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0)
2023(6128)
2022(5062)
2021(4597)
2020(3820)
2019(8331)
2018(7927)
2017(14546)
2016(8420)
2015(8869)
2014(8519)
2013(8337)
2012(7726)
2011(7002)
2010(6905)
2009(6373)
2008(6400)
2007(5483)
2006(4704)
2005(3947)
作者
(29392)
(24698)
(24572)
(23033)
(16072)
(12225)
(10815)
(9697)
(9601)
(8788)
(8761)
(8238)
(8193)
(7989)
(7980)
(7744)
(7451)
(7366)
(7304)
(7127)
(6641)
(6178)
(6083)
(5717)
(5672)
(5583)
(5427)
(5386)
(5202)
(5155)
学科
(29617)
经济(29574)
管理(22000)
(21961)
(16854)
企业(16854)
方法(14500)
数学(12873)
数学方法(12730)
(10164)
(9256)
(7983)
(7398)
贸易(7398)
(7213)
中国(7174)
业经(6899)
农业(6476)
环境(5542)
技术(5360)
(4991)
财务(4988)
财务管理(4981)
(4965)
企业财务(4762)
地方(4525)
(4493)
银行(4446)
(4421)
金融(4418)
机构
大学(126495)
学院(124579)
研究(47522)
(45652)
经济(44896)
管理(43404)
理学(39170)
(39083)
理学院(38575)
管理学(37641)
管理学院(37456)
科学(35902)
农业(32095)
中国(31735)
业大(29566)
(27514)
(26251)
研究所(26101)
农业大学(21606)
中心(20049)
(18934)
(18225)
(17424)
(17105)
(16768)
实验(16492)
科学院(16470)
(16255)
财经(16134)
实验室(15894)
基金
项目(95571)
科学(73288)
基金(70747)
(67439)
国家(66923)
研究(56789)
科学基金(54693)
自然(39861)
自然科(38990)
自然科学(38965)
自然科学基金(38308)
基金项目(38261)
(38192)
社会(36601)
社会科(34696)
社会科学(34685)
(33418)
资助(28019)
教育(25623)
计划(22877)
重点(22453)
科技(20980)
(20340)
(20102)
(20069)
科研(19598)
编号(19478)
(19342)
创新(19186)
(18277)
期刊
(42991)
经济(42991)
学报(36934)
(35144)
科学(28507)
研究(28230)
大学(25286)
学学(24731)
农业(24306)
中国(20391)
管理(13438)
(13195)
(12831)
业大(12236)
农业大学(10901)
(9808)
(7839)
金融(7839)
经济研究(7755)
财经(7628)
科技(7612)
业经(7593)
中国农业(7134)
自然(7105)
教育(7027)
技术(6805)
(6462)
林业(6187)
问题(6134)
自然科(5999)
共检索到165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斌  陈传远  钟杰  高必达  
应用纤维素吸附法对60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真菌病毒筛选,发现14个菌株含有ds RNA病毒。对带毒菌株GD45通过利巴韦林–高温结合方法得到衍生脱毒菌株GD45–4,与带毒菌株相比,其菌丝更为饱满、菌丝较直,在PDA平板上菌落形态显得更为蓬松,颜色偏白。推测菌株GD45 ds RNA病毒消除后会对其表现型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芝芬  张红心  崔四平  王立安  魏建昆  
稻瘟病菌90-2菌株系是从大田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上分离的对野败型(W)CMS专化致病的生理小种。研究表明,该菌株产生的毒素在致病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本试验测定了此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中培养对毒素产生的影响、毒素的热稳定性及pH值变化对毒素活性的影响等。离体叶片法测定毒素活性发现毒素使离体叶段褪绿和细胞坏死,珍汕97A褪绿程度大于珍汕97B,进一步测定了毒素对W珍汕97A、97B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和对W珍汕97A、97B呼吸作用的影响,初步测定了粗毒素的致病作用。用根冠细胞法测定了90-2菌株毒素对一套4种同核异质CMS材料的致病力,表明稻瘟病菌90-2菌株是CMS野败型的专化生理小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海波  张致力  邸仕忠  勾治琴  
利用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重庆市242个稻瘟病菌株进行致病型研究,242个菌株可分为58个致病类型,其中致病型25、11和22属于优势致病型,这3个致病型的菌株数占参试菌株的43.0%;以相似度70%为界,可将30个单基因系划分成9个不同的抗病型,并依据各单基因系对58个致病型菌株的抗性反应,筛选出F80-1(Pi-k)、IRBL9-W(Pi-9)、IRBLz5-CA(Pi-z5)、F128-1(Pi-ta2)、IRBLzt-T(Pi-zt)、IRBLkh-K3(Pi-kh)、IRBLkp-K60(Pi-kP)、IRBLz-Fu(Pi-z)、IRBL12-M(Pi-12)等9个对重庆市稻瘟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洁  裴桦  
