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8)
2023(2198)
2022(1873)
2021(1711)
2020(1526)
2019(3045)
2018(3079)
2017(5411)
2016(3273)
2015(3643)
2014(3532)
2013(3666)
2012(3727)
2011(3327)
2010(3904)
2009(4124)
2008(3049)
2007(2340)
2006(1989)
2005(1783)
作者
(12448)
(10492)
(10413)
(10027)
(6862)
(5405)
(4561)
(4116)
(4106)
(3984)
(3851)
(3615)
(3594)
(3586)
(3554)
(3244)
(3219)
(3207)
(3149)
(3136)
(2789)
(2764)
(2686)
(2482)
(2466)
(2292)
(2282)
(2282)
(2247)
(2239)
学科
(8982)
经济(8976)
(6591)
管理(6379)
(5126)
企业(5126)
(4704)
方法(3688)
数学(3175)
数学方法(3120)
(3020)
(2989)
(2988)
税收(2778)
(2758)
金融(2757)
(2745)
中国(2510)
(2236)
(2136)
(2122)
银行(2102)
(2046)
(1995)
财务(1986)
财务管理(1985)
农业(1967)
企业财务(1920)
及其(1829)
(1755)
机构
大学(48831)
学院(47782)
研究(22474)
科学(17207)
(16509)
中国(15562)
(14693)
经济(14294)
管理(13902)
(13889)
农业(13679)
研究所(12993)
业大(12439)
理学(11818)
理学院(11559)
(11268)
管理学(11054)
管理学院(10971)
中心(9755)
(9433)
农业大学(8970)
(8738)
(8447)
实验(8282)
(8026)
实验室(7972)
科学院(7771)
重点(7594)
(7588)
(7390)
基金
项目(36050)
科学(26679)
基金(25950)
(25856)
国家(25686)
研究(20205)
科学基金(19877)
自然(15518)
自然科(15108)
自然科学(15103)
自然科学基金(14830)
(14338)
基金项目(13928)
(13017)
社会(11205)
资助(10591)
社会科(10558)
社会科学(10555)
计划(9453)
重点(9192)
教育(9171)
科技(9060)
科研(7698)
(7582)
(7413)
专项(7349)
编号(7145)
(6924)
(6761)
(6648)
期刊
学报(16283)
(15711)
经济(15711)
(15455)
研究(12520)
科学(12486)
大学(11090)
农业(10940)
学学(10801)
中国(10100)
(6297)
业大(5719)
(5411)
管理(4742)
农业大学(4638)
林业(4523)
(4128)
金融(4128)
(4003)
教育(3619)
自然(3287)
资源(3250)
中国农业(3134)
科技(2830)
自然科(2645)
自然科学(2645)
财经(2593)
技术(2381)
(2311)
经济研究(2309)
共检索到73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建荣  孙启花  刘向东  
【目的】阐明水稻受稻纵卷叶螟危害后不同受害程度的叶片、卷叶的分布形式及卷叶率对稻叶光谱特征的影响,获取诊断水稻受害程度的模型,以便为稻纵卷叶螟的遥感监测提供理论指标与方法。【方法】试验以不同受害等级的虫害叶及健康叶为材料,在室内恒定条件下采用ASD光谱仪分别测定不同受害程度、受害叶片的不同分布形式、及不同卷叶率下稻叶的光谱反射率,并采用直线回归法,建立基于光谱参数的水稻受害程度诊断模型。【结果】水稻虫害叶光谱反射率均随受害等级的增加,在绿光区(530—570nm)和近红外区(700—1050nm)降低,而在红光区(610—700nm)增加。能反演叶片受害程度的敏感波段为530—564nm、6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启花  刘向东  
【目的】阐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危害孕穗期水稻后,水稻冠层、未受害展开叶和受害已卷叶片的光谱特征,建立基于光谱参数的稻纵卷叶螟危害程度的诊断模型。【方法】利用便携式光谱仪测定不同卷叶率小区水稻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同时在不同卷叶率小区内采集未受害展开叶和已卷叶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单叶的光谱反射率测定,并采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建模方法组建稻纵卷叶螟危害程度的光谱诊断模型。【结果】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光区域内随卷叶率级别的升高而降低,738—1 000 nm处的反射率可较好地表征出水稻受稻纵卷叶螟危害的程度。不同卷叶率小区内的未受害叶的光谱反射率也可很好地表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许松  田俊策  侯建军  吕仲贤  
【目的】应用彩色稻进行田间彩绘是创意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可能影响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本研究旨在探明彩色稻对水稻主要食叶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及其卵寄生蜂的影响,为创意农业稻田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稻纵卷叶螟在紫色稻、黄色稻和常规稻(对照)上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幼虫及蛹的历期、幼虫及蛹的存活率、蛹重和性比等;比较稻纵卷叶螟成虫在彩色稻和常规稻之间的产卵选择性;比较稻纵卷叶螟的重要卵寄生蜂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和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对彩色稻和常规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选择性,并在大田条件下调查彩色稻稻田和用紫色稻写字的创意稻田中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趋向于在彩色稻上产卵,在彩色稻上的产卵百分比达60%以上,显著高于常规稻,同时稻纵卷叶螟在彩色稻上的生态适应性高于常规稻,用紫色稻和黄色稻叶片饲养的稻纵卷叶螟幼虫存活率和蛹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稻。