(17533)
学报(17012)
中国(16374)
研究(15682)
农业(12566)
大学(11687)
科学(11527)
学学(11214)
教育(9879)
(7438)
管理(6537)
(6086)
业大(6017)
农业大学(5477)
技术(5339)
(4789)
金融(4789)
(4484)
业经(4195)
职业(3589)
经济研究(3375)
财经(3200)
中国农业(3078)
图书(3054)
科技(2988)
(2820)
论坛(2820)
(2798)
共检索到93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赖兆容  
稻鱼蕉立体种养高产试验赖兆容(广西浦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1990年我们在广西浦北县张黄镇进行田埂种香蕉、垄(即畦)面种两糙水稻、沟养成鱼和冬闲时养鱼种的高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现报告如下。一、稻田的条件和改造1.稻田条件:试验田一丘,面积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自均  郑钦玉  王光明  李兴平  雷炎  唐世民  
论述了稻—鸭—鱼立体种养方式在我国南方广大冬水田地区实施的可能性和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效果;对其增产原因进行了分析。稻—鸭—鱼模式四比单一种稻田增值1~2倍以上,它的生防效果明显,有利于土壤肥力提高,促进水稻增产和全年增收,是我国南方的冬囤水田、养鱼稻田和以蓄水灌溉为主要目的的中低产改造田进行深度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稻田养鱼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在南方水田地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之兴起,这项技术自南向北迅速推广开来。辽宁省南部丹东地区和大连地区已有稻田养鱼或养蟹的实践,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尚未形成产业,经济效益不甚显著。19...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艳蔷  晏群  
[目的]稻鳅共生是典型的稻田综合利用模式,符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对稻鳅共生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开展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鳅养殖密度下的稻鳅共生对水稻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对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水稻长势在株高、有效分蘖率、根长等方面有一定提高。养殖田水稻株高增高了3%,有效分蘖率提高了8%~11%,根长提高了8.8%~31.3%。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降低了7.1%~21.2%,孔隙度增加了4.1%~14.7%。实验前后养殖田内土壤有机质增加了3.5%~26.5%,对照田降低了2.5%~5.8%。土壤肥力(氮、磷、钾)减少,但减少幅度小于对照处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提高了5%~25%,同时稻田增收泥鳅1 725~3 375kg/hm2,净收入为1.836 0万~2.307 0万元/hm2,经济效益提高了3.65~4.84倍。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中泥鳅的养殖密度为30万尾/hm2时稻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论]稻鳅共生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高了稻田产量和产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琪   张佳乐  
立体农业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将自然资源如光热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不同的农作物组合起来投入到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去,并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发展的一种模式。立体农业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还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是高产高效的农业模式。“香稻嘉鱼”模式是典型的立体农业模式,文章通过分析“香稻嘉鱼”立体农业模式的优势,找出“香稻嘉鱼”立体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邵康  孟经宇  方银元  鄢志红  
用菜粕、混养鱼破碎料、草食性鱼种专用料饲养草鱼鱼种 ,经过 15 2d饲养试验 ,饵料系数为5 0 9、 1 4 4、 1 36 ;鱼种成活率为 39%、 6 5 %、 76 % ;每公斤鱼种增重饲料成本为 4 83元、 3 0 2元、 2 91元 ;0 32hm2 水面净收益各为 - 6 4 8元、 396 6元、 5 32 8元。草食性鱼种专用营养水平高于混养鱼料 ,其生长速度、成活率、产量、经济效益明显优于混养鱼料。鱼体化学组成、肥满度、内脏比无显著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忠  
1996年我们在江苏省建湖县恒济乡东袁村进行稻田养殖鱼蟹高产高效技术试验。经过1年的试验,我们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田块靠近水源,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161亩。田块四周开挖25米,深1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顾钱洪  曾倩倩  李占鑫  王欣  彭渤  饶科  沈中源  吴昌  覃钦博  罗凯坤  刘少军  