用稻瘟病菌 (Pyriculoria oryzae Cav.) 非致病性菌系89-44-1 和致病性菌系89-10-3, 89-7-3, 89-42-3 和89-12-1 的培养过滤液对寄主作毒力测定, 研究了粗毒素在水稻稻瘟病害中的作用初步确定稻瘟病菌粗毒素为致病性因素, 在病菌侵入寄主体内时起作用。不同菌系对寄主植物的毒力存在差异,金属元素Zn、Mn、Fe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运高  杨国涛  唐力琼  张玲  马坤  郭连安  
【目的】明确稻瘟病菌对杂交水稻光系统的毒害机制。【方法】采用ZA10、ZA14、ZA18、ZC11 4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粗毒液浇灌水稻植株,探讨4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毒素对不同生育时期冈优725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非循环光合电子流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初始荧光(Fo)、叶片表观量子效率(α))的影响。【结果】稻瘟病菌毒素处理后,冈优725叶片的光系统受到破坏,Fv/Fm、Fv/Fo、ΦPSⅡ、ETR、qP、qN、α显著降低,而Fo显著升高。不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邸仕忠  韩海波  勾治琴  
对重庆市万州、涪陵、黔江、潼南、永川、开县、江津等24个区县征集的穗颈瘟标样进行单孢分离,采用我国统一的7个鉴别品种对获得的189个有效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同时以9个单基因系鉴别品种对供试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分析。测定结果为:重庆市稻瘟病菌存在ZA27、ZB11、ZB27、ZC3、ZD7、ZE3、ZF1和ZG1等7群36个小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ZB群,为58.2%,其次是ZA群,出现频率为16.9%;出现频率最高的小种是ZB27,为25.4%,其次是ZB11,因此ZB群为优势种群,ZB27、ZB11为优势小种。对供试的189个菌株进行毒性基因分析表明Av-Z+和Av-sh+毒性基因频率较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芝芬  刘克桐  马春红  魏建昆  
以水稻 同核异 质野败型 雄 性 不育 系 珍汕 97 A 及 其保 持 系 珍汕 97 B 为 材料 ,用 稻 瘟 病菌902 菌株 产生的致 病粗毒素 浸养 处理 二叶 期 黄化 幼 苗,以 探讨 专 化 性致 病 菌株 稻 瘟 病菌 902 致病粗毒 素对野败 型雄性 不育细胞 质呼吸的 专化性 抑制作用 。结果表 明,稻瘟 病菌902 菌株粗 毒素对珍汕 97 A、97 B 呼 吸作用的 影响有差 异,珍汕 97 A 的呼 吸作 用对 毒素 处理 更敏 感,受 抑制 强 于珍汕97 B。并且 ,未处理的 珍汕97 B 匀浆液的 呼吸强 度一直高 于珍汕 97 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月  魏松红  王海宁  孔令春  张优  李思博  罗文芳  
为探明防御酶系在水稻纹枯病菌多核菌株(Rhizoctonia solani)和双核菌株(Rhizoctonia oryzae-sativae)与水稻互作过程中的寄主抗性响应差异,选取多核菌株(LND06)和双核菌株(JLS10)进行粗毒素提取,用菌株及毒素分别接种相对抗病水稻品种港源8号和相对感病水稻品种秋田小町,测定接种后7种防御酶活性及ASAFR和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港源8号和秋田小町接种多核与双核菌株及其毒素后,体内POD、PAL、APX、PPO、CAT、T-SOD、GSH-PX活性及ASAFR和H_2O_2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较为感病的水稻品种秋田小町与较为抗病的水稻品种港源8号相比寄主抗性响应较晚,接种多核菌株及其毒素的寄主防御酶峰值更高、达到峰值的时间更早,部分在36h达到峰值,其余在36~48h达到峰值,但达到峰值后下降速率也更快;接种双核菌株及其毒素的寄主抗性响应较晚,在48~72h达到峰值,但达到峰值后防御酶下降的速率较慢,维持在略高于对照的稳定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宇华  闫芝芬  马春红  魏建昆  
用稻瘟病菌 90 - 2菌株产生的毒素 ,处理水稻同核异质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珍汕 97A及其保持系正常细胞质珍汕 97B的根冠细胞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 -鬼笔环肽为探针 ,观察了毒素处理前后细胞微丝骨架的形态及分布变化。结果显示 ,毒素处理前珍汕 97A ,珍汕 97B的根冠细胞中 ,微丝由内向外广泛散布 ,粗细不等 ,呈无序网络分布。毒素处理后 ,珍汕 97A的根冠细胞微丝的密集分布被破坏 ,纤丝状微丝不复存在 ,微丝集聚成粗束 ,有的呈碎片状 ;而珍汕97B的根冠细胞微丝破坏程度轻 ,微丝分布类似于毒素处理前的分布。本文研究了在毒素作用下 ,不同细胞质微丝状态及分布的变化 ,并探讨了毒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颜群   岑贞陆   农倩   李焜华   张月雄   韦丽丽   晏卫红   韦善富  