彩色稻对稻纵卷叶螟的发育历期、蛹重和性比无显著影响。不同赤眼蜂对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选择性有差异,螟黄赤眼蜂偏向寄生紫色稻上的卵,对黄色稻的选择性最低,但寄生率无显著差异;而稻螟赤眼蜂偏向寄生绿色常规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卵,对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选择性最低。3种水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稻螟赤眼蜂对常规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率是紫色稻上的4.3倍,是黄色稻上的2.1倍。在大田情况下,紫色稻和黄色稻稻田中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和幼虫密度显著高于常规稻田,紫色稻的稻纵卷叶螟卷叶率最高,为15.3%,是常规稻的10.9倍,黄色稻的3倍;紫色稻和黄色稻的稻纵卷叶螟残虫率分别为4.5%和3.3%,也显著高于常规稻(1.1%)。以紫色稻进行田间彩绘时,紫色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均在6%以上,显著高于常规稻田(4%以下)。【结论】彩色稻相对于常规水稻更易于吸引稻纵卷叶螟危害,且稻纵卷叶螟在彩色稻上的生态适应性高于常规稻,而稻螟赤眼蜂对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选择性最低,不利于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的生物防控。在利用彩色稻进行创意农业稻田彩绘时应充分考虑其负面的生态影响,并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来震  徐磊  谭晔  刘向东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品种水稻受褐飞虱危害后的光谱反射率与褐飞虱虫量间的关系,为光谱监测不同品种水稻上褐飞虱的危害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手持式光谱仪测定了4个水稻品种(‘武运粳29号’‘苏香粳3号’‘天丰优084号’和‘内二优6号’)在3个生育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扬花期)受不同虫量褐飞虱危害不同时间后稻株的光谱反射率。[结果]4个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稻株的光谱反射率明显受褐飞虱虫量和危害持续时间的影响。随着褐飞虱危害的加重,稻株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显著降低。稻株光谱反射率与褐飞虱虫量间的相关性随光谱波段变化而波动的趋势在4个水稻品种间均较为一致,不同品种水稻的光谱反射率均具备表征稻株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惠新  张孝羲  韦永保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以水稻群体为中心的水稻—稻纵卷叶螟—天敌系统进行研究,分别组建了水稻生长动态、稻纵卷叶螟种群消长和天敌亚模式(其中稻纵卷叶螟种群系统模型是以张孝羲等1988组建的通用系统模型为骨架构建的安徽广德县的地方化模型).通过稻纵卷叶螟取食危害模型作为接口,将水稻生长动态、稻纵卷叶螟—天敌动态两子系统模型耦联起来,组成了水稻—稻纵卷叶螟—天敌系统整体化计算机模拟模型,能对该系统进行逐日模拟.主要输出结果包括水稻各生育期和对应的日期,以及逐日的叶面积指数减少值、干物质减少值、水稻茎蘖数和稻纵卷叶螟各龄数量,产量损失等.对不同输入条件模型可以得到相应的模拟结果,据此可以研究稻纵卷叶螟的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雨芳  王锋  尤民生  汪琼  胡斯琴  刘文海  赵士熙  
用剥查法,研究了转cry1Ac+SCK 基因水稻及其杂交后代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大田抗性。结果显示,在自然生产条件下,转cry1Ac+SCK 基因的两个株系MSA 与MSB 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极强的抗性。转cry1Ac+SCK 基因稻的杂交后代21S/MSB 与II-32A/MSB 都获得了高抗稻纵卷叶螟性状。MSA、MSB、21S/MSB 与II-32A/MSB 上的稻纵卷叶螟数量、卷叶率、卷叶株率与带虫株率均极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阳  张孝羲  
利用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轨迹分析所确定的中、小尺度范围虫源地(南宁、韶关等)气象资料,对该稻区7个代表地点迁入代的迁入高峰日、高峰日蛾量和世代累计蛾量作了中期异地预测,组建了逐步回归模型,依此可以提前1~2月作出预报,各代表地点的预测准确率均超过了70%。同时,对选择合适的预测因子及预报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异地预测的可行性及实际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进一步验证了轨迹分析得出的虫源地的准确性,为解决迁飞害虫的预测预报问题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阳  张孝羲  程权益  