如何在重金属镉(Cd)超标的土壤中生产出质量达标米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探讨稻-鱼种养对大米Cd积累的减控效果,本研究建立了稻(喜两优超占)-鱼(合方鲫2号)种养系统,比较了稻-鱼共作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中环境介质、米、鱼等Cd含量,以及米、鱼的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稻-鱼共作合方鲫2号平均体重为331.7 g,相比鱼种增重1.7倍。不同种养系统大米的营养品质无显著差异。稻田土壤总Cd平均含量为0.472 mg/kg (pH=5.5),略高于污染临界值0.40 mg/kg (5.5≤pH≤6.5),不同种养系统土壤总Cd含量与土壤pH无显著差异。合方鲫2号内脏虽有少量Cd积累[(0.060±0.032)mg/kg],但肌肉Cd含量很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榆淇  邹冬生  王安岽  邹京辰  郑志广  刘沐琦  张满云  王华  肖润林  
稻鱼复合种养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在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和稻田环境质量稳定的同时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本研究选取“巨型稻”和“稻花鲤”为稻鱼复合种养试验材料,开展为期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稻鱼复合种养(URF30)、单独水稻种植(UR30)和干湿交替(CK)三种种植模式处理,在分蘖期结束时淹水30 cm并持续保持水位至收获,分析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和酶活性,探讨长期淹水稻鱼复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RF30处理在连续的两年内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土壤总氮(TN)含量呈增加趋势,并且高于其他处理,籽粒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UR30和URF30处理进行短期淹水后,土壤中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下降,同时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和脲酶(UR)活性显著降低;稻田长期淹水会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UR30处理2020年和2021年土壤MBN含量在长期淹水后分别显著下降146.9%和55.8%;稻田养鱼有利于土壤整体酶活性的提高,2020年和2021年URF30处理土壤酶几何平均值比UR30处理分别高5.8%和7.5%,比CK分别高19.4%和15.6%。研究表明,稻田进行短期淹水导致土壤微生物在水稻拔节期受到磷限制,长期淹水导致土壤微生物在水稻成熟期受到氮限制。巨型稻复合种养在长期淹水条件下仍能有效保证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在水稻产量稳定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收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义  罗相忠  黄祥林  朱传忠  郑蓓蓓  
通过 15 3d的生产试验 ,结果表明池塘主养黄颡鱼在合理放养、科学管理的前提下 ,可获得高产高效。在放养规格为 4 5~ 6cm的黄颡鱼种 6 0 0 0尾 /亩 ,搭养 2 0~ 30尾 /kg鲢鱼种 6kg/亩、 2 0~ 30尾 /kg鳙鱼种 3kg/亩和 2~ 4尾 /kg草鱼鱼种 8kg/亩的试验池可获得较好效益。通过控制放养密度以及滤食性鱼类和主养鱼的比例可达到提高主养鱼类的成活率和总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屈文俊  郭黛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本文比较了运输鲻鱼亲鱼的几种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用活鱼运输车进行循环洒水运输,运输量大,操作简单,运输效果最好,是较为实用的一种方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毅  刘雪梅  郑永华  唐洪玉  熊波  
试验研究和示范表明 ,与平作种稻比较 ,在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中 :水稻产量可平均增产 10 %以上 ,同时每亩平均增收鲜鱼 5 5 8kg ,成鸭 14 6kg ,蔬菜等经济作物 4 7 3kg (按稻田面积计算 ) ;提高了稻田的肥力 ,水稻土壤全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 2 0 1%、 5 7 3%、 17 3%和 18 9% ;水稻植株虫口量最少。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总收入达到 10 0 0元 /亩以上 ,大大提高了稻田的产出和效益 ;其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 0 5以上 ,属良性循环的高效多元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最后介绍了稻鱼菜、鸭多元复合生态模式的主要技术措...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孝丽  周应恒  
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其主要体现在节肥、节药、抑草、改善土壤和水体等方面上。本文根据对南方稻区的入户调查数据和2001-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数据及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技术标准,实证分析了稻田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节肥、节药的生态环境效应。调查分析显示,稻-鱼模式下农户化肥使用量比常规水稻种植模式的使用量要减少15.21%,农药使用量要减少40.17%;相关性分析表明南方稻区稻-鱼种养结合模式的稻田面积占水稻生产总面积的百分比与化肥、农药使用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07 2和-0.979 9。可以看出,在稻-鱼的稻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