【目的】探究广西稻瘟病菌的致病力、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析其无毒基因,了解其生理小种及无毒基因组成与分布情况,为水稻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利用7个我国统一鉴别品种和26份已知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采用室内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2021年从广西南部(桂南)、中部(桂中)、北部(桂北)和高寒山区4个不同生态稻作区分离得到的128株稻瘟病单孢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60.16%供试稻瘟病菌菌株表现出强致病力,128株稻瘟病菌株被划分为7个种群26个生理小种,ZB群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69.53%,优势生理小种为ZB_(13)和ZB_(9),出现频率分别为25.00%、14.84%。供试菌株对26个抗病基因的毒力频率为28.12%~100.00%,其中,供试病菌对Pik、Pikm、Pi1、Pi9基因的毒力频率较低,分别为28.12%、28.91%、35.94%、37.50%。供试的广西稻瘟病菌含有与测试抗病基因相对应的无毒基因,其中15个无毒基因在桂南、桂中、桂北和高寒山区4个不同稻作区均有分布,无毒基因Avr-Pia(1)、Avr-Pia(2)、Avr-Pii、Avr-Pik~(s)、Avr-Pib、Avr-Pit、Avr-Pish(2)、Avr-Pi3(t)、Avr-Pi5(t)、Avr-Pi12(t)、Avr-Pi19(t)出现频率均低于20.00%。携带有5、6、7、8、10个无毒基因组合的菌株较多,其在供试菌株中占比分别为19.53%、11.72%、11.72%、15.63%、10.16%。【结论】2021年广西稻瘟病菌致病力强,优势种群为ZB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_(13)和ZB_(9),无毒基因Avr-Pia(1)、Avr-Pia(2)、Avr-Pii、Avr-Pik~(s)、Avr-Pib、Avr-Pit、Avr-Pish(2)、Avr-Pi3(t)、Avr-Pi5(t)、Avr-Pi12(t)和Avr-Pi19(t)的出现频率较低,在水稻抗病育种与品种布局中,与之对应的抗病基因应慎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艳  迟铭  王宝祥  宋兆强  杨波  卢白关  李健  秦德荣  徐大勇  
从江苏省稻瘟病不同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液中提取稻瘟病菌粗毒素,以本地区较感病中粳稻新品系L119为材料,研究不同稀释浓度粗毒素对水稻种子萌发、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在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适宜的稻瘟病菌粗毒素进行胁迫培养,以获得抗病性有所增强的变异植株。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后胚芽的长度随着粗毒素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在浓度达到1 m L/10 m L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种胚愈伤组织的生长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强,在浓度为25%时无愈伤产生;愈伤组织在分化时对粗毒素较敏感,在粗毒素浓度为5%时分化成苗数急剧下降。对诱导、分化2个阶段双重粗毒素胁迫培养的组培再生植株进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芝芬  陈永芹  崔四平  马春红  魏建昆  
以水稻核基因型为协青早的4种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细胞质(D协青早A,G协青早A,T协青早A,W协青早A)及其保持系正常细胞质(协青早B)的一叶一心期幼苗为试材,通过对野败性雄性不育细胞质具有专化侵染性的稻瘟病菌90-2菌株产生的粗毒素浸根处理4 h后,用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醋酶同工酶谱的变化,比较分析了各同核异质不同细胞质对处理反应的病理生理差异。结果显示,同核情况下不同细胞质试材的SOD、POD和酯酶同工酶谱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毒素处理后其同工酶谱的反应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细胞质的不同除引起SOD、POD等的酶活性存在差异外,对SOD、PO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国亮  罗庆明  冯代贵  黄富  
1979年以来对45259份材料的抗性鉴定表明,国际稻品种中抗性材料最多,抗谱范围广、是抗源材料的主要来源。抗谱在90%以上的抗源有66份。利用抗源育成推广种5个。在省内外推广1千万公顷。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病菌种群变异与水稻品种抗性变异密切相关。一个地区品种抗性丧失,是由病菌优势种群及潜在致病小种的分布和出现频率所决定。潜在致病小种随品种种植面积比率的扩大而增殖,最后成为优势小种。品种自身分离菌回接致病率逐渐增长,品种抗性就逐渐下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齐尧尧  周洁  张冬梅  张宏鑫  李光普  鲁国东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稻瘟病菌MoYpt7激活型为诱饵蛋白,从稻瘟病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cDNA文库中筛选互作蛋白,经复筛得到10个候选互作蛋白基因,利用Bi FC或pull-down assay验证蛋白间的互作,为寻找MoYpt7下游调控侵染致病过程的效应因子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名海  赵美  舒灿伟  周而勋  
为明确南繁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无毒基因的分布情况,对6个无毒基因(ACEI、Avr-Pia、Avr-Pik、Avr-Pita、Avr-Piz-t和PWL2)在南繁核心区和非核心区60个稻瘟病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进行PCR检测。结果发现,这6个无毒基因在核心区和非核心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和96.67%、33.33%和0.00%、100.00%和100.00%、96.67%和90.00%、73.33%和100.00%以及100.00%和73.33%。该结果说明除了无毒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