总结了轨迹分析方法的应用概况,并利用此方法分析了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的虫源地及迁飞路径。从10a历史资料中,选择了150个发蛾高峰期的750个研究日,对7个代表性地点进行了研究,根据由6月下旬到8月上旬划分出的4个时段,分别给出了这些地区精确的虫源地和概率贡献,以及具体的迁飞路径,并对照中国地形图分析了各次迁飞路线。文中最后对轨迹分析方法应用于害虫异地预测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根生  周立阳  张孝羲  
概述了地统计学在昆虫种群时空动态分析中的基本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了江苏省通州市和安徽省凤阳县稻纵卷叶螟23年各世代种群时间格局的结构特征和自相关性,并对历年各世代的种群数量进行了模拟估计。结果表明:种群每世代的累计蛾量和高峰日蛾量在一定世代间隔内均存在着自相关性,当世代间隔超过一定距离时表现为相互独立。两地区种群世代间的影响范围和作用程度的大小存在差异。通州世代间隔在8个以内时,种群具有明显的自相关性,而世代间隔少于3~4个时,有最强的自相关性。凤阳世代间隔在9个世代以内,高峰日蛾量存在自相关性,而世代间隔少于4时有最强的自相关性。讨论了地统计学方法在害虫时空动态、迁飞规律及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学飞  张孝羲  翟保平  
利用飞行磨装置测定了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成虫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在3日龄起飞情况下,稻纵卷叶螟可有4~5次再迁飞,交配后每一次再迁飞的个体比例略低于未交配的稻纵卷叶螟。但交配过后的稻纵卷叶螟再迁飞能力依然很强,到第2次再迁飞时,仍有40%~50%可以进行再迁飞,并且在再迁飞过程中雌蛾卵巢发育、交配与再迁飞是同步进行的。4、5日龄稻纵卷叶螟交配后的飞行能力和再迁飞次数与未交配的差异不显著,但交配可加快雌蛾卵巢发育。取食不同食料的3日龄雌蛾交配后其再迁飞能力与未交配的差异不显著。由此认为:稻纵卷叶螟虽第1次起飞是在其幼嫩后期,但在以后的多次再迁飞过程中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聪  彭漪  方圣辉  
以水稻叶片光谱和光合入射有效辐射(PARin)为数据源,分别使用8种叶绿素相关植被指数和其与PARin的乘积对珞优9348和丰两优4号品种水稻叶片在3种氮肥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进行反演,建立不同氮肥水平下,品种无关的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估算模型,并验证精度。结果表明:1)仅基于叶绿素相关植被指数反演叶片净光合速率是不可行的,模型R~2均0.75,RMSE不超过1.85μmol/(m~2·s);3)区分高、低氮水平进行反演,基于CI的模型R~2分别为0.80和0.89,RMSE分别为1.25和1.37μmol/(m~2·s),可满足反演需求。因此,基于叶绿素植被指数CI的模型可适用于不同品种的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统一反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达  郭嗣斌  涂爱萍  张遵霞  
为了明确48%毒死蜱乳油(EC)的使用剂量及持效期,设3种浓度处理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8%毒死蜱乳油对稻纵卷叶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幼虫高峰期用药450、6007、50 g/hm2,药后10 d和25 d杀虫效果分别为87.95%、92.78%、97.19%和89.69%、94.35%、98.45%,药后25 d保叶效果为88.48%、93.85%、96.44%,均显著优于30%敌百虫562.5 g/hm2。水稻每株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单株重和实际产量随着48%毒死蜱乳油用药量的增加而增加,与30%敌百虫562.5 g/hm2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株高和千粒重在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孝羲  周立阳  程极益  
总结并分析了稻纵卷叶螟有关迁飞过程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利用标记回收试验资料,通过对飞行参数的组合试验研究,具体确定了稻纵卷叶螟轨迹分析参数,即起飞时间为每晚20:00、续航时间为每晚8~9h.同时.选择了江淮稻区有代表性区域的7个地点的3a虫情资料,利用口推和顺推轨迹分析模型,对上述参数进行了实际应用和验证.并得出了具体的飞行天数为2—8d,平均5d,还具体探讨了确定虫源地的方法.另外.对轨迹分析的终止条件以及在确定轨迹分析参数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作了深入的讨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立阳  张孝羲  
利用江淮稻区3个代表性地点通州、凤阳和歙县的多年历史资料,研制了稻纵卷叶螟预测专家系统。该系统综合了专家经验预测、中期数学模型预测和知识库推理预测的结果,可以提前1~2个月对稻纵卷叶螟不同代次的发生期、发生量作出分析推断,并给出简单的决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齐会会  张云慧  王健  彭赫  张智  程登发  
目的明确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指导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明确探照灯在迁飞性害虫监测方面的优势并合理利用,为轨迹分析设定生物学参数提供数据支撑,合理设置亮灯时间,节约诱虫成本。方法 2012年和2013年在广西兴安县应用时控开关控制的探照灯诱虫器对稻纵卷叶螟进行自动分时段诱集取样,6个灯时的取样时段依次为19:30—21:00、21:00—23:00、23:00—01:00、01:00—03:00、03:00—05:00和05:00—06:00,7个灯时的取样时段依次为19:30—21:00、21:00—22:30、22:30—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